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吕安国;吴文芳;白向阳;任秀宝;张斌
在21世纪的今天,电子显微镜技术早已在工业、农业、地矿、环境科学尤其在生物医学、计量医学、远程病理诊断等方面得到普遍的应用.
作者:沈伟;杨海贤;郭晓红;赵刚;于学宽;曾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反转恢复技术中零信号点.方法:从理论上对核磁共振成像反转恢复技术进行系统研究,获得零信号点的数学表达式.结果:零信号点的恢复时间T10=T1Ln2/(1+e-TR/T1).结论:如果所选取的恢复时间T1正好是根据某种组织的弛豫时间T1、所选取的脉冲序列重复时间TR计算出的T10,则该组织不提供信号,达到抑制信号的目的.相反也可根据需要,选择远离T10以提高信号强度.
作者:吉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人住院费用的分析,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了解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998~2000年共计2 476人次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根据并发症数量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护理费、检查费、化验费、药费和住院费等.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与其所患并发症数量的多少有关,不同组别其各项费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1998~2000年患者住院费用与合并症数量成正相关(r=0.260 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随着并发症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预防并发症是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邢秋玲;曹锡光;张喆;于德民;于佩;张秋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19片段角蛋白(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提高肺癌的阳性率,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治疗的依据.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和免疫比浊法检测155例肺癌、72例肺良性疾病和50例正常人血清CYFRA21-1、NSE、CEA和β 2-MG的水平.结果:肺癌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其中CYFRA21-1阳性率以鳞癌高(77.7%),与其它型肺癌存在显著差异.NSE阳性率以小细胞性肺癌高(78.4%),与其它型肺癌存在显著差异.结论:CYFRA21-1、NSE、CEA、β2-MG是诊断肺癌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组合,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特异性和准确性.
作者:张伟;陈瑛;张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必需组成成分,由甲状腺捕获和蓄积.碘被转运到甲状腺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第一和主要的限速步骤.
作者:叶振坤;阎玉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种植修复上部义齿9种不同牙尖斜度设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单颗种植修复上部义齿(牙合)面牙尖斜度的优化设计.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包括下颌骨、种植体及9种不同牙尖斜度设计的上部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牙合面上施加两种面载荷,比较不同加载方式下不同设计的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结果:种植体与上部结构交界处、种植体颈部、种植体根尖区、种植体颈部周围骨皮质、种植体根端周围骨松质是应力集中区,应力大值在种植体与上部结构交界处.结论:不同牙尖斜度设计的种植体上部结构中,25°以上牙尖斜度的设计造成种植体颈部折断的危险性显著增加,临床设计时应控制在25°牙尖斜度以内.
作者:周晖;孙迎春;朱保民;郑孝慈;王鹏林;杨秀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无精子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对143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UU培养和精浆生化分析.结果: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率48.95%;无精子症患者精浆中有较多异常生化代谢物;UU感染(+)与(-)比较,果糖、酸性磷酸酶、钙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无精子症病因多,UU感染是无精子症的重要病因之一.
作者:李光;李克秋;邢惠珍;王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基牙数目的选择对下颌远中双侧游离端冠内精密附着体义齿的近缺隙基牙的牙体和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状况的影响提供基础条件.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及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数字影像传输与转录与ANSYS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建立了包括下颌骨、粘膜、牙体及牙周膜、附着体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模型的几何相似性好,生物力学相似性好,可用于下颌双侧游离端冠内精密附着体义齿的应力分布研究.
作者:李宏斌;高平;殷恺;周晖;孙迎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乳腺导管内癌病人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原发癌表现和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23例病人经治疗后,7例非乳腺癌原因死亡,2例因乳腺癌死亡,其余病人均健在;不同术式组预后无统计学意义;加辅助治疗与单纯手术组预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管内癌的治疗应根据发现方式、病变大小、组织学特点等因素综合设计个体化治疗;除非临床高度怀疑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外科治疗应以较保守术式为宜;核分级为Ⅲ级者预后不佳,应采取根治性手术和积极的综合治疗.
