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甲亢性心脏病资料.结果:甲亢性心脏病占同期住院病人的18.7%,其中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83%、54.1%和40.6%.甲亢性心脏病的误诊率为13.5%.结论:甲亢性心脏病多见于病程长、病情控制不佳的老年甲亢患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愈后良好.对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应注意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作者:曲文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甙的含量.方法:色谱柱:YWG-C18;流动相:乙腈-磷酸盐缓冲液(70:30,v/v),流速:1.0 m1.min-1,检测波长370nm.结果:金丝桃甙的线性范围为0.0440~0.4398μg, r = 0.9998(n = 5),平均回收率 98.5%,(RSD = 1.4% n=5),方法精密度为( RSD=1.1% n=5).结论:本法具有准确性、灵敏性、专一性,为测定中药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甙的含量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王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颌面部骨折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2000-01~2004-12 我科收治的114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讨论. 结果: 颌面部骨折患者为11.17%,其中以21~3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占40.35%. 下颌骨骨折多见,占48.25%. 交通肇事和打架斗殴是主要的致伤原因.对骨折的治疗以钛板坚强内固定为主要治疗方法. 结论: 颌面骨骨折在口腔疾病中呈上升趋势,好发于青壮年,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为骨折治疗的佳方案.
作者:李德超;苗波;关健;李善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手术室护士传统工作方法是在手术间内配合手术为主,而忽视了病人的整体护理,手术对每一个病人来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经历,病人术前常有恐惧焦虑,无可奈何的心态,为探访术前手术护士访视对手术病人心理状态影响,深化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指导护理人员更好地对病人心理护理,我院手术室实施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下病房访视病人的作法,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杨婧;肖凤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临床常见外伤或牙合力过大造成的前牙折裂,包括伤及牙髓的冠折、冠根折和根折,一般采用桩冠进行修复.本文结合临床病例探讨前牙折裂后修复治疗方案和疗效.
作者:李丹;马维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阐述牙龈暴露过多(露龈笑)的鉴别诊断及一种精确的修复术--牙冠延长术.方法: 选择露龈笑患者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15~30岁.应用骨探测法探察牙槽骨嵴顶的位置,确定其生物学宽度.选择进行单纯的龈切术,还是骨切除和根向复位瓣手术,并取诊断模型,用复合树脂制作模板,协助确定切口.结果: 40例患者术后牙龈恢复到正常解剖形态,上中切牙临床冠长度达到正常的10.5mm.结论: 结果表明,只有保持正常的生物学宽度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和长久的疗效.
作者:樊雄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溃肠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主要病变为于大肠粘膜及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临床多单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部分患者因对磺胺过敏而不能耐受.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数位于直肠,乙状结肠,本研究采用思密达、甲硝唑灌肠配合艾迪莎口服,与单纯口服艾迪莎组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威;任秀英;颜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面肌痉挛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多发生在中年以后,以眼轮匝肌间歇性颤搐,逐渐缓慢地扩散至同侧的其它面肌,严重者累及同侧口角颈阔肌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我院自1998年以来运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患者共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媛媛;张伟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血液透析(HD)技术的不断发展,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增加,与血透相关的并发症亦相应增多,低血压为常见症状之一,发生率高达30%[1].其原因错综复杂,反复发作的HD中低血压不仅会使患者残余的肾功能破坏,并可导致患者各器官的缺血性伤害及病变,透析并发低血压的防治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我科40例患者382次血液透析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马金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牙本质过敏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牙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治疗牙本质过敏的方法很多,效果都不太理想,近年来应用激光治疗异突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现报道用CO2激光治疗仪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结果.
