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石膏模具塑形有机玻璃修补额面部颅骨缺损25例

朴松鹤;刘宏亮;陈玉荣;李进京

关键词:面部颅骨缺损, 修复, 石膏模具, 塑形
摘要:我科于1993-01~1999-10月采用自制的石膏模具塑形有机玻璃修补额面部颅骨缺损25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均为因各种原因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16~55岁,平均29岁。其中外伤性颅脑损伤19例,脑肿瘤术后2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术后4例。颅骨缺损部位:眶额部3例。额颞部6例,双侧额部4例,额颞顶部12例,颅骨缺损面积小4.0cm×4.0cm,大10.0cm×11.5cm,修补时间距第一次手术后3~6个月9例,6~12个月10例,1年以上6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移植术手术配合

    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有效方法。肾功能恢复,尿毒症得以纠正,提高生活质量。我院于1998-01-19~1998-11-09共施行了3例肾移植,2例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1例恢复欠佳。现总结手术配合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32岁、35岁、44岁。慢性肾小球肾炎均靠血液透析来维持,透析1~2a,平均每周1~2次。每例手术前做供体和受体的血型配型均相符,淋巴细胞毒试验3%~5%,供体取于死亡者。

    作者:李杰;李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异丙酚全麻下应用高频通气于喉息肉手术的麻醉体会

    我院自1997年以来应用异丙酚及高频通气于喉息肉手术麻醉42例,手术麻醉安全、方便,无一发生意外,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42例病人,男18例,女24例,年龄15~68岁,体重40~72kg。所有病人术前均肌注东莨菪碱0.3mg,心动过缓者肌注阿托品0.3~0.5mg开放静脉,芬太尼3~5mg/kg,异丙酚2mg/kg,司可林1.5mg/kg,分次静注,然后气管内插入一4.5~5.5的小号气管导管,固定于一侧,然后连接高频喷射通气,驱动压0.1~0.3kg/cm2,频率58次/分,静脉滴入2%司可林注射液,微量泵泵入异丙酚15~20ml/h,术中心电,脉搏氧,自动血压计监测,在手术即将结束时停止司可林的滴入和异丙酚的泵入。

    作者:刘玉明;任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前列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前列腺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病人早日康复及手术成功、提高治愈率,术前、术后的周密护理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现谈几点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自1998-10~2000-11我科行耻骨上、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60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0.5岁,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

    作者:宫秀琴;鲁艳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大鼠肺爆震伤模型的建立和病理变化观察

    目的:研究肺爆震伤的病理变化。方法:在光镜下分2个时相(6.24h)观察肺爆震伤的病理变化,测量肺含水量和胸腔积液量。结果:爆震伤肺含水量高于正常肺,伤后24h肺含水量高于伤后6h,伤后24h胸腔积液量高于伤后6h。结论:失血性休克引起的死亡比呼吸衰竭引起的死亡早。

    作者:吴山;孙明;郭金东;盛延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维生素C在深二度三度烧伤创口换药中的应用

    深二度及三度烧伤是严重的烧伤反应引起表皮、真皮部分或全部的损伤,后转归为瘢痕愈合,在治疗过程中,湿敷创面,无论是在植皮前去除脓焦痂,还是植皮后促进创面愈合均是必要的,作者发现,维生素C在烧伤创口换药时应用,能缩短病程,减少渗出,效果理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47例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3~59岁,平均年龄31.5岁。诊断根据五度四分法标准,深二度30例,三度17例。病史短者5h,长者20d。其中伴糖尿病者3例,伴继发感染者8例,碱烧伤1例。

    作者:陈秉魁;石红梅;姚宪义;金松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326例老年人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本文对1993-04~2000-04间我院326例老年人胃镜检查结果与同期非老年人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提高老年人胃镜检查的诊断率。1 临床资料我院1996-03~2000-04门诊共做胃镜1167例,其中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为老年组,共有326例,年龄60~87岁,平均66.7岁;小于60岁者确定为非老年组,共有841例,年龄17~59岁,平均42.6岁。两组资料人群的饮食习惯、风俗、遗传、气候、种族及地理等具有可比性。

