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应用

刘燕娜;黄敏;李沿江;吴清华;程晓曙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缺损, 封堵
摘要: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美国ATL HDI-5000型彩色多谱勒超声仪诊断并筛选了8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接受封堵手术治疗,并进行术中监视及术后随访.结果①术前超声测量室间隔缺损大小2.5~8.8 mm[(6.0±2.0 mm],左心室造影缺损大小2.0~8.0 mm[(5.7±2.3)mm],超声测值与造影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中超声有效的监视了封堵器的所在位置、夹闭缺口和及时释放全过程;③在术后即刻、24 h及以后的超声随访中无1例发生封堵器移位及残余分流.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前病例选择、术中有效监视及术后随访中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离与原代培养

    目的应用酶消化法消化心肌组织、培养心肌细胞.方法 0.1%的胰蛋白酶重复消化乳鼠心肌组织多次,收集的细胞用含15%胎牛血清的MEM培养基混悬后过滤,纯化心肌细胞后置CO2培养箱孵育.结果培养的心肌细胞4~6 h后开始贴壁生长,12~24 h明显增殖,3~4 d后细胞汇合成片.在倒置显微镜下心肌细胞呈圆形、梭形、多角形,伸出伪足,出现自发性节律性搏动.结论应用酶消化法可简便、快速地获得大量活力高的心肌细胞.

    作者:刘丹;陈和平;何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末段回肠管状造瘘在左半结肠梗阻Ⅰ期切除中的应用

    左结肠梗阻患者传统方式采用病灶切除,近端造瘘(Hartman术),II期闭瘘术.随着全结肠灌洗,TPN的运用,I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得以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但吻合口瘘仍是术后严重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有资料报告其发生率达3.5%~5.0%[1].本院自2001~2004年间连续50例病人在I期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全结肠灌洗基础上加用末段回肠管状造瘘,术后仅1例出现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定;张思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巨大子宫阔韧带平滑肌瘤一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因发现腹部包块伴腹胀2个月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痛经,经量中等.发病以来腹部增大明显,无腹痛、腹泻、便血,无阴道流血,无畏寒、发热等.查体:一般情况好,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体征,腹部显著膨隆,可触及一巨大包块,上界达剑突下,下界至耻骨联合上缘,边界清楚,质地硬,活动欠佳,无明显压痛.

    作者:舒宽勇;熊树华;肖仲清;李隆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逐年上升,及早诊断以便进行及时恰当的治疗成为目前临床的迫切需要.传统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对于心肌节段性运动分析仅凭目测诊断缺乏客观定量指标,因而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是全定量分析心肌运动的新手段,是近年兴起的多普勒心肌成像技术的新突破,其在冠心病研究中的价值正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

    作者:周欣;邓林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CD44V6、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CD44第6变异株(CD44V6)、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44V6、MMP-9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11%、64.28%.CD44V6与MMP-9共同阳性表达者淋巴转移率为90.38%,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5);其5年生存率为21.15%,低于其他类型(P<0.05).CD44V6、MMP-9的表达还与肿瘤TNM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肿瘤组织类型无关(P>0.05).结论 CD44V6及MMP-9蛋白对胃癌转移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这2种基因表达水平,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转移及复发的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判断胃癌的进展和预后.

    作者:陈秀娇;陈建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声学定量技术评价二尖瓣狭窄治疗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

    目的应用超声声学定量(acoustic quantijication,AQ)技术评价二尖瓣狭窄治疗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AQ技术对115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闭式二尖瓣分离术、球囊导管扩张术、二尖瓣置换术前后右室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治疗后右室容量指标均明显降低,收缩及舒张功能显著提高(P<0.05).结论声学定量技术能有效地观察测量二尖瓣狭窄治疗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判断疗效的依据.

    作者:文萍;王珍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前臂动静脉内瘘对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臂动静脉内瘘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999~2004年间已行前臂桡动脉与头静脉的端侧吻合内瘘术进行血透的患者60例,动静脉内瘘前、内瘘术后半年行心脏彩超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以及内瘘吻合口直径(AVFD)、内瘘血流量(AVFB)的变化.结果术后CO和CI检测值较术前升高(P<0.05),内瘘口径>5 mm较内瘘口径≤5 mm AVFB、△CO、△CI增大(P<0.05),EF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内瘘影响血透病人的血流动力学,且缓慢持续存在,其影响与内瘘口径大小及血流量有关.

