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君荣;李慧霞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正常志愿者静脉血分离并培养PBMC,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Hcy,培养不同的时间,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测定IL-6蛋白表达水平;收集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 (1)Hcy实验组IL-6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且IL-6水平随Hcy剂量升高而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0~48h).(2)Hcy可诱导PBMC NF-κB活化,出现核易位.结论: Hcy能促进PBMC IL-6蛋白表达,并诱导NF-κB激活.
作者:刘中柱;李华;李振海;王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中的优越性及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29例股骨中下段骨折,用带锁髓内钉经大转子顶点顺行内固定.结果: 解剖复位24例,近于解剖复位5例,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5~15个月,无松动、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固定可靠,疗效确切,功能恢复情况好.
作者:黄鸿飞;刘斌;陈立强;韩淑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从2002年6月开始对电视监视下下肢深静脉造影的检查技术进行改进,至2005年4月共做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70例,通过实践,认为使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寻找一种能长期保存菌种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为科研、教学以及临床诊断提供标准菌株.方法:将需保存的菌种纯化后,用接种环取一定量分别置于装有保护剂牛奶的菌种管、合成菌种保养液小试管和接种到高层半固体琼脂中,经真空熔封菌种管、试管加盖橡皮塞后-20℃保存和进行培养后置-4℃冰箱保存.结果:在连续3年的实验期内合成保养液保存菌种的效果佳,且各菌生化反应、形态结构、染色特性等均与标准菌株相符.结论:合成保养液保存菌种时间长方法简便,适用各种微生物菌种的保存.
作者:林君荣;李慧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皮肤磨削术是对表皮和真皮浅层进行磨削的一种手术.磨削后,使皮肤表面不规则部分变得平整光滑,或去除皮肤色素异常的部分,残存的皮肤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会迅速形成新的表皮,伤口愈合几乎不留或极少有瘢痕.以达治疗美容的目的.自2002年初以来,结合资料和临床观察,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杰;孙艳;吕春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功能显微摄像系统在细胞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应用多功能显微摄像系统进行细胞形态学实验教学;结果:应用多功能显微摄像系统后,使细胞形态学实验教学更加具体、直观、形象、生动;结论:多功能显微摄像系统提高了细胞形态学的实验教学效果,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苏亚娟;斗章;王芳;张吉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食用真菌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得早、但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类微生物.因其具有种类繁多、分布广泛[1]、营养成分丰富、药用保健价值高[2]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有些食用菌中具有能抗癌和增强癌症患者抵抗力的生理活性物质,称为食用菌多糖,食用菌多糖的生理功能、化学结构以及构效关系正成为多糖研究的前沿阵地,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香菇多糖是研究的比较多的一类食用菌多糖.香菇多糖是香菇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作者:白玉静;佟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亢浸润性突眼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42例甲亢浸润性突眼病人,采用眼睛护理,131I,泼尼松/甲泼尼龙,环孢霉素,甲状腺片/ L-T4,β-受体阻断剂等综合疗法.观察1年以上.结果: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甲亢浸润性突眼能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作者:刘红艳;张景玲;高升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三腔两囊管压迫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2例肝硬化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2例采用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紧张程度,插管耐受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紧张程度,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而对恶心效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接受三腔两囊管压迫术治疗的患者遵医行为及消除紧张有重要作用,可显著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纪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耳穴埋豆是一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采用中药白芥子、王不留或菜籽等,按耳穴位置埋在压痛点处,加以固定,可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可以调整脏腑功能和人体内分泌系统,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在祖国医学典籍中,关于耳穴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治疗应用早已有所论述.如针刺耳轮治疗炸腮,针刺耳的背部治疗眼疾和皮肤病,手捏耳垂治小儿惊风等.近年来挖掘传统中医技术操作,耳穴埋豆在临床上广为应用,2003~2005年我们对住院患者应用耳穴埋豆法,解决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便秘、少寐,钠谷不香等问题,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欣;尚晓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女,38岁,因左乳腺无痛性肿块,于2005-11-10来我院门诊普外科就诊.触诊:肿物直径约1.5cm,活动欠佳,下部与深部组织粘连.肿物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吸取物外观:棕黑色粘稠液,涂片3张,自然干燥,瑞-姬氏染色(片号 05111016).镜检:大量成堆及散在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细胞形态特征:瘤细胞大小不一,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核圆形或椭圆形,偏位,染色质粒状,核仁大明显,可见双核瘤细胞;浆中充满黑色素颗粒,大小及粗细不均,大者如墨滴,小者如尘埃.为上皮细胞型[1].诊断:恶性黑色素瘤.
作者:曲灿华;李升;陆景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针对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X光片,为改善其胶片质量,清晰地显现病变特征.我们根据分形几何学的原理,采用频域法计算图像的分形维值,根据Ds值的变化达到边界检测和增强的目的.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的图像与原图像相比,不同结构的边界有了明显增强,特别是图像中的结核干酪样坏死空洞清晰可辨,应用分形理论对医学图像进行处理明显改善了图像的质量.
作者:白建明;王之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清结核菌糖脂质(TBGL)抗体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观察血清TBGL抗体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痰涂片的一致性.结果: 血清TBGL抗体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69%,特异性为88%,与痰涂片阳性的一致率为92.68%.结论: 血清TBGL抗体可被用作诊断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张慧斌;姚振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型肝炎,是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散发病例明显增多,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承华;肖克勤;方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泻片中穿心莲内酯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25nm.结果:在2.31~9.10μg线性范围内,穿心莲内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6%. 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样品处理简便易行,可作为穿心莲制剂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沈德凤;张启兴;计莹;张永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护理与综合性康复护理疗效比较,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的优越性;方法:将2004-08~2005-10在我院神经内科入院治疗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延袭常规康复护理.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心理康复,中医针灸,中药药熨穴位法,残肢功能锻炼及家庭追踪指导康复服务,康复前评定一次,3个月后评定一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明显差异(P<0.01).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疾病的康复疗效极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彤;姜凤;聂思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E-test法;结果:16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中介率为18.7%,对红霉素的耐药、中介率为46.9%;结论:临床医生应该注意抗生素的使用,以免产生耐药菌株.
作者:斗章;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测定36例血压正常及38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30例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水平.结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较血压正常者升高.结论:胰岛素抵抗、血浆内皮素升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升高是体内血压自身调节、防止血压进一步升高的一种代偿性保护机制.
作者:陈军;柴国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广泛应用,病理学研究产生了划时代的飞跃.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分为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金-银细胞化学技术、亲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等.不同的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各具有独特的试剂和方法,但其基本技术方法是相似的,都包括抗体的制备,组织材料的处理,免疫染色,对照试验,显微镜观察等步骤.下面以美国Zymed公司CSA 试剂盒免疫组化染色步骤为例谈几点体会.
作者:孟庆媛;刘东璞;郭梦凡;林明华;王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灵芝是药食两用菌,灵芝孢子粉不仅是延年益寿的营养食品,同时也具有养血安神,五脏俱归,气充血行之中药功效[1].我们通过灵芝孢子粉对肝功能的影响,证实灵芝孢子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于防治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作者:赵红宇;李文斌;李洪源;周宪君;赵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