    作者:于红梅;武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胎盘早期剥离死胎2例

    例1,患者,24岁,1997年10月15日23时入院,病案号704。停经36周双下肢浮肿,头痛7d,阵发性腹痛5h,阴道流血超过月经量。查体:呈贫血貌,双下肢浮肿(++),T:36.2℃,P:88次/分,Bp:22.7/17.4kPa。心肺听诊未见异常,子宫持续性收缩状态,腹围90cm,宫底高33cm,胎心胎位不清。内诊检查;颈管消失,宫口开大1.5cm,胎胞形成,先露头-2cm,急检血常规:Hb:100g/L,BT:2'30''、CT:1'30''、WBC;10×109/L、尿比重:1.025,尿Pr:(+)。诊断:第一胎妊娠36周妊高征,胎盘早剥死胎,处置:静点硫酸镁、肌注安定,于10月16日4时宫口开大5cm,行人工破膜,静点催产素,同时输血400ml,9点宫口开全行穿颅术娩出一男死胎,产时流血500ml,Bp:12.0/9.0kPa,徒手取出胎盘,见有2/3早剥面,一直静点催产素、输血、按摩子宫,阴道前穹窿上卡孕栓一枚,子宫收缩时好时差,从产后1~6h又流血500ml,病人呈严重贫血状态,P:100次/分,Bp:12.0/8.0kPa,再次查血常规:Hb:60g/L,考虑有子宫卒中。急行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成人头大,子宫底部及后壁呈紫色,双侧阔韧带血肿达盆壁,双侧输卵管充血水肿,行子宫次全切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输血800ml,术后Bp:14.7/10.7kPa,术后又输血400ml,静点广谱抗生素7d拆线,刀口Ⅰ期愈合,痊愈出院。病理报告:符合子宫胎盘卒中。

    作者:段泽霞;程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鲜姜与芦荟交替贴敷防治输液滚针效果观察

    具中医书记载,生姜有散寒解表,温中止痛,化痰清暑,消散止痛的功效。芦荟有消炎止痛祛腐生机等功效。近年来,我们在儿童输液渗漏肿胀处采用生姜与芦荟交替贴敷法,收到显著效果。1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均为输液滚针后漏出血管外造成的局部肿胀者,其中周岁以内小儿16例,新生儿6例,1~3岁9例,3~15岁7例。渗出液的性质分述如下:20%甘露醇2例,5%碳酸氢钠8例,10%葡萄糖酸钙15例,50%葡萄糖10例,COAA 3例。渗出液的局部皮肤性质分布如下:根据颜色分为,红肿软17例,皮色肿胀16例,苍白硬者5例。

    作者:张桂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抗核抗体的测定

    抗核抗体又称抗核因子,早发现于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后来在与自身免疫有关疾病的患者血清中检出,这对提高与免疫有关的疾病的诊断,增强诊断特异性起了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口腔颌面肿瘤与抗核抗体的关系,并为其防治提供有效的免疫学资料,本研究对88例颌面部肿瘤患者进行外周血抗核抗体的检测,并将其结果作了总结。

    作者:单兆臣;关键;顾亚军;苗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稀饭对糖尿病餐后血糖影响的观察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及各种程度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措施,对少数轻症病人可能是唯一或主要治疗方法,目的在于减轻胰岛负担,控制和保持理想体重,因此,一日三餐饮食结构调整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十分重要。早餐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一天中难控制的,常影响全天血糖的控制。北方人饮食习惯早餐喜欢进食稀饭,作者观察了稀饭对糖尿病餐后血糖的影响,为患者选择佳饮食结构提供参考。

    作者:史春英;袁桂珍;于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膀胱异物5例报告

    膀胱异物除少数为医源性外,大多数为手淫所致,本院1990-10~1999-10共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2~68岁,平均35岁。病程2d~10年。异物种类:男4例中,1例为在外院拔除造瘘管时将蕈状导管头断入后形成结石,1例为针灸针,2例为塑料电线;女性1例为微风吊扇的平衡杆。2 诊断医源性1例因病史明确,经摄X线片证实。手淫所致者,因隐瞒病史给诊断带来困难。本组1例针灸针所致者,从插入至取出长达10年之久,长期被误诊为尿路感染,后因怀疑结石,经摄片提示,追询病史后确诊。2例塑料电线,诉有异物插入尿道史,经膀胱镜检证实。女性1例自诉用微风吊扇平衡杆搔痒时不慎滑入膀胱,经摄X线片证实,诊断并不困难。

