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刘玉杰;高丹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临床中较为常见, 多见为急性肩关节脱位造成.以往手术切开多采用松质骨螺钉、克氏针及张力带等内固定.自2006-08以来我院对16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并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荣锐;魏巍;于涛;姜洪丰;王日光;翟饶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抑癌基因的失活、突变与癌基因的异常激活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一些家族性癌症综合征以及许多散发性肿瘤的分子病理形成中,均存在PTEN基因的突变与丢失,然而,在子宫内膜癌中PTEN基因的突变发生率高,而且在已被认为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中,也以PTEN基因的突变发生率高.由此可见,PTEN基因的突变、丢失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关系甚为密切.
作者:于洋;王兴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娩前后的护理体会,提出作为产科护士,应掌握妊娠合并糖尿病理论知识与护理常识,针对病人不同病情开展护理.方法:对在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孕期及分娩前后心理护理、血糖的控制、产科监护、分娩时机及方式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娩出的新生儿无1例发生低血糖.结论: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分娩、产后及新生儿的相关护理,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任重贤;崔玉凤;王艳英;张桂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测定双奇口服液总多糖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测定总多糖的含量.结果:葡萄糖质量浓度在1.99~9.95μg·mL-1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7%,RSD=0.28%;3批样品所测得的总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2.87、2.95、2.92 mg·mL-1.结论: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双奇口服液中总多糖含量,快速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该制剂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佟丽华;梁启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平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的佳工艺条件.方法:实验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平贝母总生物碱,以平贝母提取液中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将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与结论:平贝母提取的佳工艺条件是:A2B3C3,即上样pH=9.0、低浓度乙醇浓度50%和低浓度乙醇用量4BV.
作者:刘秀波;高晓波;刘宝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明确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宫颈原位癌(CIS)和子宫颈浸润癌(ICC)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在子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原位PCR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16/18感染和MVD在43例宫颈浸润癌(ICC)、15例宫颈原位癌(CIS)及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感染和表达情况.结果:在ICC中HPV16/18感染与组织病理学类型有关(P<0.05);而与FIGO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癌细胞浸润转移和癌灶直径大小无关(P>0.05).组织病理学类型为腺癌,其主要为HPV18型感染,组织病理学类型为鳞癌,其主要为HPV16型感染;MVD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及癌细胞浸润转移密切相关,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MVD有相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VP16/18感染与MVD的表达无相关性.但可为宫颈癌组织病理学来源提供信息.MVD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因此,采用MVD评价宫颈癌预后是有意义的.
作者:王琳;刘君星;王宇;王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众所周知,根管预备是决定根管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根管预备中主要的操作技术是扩锉根管.根管扩锉器械应用于根管的扩大成形中,在根管预备中使用频率极高,其设计特点和理化性能直接影响根管预备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医患对根管治疗疗效的要求提高,多年来,学者们致力于根管预备方法和器械的研究,新技术、新器械的推出使根管治疗达到较高的水平,为保存患牙和牙体修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根管预备扩锉器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健平;冯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密切配合意为配合得适当,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管理办法>的引导下,各临床实验室应团结一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密切配合,不断推动实验室建设,使管理质量控制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李强;刘玉杰;高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下肢皮肤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感染性疾病,慢性下肢皮肤溃疡是因临床处理不当,或并存影响愈合的疾病,致使溃疡经久不愈、创面加深加宽或愈合后复发.我们从2000~2004年收治下肢皮肤溃疡病例20例,均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王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手术无论大小轻重对病人都是一个打击,若忽略了对门诊手术病人的护理,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医院正常秩序都有一定影响,病人希望手术后尽快离院,减少经济费用,随之出现了门诊手术病人的当日护理,虽然门诊手术病人不同于其他住院手术病人,手术简单,病程短,与护士初次接触等因素,病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反应,这给医护技术和医疗体制提出了许多问题.笔者对门诊手术当日护理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朱晓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4例的病因进行分析总结.60岁以下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胃肿瘤.在60岁以上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胃肿瘤和急性胃黏膜病变.
作者:郑慧;王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对我院1998-01~2007-12收治的7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表明, 老年肺炎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 漏诊率、死亡率高, 应进一步提高老年性肺炎的诊治水平,对原因不明的气促、乏力、纳差、意识障碍及咳嗽时,应警惕肺炎的可能,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学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有的为一点小事而提心吊胆,紧张恐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焦虑,严重者称为焦虑症[1].
作者:褚福柳;魏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PDCD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DCD5的表达.结果:PDCD5阳性表达率随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分级的降低和临床分期的上升而下降,染色强度也减弱.结论:PDCD5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负性调节因子,对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恶性转化和进展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阎红娥;毕胜传;孙云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俯卧位手术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海绵枕放在手术床上,使患者俯卧,胸腹部悬空,膝关节、足背垫海绵垫,头下垫头圈,双臂自然弯曲固定于手架上.结果:正确摆放俯卧位,使术野暴露充分,便于医生操作,患者舒适无并发症.结论: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
作者:关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腹腔妊娠是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异位妊娠,其发生率为1∶15000次分娩[1].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后者多见.腹腔妊娠对母婴威胁极大,孕妇死亡率5%,胎儿存活率1‰[1].处理上较困难而危险,确诊后立即手术治疗.2007-10~2008-03我院收治腹腔妊娠患者2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维;赵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 T2R) 基因mRNA的表达,探讨CysL T2R在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的差异,对比CysL T12R和CysL T22R两者在COPD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在COPD患者60例及健康人30例血清中检测CysLT12R和CysL T22R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均能检测到CysLT12R和CysLT22R基因mRNA表达,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两种受体有显著性表达(P<0.05).结论:在COP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CysLT12R和CysLT22R的表达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并且CysLT12R和CysLT22R表达存在差异,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之间无显著差别.
作者:杨丽;鲍文华;杜井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应激性溃疡是颅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应激性溃疡与机体严重创伤,大手术或严重感染、休克等侵袭后的应激性溃疡相似,但程度更为严重,表现消化道粘膜发生急性缺血坏死和溃疡出血,是重症颅脑术后多器官衰竭过程中重要环节.早期预防及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提高重症颅脑术后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本文就治疗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建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我院2006-01~2008-11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两年来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住院的新生儿败血症以革兰阳性G+球菌为主,占87.5% (28/32);革兰阴性G-杆菌占12.5%(4/32);结论:加强妇婴围产期保健工作和宣传,以减少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
作者:吴祥红;孟庆云;聂磊;康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刺五加注射液(ASS)对谷氨酸(Glu)所致离体豚鼠耳蜗外毛细胞(OHCs)内钙浓度的影响.方法:分离耳蜗外毛细胞后用Fluo-3染色,观察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静息状态下和加入ASS后OHCs内钙浓度保持稳定;Glu作用于OHCs后,细胞内的钙浓度迅速升高,与静息状态下的OHCs钙浓度相比差异明显;OHCs同时加入ASS和的Glu后发现,细胞内的钙浓度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与单独加入Glu所引起的细胞内钙浓度增加的幅度相比明显降低, 而与正常静息状态下的OHCs[Ca2+]i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SS能明显减低由Glu引起的单离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内的钙浓度增加,提示ASS对Glu的毒性作用有拮抗作用.
作者:贾琳琳;杨笑天;张涤;张雪岩;张玚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