    作者:周静;鄢艳;陈钦开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先天性巨结肠症中α-共核蛋白和神经纤维丝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探讨α-共核蛋白(α-synuclein, α-syn)和神经纤维丝(neurofilaments,NFs)的表达与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法,即S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α-syn,NFs在36例HD病人的扩张段、移行段、狭窄段和4例无消化道畸形的尸解结肠标本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36例HD病人肠管的扩张段、移行段肌间和粘膜下丛节细胞中有19例α-syn呈阳性表达,狭窄段神经纤维束增粗,呈阳性染色,节细胞缺如,阳性率为52.8%,36例HD病人肠管的扩张段、移行段肌间和粘膜下丛节细胞都对NFs呈强阳性表达,阳性率100%,4例尸解结肠标本的神经节细胞对α-syn呈阴性表达,对NFs免疫反应性呈阴性或弱阳性.结论α-syn和NFs分布异常与H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胚胎期某种致病因素可能不仅影响神经嵴细胞的移行,也影响神经的分化和成熟.

    作者:吴晓慧;冯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美国ATL HDI-5000型彩色多谱勒超声仪诊断并筛选了8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接受封堵手术治疗,并进行术中监视及术后随访.结果①术前超声测量室间隔缺损大小2.5~8.8 mm[(6.0±2.0 mm],左心室造影缺损大小2.0~8.0 mm[(5.7±2.3)mm],超声测值与造影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中超声有效的监视了封堵器的所在位置、夹闭缺口和及时释放全过程;③在术后即刻、24 h及以后的超声随访中无1例发生封堵器移位及残余分流.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前病例选择、术中有效监视及术后随访中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刘燕娜;黄敏;李沿江;吴清华;程晓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地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用丝线体内结扎替代钛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方法施行LC432例,均采用丝线体内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结果中转开腹11例,实际完成421例,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丝线切割、打结不紧、线结滑脱引起胆囊管残端漏和(或)胆囊动脉出血的并发症.结论 LC采用丝线体内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安全可靠,可进一步减少LC与钛夹相关的并发症.

    作者:舒秉俊;郭国徽;金鑫;周启旭;王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硬膜外微泵用于硬膜外微泵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微泵持续给药对64例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未干预的产妇64例相对照,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阵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活跃期缩短(P<0.05),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未发现不良影响.

    作者:熊玲娜;吴红丽;王春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与炎性因子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morhage ICH)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ICH后引起机体和脑组织局部一系列病理反应,其中脑水肿(edema)是自发性脑出血后重要的继发性病理变化之一,也是患者病情变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深入研究表明,炎性因子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IL-1、IL-6、IL-10是三个重要炎性因子.

    作者:李小兵;吴裕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椎体骨密度与椎体生物力学的关系

    目的探讨椎体骨密度(BMD)与其生物力学的关系.方法取5具女性和3具男性福尔马林浸泡的胸腰段脊柱标本(T8~L5),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EXA)测定椎体骨密度(BMD).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去除椎间盘及附件等.共选择60个椎体,按骨密度分对照组(正常)、轻中度和重度骨质疏松组,即A组、B组和C组.用材料试验机轴向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压缩骨折,确定椎体的初始压缩强度和刚度.结果对照组、轻中度和重度骨质疏松组平均骨密度分别为(1.098±0.147)、(0.650±0.137)和(0.393±0.060)g/cm2;3组间的压缩强度分别为(6.775±1.952)、(3.450±0.909)和(2.395±0.697)KN;刚度分别为(2.216±0.897)、(1.391±0.461)和(0.942±0.206)KN/mm.BMD与椎体压缩强度和刚度呈正相关;3组间的BMD、大抗压力和刚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椎体BMD与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质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对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椎体压缩性骨折危险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徐文华;马勇;李云;李国勇;戴闽;宗世璋;雷刚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尿道底板切开成管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

    目的探讨尿道底板切开成管术(TIP)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选择性对7例阴茎型尿道下裂患者行TIP术,术后留置支架管和导尿管,7~10 d后拔除.结果术后阴茎伸直,外形美观,尿道口开口正位,排尿通畅,未出现尿瘘及尿道狭窄.结论 TIP术作为治疗阴茎型尿道下裂的理想手术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整形效果好.

