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方法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附30例报告)

于长鹿;贺能树;董卫国;王涛;祁兵;李津花

关键词:部分性脾栓塞, 脾下极动脉, 脾功能亢进,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行超选择性脾动脉插管,分析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结果:30例脾亢病人均收到良好的疗效,脾下极动脉栓塞组较脾动脉主干栓塞组术后反应轻微.结讨:部分性脾栓塞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脾下极动脉栓塞在收到良好疗效的同时可使术后反应有所减轻.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天津市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不动杆菌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中感染的细菌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天津市区10所医院呼吸科收治的253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不动杆菌感染的结果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检出的不动杆菌中鲍曼氏不动杆菌占第1位30.4%,其余检出率依次为醋酸钙不动杆菌28.9%、洛非不动杆菌16.6%、琼氏不动杆菌14.2%、未分类9.9%.药敏结果显示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低为6.2%.其次为头孢他啶/舒巴坦10.6%、阿米卡星11.3%、喹诺酮类耐药率为16.7%,第3代头孢菌素中除头孢他啶/舒巴坦外的耐药率在17.4%~34.0%,氨卞西林的耐药率高53.6%,氨曲南的耐药率亦达到45.3%.结论:不动杆菌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中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应用抗生素.

    作者:韩金霞;张菊英;葛庚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免疫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复制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肝损伤的影响.结果:黄芪注射液显著降低了肝损伤小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和脾脏系数.结论:提示黄芪注射液具有预防保护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

    作者:刘印忠;马德禄;高建华;康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应力遮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下颌骨功能状态下及坚固内固定时的应力分布,探讨可能发生的应力遮挡作用,为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下颌骨体部骨折在骨愈合的不同时期及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固定时的应力分布进行有限元法分析,计算各种工况下的应力遮挡率.结果:骨折愈合的早期,单、双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98.90%、99.63%,钛板为98.65%、99.58%;骨折愈合的中期,单、双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6.8%、22.96%,钛板为5.12%、20.99%;骨折愈合的后期,单、双钢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5.73%、14.14%,钛板为4.47%、13.71%.结论:小型接骨板用于下颌骨体部骨折坚固内固定时,在骨折愈合的各个时期均存在明显的应力遮挡作用;钢板的应力遮挡作用大于钛板;接骨板固定位置的选择对骨断层的应力分布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李滨飞;孙庚林;王鹏林;吴炜;周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在老年病房实施的体会

    近年来,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我国蓬勃发展,这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把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促进和恢复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1].通过整体护理的开展,明显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工作满意率,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3年10月的236例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富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携带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方法:在GenBank检索人CD80、CD40L及IL-12b编码基因序列,确定扩增区域,设计引物.以Trizol抽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使用RT-PCR方法获得IL-12b信号肽、sCD80、sCD40L等基因的编码序列,并分别克隆人T载体.重叠PCR构建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克隆人T载体.使用Stratagene公司AdEasy XL Adenoviral VectorSystem试剂盒构建携带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结果:经测序证实,正确克隆了人IL-12b信号肽、sCD80、sCD40L编码序列,构建了携带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的T载体,并进一步构建了携带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本实验病毒滴度为2×1010c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sCD80-Linker-sCD40L融合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作者:魏枫;刘虹;任秀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海绵窦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海绵窦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及影象学研究,探讨其病因及诊断.方法:回顾总结1985年1月 至2002年12月所收治的确诊的海绵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化验、病理及影象学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9例海绵窦综合征患者中57.9%为Tolosa-Hunt综合征,而海绵窦区结核性肉芽肿、脑膜癌侵犯海绵窦、鼻咽癌、颈内动脉海绵窦篓、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均可造成海绵窦综合征.腰穿、头MR、和DSA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结论:海绵窦综合征可由不同病因引起,讨论它们之间的鉴别诊断,有利于提高对海绵窦综合征的诊断率和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孙峰;周广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1671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按新老品种分成二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品种的不良反应除肝损害外其它均小于老品种.结论:新品种的抗微生物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减少,但应警惕临床应用中的肝损害.