作者:于泳;方志沂;刘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楔状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中老年多发.由于楔状缺损好发生于牙齿的唇,颊侧颈部,以往临床上多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由于玻璃离子水门汀的物理机械性能比较差,故临床效果不满意.作者使用光固化瓷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壳聚糖膨体膜和壳聚糖-珊瑚微晶复层膜对颅颌骨创的组织引导再生的效果.方法:6只家兔12个骨创区分别植入两种壳聚糖生物膜,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的方法评价其促进骨创愈合的效果.结果:两种膜对颅颌骨损伤的组织引导再生的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壳聚糖膨体膜和壳聚糖-珊瑚微晶复层膜均具有良好的引导颅颌骨创再生性愈合的作用.
作者:雷涛;姚晖;曲树明;史弘道;张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25-(OH)2D3水平改变在慢性肺心病患者钙、磷、镁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方法:测定了48例该病患者血1,25-(OH)2D3和血、24h尿钙、磷、镁(SCa、SP、SMg,UCa、UP、UMg)含量及肾小管钙、磷、镁重吸收率(TRCa、TRP、TRMg).结果:1,25-(OH)2D3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SCa、SMg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SP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降低;患者组UCa相对增加者占37.5%,UMg相对或绝对增加者占75.0%;TRCa相对或绝对减少者占66.7%,TRP减少者占35.4%.结论:1,25-(OH)2D3降低是该病患者钙、磷、镁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方剑;王春丽;王昶;杨劲松;黄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学生应对方式及其与人格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20名大学生进行TCSQ和EPQ-RSC测试.结果:医学生主要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男女学生在积极应对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消极应对方面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医学生应对方式与常模相比在积极应对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 05);医学生应对方式与人格特点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医学生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应对方式与其人格特点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梁立夫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外源性野生型P53对有P53基因突变的肺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P53调控细胞生长分化的作用.方法:以PCR、免疫组化、SSCP方法筛选P53突变型细胞系,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野生型P53质粒pC53-SN3,并以空质粒pCMV-neo做对照.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以生长曲线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所转染的野生型P53质粒对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经筛选发现Calu-6细胞系为P53第六外显子突变株,204处密码由谷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经野生型P53质粒pC53-SN3转染后,发现细胞生长明显减慢,而转染空质粒的Calu-6细胞与未转染的细胞生长无差异,同时发现pC53-SN3转染后集落形成抑制率达90.6%.结论:表明野生型P53基因可对肿瘤细胞细胞周期进行负调控,抑制细胞生长.
作者:黄宗堂;尹志伟;刘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有中和法[1]、非水滴定法[2]、比色法[3]、双波长分光光度法[4]等.但是,以上方法有终点不易判断、费时、繁琐等不符合医院制剂室快检要求之处.
作者:都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钱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社会经济地位(SES)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方法:对102例CHD病人进行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通过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受教育时间、个人收入、家庭收入、职业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体力劳动是其保护性因素.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后发现个人收入、职业与CHD的发病有关.结论:高收入、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容易发生CHD,OR分别为3.256(95%CI 1.749~6.060)、1.211(95%CI 1.037~1.414).
作者:李长平;马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胎龄、体重及并发症与早产窒息儿死亡的关系.方法:对386例围产窒息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并发症种类及转归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吸入综合征、感染性肺炎、肺功能低下和肺出血与窒息早产儿的死亡有关.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尽量延长胎龄,增加早产儿出生体重,控制窒息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降低窒息早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屠青;石雁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 Gly15Gly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CR-RFLP)检测122名正常对照者和92名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Gly15Gly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对照组122例中TT、TG、GG基因型分别为64(52.5%)例、56(45.9%)例、2(1.6%)例,糖尿病组92例中TT、TG、GG基因型分别为52(56.5%)例、32(34.8%)例、8(8.7%)例,糖尿病组GG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X2=5.86,P<0.0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未见显著性差异(X2=0.12,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 Gly15Gly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GG基因型者具有2型糖尿病高易感性.
作者:靳立忠;刘德敏;于德民;李戈;汪玮琳;范新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80名及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92名,调查病史、个人史和并发症情况,并观测心电图、体质指数及血尿酸等生化指标.结果:并发冠心病组患者年龄、发病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尿蛋白肌酐比率、血尿酸(P<0.01)及血清甘油三酯(P<0.05)均高于无并发症组.在以血尿酸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中,血肌酐、腰臀比和体重指数先后进入方程(P<0.05).经年龄、性别、血脂调整后血尿酸水平高者发生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提高(OR=1.008,95%可信区间为1.0041.013),且在加入吸烟或高血压因素后差异更加显著.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
作者:雒瑢;樊继援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