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陈和平;何明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逐年上升,及早诊断以便进行及时恰当的治疗成为目前临床的迫切需要.传统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对于心肌节段性运动分析仅凭目测诊断缺乏客观定量指标,因而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是全定量分析心肌运动的新手段,是近年兴起的多普勒心肌成像技术的新突破,其在冠心病研究中的价值正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
作者:周欣;邓林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对孕妇产生的不良结局.方法分析我科接诊的950例延期妊娠中剖宫产指征.结果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宫内窘迫位占第一位,相对性头盆不称位第二位.结论延期妊娠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胎盘功能逐渐老化,胎儿体重逐渐增大,胎儿宫内缺血缺氧,头盆不称的发生机会增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终止妊娠.
作者:张玮;付芬;邹娅菲;冯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90%~95%属于2型糖尿病(T2DM),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接近4000万,居世界第三,据报道在2025年全球的T2DM患者可达到3亿,此持续增长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T2DM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1].糖尿病患者的家族成员发生糖耐量低减(IGT)和糖尿病的机会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家族成员.
作者:谢勇丽;赖晓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乙状窦前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将岩斜区脑膜瘤分块行全切或部分切除.结果 9例病例中肿瘤全切6例,占66.6%;次全切除2例,占22.2%;大部分切除1例,占11.2%.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7例随访,平均20个月.6例正常生活,1例生活自理.MRI随访5例,未见肿瘤复发或再生长.结论采用乙状窦前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能提高该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祝新根;邓志峰;郭华;朱健明;毛国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尿酸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阿斯匹林的干预结果.方法 30例男性健康自愿者,选用玻珠柱、比浊及ELISA法,于体外测定尿酸作用下血小板粘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及血小板第4因子(PF4),采用自身对照,同时进行阿斯匹林干预前后PAgT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在同一浓度尿酸作用下,βTG、PF4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PAdT及PAgT则降低(P<0.05);在不同浓度尿酸作用相同时间下,PAdT、PAgT、βTG 、PF4随尿酸浓度升高而增高(P<0.05);阿斯匹林干预后较干预前PAgT降低(P<0.01).结论尿酸浓度影响血小板粘附、聚集及释放功能,阿斯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作者:张润香;王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腺组织HGF表达对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150~200 g的雄性Wistar大鼠,建立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2-AAF/P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观察不同时间点胰腺、肝脏组织中H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胰腺HGF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其高峰时间与肝脏HGF表达及肝卵圆细胞增殖高峰时间同步.结论胰腺可能通过HGF的内分泌调控对大鼠肝卵圆细胞介导的肝再生起一定作用.
作者:胡鹏;李学东;傅华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例1,男,68岁,65 kg ,ASAⅠ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前列腺摘除术.术中平稳,手术顺利,术后行PCIA.镇痛药物配方为100 mL药液中含芬太尼0.7 mg,氟哌啶10 mg,2 mL/h持续给药.PCIA后8 h,患者出现心烦意乱,躯体扭曲乱动,家属劝解无效.请神经内科、麻醉科会诊.查体温、血压正常并排除颅内血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可能性.初步诊断为氟哌啶所致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处理:停止PCIA,肌注安定10 mg,低流量鼻导管给氧(2 L/min),患者入睡,6 h后醒来,症状消失.
作者:王少林;黄嗣雄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提高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降低其病死率.方法对主动脉夹层29例患者的入院诊断情况、病因和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院时误诊8例,胸痛胸闷24例,合并高血压23例,超声心动图诊断19例,MRI对其敏感性为100%,住院死亡10例.用硝普钠和倍它乐克等降压治疗可稳定或中止主动脉夹层的继续分离.DeBakeyⅠ型和Ⅱ型者病死率较高.结论对持续性胸背部疼痛尤其主动脉瓣区出现舒张期杂音者,均应考虑本病.UCG、CT、MRI对本病的诊断意义重大.综合性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技术可代替有创性检查.控制血压、尽早进行介入或外科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郑泽琪;黄文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治疗小儿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的临床及治疗前后CD4+/CD8+的变化.方法应用CsA2~5 mg/(kg·d)口服3次/d.结果对照组有效率40.00%,治疗组有效率74.29%,治疗后有效者中CD4+/CD8+较治疗前有所恢复,CsA副作用较轻,不影响治疗.结论 CsA联合治疗SAA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忠金;梁昌达;邹发东;曾毓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江西黎川人,因发热,头昏、乏力半年入院.患者无诱因于2004年11月份出现发热,体温为38℃左右,发热前有畏寒.在外院就诊,查血色素低,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低下,诊断不明,且出现头昏,乏力,体温升高达40℃,在上海某医院查心电图正常胸部CT正常,未行治疗入我院.
