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廖立新;杨大华;李国辉
目的探索电化学治疗体表海绵状血管瘤方法,总结电化学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方法2002年元月~2003年6月用电化学疗法治疗颜面至足部体表海绵状血管瘤13例.结果除1例出现术后手指功能障碍,1例出现皮肤灼伤外,其余11例包块呈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疼痛症状消失,治疗后无瘢痕.结论用电化学治疗体表海绵状血管瘤可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作者:吴俊;袁庆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辐照氟银异体肌腱移植的效果.方法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将制备好的辐照氟银异体肌腱(A组),单纯辐照异体肌腱(B组),深低温冷冻异体肌腱(C组)与自体肌腱(D组),行肌腱移植.术前进行各组Ag+检测,术后观察生物力学及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并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术后12周辐照氟银组大载荷和抗张强度与其它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变化:术后4周各处理组细胞增多,均多于自体组,A、B组细胞呈椭圆形,C组为线形或梭形;术后12周各处理组细胞减少,仍多于自体组,细胞以线形或梭形为主;术后12周辐照组羟脯氨酸含量与自体组无差异(P>0.05),但高于冷冻组(P<0.05).结论辐照氟银异体肌腱移植后效果良好,是一种良好的自体肌腱替代材料.
作者:曾元临;辛国华;邹立津;马久红;毛远桂;余於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抗菌药物对120株淋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用改良碘定量法检测PPNG菌株.结果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及头孢三嗪的耐药率分别为74.17%,76.67%,38.33%,1.67%,3.33%.检出16株(13.33%)PPNG菌株,15株(12.5%)TRNG菌株;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占31.67%.结论头孢三嗪、大观霉素仍可作为南昌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用药,但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
作者:黎帆;宋矿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2年Semenza和Wang 在低氧的肝癌细胞株Hep3B细胞的核提取物中发现一种蛋白特异性地结合于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增强子的寡核苷酸序列,命名为缺氧诱导因子-1(HIF-1).
作者:赖建华;习小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年来79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占80.20%、女性占19.8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X2=6.56,P<0.05);青年人、中年人及老年人各占27.82%、57.61%和14.57%(P<0.01),老年人合并重度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不同性别、年龄者出血的原因不尽相同.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以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粘膜损害、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为常见的病因,性别、年龄等均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
作者:刘蔚;杨铁一;孙明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生物农药绿僵菌(Metarhizium)原药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及眼睛刺激和致敏率.方法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进行操作.结果该受试物对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对雌、雄性大鼠急性经皮LD50(4 h)>2150 mg/kg;对雄、雌性大鼠急性吸入LC50(2 h)>5000 mg/m3;对实验兔急性眼平均刺激指数为0;对豚鼠致敏率为0%.结论该受试物急性经口属微毒性、急性经皮属低毒性、急性吸入属微毒性,眼睛刺激试验为无刺激性,致敏试验属Ⅰ级弱致敏物.
作者:刘志勇;周银平;李启富;戴黎光;周明;田泽敏;刘琳;包锦英;喻荣珍;杨新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 saccharide,LPS)是常见诱导失控性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表面上LPS相关受体是机体识别并启动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因此,对LPS跨膜信号受体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多年来,研究重点集中在寻找公认的跨膜分子作为LPS信号转导体,并且取得较大进展.目前认可的LPS跨膜信号受体有:CD 11/CD 18、TLRs、Moesin、CD 55、以及由HSP70、HSP90、CXCR4、GDF5组成的受体复合物等.但遗憾的是:我们对LPS结合后细胞膜上发生的事情了解太少,各受体或受体复合物之间的衔接机制尚不清楚.
作者:郭春辉;张伦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学特点.方法根据病史及危险因素,个人嗜好.家族史,结合梗死病灶予以分析.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59.2%,栓塞性血管病16.3%,其他可能病因20.4%,原因未明4.1%.结论青年人脑梗死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吴裕臣;张玉生;黄经纬;洪道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鼻咽癌鼻咽部出血的抢救配合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2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出血情况.大出血抢救时,及时吸净咽喉部积血;尽快协助进行鼻咽部填塞止血,控制出血头;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进行抗休克治疗.结果3例患者出血量过多死亡,1例在填塞止血后自动要求出院,8例止血后.未发生再次出血,经观察后出院.结论抢救止血时.以维护呼吸道通畅为重点.良好的静脉输液通道,抗休克治疗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梁素霞;张惠萍;梁灵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择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妊娠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后3~13 d行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分析调查妊娠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情况.结果该组病人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总发生率为18%,未见症状性肺栓塞患者.结论妊娠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危险因素的数量也增多,多个危险因素相互累积的效应使DVT更易发生.
