学术投稿

老年症状性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并发症, 老年
摘要: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成人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例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卒中的高危因素,狭窄程度与卒中的危险程度成正相关.研究显示,60岁人群中0.5%存在颈动脉狭窄.>80岁者有10%存在颈动脉狭窄.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使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不断下降.作者观察了环湖医院2004年4月~2008年2月间收治的52例有症状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患者,经过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冷冻对小鼠前列腺癌VEGF、Ki67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冷冻对小鼠前列腺癌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前列腺癌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冷冻组,冷冻组实施氩氦冷冻治疗术.两组分别在不同时间点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VEGF、Ki67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VEGF、Ki67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冷冻组在冷冻后VEGF、Ki67蛋白表达均出现下降,低峰值出现在第3天,然后缓慢回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冷冻组间VEGF、Ki67经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冷冻后前列腺癌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Ki67呈显著正相关(r=0.6921, P<0.01).结论:冷冻可明显减低肿瘤VEGF、Ki67的表达水平,可起到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叶酸对缺氧新生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叶酸(FA)对缺氧条件下体外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取24 h内新生sD大鼠大脑半球,进行NSCs原代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缺氧叶酸添加组、缺氧叶酸缺乏组共4组.培养第3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进行缺氧处理,造成缺氧损伤;培养6 d后收集细胞,进行MIT法、5-溴脱氧尿苷(BrdU)掺人法和免疫组化双标记法检测叶酸对缺氧NSCs增殖的影响.结果:MTT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细胞OD值较缺氧模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叶酸添加组OD值明显高于其它缺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双标阳性率比较,缺氧模型组双标阳性率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叶酸添加组明显高于其它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间持续缺氧可造成神经干细胞缺氧损伤:添加叶酸使缺氧神经干细胞增长率增加,提示叶酸能促进体外缺氧新生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液压打击海马损伤模型的改进及大鼠伤后空间学习能力观察

    目的:建立影像学、病理学和神经功能评价特征明确、分级合理的海马损伤模型,并对其空间学习能力改变进行评估.方法:实验采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对海马结构进行空间定位.借助MODEL01-B液压打击装置对大鼠进行分组打击,并对伤后大鼠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其定位航行及空间探索能力改变.观察各组间差异,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各实验组大鼠均可见程度不同的MR影像特征、病理学特征改变:除轻型打击组外,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距离均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重型打击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结论:通过对大鼠顶骨开骨窗部位以及打击力度进行合理控制,可建立便于影像学、病理学观测和海马功能评价的不同程度海马损伤模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的检测和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HC gp-39)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0例RA患者,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20例健康人,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sandwich-ELISA)检测血清HC gp-39水平.同时测定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并记录RA患者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双手X线、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分析它们与HC gp-39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组血清HC gp-39的浓度为(31.95±18.54)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18.93±13.49)ng/ml(P<0.01)和SLE组(20.75±11.26)ng/ml(P<0.05).而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RA活动期患者血清HC gp-39的水平为(37.92±19.58)ng/ml,15例非活动期患者为(22.00±11.41)n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 gp-39水平与RA患者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ESR、CRP、RF、晨僵时间、DAS28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病程、X线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RA患者血清中HC gp-39水平异常增高,提示血清HC gp-39可以作为反映RA病情活动性及诊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2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行腹部B超检测,根据有无MS,分为MS组与非Ms组,比较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结果:(1)MS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非MS组(27.39% vs 8.33%.P<0.001). (2)随着Ms各主要组分集簇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也显著增加,有统计学差异.(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显著相关(OR=4.149,95%CI 1.856~9.274).结论:MS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显著升高,MS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鼠肝移植模型吻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肝脏移植术已在临床中使用.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ROLTM)是移植肝脏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流动力学、药理学、移植免疫学等方面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该模型的建立手术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国外医生从事大鼠原位肝移植一般经过4个阶段的系统训练,并要求具备一定的显微外科基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中新型免疫抑制剂LF 15-0195与环胞霉素A相互作用的研究