    作者:王荣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术中电生理检测在肘管综合征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电生理监测在肘管综合征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肘管综合征手术患者进行尺神经松解前后的电生理术中监测.结果:术中尺神经肘管松解前后,传导速度提高50%,潜伏期缩短30%,其中传导速度的改善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传导速度是较敏感的术中监测参数.肘管综合征术中应用电生理检测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杨淳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34例临床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作者:王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抗抑郁治疗的评价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率较高,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中50%的病人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症状可得到控制,而一些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则无效,症状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许多学者认为其与精神状态有关[1].故对我院门诊该病患者采用胃肠动力药联合氟西汀治疗FD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艳迪;韩玉山;杨健;陈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前方牵引器结合Ⅲ类牵引矫治骨性反(牙合)的效果评价

    骨性前牙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外观和咀嚼功能,常表现为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此异常骨面形随生长发育日益加重[1],因此主张早期治疗.临床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形面具或颌间牵引等方法进行矫治均可收到较好效果[2~4].本文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结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通过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的测量分析,揭示其对硬软组织侧貌的影响,并对该种矫治方法的疗效作出评价.

    作者:后岷红;陈斌;苏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a及其受体的变化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其受体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9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TNFa和其两种可溶性受体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SAP组和AMI组)TNFa和其两种可溶性受体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AMI组TNFa水平显著高于SAP组.结论:血浆TNFa及其可溶性受体与冠心病的发病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郭金玲;张连凤;王金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5年性能评价

    目的:观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5年后是否可以继续使用于临床,及仪器性能有无大的变化.方法:根据我国新发行的卫生行业标准<定量临床检验方法的初步评价>的要求进行测定.结果:所测定的两种样品偏倚值均在±0.1之间,两者总不精密度均<1.5%,斜率-1与0比较,无明显差异,截距、交叉污染、非线性、漂移等各值与0比较亦无明显差异,其所有t检验值均符合<3.25或>-3.25的要求,几项指标的t检验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定量临床检验方法的初步评价>观察项目多、全面,可操作性强,并且计算简单、实用.既适用于新的仪器评价,又适用于老的仪器评价,可对老的仪器定期观察.

    作者:洪海波;朱国庆;欧渤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尿黄体生成激素半定量测定在人工授精助孕技术中准确预测排卵的应用

    目的:探讨尿黄体激素(LH)半定量检测试纸在指导受孕、恰时安排人工授精及准确预测排卵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尿LH半定量检测试纸,观察尿LH值在排卵前后的不同变化,及时测出LH起始峰到排卵前的高峰值,恰当选择排卵的佳时间指导受孕或选择佳时机使用HCG确定行人工授精日,同时检测阴道B超及血LH值.结果:对患者的180个排卵周期的观察,其中150个人工授精治疗周期,30个自然排卵周期,显示尿LH半定量检测试纸结合阴道超声,可为不孕夫妇指导受孕;尤其在适时使用HCG确定人工授精时机的助孕技术中,取得了较好的符合率86.21%.结论:应用简便的尿LH半定量检测试纸结合阴道B超可恰当选择排卵的佳时间,指导受孕尤其可选择佳时机使用HCG确定行人工授精日,增加了预测排卵的指标,解决了生殖医学工作者准确判定排卵日的难题.

    作者:随笑琳;宋学茹;赵晓徽;白晓红;赵一;吴凤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乳腺癌肌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乳腺癌肌间淋巴结转移(Interpectoral lymph nodes metastases;IPN metastase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的427例检出肌间淋巴结的女性原发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肌间淋巴结的检出率和转移率分别为27.3%和8.4%.单因素分析结果:IPN转移和IPN无转移患者在术前淋巴结状况、肿瘤直径、肿瘤临床分期、术后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16;相对危险度=1.901)和术前淋巴结状态(P=0.006;相对危险度=1.766)是乳腺癌患者发生肌间淋巴结转移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PN转移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55.3%;30.3%)明显低于IPN无转移患者(81.7%;58.3%),P=0.000.结论:肿瘤直径和术前淋巴结状态是乳腺癌患者发生肌间淋巴结转移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女性原发乳腺癌IPN转移患者的预后不良.

