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心动图对急性期川崎病的诊断价值

熊奕;梁海南;吴瑛;吴本清;彭启慧

关键词:川崎病, 超声心动图,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急性期川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确诊川崎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重点观察冠状动脉有无扩张、管壁形态和管腔形态.结果129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中冠状动脉正常9例(7.9%),冠状动脉扩张87例(67.4%),冠状动脉管壁形态异常114例(88.4%),管腔形态异常103例(79.8%),管壁形态异常和/或管腔形态异常115例(89.2%).结论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管壁管腔异常是超声心动图检测急性期川崎病的两项重要指标,后者更具敏感性,而两者联合应用检测急性期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阳性率高达93.0%,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期川崎病.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辐照氟银肌腱的细菌学检测

    创伤、电击伤等损伤往往导致多条肌腱缺损,传统的自体肌腱移植效果虽好,但肌腱来源有限且不宜过多切取;而人工肌腱与组织工程化肌腱尚存在许多问题[1~3].因此,异体肌腱移植在临床治疗中显示出其优点和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临床上多选用经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虽获得了一定的成功[3~5],但治疗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此种方法处理的异体肌腱难以达到无菌[6,7],而且不具抗感染能力.

    作者:辛国华;邹立津;曾元临;毛远桂;余於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妊高征发生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基因第16内含子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中国江西地区100例汉族妊高征患者及对照组100例正常孕妇ACE基因的第16内含子是否有Alu重复序列存在.结果妊高征组及对照组正常孕妇ACE基因的第16内含子均有插入/缺失多态性,分为II、ID、DD三种形态.两组中DD型、ID型II型基因频率分别比较,D型、I型等位基因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国江西孕妇妊高征的发生可能与ACE基因中第16内含子是否有Alu重复序列(287bp)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不相关.

    作者:王春萌;傅芬;廖玎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目的探寻一种安全可靠、矫正满意的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对215例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临床资料的复习,探讨鼻内镜在鼻中隔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并对这种术式的安全和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对215例患者术后6~24个月的疗效观察表明,该方法可安全、彻底地矫正的鼻中隔偏曲,满意地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有效地控制鼻腔粘连的发生和减少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结论经鼻内镜治疗鼻中隔偏曲安全、有效,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少容;熊科亮;邓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报道10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结合文献从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10例中7例临床经过呈进行性,侵袭性.镜检4例为不典型类癌,6例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肿瘤细胞CK、NSE、CgA、Syn均呈阳性表达.结论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具有复杂的组织学特点.根据肿瘤组织及细胞的异型性,可分为高,中,低分化.正确的组织学分类有助于临床正确治疗和预后判断.免疫组化有助于与消化道其它肿瘤相鉴别.

    作者:万红萍;衷筱琴;俞薇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绿僵菌的急性毒性及致敏实验观察

    目的研究生物农药绿僵菌(Metarhizium)原药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及眼睛刺激和致敏率.方法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进行操作.结果该受试物对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对雌、雄性大鼠急性经皮LD50(4 h)>2150 mg/kg;对雄、雌性大鼠急性吸入LC50(2 h)>5000 mg/m3;对实验兔急性眼平均刺激指数为0;对豚鼠致敏率为0%.结论该受试物急性经口属微毒性、急性经皮属低毒性、急性吸入属微毒性,眼睛刺激试验为无刺激性,致敏试验属Ⅰ级弱致敏物.

    作者:刘志勇;周银平;李启富;戴黎光;周明;田泽敏;刘琳;包锦英;喻荣珍;杨新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内毒素信号受体及受体簇的研究进展

    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 saccharide,LPS)是常见诱导失控性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表面上LPS相关受体是机体识别并启动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因此,对LPS跨膜信号受体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多年来,研究重点集中在寻找公认的跨膜分子作为LPS信号转导体,并且取得较大进展.目前认可的LPS跨膜信号受体有:CD 11/CD 18、TLRs、Moesin、CD 55、以及由HSP70、HSP90、CXCR4、GDF5组成的受体复合物等.但遗憾的是:我们对LPS结合后细胞膜上发生的事情了解太少,各受体或受体复合物之间的衔接机制尚不清楚.