    目的:检测LF15-0195联合环胞霉素A(CsA)治疗的相互作用.方法:在C57BL/6对BALB/c小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中检测:(1)剂量相关作用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2)对长期存活的小鼠进行供体和第三方皮肤移植物移植用以评价其免疫耐受的状态.(3)LF联合应用CsA检测它们对移植物存活的相互作用.结果:单独应用高剂量LF(>2 mg/kg)可以诱导特种供体的手术免疫耐受.同时应用高剂量CsA(15 mg/kg)可以阻止由LV(2 mg/kg)诱导的免疫耐受.相反,短期应用LF(1 mg/kg)并联合应用低剂量CsA(5 mg/kg)可成功诱导BALB/c小鼠心脏移植物长期存活(>100 days).结论:单独应用高剂量LF(>2 mg/kg)可以诱导特种供体的手术免疫耐受.同时应用高剂量CsA可以阻止由LF诱导的免疫耐受,短期应用LF明显地减少了对CsA的需求量以防止免疫排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中奥沙利铂体外不同浓度及配伍稳定性研究

    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是三代铂类细胞毒药物,临床用于经氟尿嘧啶(5-Fu)治疗失败后的结、直肠癌转移的患者,可单独或联合5-Fu使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胎儿体重的超声预测概况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在产科的广泛应用.B型超声检查已成为胎儿体重预测的重要手段.准确预测胎儿体重对巨大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诊断以及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的选择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泵出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中是否存在主动泵出机制.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株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及2株敏感菌细胞内环丙沙星的聚积动力,比较加入能量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前后细菌细胞内环丙沙星稳态聚积量的变化.结果:5株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和2株敏感株对环丙沙星的摄取均在5 min内达到稳态浓度.耐药菌株细胞内环丙沙星的稳态浓度低于敏感菌株(均P<0.05),加入CCCP后耐环丙沙星菌株细胞内的环丙沙星聚积浓度较未加CCCP时增加12%~46%(均P<0.05),敏感菌株加入CCCP前后环丙沙星聚积浓度无明显变化(均P>0.05).测试菌株对环丙沙星的聚积浓度与MIC值间呈负相关.结论: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中可能存在对环丙沙星的主动泵出机制,该机制可能参与了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扩张型心肌病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扩张型心肌病(DCM)与冠心病(CHD)心功能不全患者[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与左心室扩大而不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的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DCM患者67例,ICM患者350例,不合并OMI而左心室显著扩大的CHD患者289例.记录所有患者入院后的基本生命体征、各种合并症、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以及超声心动图等.结果:(1)DCM患者的男性比例(82.1%)高而脑血管意外患病率(1.5%)低,且其饮酒率、频发室性早搏、心房纤颤以及二尖瓣返流情况也比较严重.ICM患者糖尿病患病率高(35.7%).不伴OMI的CHD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高(76.8%).(2)配伍后各区组患者间比较,不伴OMI的CHD患者的室间隔平均水平明显厚于而射血分数平均水平明显高于DCM和ICM患者.且其左心房直径平均水平明显小于DCM患者.各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CM患者、ICM患者与不伴OMI的CHD患者在心脏结构与临床生化方面差异较小,但前两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与预后远差于后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淋巴毒素-αAla252Gly多态性研究