作者:范立红;闫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国现今农村卫生工作重点是建立农村医疗网,提高农村医疗技术水平和卫生知识的宣传,各医学院校所培养的高职高专卫生医药人才大多面向农村、面向基层,从事卫生、防疫、保健和疾病诊治工作.如何培养俭、朴、能、专等实用技能型人才,使其真正担负起农村、社区等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是各医学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医学高等专科教育的特点是学制短、科目多、学生学习压力重,如何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中、西医两套理论与实践技能,则更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需加以深入调查研究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我院经多年教学实践与探索,对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文字和数据调查、分析、研究,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技能训练与培养、生产实习和技能考核等内容的调整,建立起学生在校和生产实习时期整套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目标和监控体系,推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
作者:张忠奎;朱景鑫;夏祥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泪道疾病是我国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女性多见.长期慢性流脓、溢泪,易造成眼部感染.而反复泪道探通和鼻腔泪囊吻合手术,可使患者遭受较大的创伤和痛苦.作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自行设计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对58例82只眼治疗,效果更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甚英;李位新;罗春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帮助和提高结肠造口病人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对52例结肠造口病人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26例,采用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对照组26例进行常规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为88.46%,与对照组(65.3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日常自我护理能力评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因人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对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作者:杨慎凤;高书峰;林金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01~2004-01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56例异位妊娠的临床病例.结果:256例腹腔镜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异位妊娠有价值、理想的诊疗手段.
作者:王佳慧;谢秋燕;陈娘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昏迷病人因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而不能正常摄取足够的营养和药物,为保证病人的生存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确保口服药物及时应用置胃管,在护理昏迷病人中尤为重要.
作者:张丽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肝海绵状血管瘤为肝脏良性肿瘤,瘤体较小时无明显症状,瘤体过大时会出现肝区不适,胀痛感,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可导致心功能不全或凝血机制障碍,甚至破裂出血危及生命.目前,国内外临床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和介入性栓塞术.但往往由于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生长部位靠近大血管,瘤体过大,多发,融合等诸多因素,使手术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介入性插管栓塞硬化术创伤较大,有一定痛苦.我们应用B超引导,实时动态监视下进行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注药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临床治肝血管瘤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宋丽英;杨博;刘丽;赵智辅;郭兴罡;赵洪梅;于惠平;闫新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葡萄糖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制剂,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药典中对其相关杂质含量作出了明确规定.如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一直以来,生产中,尤其是一些医院的制剂室,忽视对5-HMF的控制或工艺上掌握不好,严重超标.并认为其含量与灭菌后溶液的颜色的深浅有直接关系,为此,笔者对部分医院制剂室生产的5%与10%的500ml葡萄糖注射液进行了质量专项考察,并对其颜色与含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HMF不合格率较高(达21.4%),而值得注意的是样品的颜色与其含量没有必然的联系,某些样品即使无色也可能超过规定的限度,而部分颜色明显变黄,结果却低于药典规定,这个结果为医院制剂室控制葡萄糖中5-HMF的含量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杨立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周围神经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是通过对皮肤阻抗变化的检测以评定受检者交感功能的一项临床电生理技术,我们对26例周围神经疾病的病人进行SSR的检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潘颖华;吴坤凌;董中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 ACE)基因内含子16中的插入/缺失(I/D)多态性在不同种族中老年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电泳分型等方法,检测美国黑人(89例)、美国白人(47例)、墨西哥人(425例))和中国佳木斯地区汉族人(107例)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在不同种族中老年人群中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美国白人:0.170、0.447、0.383;美国黑人:0.180、0.483、0.337;墨西哥人:0.297、0.463、0.240;中国佳木斯地区汉族人:0.392、0.430、0.178.等位基因I、D频率分别为:美国白人:0.394、0.606;美国黑人:0.421、0.579;墨西哥人:0.528、0.472;中国佳木斯地区汉族人:0.607、0.393(并与文献报道的关于日本、挪威、法国和意大利的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中国佳木斯地区汉族人群的ACE基因IN16(I/D),D等位基因频率与墨西哥人和日本人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美国黑人、美国白人、挪威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差异极其显著(P<0.01).结论:结果提示,ACE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在不同种族中老年人群中存在差异.
作者:吕冬霞;罗佳滨;赵宏宇;张丽岩;张淑红;张金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00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病人X线及CT图像,归纳出其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本院门诊可疑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病人500例.其中被诊断为强直性骶髂关节炎者200例,致密性骨炎者15例,其它病变者15例.所有病人均行骶髂关节X线平片、骶髂关节CT扫描,结果:200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病人:分为Ⅳ期,Ⅰ期病变为51例,Ⅱ期病变49例,Ⅲ期病变44例,Ⅳ病变56例.结论:强直性骶髂关节炎,与其它骶髂关节病变,在影像上具有不同之处,认真分析其影像学改变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不难做到的.
作者:李春生;游勇;王就欣;王小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