    作者:郭春辉;张伦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二线抗痨药的降阶梯治疗对复治重症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二线抗痨药降阶梯治疗对复治重症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对复治重症肺结核320例经二线抗痨药2LDVThA(Am、Z、P)/6LDVTh/4LDV降阶梯方案治疗,观察疗效及2年内复发率.结果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95.3%,病灶显效率91.5%,2年内复发率1.4%.结论二线抗痨药降阶梯方案治疗复治重症肺结核,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近远期疗效均显著.

    作者:张耀亭;韩晓光;郑佳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抗痨药致肝功能损害40例

    全球肺结核在九十年代初的不断回升,以及抗痨药的联合应用,由此产生的药物性肝炎病例不断增多.笔者自1998年以来依据西医诊断与中医辩证论治,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抗痨药致肝功能损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新民;李小秋;饶思友;杨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Ⅱ型糖尿病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择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妊娠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后3~13 d行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分析调查妊娠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情况.结果该组病人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总发生率为18%,未见症状性肺栓塞患者.结论妊娠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危险因素的数量也增多,多个危险因素相互累积的效应使DVT更易发生.

    作者:肖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肾上腺细胞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肾上腺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均得到明确诊断,32例经手术治疗并得到病理证实,其中良性29例,恶性3例.术后高血压等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恢复满意.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生化定性检查及影像学定位检查明确诊断.手术切除肿瘤是惟一有效的措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手术操作及阻断瘤体血供前后的血压控制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三个重要环节.经腹腔镜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作者:项明峰;潘正跃;史子敏;葛根;孙锡林;习小庆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CD-Horizon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10例报告

    目的探讨CD-Horizon单棒系统治疗胸椎椎体结核的短期疗效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对10例胸椎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CD-Horizon单棒系统内固定术.结果术后10例随访获2~9个月,内固定位置满意,后凸畸形平均矫正73%,5例有神经症状者术后2个月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0级.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CD-Horizon单棒内固定治疗胸椎椎体结核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徐俊;施泉涌;缪志和;李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18例分析

    川崎病是一组以血管损害并皮肤粘膜淋巴结病变的综合征,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以侵犯冠状动脉为主.目前已成为我国儿童后天性心脏病主要的原因之一,受到普遍的关注[1],本文回顾性总结18例川崎病超声图象的特征,对指导治疗及防止意外发生具有重要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林云;蒋筑丽;朱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81例糖尿病患者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善不容乐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

    作者:徐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ERK1/2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经预处理后,分别加入BrdU(10μmol)和bFGF(20 ng/ml)进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海马神经前体细胞DNA合成和磷酸化ERK1/2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加入bFGF进行培养的海马成年神经前体细胞BrdU阳性标记率为(19.5±3.2)%;对照组为(10.5±1.4)%,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结果表明bFGF刺激后,海马成年神经前体细胞磷酸化ERK1/2活性升高,15 min时为峰值,60 min后恢复到基础水平.结论bFGF通过激活ERK1/2信号转导途径促进成年海马神经前体细胞胞核内DNA的合成,进而促进其增殖.

    作者:程祖珏;王琳;王卫东;徐江平;邵卫中;余永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四年追踪观察报告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肺内陈旧性结核病灶与合并肺结核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226例确诊为糖尿病但无肺结核病的患者按观察期前2周内胸片检查是否发现有陈旧性结核病灶征象,分为可能复燃队列和可能新发队列,经4年追踪观察,分析两队列合并肺结核病的发生率及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持续时间的作用.结果合并肺结核病患者33例(13.5%).可能新发队列合并肺结核病的发生率为9.1%,可能复燃队列合并肺结核病的发生率为32.6%,相对危险度为3.58,归因危险度比率为72.09%.可能复燃队列中合并了肺结核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于未合并肺结核患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持续时间比合并其他感染患者相对较长(>2周).结论肺结核陈旧性病灶在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彻底治疗肺结核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肺结核复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控制好血糖是防治合并肺结核病的关键.

