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立津;辛国华;曾元临;史南枚;余於戎;毛远桂
体表分布着各种类型的感觉神经末梢,Gross-Schultze改良的Bielschowsky法是显示各种感觉神经末梢的理想染色法.作者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对该方法的染色步骤作了些修改.此方法的大特点是可在不同的组织中分别显示各种游离的、或有被囊的神经末梢,在显微镜下观察可控制染色反应程度,神经组织被浸染、且细的神经眉梢也能被清晰地显示,而结缔组织则着色很淡.
作者:温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辐照氟银异体肌腱移植后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方法采用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将制备好的辐照氟银异体肌腱(A组),单纯辐照异体肌腱(B组),深低温冷冻异体肌腱(C组)与自体肌腱(D组),行肌腱移植.观察术后3周和8周宿主血清微量细胞毒性.结果辐照组淋巴细胞死亡率与自体组无差异(P>0.05),均低于冷冻组(P<0.05).结论辐照氟银异体肌腱具有明显的低抗原性,可作为临床治疗肌腱缺损的一种良好材料.
作者:邹立津;辛国华;曾元临;史南枚;余於戎;毛远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112例,男92例,女20例.年龄15~56岁,中位年龄为28岁,40岁以下104例(92%).
作者:刘正生;黄锦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2年Semenza和Wang 在低氧的肝癌细胞株Hep3B细胞的核提取物中发现一种蛋白特异性地结合于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增强子的寡核苷酸序列,命名为缺氧诱导因子-1(HIF-1).
作者:赖建华;习小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臀位不同分娩方式及围产儿愈后.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3年7月臀位产197例分娩的方式及臀产儿愈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臀位发生率为2.34%,围产儿死亡率为55.84‰;臀位牵引围产儿死亡率较高,而剖宫产术无一例围产儿死亡.结论对于臀位应根据产妇及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郭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影响.方法收我科450例行心脏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特殊护理(n=220)或一般护理组(n=230),观察2种护理对心脏介入术中和术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特殊护理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明显较一般护理组低,发生率分别为3.2%和6.5%,但2组间差别没有统计意义(U=1.95,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可减少心脏介入术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但明确的结论尚需大样本临床护理观察.
作者:胡小红;胡果秀;李美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清S100蛋白、TPS(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在恶性黑色素瘤(恶黑)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ELISA法动态检测42例恶黑患者血清S100蛋白和TPS水平.结果血清S100蛋白灵敏度(Sensi-tivity,Se)为35.7%,特异度(Specificity,Sp)95.2%;TPS Se为19.1%,Sp 94.2%.联合检测S100蛋白和TPS,平行试验(parallel test,两者中任何一个阳性即认为诊断试验阳性)评价:Se 47.6%,Sp 89.4%;系列试验(serialtest,两者同时阳性,诊断试验才认为是阳性):Se 7.1%,Sp 100%;病情进展,血清S100蛋白血清水平和灵敏度增高;治疗前血清S100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的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较差;血清S100蛋白水平进行性升高提示复发或转移及不良预后,TPS在这些方面作用不明显.结论平行试验评价血清S100蛋白和TPS有助于恶黑诊断,动态测定血清S100蛋白能够反映恶黑病情变化.
作者:何新斌;罗荣城;秦斌;容海鹰;麦国丰;李爱民;张罗生;郑航;陈怀宇;陈凯;黄惠强;严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细胞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肾上腺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均得到明确诊断,32例经手术治疗并得到病理证实,其中良性29例,恶性3例.术后高血压等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恢复满意.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生化定性检查及影像学定位检查明确诊断.手术切除肿瘤是惟一有效的措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手术操作及阻断瘤体血供前后的血压控制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三个重要环节.经腹腔镜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作者:项明峰;潘正跃;史子敏;葛根;孙锡林;习小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抗菌药物对120株淋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用改良碘定量法检测PPNG菌株.结果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及头孢三嗪的耐药率分别为74.17%,76.67%,38.33%,1.67%,3.33%.检出16株(13.33%)PPNG菌株,15株(12.5%)TRNG菌株;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占31.67%.结论头孢三嗪、大观霉素仍可作为南昌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用药,但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
作者:黎帆;宋矿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善不容乐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
作者:徐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D-Horizon单棒系统治疗胸椎椎体结核的短期疗效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对10例胸椎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CD-Horizon单棒系统内固定术.结果术后10例随访获2~9个月,内固定位置满意,后凸畸形平均矫正73%,5例有神经症状者术后2个月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0级.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CD-Horizon单棒内固定治疗胸椎椎体结核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徐俊;施泉涌;缪志和;李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肺内陈旧性结核病灶与合并肺结核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226例确诊为糖尿病但无肺结核病的患者按观察期前2周内胸片检查是否发现有陈旧性结核病灶征象,分为可能复燃队列和可能新发队列,经4年追踪观察,分析两队列合并肺结核病的发生率及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持续时间的作用.结果合并肺结核病患者33例(13.5%).可能新发队列合并肺结核病的发生率为9.1%,可能复燃队列合并肺结核病的发生率为32.6%,相对危险度为3.58,归因危险度比率为72.09%.可能复燃队列中合并了肺结核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于未合并肺结核患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持续时间比合并其他感染患者相对较长(>2周).结论肺结核陈旧性病灶在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彻底治疗肺结核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肺结核复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控制好血糖是防治合并肺结核病的关键.
