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塞患者病后心态与行为对相关病情指标的影响

马晓惠;龚卫东;康宁;李梅秀

关键词:脑梗塞, 血压, 血脂, 体重
摘要:脑梗塞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此对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脑梗塞预后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40例脑梗塞病人心态与病情相关指标(血压,血脂,血糖,体重)变化的临床观察,初步探索了脑梗塞患者不同心态对相关病情指标的影响,为脑梗塞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阴茎折断病例综合分析

    阴茎折断又称阴茎海绵体破裂,指阴茎在勃起状态下受直接外伤作用造成白膜和海绵体的破裂,是泌尿外科少见的急症.自1952年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报道1400多例[1,2].本文对国内1994~2004年(CHKD期刊全文库)发表的56篇文献中4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钟春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例腺性膀胱炎诊断和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膀胱镜检查和组织活检,确诊后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1年.结果:20例患者随访6~18月,13例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4例症状缓解,3例复发,无癌变.结论:腺性膀胱炎为良性病变,恶变率低,确诊主要依据膀胱镜检查和组织活检;经尿道电切或电灼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桂士良;秦文波;都艳梅;李素飞;罗振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比较影像学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为了改善超声教学效果,我们提出在超声教学中应用比较影像学的内容,并对此进行研究.

    作者:杨欣;孙鹏;李丹;潘宁;王薇;卢晓潇;郑春梅;曹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羚桂龙牡颗粒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免疫学机理的实验研究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儿科的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故倍受医学界的重视.目前中医药治疗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改善心脏功能、消除临床症状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实验通过探讨其治疗VMC的确切作用机制,为治疗VMC机研制其它新药奠定基础.

    作者:张丽宏;王亚贤;张丹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迷迭香精油及其主要成分对HepG2细胞毒性研究

    迷迭香(Rosmarimus officinalis L.)别名艾菊,系唇形科迷迭香属植物,为多年生常绿灌木.迷迭香叶富含精油,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之功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通过MTT法检测迷迭香精油及其主要成份对肝癌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迷迭香精油抗肝癌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为其在医药和香料工业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莉;王琳;李竹;马雪梅;徐鹏;刘君星;王宇;张秋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疝中的应用106例分析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腹股沟疝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因此,探索老年疝的特点及治疗已渐成为外科医生的重要课题.我院自2001-09~2007-12,共用聚丙烯网塞及网片,在局部浸润麻醉下,为106例次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内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随访1~7年,无一例复发,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玉强;李淑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不缝黏膜小肠单层吻合20例体会

    不缝黏膜小肠单层吻合技术(黏膜下吻合技术)已逐渐在临床应用,其疗效确切可靠,并发症少.笔者自2007-10~2009-02应用该法实施小肠吻合20例,效果满意,体会如下.

    作者:王柏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核转录因子NF-κBp65、血管生成素-2和Ki-67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血管生成素-2、Ki-67和CD31在血管瘤增生及退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核转录因子p65、血管生成素-2、CD31、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CD31表达水平高于退化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p65、血管生成素-2表达水平高于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p65、血管生成素-2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核转录因子p65与血管生成素-2相关性分析在血管瘤发展过程中呈正相关(P<0.01);核转录因子p65与Ki-67相关性分析在血管瘤发展过程中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血管瘤组织中,核转录因子p65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素-2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核转录因子p65可能通过正向调控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而促进血管瘤的形成;核转录因子p65可能成为新的血管瘤病理分型标记物.

    作者:毕庆伟;赵雯雯;包殿瑞;刘树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口腔颌面外科病人心理分析与护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口腔颌面外科的手术范围逐渐扩大.口腔颌面部,因上接颅脑,下连颈部大血管和重要神经,是呼吸道上端、消化道的入口,腔隙多、易感染,手术和原发病常不同程度地导致解剖结构改变和生理功能障碍,吞咽、语言沟通障碍或颅面部畸形必然加重病人心理负担,导致病人产生心理障碍[1].因此,这类患者往往表现出与其他病种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适当做好心理护理,可以减轻病人精神负担,有利于手术成功.

    作者:姜晓艺;宋丽娜;张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刺五加中刺五加苷E的含量测定

    目的:探讨刺五加中刺五加苷E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Symmetry-C18(4.6mm×250mm),乙腈/1%冰醋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 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结果: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中刺五加苷E的含量有效可行.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测定刺五加中刺五加苷E的含量的有效方法,可用于不同剂型刺五加的质量评定及临床血药浓度检测.

