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茹;周成福;王淑湘
目的:观察刺五加的生药特征,明确其鉴别特征,为鉴定刺五加药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生药性状鉴定方法、显微鉴定方法、薄层色谱法.结果:明确了刺五加根及根茎的性状特征、粉末特征、薄层色谱特征.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刺五加的鉴别手段.
作者:刘娟;刘建华;吕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胎盘组织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和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改变在妊高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轻、中、重度妊高征病人各10例为实验组,正常妊娠妇女30例为对照组,用马尿酸微量比色法检测血清中ACE活性,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妊高征胎盘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妊高征组ACE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②妊高征患者胎盘中eNOS含量显著低于正常足月孕者(P<0.05),且轻度妊高征患者胎盘eNOS含量显著高于中度及重度患者(P<0.05).结论:血清ACE活性升高与妊高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正常足月孕胎盘和妊高征患者胎盘绒毛血管内皮细胞中均存在eNOS抗原,妊高征患者胎盘中含量的减少与其发病有关.
作者:孙盛梅;周德娟;杨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3D CE-MRA)显示的肾动脉病变;与彩色多谱勒超声比较,明确3D CE-MR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价值. 方法: 对13例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临床表现的病人进行3D CE-MRA成像,并根据病变表现进行分类;同时进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由2位影像专家独立评估其影像学资料.结果: 3D CE-MRA显示:6例肾动脉无异常,3例肾动脉狭窄(其中1例为双侧狭窄),4例肾动脉显著狭窄(其中1例为双侧狭窄);彩色多谱勒超声显示:5例肾动脉无异常;4例肾动脉狭窄;4例肾动脉显著狭窄(其中1例为双侧狭窄).结论: 3D CE-MRA检查有无创伤、安全,血管图像清晰准确等优点,可以作为筛选肾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恩波;申大光;胡臣文;董汉彬;宋艳玲;李红辉;宋立疆;牛效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非洛地平(felodipine)是一种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在降压方面与其它钙通道阻滞剂、肾腺素、β受体阻滞剂、ACEI等药同样有效.有结果显示该药比其他降压药更有效、耐受性更好.尼莫地平(Nitrendipine)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其特点为作用开始慢,持续时间长,且不影响心率,能降低外周阻力使血压下降,由于对冠状动脉的选择作用佳,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血压检测是判断降压药物疗效的唯一指标,但检测血压易受体位、全身状况、环境因素等的干扰.少数病人在血压检测时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使血压升高.从动态血压监测仪诞生以来,动态血压监测已成为评价药物降压作用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宏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曲马多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的临床效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0例(ASAⅠ~Ⅱ)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二组:Ⅰ组(n=30),镇痛药液为曲马多800~1000mg+氟哌啶1.5mg,经生理盐水稀释为100ml;Ⅱ组(n=30),镇痛药液为曲马多800~1000mg+芬太尼0.4~0.5mg+氟哌啶1.5mg,经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选用静脉持续输注泵(AnBex、日本)2ml/h持续静注.将用药后1h、3h、24h病人的呼吸和血液动力学变化,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分别统计.结果: 两组病人用药后1h、3h、24h呼吸和血液动力学同用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效果Ⅱ组强于Ⅰ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曲马多复合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泵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术后镇痛.
作者:林子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早期迅速纠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血钾,我们针对40例病人术后均给予高浓度补钾,有效地防止了术后因低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方法:采用微量泵经锁骨下静脉推注氯化钾,浓度30‰,速度以1g/h为宜.结果:本组40例病人均在术后2~4h内血钾恢复到正常水平,无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早期高浓度补钾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有效地防止了术后低血钾引起的心律失常,使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马宝红;郭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生物的防卫功能是生命的基本属性之一.在生物体内防卫功能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DNA分子的损伤修复到个体水平的防卫行为都在执行着生物的防卫功能.人体获得性防卫功能众多,有的已经广泛应用,有的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本文以疫苗、微生态和RNA干扰的新进展为例,分析开发生物获得性防卫功能的重大意义和存在问题.
作者:吕学诜;吕佳南;王建杰;王朝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4-05~2005-05 对4例肾上腺疾病患者施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全部经后腹腔途径.其中皮质醇症1例,无功能腺瘤3例. 结果:4例均获得成功, 手术时间: 95~130 min,平均106 min.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望成为治疗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胡存利;刘洪涛;秦文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淋巴管瘤是淋巴管发育畸形所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好发于舌、唇、颊及颈部.按其临床特征及组织结构可分为毛细管型,海绵状型及囊肿型.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外科切除,低温治疗,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等[1].尽管治疗的方法很多, 但都有其局限性.近来我们采用瘤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舌淋巴管瘤16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作者:李德超;苗波;关健;李善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度低温下犬脊髓缺血不同时间后的功能和病理改变,初步探讨中度低温下脊髓的缺血时限,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每组6只.建立犬脊髓缺血损伤模型,实验组1中度低温30℃下阻断主动脉60min,60min后开放主动脉,实验组2同样30℃下阻断主动脉90min,90min后开放主动脉,术后24h按Tarlov评分标准评价动物后肢神经功能,然后处死动物,取脊髓进行含水量、丙二醛含量测定,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1仅有部分动物出现后肢功能障碍,而实验组2全部出现截瘫,两组Tarlov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1的脊髓含水量、丙二醛含量低于实验组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1光镜下脊髓病理改变轻微,而实验组2较重,两组病理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度低温30℃下犬主动脉阻断60min后,脊髓缺血损伤较轻,而阻断90min脊髓缺血损伤严重,中度低温下阻断60min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时限.