作者:黄先豹;杨赣萍;杨新平;谭振胜;刘茂发;陆素贞;谢福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TEN、VEGF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法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VEGF和CD34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高表达率为80%(12/1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35.7%(15/4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VEGF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高表达率为20%(3/15),在乳腺癌中高表达率为88.1%(31/4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乳腺癌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而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VD值在PTEN高表达、VEGF低表达的组织中明显低于PTEN低表达、VEGF高表达的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检测PTEN、VEGF和MVD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安文;胡蓉环;兰琼玉;刘绣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低温持续电诱导室颤心脏心肌氧耗量的变化.方法 42只健康杂种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只,在体外循环120 min基础上分为单纯循环组(对照组)和低温持续电诱导室颤组(室颤组).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心肌氧耗量等.结果室颤组心肌氧耗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低温室颤在持续灌注的情况下有利于氧的供需平衡,为避免严重的心肌缺血性损伤和保持相对满意的心肌能量代谢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者:胡超;徐志云;易云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02例颅底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肿瘤切除的显微外科技术和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肿瘤全切除134例(66.3%),次全切除53例(26.2%),部分切除15例(7.5%),死亡6例(2.9%).结论颅底肿瘤手术难度和风险都很大,选择有利于肿瘤佳显露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娴熟的显微外科操作技巧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的关键,应在将病人生存质量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全切除肿瘤.
作者:张铭文;邓志锋;祝新根;毛国华;朱健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花边莲提取液对人肺癌SPC-A-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细胞毒(MTT法)实验、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 ladder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花边莲提取液能够抑制SPC-A-1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观察到凋亡细胞典型的形态和生化特征,花边莲提取液作用48 h,SPC-A-1细胞均呈现凋亡细胞所特有的亚二倍体峰(sub-G1),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高,并使细胞生长停滞在S期,从而阻滞细胞周期的进行.结论花边莲提取液对SPC-A-1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可诱导SPC-A-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的S期阻滞有关.
作者:涂硕;韦星;万福生;余乐涵;陈丽萍;杨香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输卵管性不孕在不孕症中占首位.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与输卵管阻塞有密切关系.笔者取41例要求腹腔镜手术不孕症患者的腹腔液做UU培养及CT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明燕;杜晓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枚cage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失稳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单枚cage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失稳27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失稳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板减压术后腰椎失稳3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5例,Ⅰ度峡部裂腰椎滑脱症5例,Ⅱ度峡部裂腰椎滑脱症4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92.6%,植骨融合率占100%,短时神经功能障碍1例.结论单枚cage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失稳的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明军;戴闽;宗世璋;雷刚刚;马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抗失血性休克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方法选择失血性休克病人80例,分为两组,输入高渗盐水或等渗盐水抗休克治疗,测量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渗盐水对于提升失血性休克患者CVP值的作用比等容量等渗盐水明显.
作者:王琳;龚园其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道底板切开成管术(TIP)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选择性对7例阴茎型尿道下裂患者行TIP术,术后留置支架管和导尿管,7~10 d后拔除.结果术后阴茎伸直,外形美观,尿道口开口正位,排尿通畅,未出现尿瘘及尿道狭窄.结论 TIP术作为治疗阴茎型尿道下裂的理想手术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整形效果好.
作者:崔苏萍;朱遵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应用超声声学定量(acoustic quantijication,AQ)技术评价二尖瓣狭窄治疗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AQ技术对115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闭式二尖瓣分离术、球囊导管扩张术、二尖瓣置换术前后右室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治疗后右室容量指标均明显降低,收缩及舒张功能显著提高(P<0.05).结论声学定量技术能有效地观察测量二尖瓣狭窄治疗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判断疗效的依据.
作者:文萍;王珍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地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用丝线体内结扎替代钛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方法施行LC432例,均采用丝线体内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结果中转开腹11例,实际完成421例,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丝线切割、打结不紧、线结滑脱引起胆囊管残端漏和(或)胆囊动脉出血的并发症.结论 LC采用丝线体内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安全可靠,可进一步减少LC与钛夹相关的并发症.
作者:舒秉俊;郭国徽;金鑫;周启旭;王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