    作者:赵凯;宁连胜;曹旭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前S1抗原与HBV-DNA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前S1抗原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结果:HBsAg-HBeAb-HBcAb-PreS1组DNA阳性率为49%;HBsAg-HBeAb-HBcAb组DNA阳性率为34%;HBsAg-HBcAb-PreS1组DNA阳性率为32.5%;HB-sAg-HBcAb组DNA阳性率为15%.结论:含前S1抗原的阳性标志组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含前S1抗原的阳性标志组.

    作者:周斌;张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F-3000血液分析仪的应用评价

    目的:为了解SYSMEX公司生产的SF-3000型血液分析仪的主要性能,对该仪器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使用静脉EDTA-K2抗凝新鲜全血及厂家提供的质控品,对主要参数及白细胞分类以双盲法作了评价.结果:全血样品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的平均批内精密度(CV)均小于1%,白细胞(WBC)平均批内精密度(CV)为1.02%,血小板(PLT)平均批内精密度(CV)为4.21%.质控品性质稳定,上述5项参数20天间重复性测定:低值、高值质控物RBC、HGB、HCT的CV均小于1%.低值质控:PLT CV为6.27%,WBCCV为1.76%.高值质控:PLT CV为2.28%,WBC CV为1.01%.仪器白细胞5分类与显微镜检查结果比较,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鉴于该仪器主要指标评价结果符合设计要求,SF-3000是一台较理想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作者:侯敏;张连祥;蔡忠;蒲永;左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不同方法阻断入肝血流对肝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犬常温下不同方法阻断入肝血流对肝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犬6条,分为全肝入肝血流阻断组(a组),行半肝血流阻断组(b组),半肝血流阻断十肝固有动脉阻断组(c组),于静脉麻醉下行上腹正中切口入腹进行手术.于阻断后20、30、40、60、80、120、160 min取肝组织标本在电镜下观察.结果:a组及b组阻断:在阻断后20、30、40、60 min,肝细胞水肿;c组:阻断后20、30、40、60 min时肝细胞内质网及线粒体肿大,微胆管扩张,微绒毛的形态发生改变,阻断后120min肝细胞胆道面的微丝、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明显变形,微胆管的绒毛肿胀、脱落、坏死,阻断后160 min微胆管的变化和胆汁淤积明显.结论:半肝血流阻断与半肝血流阻断+肝固有动脉阻断对超微结构的影响基本相同,在肝脏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中半肝血流阻断+肝固有动脉阻断可作为首选方法.

    作者:马跃美;李强;杨海贤;武强;马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循环障碍,一些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局限性视网膜缺氧,常因眼底出血、增殖或牵拉性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导致视力减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情绪波动可使血糖升高,加重视网膜病变,造成恶性循环.很多研究资料证实[1],积极的应对方式和良好的社会支持具有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有利于身心健康;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和劣性的社会关系不利于缓解精神紧张,对身心健康有害.下面将通过焦虑自我评量表(SAS)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量表评分方法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作用.

    作者:王荣兰;刘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培养细胞的超薄切片技术探讨

    目的:探讨培养细胞的电镜良好制样和超薄切片方法.方法:乳腺癌细胞系MB-231培养后分成3组:消化离心组、刮除离心组和原位包埋组,比较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原位包埋方法的超薄切片可以清楚地显现细胞为多角形梭形,细胞连接保持良好.其余两组细胞呈圆形、椭圆形,大部分细胞细胞间连接被破坏,分散分布.结论:原位包埋和单层细胞超薄切片方法是电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值得推荐的方法.

    作者:赵刚;曾嘉;杨海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