作者:朱晓峰;邹志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直是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其中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和病毒性脑炎(病脑)占绝大多数,具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化脑和病脑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TNF的水平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盛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实消温度对VC二步发酵种子培养基pH值的影响,为VC生产提供依据.方法:检测不同温度下种子培养基的pH值,观察培养基液体的颜色.结果:温度对培养基的pH值影响.结论:确定了种子培养基的pH值,为批量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金锡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脑组织细胞因子IL-6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10周龄Wistar雄性大鼠30只,体重(150±10)g,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是灵芝孢子粉组、癫痫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灵芝孢子粉组和癫痫模型组用戊四氮(PTZ)亚惊厥剂量(32mg/kg),每日1次,腹腔注射28d,停药1周,再用相同剂量的PTZ测试,凡显示连续5次2级以上惊厥的大鼠为达到点燃标准,空白对照组用同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同时灵芝孢子粉组经灌胃给予灵芝孢子粉(灌胃前禁食6h),灌胃体积为1.0ml/次;癫痫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经灌胃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处死动物,在低温条件下迅速取出鼠脑,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组织细胞因子IL-6含量变化.结果:灵芝孢子粉组与癫痫模型组动物相比脑组织IL-6明显降低(P<0.05).结论:灵芝孢子粉能够有效降低癫痫大鼠脑组织细胞因子IL-6水平,纠正免疫失调而起到抗癫痫作用.
作者:王伟群;王淑秋;王柏欣;赵晓莲;马小茹;孟德欣;齐淑芳;于祥辉;付纯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免疫学是医学生公认的难度较大、内容抽象、知识网络性强、知识更新快的一门科学.该学科的特点是教学内容抽象,涉及多种医学学科的知识,如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等.
作者:王建杰;罗文哲;梁立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时动物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即从微生态学角度探讨肠道菌群在高脂血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Wistar大鼠24只,分别用高脂饲料、正常饲料连续喂饲20d,用比色法测定动物血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用需氧培养法测定动物肠道中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用厌氧培养法测定动物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结果:模型组动物血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增高;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血症大鼠肠道菌群失调.
作者:王芳;房建伟;王泽宇;斗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炎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预后因素.方法:对我院1987~2002年收治的48例炎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TNM分期,Ⅲb期37例,IV期11例,无特定的组织学类型,48例患者均接受综合治疗.结果:全组平均生存期34个月,2年生存率46.9%,5年生存率34.4%,Ⅲb期生存5年者11例,Ⅲb期1年内死亡者有7例,IV期中3例1年内死亡.结论:炎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其乳房皮肤红斑范围、术前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和局部血管受累情况以及分期等与预后有关,主张采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或局部放疗-辅助化疗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王璞良;文成革;张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针对真菌性角膜溃疡致盲率高、疗效差进行多层羊膜覆盖联合抗生素药物的治疗观察.方法:采用多层羊膜覆盖联合抗生素药物22例(22眼),及单纯应用抗真菌性药物治疗18例(18眼)两种方法治疗.结果:疗效对比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层羊膜覆盖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作者:宿星杰;胡玉新;于海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病例1,29岁,药剂师,体检发现左侧附件包块一年余入院.患者发病后曾服中药治疗无效,且包块逐渐增大而住院要求手术切除治疗.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孕2产1,阴道足月分娩1次, 药物流产一次.
作者:杜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对胰瘘病人病程长短及对护理满意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将综合护理结果与既往局部护理结果相比较,用χ2检验.结果:综合护理方法优于既往局部护理方法.结论:综合护理方法能明显缩短胰瘘病人的病程,大多数患者对此护理方式满意.
作者:冯秀丽;史春英;钟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 大剂量的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视神经挫伤的结果.方法:将71例视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单纯血管扩张药物、地塞米松+血管扩张药物、甲基强的松龙+血管扩张药物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对3组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单纯血管扩张药物组有效率为45.83%,地塞米松+血管扩张药物组有效率为82.61%,甲基强的松龙+血管扩张药物组有效率为91.67%.结论: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加血管扩张药物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疗效显著.
作者:王曜;王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