    作者:胡广东;胡新海;宋铁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其中23例行手术治疗(A组),17例行非手术治疗(B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IA分级情况比较分析.结果:每个患者随访10个月.依据神经功能改善国内标准,A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为82.60%,B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为4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预后相对较好.只要术式选择合理、手术操作正确,颈前路、颈后路手术均能获得较理想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李素飞;杜文延;赵云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肩胛骨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 SP)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更好地治疗本病.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08-01收治的118例SF的临床资料.其中行X线检查118例,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者42例.根据Hardegger和Miller的分型方法分别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9~50个月.根据Rowe的疗效评价标准,非手术组79例,优良率为78.48%.手术组39例,优良率为79.49%.结论:多数SF无需手术治疗,经短期制动及功能锻炼后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但移位严重及浮肩损伤等应强调手术内固定.

    作者:付庆斌;赵茂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肿瘤的相关性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是Pei等于1997年用差异PCR方法首先从大鼠垂体肿瘤细胞系GH4中分离出的一种癌基因,研究发现PTTG能在多种肿瘤中表达的,PTTG蛋白具有多种功能,它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信号转导等多种重要机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TG可以促进核内癌基因(c-myc)、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其他促瘤因子的表达,其中bFGF与PTTG的关系为密切,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通过bFGF而实现的.

    作者:刘杰;范宗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胫骨骨折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性研究

    胫骨骨折较为常见.胫骨骨折损伤程度严重,伤情往往比较复杂.现在的手术方法多采用加压钢板,加锁髓内钉,外固定支架等方法治疗.自2006~2008年以来我院对70例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加压钢板和加锁髓内钉手术治疗,对所取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朴宁;王超;李昊阳;辛兆旭;李金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黄尼膜剂治疗复发性口疮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黄腐植酸钠与尼美舒利合剂制成的药膜治疗大鼠复发性口疮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方法建立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并观察黄尼膜剂对实验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黄尼膜剂能明显缩短溃疡面愈合时间,降低口腔溃疡大鼠血中白细胞数量,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各给药组病理变化均较模型组小,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给药组中的TNF-a均较模型组少.结论:黄尼膜剂对复发性口疮大鼠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优于碘甘油上药组(P<0.05),而与甲硝唑药膜组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孙庆顺;王金刚;于婷婷;王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小肝癌的磁共振四回波序列成像特点

    目的:通过对6例经病理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小肝癌成像表现的归纳,说明小肝癌在自旋回波(SE)和四回波(QEO)成像序列,尤其是后者中的表现特点以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小肝癌的SE序列T1WI和QEO序列中的表现.结果:SE序列T1WI中,5例表现为等信号,1例表现为低信号.QEO序列中,6例均表现为随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衰减;3例边界清楚、轮廓规整,其中有2例在第一回波中可见周围完整(1例)、不完整(1例)的包膜;另3例边界虽清晰但轮廓不甚规整,亦无包膜可见;2例整个病灶信号均匀,其余4例整个病灶信号不均匀,可见棋盘格状高信号.结论:小肝癌在四回波序列成像中信号强度随TE时间延长而衰减,包膜和镶嵌征的显示较SE序列T1WI像清晰.

    作者:吕亚囡;孙实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64层VCT扫描重建技术

    目的:研究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者的64层VCT扫描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对5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者行64层VCT扫描,原始数据采集完后,按层厚0.625mm,重建间隔0.2mm,单侧FOV9.6cm放大重建,再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漫游(VR)及其叠加技术等后处理方法观察内耳结构.结果:MPR清晰显示听小骨长轴,半规管、前庭、前庭窗、耳蜗、蜗窗和内听道的骨性解剖结构;MPR图像可同层显示面神经管的鼓室段和垂直段;VR三维立体图像直观显示半规管、前庭、前庭窗、耳蜗、蜗窗、面神经、面神经隐窝和内听道的膜性立体图像.在MPR图像上面神经管垂直段距外耳道后壁的平均距离左、右侧分别为4.46mm、4.53mm;面隐窝底距面神经管的平均距离左、右侧分别为1.02mm、1.03mm.结论:64层VCT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能清楚显示先天性内耳畸形的部位和程度并明确其分类,为电子耳蜗的植入提供依据,可作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刘元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89例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健康教育反馈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和具有胃黏膜的Meckel 憩室.其中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见,故消化性溃疡通常是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分别又称为胃溃疡(gastric ulcer,GS)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un ulcer,DU)[1].消化性溃疡是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疼痛具有周期性发作特点,一般秋冬至早春为好发季节.经内科治疗后容易复发,也容易引起大出血、急性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约有5%胃溃疡病例可以发生恶变[2].

    作者:苏红梅;王玉萍;戚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川芎嗪对外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视网膜GAP-43的表达

    视神经挫伤是一种常见的眼外伤,损伤后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常致永久性视功能丧失,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病.

    作者:安丽;刘远光;王玉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门诊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护理

    门诊手术室接受的都是小型择其手术.病源广泛,病人流动性大,且病种繁多,病人心理状态比较复杂,护理措施需多样化.手术应激反应是手术病人较突出的心理状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会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作者:李忠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