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铸造工人寿命研究

姚嵩坡;鲁彦;周宪君;赵岩;关宝生;王嘉淇

关键词:寿命表, 铸造工
摘要:近年来,关于铸造工的流行病学研究国外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报道,国内亦有报道,其中多数都是研究铸造工肺癌的报道,对铸造工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的报道较少,为了研究铸造工死亡情况、死因分布及整个人群的预期寿命,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肿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CT诊断正确率为72.4%.良性肿瘤绝大多数表现为边界光整的薄壁囊性肿块.囊内脂肪密度、牙齿及钙化等是囊性畸胎瘤的特征性表现;细而规则的分隔是囊腺瘤的CT特点.恶性肿瘤呈实质性和混合性,肿块边缘不光整,增强后实质强化明显,并且多见盆腹腔转移.结论;CT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很有价值.

    作者:闫忠庆;杨晓峰;李英洲;宋有文;齐大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茵栀黄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常见病,但治疗尚有一定难度.我院自2004-01~2005-12,用茵栀黄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桂华;王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组织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使用灵芝孢子粉后,癫痫点燃大鼠模型皮质和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及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探索癫痫发病机制以及灵芝孢子粉对癫痫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戊四氮(PTZ)腹腔注射制作Wistar大鼠慢性点燃模型,并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灵芝孢子粉组,点燃后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DNF含量的变化及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所有大鼠均达到癫痫模型点燃标准.使用灵芝孢子粉的中药干预组与癫痫模型组相比,脑内BDNF含量明显升高,同时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明显好转.结论:灵芝孢子粉能够增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癫痫发作给神经系统带来的损伤,所以灵芝孢子粉可能具有减轻痫性发作、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王欢;王淑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20例疗效观察

    随着肛垫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使人们改变了痔手术的观念, 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首先提出并使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andhemorrhoids,PPH)作为治疗重度痔的新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该手术以其术后无痛、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缩短疗程等优点在国内外迅速得到推广,我们从2003-04~2005-03用PPH术式治疗重度痔病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起才;刘吉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V级病人14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V级病人的手术指征.方法:对14例V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病人急诊实施开颅动脉瘤夹闭.结果:10例病人恢复良好,神经功能恢复(71.4%),3例术后出现脑积水,但神经功能基本恢复(21.4%),1例术后10h临床死亡(7.1%).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V级病人如果发病时间短,年龄偏低,实施早期手术治疗,病情可望恢复.

    作者:杨文佳;崔延昆;王维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诊输尿管镜术加中药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总结应用输尿管镜技术急诊治疗肾绞痛患者76例,术后加用中药尿石清颗粒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取石成功16例,气压弹道碎石成功48例,3例未发现结石及其他病变,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部分上移肾盂内,给予加用ESWL治疗,全部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术可作为急诊治疗肾绞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加用中药治疗能提高疗效,预防留置内支架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峰;邓永榆;温志鹏;陈智锋;李顺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改良尿道窥器治疗尿道尖锐湿疣33例临床体会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通过性行为传播的一种疾病,国外发病率占性病的第2位,国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随着尖锐湿疣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尿道尖锐湿疣临床多见,由于尿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特点,它与男性包皮系带、龟头、冠状沟,女性阴唇、阴蒂、阴道、宫颈及肛门周围尖锐湿疣在诊治方法上有所不同,作者运用改良尿道窥器针对尿道尖锐湿疣诊断和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王明志;吕金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外用血浆冷沉淀物促进豚鼠烧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促进深Ⅱ°烧伤创面愈合,对于改善内环境紊乱减少全身性感染以及缩小植皮范围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利用豚鼠深Ⅱ°烧伤模型对富含FN血浆冷沉淀促进创面愈合效果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杨嵩峰;陈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锁定型钢板在颈椎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治疗颈椎外伤的疗效.方法:对19例颈椎疾病患者施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锁定型钢板颈前固定术术后观察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及内固定物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9例经过4~22个月,平均11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植骨块达到骨性融合,融合时间10~15周.平均12.6周,融合率100%.WRI检查无脊髓变形受压表现,脊髓功能检查,除4例完全截瘫患者无恢复外,所有病例植骨疗效满意.结论:锁定型钢板可有效增加植骨节段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有效维护椎骨高度.