作者:雍玉国;刘世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尚未开展纤支镜的基层医院,掌握气管切开时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对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救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47例不同部位烧伤病人,在积极抗休克同时,早期应用激素,严密观察病情,分别进行早期预防性紧急气管切开通气,配合超声雾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总结疗效.结果治愈36例(治愈率76.6%),死亡11例,(死亡率23.4%).结论对尚未开展纤支镜检查的基层医院,在凝有吸入性损伤病人入院后,常规准备床头气管切开包,严密观察呼吸动态.在呼吸困难早期施行紧急气管切开,配合术后治疗,也能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石炳文;石秋兰;刘丽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中的水平与意义.方法采用酶免疫技术(ELISA)检测3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IL-18水平.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IL-18可能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抗结核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卓宋明;许瑞环;胡崧;梁珊瑚;马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阑尾血吸虫病临床不多见,因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困难.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往往表现为急性阑尾炎症状.2000年10月以来,我院共收治6例,均以手术治疗和经病检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水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南昌地区人群ABO、Rh血型分布特点,保证临床合理计划供血.为献血者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5 210例无偿献血人进行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结果ABO血型分布特征O(35.83%)>A(31.25%)>B(25.14%)>AB(7.78%);检出RhD阴性100人,占0.397%,ABO血型分布为B(36%)>O(32%)>A(26%)>AB(6%),与本地ABO血型频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BO血型与Rh血型系统间不相关联(P>0.05).RhD阴性表型分布特征为ccdee(60.71%)>Ccdee(21.43%)>CCdee(13.10%)>ccdEe(4.76%),检出不规则抗体抗D3例,占3.57%,其中A ccdee、AB ccdee、O Ccdee各1例,均为女性;调查RhD阳性74例,其分布特征为CCDee(44.60%)>CcDEe(33.78%)>CcDee(10.81%)>ccDEE(8.11%)>CCDEe(1.35%)=ccDEe(1.35%).结论南昌地区人群中ABO、Rh血型分布特点基本符合文献报道,对建立稀有血型档案,保证临床合理计划用血及应急供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福昌;张清平;潘继红;李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全球肺结核在九十年代初的不断回升,以及抗痨药的联合应用,由此产生的药物性肝炎病例不断增多.笔者自1998年以来依据西医诊断与中医辩证论治,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抗痨药致肝功能损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民;李小秋;饶思友;杨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经预处理后,分别加入BrdU(10μmol)和bFGF(20 ng/ml)进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海马神经前体细胞DNA合成和磷酸化ERK1/2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加入bFGF进行培养的海马成年神经前体细胞BrdU阳性标记率为(19.5±3.2)%;对照组为(10.5±1.4)%,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结果表明bFGF刺激后,海马成年神经前体细胞磷酸化ERK1/2活性升高,15 min时为峰值,60 min后恢复到基础水平.结论bFGF通过激活ERK1/2信号转导途径促进成年海马神经前体细胞胞核内DNA的合成,进而促进其增殖.
作者:程祖珏;王琳;王卫东;徐江平;邵卫中;余永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年来79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占80.20%、女性占19.8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X2=6.56,P<0.05);青年人、中年人及老年人各占27.82%、57.61%和14.57%(P<0.01),老年人合并重度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不同性别、年龄者出血的原因不尽相同.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以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损害、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为常见的病因,性别、年龄等均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作者:刘蔚;杨铁一;孙明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与Fas/FasL基因表达变化及牛磺酸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心肌缺血模型,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FasL蛋白水平,RT-PCR法分析Fas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缺血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FasL蛋白阳性染色细胞指数及Fas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心肌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升高,Ca2+-ATP酶活性降低.牛磺酸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基因mRNA表达及Fas/FasL蛋白阳性染色细胞指数,抑制心肌组织MDA的生成,提高Ca2+-ATP酶活性.结论牛磺酸对缺血心肌细胞凋亡与Fas/FasL基因表达水平增高均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作者:李华;万福生;吴绮明;罗达亚;赵小曼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