    作者:孙延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0例氯丙嗪导致低血钾弛缓性瘫痪的护理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造成低血钾出现弛缓性瘫痪的病例并不罕见,较重的患者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不及时抢救治疗及密切观察护理,就会造成死亡。从1978~1999年发生20例患者,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例病人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9~25岁6例,26~35岁7例,36~45岁4例,46~55岁3例;氯丙嗪剂量100~150mg 2例,160~300mg 6例,310~500mg 12例。四肢软瘫18例,四肢无力2例,呼吸肌麻痹2例,腱反射消失17例,腱反射减弱3例。血钾测定:1.2~3.0mmd/L 12例,3.1~3.5mmd/L 8例。心电图u波18例。

    作者:宋红光;王荣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并用针灸、按摩及导平治疗婴幼儿脑性瘫痪108例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我中心10余年来应用Vojta诱导疗法,Bobeth神生发育治疗法、上田法等方法治疗小儿C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了发掘祖国医学宝库,提高疗效,在原有的理学疗法基础上,并用系统的针灸、导平、按摩治疗,其疗效更为满意。为了确认并用针灸按摩,导平的疗效,我中心从1997~1999年对收住院的CP儿随机抽取108例,并用上述疗法治疗,现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8例患儿中男66例,女42例,年龄为6~36个月,以9~24个月为主,全部病例均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与分型[1],其中痉挛型42例,手足综合型22例,弛缓型10例,混合型34例。全部病例于入院后按婴幼儿神经发育综合判定标准表[2]及小儿脑瘫轻重程度标准进行评定[3]。其中轻度25例,中度60例,重度23例,并设一单纯理学疗法组80例进行对照。对照组年龄6~36个月,以9~24个月为主,其中轻度14例,中度50例,重度16例。

    作者:张丽华;董志文;单丽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挂金灯中甾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从挂金灯的石油醚萃取物中,用柱层析法分离出2个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和红外光谱法鉴定分别是甾醇和甾醇与阿拉伯糖形成的苷,后者是首次从挂金灯中得到的苷类化合物。

    作者:杨波;陈静;闻雅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BP网络光度法用于去痛片中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的测定

    目的:探讨去痛片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采用BP网络光度法测定去痛片中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二组分的含量。结果:二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及RSD分别为99.7%,1.8%,99.8%,1.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

    作者:丁元欣;李春亭;王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电导法研究碘的稳定性

    目的:研究电导法确定碘稳定性的方法,增加碘的稳定性。方法:以AEO为添加剂通过电导法实验研究碘的稳定性,在加温情况下对碘的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电导值的变化规律与碘离子浓度变化规律相同,与碘的浓度变化规律相反。结论:电导法用于消毒药碘的研究,具有方便、快速和灵敏等特点,通过加温实验可缩短研究和监测时间。

    作者:李彬;李敬芬;江清林;佟德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臂丛、颈浅丛加痛点联合阻滞治疗肩周炎

    我院于1994-06~1999-08采用臂丛,颈浅丛加局部痛点联合阻滞治疗肩周炎患者206例,取得满意效果。初步体会本方法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6例病人中男94例,女112例,年龄32~76岁。单侧肩周炎患者198例,占96.1%,双侧肩周炎患者8例,占3.9%。病史5日~7年,夜间疼痛72例,占34.9%,三角肌区疼痛40例,占19.4%,肩前区疼痛36例,占17.4%,肩后区疼痛38例,占18.4%,,手指麻木10例,指间小关节疼痛10例,各占4.8%。206例患者中合并颈椎病,冠心病,糖尿病等25例,占12%。全组X线摄片示颈椎C4~7前,后缘增生及韧带钙化56例,其中明确诊断颈椎病11例。

    作者:张慧敏;吕守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蒺藜子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肝细胞膜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D-半乳糖致衰小鼠,给予蒺藜子水煎剂灌胃15、30和45d,观察其对肝细胞膜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蒺藜子水煎剂可显著提高肝细胞膜Na+-K+-ATPase的活性(P<0.01);并以给药30和45d效果佳。蒺藜子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杨晶;张涛;白大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60例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不同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本文对60例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作对比研究。常规化疗并抽液组30例,在常规化疗和抽液的基础上并用激素治疗组30例。对比两组之间胸液吸收的速度和遗留胸膜肥厚的程度。结果提示后者疗效优于前者,故提出对本病的治疗,在常规化疗和积极抽液的基础上并用激素治疗应列为常规。

    作者:赵洪丽;顾秀英;王淑艳;董丽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联合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联合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使部分病人达到完全缓解,但是大部分化疗药物能引起消化道刺激症状,出现恶心、呕吐,使病人难以坚持。为了顺利完成联合化疗,提高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我们对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

    作者:江晶;曾毅;朱慧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