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晏清;邹春颖;杨晓玉
目的: 了解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头发微量元素锌、铁、铜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组和对照组头发锌、铁、铜的含量.结果: RRTI组头发锌、铁、铜含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缺锌、缺铁、缺铜等微量元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杨学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郁症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失眠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反应性精神病等疾病的过程出现郁症.多数患者早期有失眠、烦躁、易激动,逐渐出现白天头昏,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入夜精神兴奋,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其他系统症状.中医辨证以思虑伤脾,心血亏损为主.目前多数采用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不少的副作用.笔者运用针刺治疗郁症有确切疗效,对针刺与黛力新治疗该症进行对照观察.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败酱草多糖(AP4)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经提取、沉淀、离心、大孔吸附树脂两次层析后,得败酱草抗病毒多糖AP4.通过细胞培养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对Hela细胞的致病变作用及AP4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Hela细胞的治疗作用.结果: AP4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11.07mg/ml,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097mg/ml,治疗指数(TI)为114;病毒唑半数中毒浓度(TC50)2.087 mg/ml,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0385 mg/ml,治疗指数(TI)为54.结论: 败酱草抗病毒有效部位AP4在Hela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凤梅;李洪源;李霞;刘鑫妍;王秀琴;陈振华;谢志平;李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闭合性腹部十二指肠损伤在临床上不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死亡率极高.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常由腹部钝器伤,对冲伤引起,十年来我院共计收治1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立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是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完全通过自身主观努力完成的教学过程.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在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王守安;钟震亚;韩淑云;赵勇;田国忠;苗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型肝炎,是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散发病例明显增多,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承华;肖克勤;方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及手术对患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1998-10~2004-11,对3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施行切开复位骨片钉内固定,同时对21例辅以石膏外固定,术后患肢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91.4%.结论:肱骨外科骨折,采用骨片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可靠的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吴向东;安喜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灵芝是药食两用菌,灵芝孢子粉不仅是延年益寿的营养食品,同时也具有养血安神,五脏俱归,气充血行之中药功效[1].我们通过灵芝孢子粉对肝功能的影响,证实灵芝孢子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于防治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作者:赵红宇;李文斌;李洪源;周宪君;赵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三腔两囊管压迫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2例肝硬化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2例采用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紧张程度,插管耐受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紧张程度,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而对恶心效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接受三腔两囊管压迫术治疗的患者遵医行为及消除紧张有重要作用,可显著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纪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中的优越性及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29例股骨中下段骨折,用带锁髓内钉经大转子顶点顺行内固定.结果: 解剖复位24例,近于解剖复位5例,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5~15个月,无松动、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固定可靠,疗效确切,功能恢复情况好.
作者:黄鸿飞;刘斌;陈立强;韩淑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毕业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把在校学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使学习深化和升华的过程.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正处在规模拓展和模式变革之际,且医学生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受到学校和医院、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面临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因而引起社会、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着重探讨医学生毕业实习教学质量的现状,并就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等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作者:史亚琴;倪衡建;周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从2002年6月开始对电视监视下下肢深静脉造影的检查技术进行改进,至2005年4月共做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70例,通过实践,认为使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女,38岁,因左乳腺无痛性肿块,于2005-11-10来我院门诊普外科就诊.触诊:肿物直径约1.5cm,活动欠佳,下部与深部组织粘连.肿物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吸取物外观:棕黑色粘稠液,涂片3张,自然干燥,瑞-姬氏染色(片号 05111016).镜检:大量成堆及散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细胞形态特征:瘤细胞大小不一,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核圆形或椭圆形,偏位,染色质粒状,核仁大明显,可见双核瘤细胞;浆中充满黑色素颗粒,大小及粗细不均,大者如墨滴,小者如尘埃.为上皮细胞型[1].诊断:恶性黑色素瘤.
作者:曲灿华;李升;陆景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耳穴埋豆是一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采用中药白芥子、王不留或菜籽等,按耳穴位置埋在压痛点处,加以固定,可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可以调整脏腑功能和人体内分泌系统,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在祖国医学典籍中,关于耳穴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治疗应用早已有所论述.如针刺耳轮治疗炸腮,针刺耳的背部治疗眼疾和皮肤病,手捏耳垂治小儿惊风等.近年来挖掘传统中医技术操作,耳穴埋豆在临床上广为应用,2003~2005年我们对住院患者应用耳穴埋豆法,解决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便秘、少寐,钠谷不香等问题,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欣;尚晓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方便科学工作者快捷、准确地查阅有关行为学杂志文献,本文从Medline (PubMed)中检索并列出102种有关行为学的杂志名录,制作了每种杂志的超级链接,组成一个有关行为学杂志文献的搜索引擎.此搜索引擎能快捷、准确、动态地检索102种行为学杂志全部文献题录,并可在PubMed中进一步检索出文献的摘要和部分全文.
作者:赵丽娜;吕佳宏;朱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胃肠功能低下,又长期卧床,极易发生便秘,从而引发猝死,临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科从2003年对86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排便护理干预,减少了便秘的发生,并正确处理了患者的便秘,使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猝死率由原来的3.26%降为0,临床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万京梅;邹玉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骨骼肌的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结构和生理机能特性.方法:用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乙酰胆碱脂酶(Ache)的组化技术所显示酶的活性强度.结果:不同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SDH和Ache的活性反应不同.结论:上述结果证实了骨骼肌纤维结构和生理功能.
作者:王奕;张淑红;罗佳滨;许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患者61例,正常对照组25例.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sVCAM-1浓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TNF-α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F组血清sVCAM-1、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sVCAM-1、TNF-α水平随心功能不全的加重而明显升高.各病因组之间sVCAM-1、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VCAM-1与血清TNF-α呈正相关(r=0.282, P<0.01).结论:CHF患者血清sVCAM-1、TNF-α水平明显升高,并与CHF严重程度有关,提示sVCAM-1、TNF-α可能在CHF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海英;陆春风;张兰英;王立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50%葡萄糖和四环素注入胸腔内治疗肺叶切除后支气管残端瘘12例,现将治疗方法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于敏霞;刘玉杰;姜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测定36例血压正常及38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30例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水平.结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较血压正常者升高.结论:胰岛素抵抗、血浆内皮素升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升高是体内血压自身调节、防止血压进一步升高的一种代偿性保护机制.
作者:陈军;柴国禄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