作者:肖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辐照氟银肌腱的生物力学性质及形态学变化.方法肌腱随机分为3组:辐照氟银肌腱(A组),深低温冷冻肌腱(B组)与新鲜肌腱(C组).观察各组生物力学及形态学组织学的变化.结果辐照氟银组大载荷和抗张强度明显大于其它各组(P<0.01);组织形态学上各处理组均不同于正常肌腱,辐照氟银组光镜下几无细胞,纤维呈波浪形,深低温冷冻肌腱组细胞很少,纤维间距大.结论辐照氟银肌腱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形态学改变适合用于异体移植.
作者:辛国华;邹立津;曾元临;余於戎;毛远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伤残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实行综合护理前后两个时期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对所有入选病人病后3个月进行改良的Rankinscale评分,前后两个时期的伤残率分别为64.9%和51.2%(P<0.005).结论提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伤残率.
作者:梁健;范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创伤、电击伤等损伤往往导致多条肌腱缺损,传统的自体肌腱移植效果虽好,但肌腱来源有限且不宜过多切取;而人工肌腱与组织工程化肌腱尚存在许多问题[1~3].因此,异体肌腱移植在临床治疗中显示出其优点和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临床上多选用经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虽获得了一定的成功[3~5],但治疗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种方法处理的异体肌腱难以达到无菌[6,7],而且不具抗感染能力.
作者:辛国华;邹立津;曾元临;毛远桂;余於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肺段支气管剔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5月至2002年5月进行的15例支气管剔除术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出院前复查胸片、CT见余肺复张良好,半年后复查肺功能、血气正常,随访1~8年无复发.结论支气管剔除术大限度保留了正常肺组织,手术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作者:龚军;姚克兴;李海根;曾庆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例初次和复发的APL采用ATRA联合As2O3治疗,用法:ATRA 25 mg/m2·d-1,分3次口服;As2O3(0.1%溶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静脉点滴,1次/d.结果5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1例获得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为100%.4例初治患者中3例获得CR,1例获得PR,2例复发患者均获得CR.CR患者均在30 d内获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ATRA联合As2O3治疗APL患者不仅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而且能缩短获得CR的时间.
作者:黄先豹;杨赣萍;张荣艳;刘茂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国12省市、自治区妇幼保健项目的实施情况,并评价其实施的效果.方法用配对t检验和符号秩检验比较项目实施前后重要指标的差异性;并对孕产妇死亡率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下降了28.79%,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平均下降了55%;两项指标检验结果都存在着差异;产妇的住院分娩率以及孕妇产前的检查覆盖率,F值分别是:F1=14.3636 F2=6.0999.结论此项目实施后,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得到下降;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为产妇的住院分娩率以及孕妇产前的检查覆盖率.
作者:鲍卫华;周诗国;郭秀花;冯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尚未开展纤支镜的基层医院,掌握气管切开时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对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救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47例不同部位烧伤病人,在积极抗休克同时,早期应用激素,严密观察病情,分别进行早期预防性紧急气管切开通气,配合超声雾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总结疗效.结果治愈36例(治愈率76.6%),死亡11例,(死亡率23.4%).结论对尚未开展纤支镜检查的基层医院,在凝有吸入性损伤病人入院后,常规准备床头气管切开包,严密观察呼吸动态.在呼吸困难早期施行紧急气管切开,配合术后治疗,也能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石炳文;石秋兰;刘丽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鼻咽癌是我国的常见肿瘤,由于原发部位隐蔽,不易早期发现,病理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易呈浸润性生长及早期转移.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1].我科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对6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进行序贯放化疗(治疗组)、单纯放疗(对照组),将其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兰琼玉;刘安文;冯龙;刘光金;李春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辐照氟银异体肌腱移植后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方法采用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将制备好的辐照氟银异体肌腱(A组),单纯辐照异体肌腱(B组),深低温冷冻异体肌腱(C组)与自体肌腱(D组),行肌腱移植.观察术后3周和8周宿主血清微量细胞毒性.结果辐照组淋巴细胞死亡率与自体组无差异(P>0.05),均低于冷冻组(P<0.05).结论辐照氟银异体肌腱具有明显的低抗原性,可作为临床治疗肌腱缺损的一种良好材料.
作者:邹立津;辛国华;曾元临;史南枚;余於戎;毛远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二线抗痨药降阶梯治疗对复治重症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对复治重症肺结核320例经二线抗痨药2LDVThA(Am、Z、P)/6LDVTh/4LDV降阶梯方案治疗,观察疗效及2年内复发率.结果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95.3%,病灶显效率91.5%,2年内复发率1.4%.结论二线抗痨药降阶梯方案治疗复治重症肺结核,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近远期疗效均显著.
作者:张耀亭;韩晓光;郑佳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