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跟东;丁忠平
目的探讨甲亢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甲亢性肝损害及同期156例单纯性甲亢的临床资料.结果(1)甲亢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43.5%;(2)甲亢年龄越大,肝损害的发生率越高(P<0.05);(3)肝损害的发生率与甲亢患者性别无关(P>0.05);(4)甲亢性肝损害与甲亢病程密切相关(P<0.01);(5)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血清FT3、FT4明显高于单纯性甲亢(P<0.01),而血清TSH则明显比单纯性甲亢低(P<0.01).结论甲亢容易导致肝损害,甲亢性肝损害与甲亢患者的年龄、病程及病情密切相关,而与性别无关.
作者:余戎;张弘英;朱水山;杜芳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发现病变者53例(94.6%).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有38例(67.9%);其次为重度浅表性胃炎4例(7.1%);其它依次为十二指肠球炎伴胃炎8例(14.3%);食管炎2例(3.6%)和胃溃疡1例(1.8%);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32例(57.1%).结论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致出血多见,且与HP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李香莲;罗红;刘小惠;刘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善不容乐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
作者:徐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经预处理后,分别加入BrdU(10μmol)和bFGF(20 ng/ml)进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海马神经前体细胞DNA合成和磷酸化ERK1/2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加入bFGF进行培养的海马成年神经前体细胞BrdU阳性标记率为(19.5±3.2)%;对照组为(10.5±1.4)%,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结果表明bFGF刺激后,海马成年神经前体细胞磷酸化ERK1/2活性升高,15 min时为峰值,60 min后恢复到基础水平.结论bFGF通过激活ERK1/2信号转导途径促进成年海马神经前体细胞胞核内DNA的合成,进而促进其增殖.
作者:程祖珏;王琳;王卫东;徐江平;邵卫中;余永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病因不清的肺内弥漫性蛋白沉积的罕见疾病..一般起病潜隐、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终发生呼吸衰竭的疾病.在全麻下插入双腔支气管进行全肺灌洗对本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手段.我科2003年12月收治重症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行全肺灌洗治疗,经过密切的护理配合,患者在短期内恢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肖清英;梅赣红;龚艳;胡文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常见症状.良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无临床症状或引起轻微不适感,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及室颤)则可引起心源性猝死.据报道,美国每年有多达45万人猝死[1],其中多数潜在病因是室性心律失常.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种恶性心律失常分子与细胞机制的了解甚少.但经过近几年努力,已陆续发现了6种较为明确的致心律失常易感基因[2~9].它们分别是KVLQT1、HERG、SCN5A、mink、MiRP1和RyR2.此外,尚有一个易感基因位于第4对染色体上,但至今未能确定,并可能引起长QT综合症[10].
作者:涂国胜;胡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基因第16内含子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中国江西地区100例汉族妊高征患者及对照组100例正常孕妇ACE基因的第16内含子是否有Alu重复序列存在.结果妊高征组及对照组正常孕妇ACE基因的第16内含子均有插入/缺失多态性,分为II、ID、DD三种形态.两组中DD型、ID型II型基因频率分别比较,D型、I型等位基因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国江西孕妇妊高征的发生可能与ACE基因中第16内含子是否有Alu重复序列(287bp)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不相关.
作者:王春萌;傅芬;廖玎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臀位不同分娩方式及围产儿愈后.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3年7月臀位产197例分娩的方式及臀产儿愈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臀位发生率为2.34%,围产儿死亡率为55.84‰;臀位牵引围产儿死亡率较高,而剖宫产术无一例围产儿死亡.结论对于臀位应根据产妇及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郭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影响.方法收我科450例行心脏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特殊护理(n=220)或一般护理组(n=230),观察2种护理对心脏介入术中和术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特殊护理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明显较一般护理组低,发生率分别为3.2%和6.5%,但2组间差别没有统计意义(U=1.95,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可减少心脏介入术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但明确的结论尚需大样本临床护理观察.
作者:胡小红;胡果秀;李美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以IgE介导的、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以可逆性气道狭窄及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作者:丁国标;涂琳;汪龙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与方法我院自1998年1月~2002年12月孕足月疤痕子宫阴道试产资料如下:总试产人数38人,年龄24岁~37岁,距上次剖宫产时间2~8年,上次剖宫产前已有阴道分娩史3例,术后有阴道分娩史5例.我院对符合以下阴道试产条件,且有阴道试产要求的患者给予阴道试产:(1)前次剖宫产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无术后感染,B超提示子宫下段延续好,无缺陷,疤痕厚度达2~4 mm;(2)此次分娩距上次剖宫产已2年以上;(3)胎先露已入盆,试产中产程进展顺利;(4)前次剖宫指征不复存在,也未出现新的手术指征;(5)胎已死或有严重畸形;(7)试产前好做阴道内诊,充分了解骨盆情况,头盆评分好要大于等于7分.试产中做好随时手术、输血、抢救的准备.临产后严密监视产程进展,监视子宫下段有无压痛,子宫有无收缩环.全产程胎监,监视胎心的变化.如产程进展受阻,不管是何原因,一概作试产失败剖宫处理.不静滴催产素.对于入院时宫口已开全,估计短时间内可阴道分娩,无子宫破裂征兆,尽管上次剖宫产指征、术式不详,仍予阴道分娩.顺产者产后常规探查宫腔,了解原疤痕情况.