    作者:雍玉国;刘世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心脏介入术后迷走反射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影响.方法收我科450例行心脏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特殊护理(n=220)或一般护理组(n=230),观察2种护理对心脏介入术中和术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特殊护理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明显较一般护理组低,发生率分别为3.2%和6.5%,但2组间差别没有统计意义(U=1.95,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可减少心脏介入术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但明确的结论尚需大样本临床护理观察.

    作者:胡小红;胡果秀;李美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南昌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抗菌药物对120株淋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用改良碘定量法检测PPNG菌株.结果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及头孢三嗪的耐药率分别为74.17%,76.67%,38.33%,1.67%,3.33%.检出16株(13.33%)PPNG菌株,15株(12.5%)TRNG菌株;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占31.67%.结论头孢三嗪、大观霉素仍可作为南昌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用药,但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

    作者:黎帆;宋矿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疤痕子宫的阴道试产

    1临床资料与方法我院自1998年1月~2002年12月孕足月疤痕子宫阴道试产资料如下:总试产人数38人,年龄24岁~37岁,距上次剖宫产时间2~8年,上次剖宫产前已有阴道分娩史3例,术后有阴道分娩史5例.我院对符合以下阴道试产条件,且有阴道试产要求的患者给予阴道试产:(1)前次剖宫产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无术后感染,B超提示子宫下段延续好,无缺陷,疤痕厚度达2~4 mm;(2)此次分娩距上次剖宫产已2年以上;(3)胎先露已入盆,试产中产程进展顺利;(4)前次剖宫指征不复存在,也未出现新的手术指征;(5)胎已死或有严重畸形;(7)试产前好做阴道内诊,充分了解骨盆情况,头盆评分好要大于等于7分.试产中做好随时手术、输血、抢救的准备.临产后严密监视产程进展,监视子宫下段有无压痛,子宫有无收缩环.全产程胎监,监视胎心的变化.如产程进展受阻,不管是何原因,一概作试产失败剖宫处理.不静滴催产素.对于入院时宫口已开全,估计短时间内可阴道分娩,无子宫破裂征兆,尽管上次剖宫产指征、术式不详,仍予阴道分娩.顺产者产后常规探查宫腔,了解原疤痕情况.

    作者:曾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用双功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窒息新生儿脑循环状况

    目的应用双功经颅彩色多普勒动态观察53例窒息新生儿的脑血流状况,为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双功经颅彩色多普勒分别对窒息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进行检测,对照组为出生后3 d内,窒息组为出生后治疗前12 h内及治疗后第2~7天内,分别观察收缩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阻力指数(RI).结果用药前窒息新生儿脑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阻力指数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CDFI检测患儿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安全、简便、省时、无创伤、可多次重复检查.

    作者:杨志杰;王茜;何维莉;胡苏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辐照氟银异体肌腱移植后体外微量细胞毒试验的观察

    目的了解辐照氟银异体肌腱移植后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方法采用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将制备好的辐照氟银异体肌腱(A组),单纯辐照异体肌腱(B组),深低温冷冻异体肌腱(C组)与自体肌腱(D组),行肌腱移植.观察术后3周和8周宿主血清微量细胞毒性.结果辐照组淋巴细胞死亡率与自体组无差异(P>0.05),均低于冷冻组(P<0.05).结论辐照氟银异体肌腱具有明显的低抗原性,可作为临床治疗肌腱缺损的一种良好材料.

    作者:邹立津;辛国华;曾元临;史南枚;余於戎;毛远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南昌大学

主办: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