    目的:探讨淋巴毒素-αAla252Gly多态性以及血清中淋巴毒素-a(LTA)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PCR-RFLP方法进行DNA多态性的检测,以分析LTA基因型以及基因频率分布.ELISA测定血清LTA 水平.结果:ACS组中A/A基因型17例(16.04%),MG基因型80例(75.47%),G/G基因型9例(8.49%);健康对照组A/ A基因型38例(47.5%),A/G基因型34例(42.5%),GIG基因型8例(10.00%);ACS组LT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CS组的u1A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X2=23.46,P<0.01);L11A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X2=3.64,P>0.05);ACS组的LTA血清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t=11.55, P<0.01).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SandersIV型跟骨骨折一期撬拨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Sanders IV型跟骨骨折一期采用撬拨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因各种原因一期采用撬拨术治疗的Sanders IV型跟骨骨折9例共10个跟骨,随访24-99个月,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结果:评分:53~100分,平均77.5分.7例术后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表现,1例二期行距下关节融合.结论:SandersIV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应首选切开复位.对因各种原因不允许切开手术者可一期采用撬拨术治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恒牙初期安氏Ⅱ1分类低角型错(牙合)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讨安氏Ⅱ1分类低角型错胎的颅面特征,为该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诊断与矫治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恒牙初期正常(牙合)60例和安氏II1分类低角错(牙合)48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别对颅面41个测量项目进行X线头影测量,并对各测量项目的均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安氏Ⅱ1分类低角错(牙合)蝶鞍角(N-S-Ar)、颅底的曲度增大;上、下颌骨与颅底的前后向关系均显后缩,尤其下颌后缩更为明显;上后牙牙槽高度U6-PP(mm)减小,下后牙牙槽高度L6-PP(mm)增大;上下切牙间角显著减小.结论:恒牙初期安氏Ⅱ1分类低角型错(牙合)颅面结构具有显著特点,临床中应根据其特点做出正确的诊断设计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胰腺癌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利用腹部胰腺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显示,研究胰腺癌病变组织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形态和位置关系.对胰腺癌进行术前评估,提高其诊疗效果.方法:对58例胰腺癌患者进行腹部螺旋CT检查,并做二维、三维重建图像.结果:重建胰腺及其周围血管图像真实,能实时旋转、任意厚度多次重建、切割,多角度观察胰腺病变情况和周围血管受累程度,对胰腺癌进行分期.结论:通过对胰腺及周围血管三维重建图像显示,可帮助临床对胰腺癌进行分期并做术前评估,对胰腺癌的诊治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护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术中监测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EP对25例脊柱外科手术进行术中监护(IOM),记录手术前后及重要手术步骤前、中、后的诱发电位变化并分析原因.结果:排除麻醉因素,7例术中波形出现明显改变;其余18例术前、术中监护、术后波形无明显改变.结论:SEP具有简便、灵敏和及时监护的特点.术中监护可有效提高脊柱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并可客观评价疗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尿酸与肾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OR)、血尿酸(uA)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将5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VR)水平进行分组,分析不同肾功能状态组的临床特征;将患者分为IR组和非IR组,分析两组超重、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其相关性.结果:按GFR水平分成的3组,患者的年龄、病史、肌酐(scr)、UA、血脂、24 h尿白蛋白量(mALB/2.4 h)、超重、IR、异常蛋白尿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R组与非IR组相比, IR组超重、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GFR与U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9,P<0.01;-0.130,P<0.01;-0.110,P<0.05.UA与BMI、HOMA-I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68,P<0.01;0.260,P<0.01.HOMA-IR与BM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04.P<0.01.肾功能不全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收缩压、BMI、UA、TG、mALB/24 h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影响较大,0R值大于1,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GFR、UA、HOMA-IR、BMI相关;年龄、收缩压、BMI、UA、TG、mALB/24 h是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体会

    宫经阴道切除手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42例.其中25例子宫体积≥12孕周.选择我院住院患者中完成经腹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的病例,子宫体积、年龄、合并症相近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根据子宫体积、肌瘤生长位置、患者体重指数及腹壁厚度为影响因素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需要及术后并发症,阐述新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的体会.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症状性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成人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例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卒中的高危因素,狭窄程度与卒中的危险程度成正相关.研究显示,60岁人群中0.5%存在颈动脉狭窄.>80岁者有10%存在颈动脉狭窄.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使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不断下降.作者观察了环湖医院2004年4月~2008年2月间收治的52例有症状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患者,经过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血浆中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eargi nine,ADMA)在体内的生理作用是通过抑制内源性-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阻止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的合成,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浆ADMA浓度的变化与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高血压、高脂蛋白异常、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血管性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倍受重视.检测血浆中AD-MA,多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