    作者:崔苏萍;朱遵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严重创伤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与极化液临床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及极化液干预效果.方法 260例严重创伤患者(损伤严重评分>16,ISS>16)随机分为极化液5 d干预组(n=140)和治疗对照组(n=120),本院健康体检正常志愿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n=100).测定各组空腹血胰岛素、血糖、静脉给糖30 min后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计算并观察各组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糖负荷后胰岛素增量和血糖增量比值(ΔINS30/ΔGLU30)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对照组伤后7 d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OMA-β指数和ΔINS30/ΔGLU30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HOMA-IR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极化液5 d干预组伤后7 d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治疗对照组,HOMA-β指数和ΔINS30/ΔGLU30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对照组,HOMA-IR指数与治疗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表现为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和糖负荷后早期胰岛素分泌水平明显下降.早期使用极化液/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柴长春;王占科;胡新勇;邓宏;汪仕良;李光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长春瑞滨又名去甲长春花碱,是植物碱类抗肿瘤药物,可以阻止微管形成,诱导微管解聚,使细胞停止于有丝分裂中期,从而阻止癌细胞的分裂、增殖.我院从2003年4月至2005年3月应用长春瑞滨和顺铂治疗3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谭小强;张建军;陈雪菊;罗晓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人流、药流继发不孕与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的关系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后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产生与继发不孕的关系.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正常组40例、人工流产组87例、药物流产组52例的血清AsAb、EmAb及宫颈粘液AsAb-IgG、AsAb-IgA.结果人流后继发不孕组血清AsAb、EmAb及宫颈粘液AsAb阳性率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流后继发不孕组血清AsAb、EmAb及宫颈粘液AsAb阳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人工流产时由于宫腔、腹腔内负压可导致宫腔内血逆流及手术对子宫内膜及宫颈内膜机械创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产生EmAb提供了条件;患者在子宫内膜未修复前过早进行性生活,精子通过破损处进入子宫内膜激发免疫系统产生AsAb,继发免疫性不孕;药物流产由于子宫内膜及宫颈创伤小,与AsAb、EmAb无明显关系,故药物流产是未婚、初孕患者的首选.

    作者:辛华;廖玎玲;占伏良;谭布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提肛锻炼对BPH术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手术切除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手段,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尿失禁、不稳定性膀胱症状.我科为患者提供一套全新、有效的护理方法,减轻了患者术后尿失禁及不稳定性膀胱症状,使病人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罗艳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PTEN、VEGF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学特征以及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TEN、VEGF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法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VEGF和CD34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高表达率为80%(12/1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35.7%(15/4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VEGF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高表达率为20%(3/15),在乳腺癌中高表达率为88.1%(31/4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乳腺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而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VD值在PTEN高表达、VEGF低表达的组织中明显低于PTEN低表达、VEGF高表达的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检测PTEN、VEGF和MVD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安文;胡蓉环;兰琼玉;刘绣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儿童哮喘对吸入医嘱的依从性调查

    目的调查儿童哮喘对吸入医嘱的依从性,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19例儿童哮喘,对吸入糖皮质激素、β2- 兴奋剂及舒利迭医嘱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哮喘患儿对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兴奋剂、舒利迭能按医嘱次数用药的分别为 37.1%、53.2%、84.2%;②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兴奋剂、舒利迭能按用药剂量的依从性达80%以上者分别为37.1%、53.2%、75.5%.③110例非依从性病例中,对吸入治疗配合差,防治效果不理想有54例,占49.1%.结论哮喘患儿对吸入各类糖皮质激素气雾剂的依从性仍差,提出患儿家长对药物的错误理解以及医务人员对家长的必要提醒是其关键所在,而婴幼儿还应优化吸入装置,提高疗效.

    作者:孙萍;张明辉;吴星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南昌大学

主办: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