    作者:吴向东;安喜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脑动脉瘤破裂的急诊显微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急诊脑动脉瘤破裂显微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急性动脉瘤破裂患者38例按Hunt分级:I级5例,Ⅱ级8例,Ⅲ13例,Ⅳ级9例,Ⅴ级3例.通过全脑血管造影、螺旋CT扫描或三维血管成像技术明确诊断,采用显微手术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和正确处理动脉瘤等方法. 结果: 术后随访2月~4年,良好26例,中度残废6例,术后死亡3例,死亡占7.89%. 结论:对急性动脉瘤破裂者除了V级以外,急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奕;廉晓宇;刘劲睿;肖健齐;张淑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对肝素抗凝血中GGT等三种酶活性改变的探讨

    用血浆代替血清作常规化学分析,样品可尽快分离,减少其样品放置所造成的误差,结果将更为真实可靠,为探讨抗凝剂对待测物的影响,本文对肝素抗凝血与血清三种酶活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确定采用不同的待测物对临床相关酶活性进行检验,作如下探讨.

    作者:刘晓丽;郑明野;孙淑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阿扎司琼预防颅脑外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探讨

    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它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痛苦,在生理上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增高颅内压、伤口裂开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并且还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全麻手术后呕吐还可以发生酸性胃液误吸,危及生命.因此,PONV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观察颅脑外科手术中应用阿扎司琼、格拉司琼预防PONV的效果.

    作者:程岩;董丽华;杨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良、恶性滋养细胞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0例滋养细胞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并对良、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的血流改变进行了观察分析,旨在探讨其在良、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晓潇;王薇;王良;黄雪兰;郑春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白内障术前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前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5例231眼白内障术前行超声检查.结果:根据晶体混浊程度不同,超声表现为皮质性、核性、绕核性、完全性白内障,部分病例合并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等病变.结论:白内障术前超声检查, 可为临床医师决定手术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孙鹏;张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SC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 也称贮脂细胞(fat -storing cell)或Ito细胞,是肝脏非实质性细胞, 分布于Disse间隙,附着于肝血窦内皮细胞外表面及肝细胞表面,占肝非实质细胞总数的5 %~10 %,其生理功能不仅参与脂肪存储和维生素A 的代谢,同时也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急慢性肝损伤后肝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

    作者:吴金成;林永堃;翁山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郑州儿童医院住院腹泻患儿中星状病毒、杯状病毒的感染分析

    目的: 研究郑州儿童医院5岁以下急性腹泻住院患儿中杯状病毒、星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郑州儿童医院2001-11~2002-10收集的302份腹泻粪便标本中的96例非轮状病毒腹泻标本应用RT-PCR方法进行杯状病毒、星状病毒检测,并对阳性标本通过RT-PCR或测序分析鉴定型别.结果: 实验中共检出9份杯状病毒阳性标本、4份星状病毒阳性标本,检出率分别为9.4%(9/96)和4.2%(4/96),其中9份杯状病毒阳性标本中8株属于诺如病毒GII/4型、1株为GII/3型,4株星状病毒阳性标本均为HAstV-1型.结论: 杯状病毒、星状病毒也是郑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的流行型别分别为诺如病毒GII/4型、HAstV-1型.

    作者:孙亚萍;方肇寅;姬振周;章青;谢华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维库溴铵前处理对琥珀胆碱的肌震颤及肌松效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维库溴铵前处理对琥珀胆碱肌震的预防作用及对其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36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Ⅰ组静注琥珀胆碱1mg/kg(对照组).Ⅱ、Ⅲ组静注维库溴铵18μg/kg后3.5min分别注入琥珀胆碱1mg/kg和1.5mg/kg.结果:维库溴铵前处理能有效地消除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但使1mg/kg琥珀胆碱的起效时间延长、阻滞程度降低、气管插管条件变差、肌松恢复时间性缩短.当琥珀胆碱的剂量增至1.5mg/kg时,肌松效应恢复满意.结论:维库溴铵前处理使琥珀胆碱的肌松效应减弱,故琥珀胆碱的插管剂量应增至1.5mg/kg,以获得满意的肌松.

    作者:田稼斌;张万杰;陈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居装修后不同时期室内空气中TVOC含量的卫生学评价

    目的:通过对8户新居装修入住家庭的不同时期空气中TVOC含量进行测量,作出环境卫生学评价,进而提出改进建议.方法:使用PGM-5210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进行现场直读.结果:根据我国推荐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8户新装修居室的TVOC含量基本达到标准.结论:加快降低新装修居室的TVOC含量必须采取必要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作者:关宝生;白雪;梁衍锋;丁秀文;王红丽;刘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肠疗与贝飞达合用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肠疗与贝飞达合用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将91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及配对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血清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婷;孙迪;王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FN软膏治疗宫颈糜烂临床应用

    宫颈糜烂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已婚妇女中发病率可达50%以上[1],而且与宫颈癌密切相关[2].目前,治疗宫颈糜烂主要以物理疗法为主,如冷冻、电灼、激光等,但这些方法均有一些并发症和副反应.作者自1998-01~1998-12用自制的FN软膏和北京华尔孚制药公司生产的妇炎栓对12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分组对照治疗,结果FN软膏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妇炎栓组,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东伟;陈萍;陈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