作者:曾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学特点.方法根据病史及危险因素,个人嗜好.家族史,结合梗死病灶予以分析.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59.2%,栓塞性血管病16.3%,其他可能病因20.4%,原因未明4.1%.结论青年人脑梗死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吴裕臣;张玉生;黄经纬;洪道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双功经颅彩色多普勒动态观察53例窒息新生儿的脑血流状况,为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双功经颅彩色多普勒分别对窒息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进行检测,对照组为出生后3 d内,窒息组为出生后治疗前12 h内及治疗后第2~7天内,分别观察收缩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阻力指数(RI).结果用药前窒息新生儿脑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阻力指数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CDFI检测患儿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安全、简便、省时、无创伤、可多次重复检查.
作者:杨志杰;王茜;何维莉;胡苏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电化学治疗体表海绵状血管瘤方法,总结电化学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方法2002年元月~2003年6月用电化学疗法治疗颜面至足部体表海绵状血管瘤13例.结果除1例出现术后手指功能障碍,1例出现皮肤灼伤外,其余11例包块呈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疼痛症状消失,治疗后无瘢痕.结论用电化学治疗体表海绵状血管瘤可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作者:吴俊;袁庆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代谢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并且严重影响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和肥胖症是常见的几种代谢并发症.本文将就肝移植后糖尿病从发病机制探讨其防治措施作一综述.肝移植术后1年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3%[1].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糖耐量试验(OGTT)中快速升高的血糖和2 h水平[22],Jindal是根据任何时候快速升高的血糖水平>22.2 mmol/L或11.1 mmol/L或至少在术后2周内要依赖胰岛素维持,WHO提出的定义是根据标准的糖耐量试验结果[3].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 Diabetes Mellifus,PTDM)常引发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4],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5].
作者:罗地来;傅华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二线抗痨药降阶梯治疗对复治重症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对复治重症肺结核320例经二线抗痨药2LDVThA(Am、Z、P)/6LDVTh/4LDV降阶梯方案治疗,观察疗效及2年内复发率.结果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95.3%,病灶显效率91.5%,2年内复发率1.4%.结论二线抗痨药降阶梯方案治疗复治重症肺结核,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近远期疗效均显著.
作者:张耀亭;韩晓光;郑佳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急性期川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确诊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重点观察冠状动脉有无扩张、管壁形态和管腔形态.结果129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中冠状动脉正常9例(7.9%),冠状动脉扩张87例(67.4%),冠状动脉管壁形态异常114例(88.4%),管腔形态异常103例(79.8%),管壁形态异常和/或管腔形态异常115例(89.2%).结论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管壁管腔异常是超声心动图检测急性期川崎病的两项重要指标,后者更具敏感性,而两者联合应用检测急性期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阳性率高达93.0%,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期川崎病.
作者:熊奕;梁海南;吴瑛;吴本清;彭启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法测量根管长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尖周病患者143(168个根管)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经临床判定指标,误差在0~0.5 mm范围内符合率达89.52%无超填.实验组准确性明显高于插针X线摄片法(P<0.01).结论改良法是一种针对上述类患牙准确性较高,操作简便且实用的确定根管工作长度的方法.
作者:郑玲莉;钟庐云;程庐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已有近50年历史,由于腹壁回肠造瘘留置体外导尿袋,给病人带来巨大生理和心理障碍.近十年来有人采用回肠袋膀胱术,虽然取消了体外集尿袋,却因腹壁造口漏尿或造口狭窄无法插管导尿,再次手术率极高,同样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和开支.我科自1988年以来,采用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1].常规行膀胱全切除术,距回盲部15~20 cm处,取40 cm长游离回肠段,恢复回肠连续性,将回肠段作对肠系膜缘切开,排列成U形,2-0肠线连续缝合肠片,肠片下缘围绕尿道膜部作内翻间断缝合,重建膀胱颈,两侧输尿管作抗返流粘膜沟吻合,置输尿道支架管引流,经腹壁引出,尿道置气囊导尿管引流,连续缝合新膀胱前壁,关闭腹壁切口各层.术后2周拔输尿管、支架引流管,术后3周拔留置新膀胱气囊导尿管,并经尿道自行排尿,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余发珍;吴勇;黄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阑尾血吸虫病临床不多见,因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困难.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往往表现为急性阑尾炎症状.2000年10月以来,我院共收治6例,均以手术治疗和经病检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水声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