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78-Ⅰ型300mA X线机限时故障2例分析体会

徐涛;韩伟斌

关键词:78-Ⅰ型X线机, 限时故障
摘要:例1,故障现象:作台控撮片时,各档的实际曝光时间比预置的时间短很多,作点片时曝光正常。检修:测量控制电路各点电压值正常。接着调整台控撮片短时间档调压电位器R43和长时间档调压电位器R44,降低充电电压值。但是故障仍然存在。又焊开R43、R44的中心头,切断高压初级P1、P2,作台控曝光试验。这时由于电容C7、C8在松开曝光手阐后应当没有充电电流,因此,时间继电器JD1仍然能吸合(曝光不止)。但是,曝光试验时,JD1仍然能吸合自持,完成一个曝光过程。这说明另一条电路给C7、C8充电,使JD1工作。为了证明上述现象,焊开D43,串入电流表,在试验曝光开始后果然有电流给C7、C8充电。分析检查了点片高压接触器JC2在控时电路中常闭接点,JC221-22,发现其动接点不能与静点闭合。以上不正常现象就是由此接点的故障引起的。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顽固性面瘫37例疗效观察

    笔者1997~2000年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按摩治疗顽固性面瘫3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33~40岁6例,41~50岁15例,51~60岁14例,60岁以上2例;病程短2个月,长6个月。对照组39例,其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35~40岁8例,41~50岁17例,51~60岁12例,60岁以上2例;病程短2个月,长5个月。

    作者:封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应用药物及超声洁治治疗牙周炎116例

    现临床上治疗牙周炎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单纯药物治疗,我科在采用超声洁牙机及药物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为我科接诊的牙周炎患者,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共116例。其中男70例,女6例,年龄20~62岁,病程不等。全诉为牙痛、口臭、刷牙出血。检查牙石+~+++,牙松动Ⅱ~Ⅲ度,牙龈充血,触及易出血,牙周袋深4mm以上,患牙数2~8个不等,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40例。

    作者:张春利;张春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前列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前列腺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病人早日康复及手术成功、提高治愈率,术前、术后的周密护理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现谈几点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自1998-10~2000-11我科行耻骨上、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60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0.5岁,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

    作者:宫秀琴;鲁艳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例丹参与奈替米星药物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丹参注射液为一种中药制剂,每毫升相当于丹参、降香、生药各1克,具有活血化瘀、通心养脉、清心安神等作用。用于治疗胸痹血瘀症侯,如胸闷、心悸、心绞痛等。丹参临床用途广泛,它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溃疡的愈合。奈替米星是抗菌素类药物,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引起的感染均有良好的效果。临床治疗中,通过我们反复多次的观察发现丹参不仅与B6、Vc发生反应,而且在静点过程中与奈替米星融合后,亦可迅速发生凝集反应,出现乳白色混浊,小剂量应用于人体中可引起局部皮肤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等,重者可出现全身过敏反应。

    作者:王秀梅;白今英;王学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0例氯丙嗪导致低血钾弛缓性瘫痪的护理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造成低血钾出现弛缓性瘫痪的病例并不罕见,较重的患者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不及时抢救治疗及密切观察护理,就会造成死亡。从1978~1999年发生20例患者,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例病人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9~25岁6例,26~35岁7例,36~45岁4例,46~55岁3例;氯丙嗪剂量100~150mg 2例,160~300mg 6例,310~500mg 12例。四肢软瘫18例,四肢无力2例,呼吸肌麻痹2例,腱反射消失17例,腱反射减弱3例。血钾测定:1.2~3.0mmd/L 12例,3.1~3.5mmd/L 8例。心电图u波18例。

    作者:宋红光;王荣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大鼠肺爆震伤模型的建立和病理变化观察

    目的:研究肺爆震伤的病理变化。方法:在光镜下分2个时相(6.24h)观察肺爆震伤的病理变化,测量肺含水量和胸腔积液量。结果:爆震伤肺含水量高于正常肺,伤后24h肺含水量高于伤后6h,伤后24h胸腔积液量高于伤后6h。结论:失血性休克引起的死亡比呼吸衰竭引起的死亡早。

    作者:吴山;孙明;郭金东;盛延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0例临床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之一,病情凶险,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运用中药止血散配合西药西米替丁注射液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病人2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8例病人均为1997-03~2000-11到我院就诊的病人,均有程度不同的呕血、黑便症状。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其中,溃疡病出血21例(占55.3%),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13例(占39.5%),肝硬化出血4例(占5.2%),呕血兼黑便18例,单纯黑便20例,年龄18~72岁,平均42.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两组具有可比性,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春生;苏玉田;武荣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北京78-Ⅰ型300mA X线机限时故障2例分析体会

    例1,故障现象:作台控撮片时,各档的实际曝光时间比预置的时间短很多,作点片时曝光正常。检修:测量控制电路各点电压值正常。接着调整台控撮片短时间档调压电位器R43和长时间档调压电位器R44,降低充电电压值。但是故障仍然存在。又焊开R43、R44的中心头,切断高压初级P1、P2,作台控曝光试验。这时由于电容C7、C8在松开曝光手阐后应当没有充电电流,因此,时间继电器JD1仍然能吸合(曝光不止)。但是,曝光试验时,JD1仍然能吸合自持,完成一个曝光过程。这说明另一条电路给C7、C8充电,使JD1工作。为了证明上述现象,焊开D43,串入电流表,在试验曝光开始后果然有电流给C7、C8充电。分析检查了点片高压接触器JC2在控时电路中常闭接点,JC221-22,发现其动接点不能与静点闭合。以上不正常现象就是由此接点的故障引起的。

    作者:徐涛;韩伟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胫骨平台倒Y型骨折伴胫骨干骨折的23例疗效随访观察

    胫骨平台倒Y型骨折伴骨干骨折是骨科较少见病例,其治疗困难,预后差,易遗留较严重的后遗症,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这类病患2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螺栓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取得满意效果。1 观察对象及手术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40~60岁。左侧16例,右侧7例。对20例进行5年随访,除2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膝关节强直外,均恢复良好。

    作者:李春光;戴富强;张洪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不同种类高频电刀负极板应用的护理体会

    高频电刀能加快手术进程,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出血,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高频电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常引起病人皮肤灼伤,其中以电刀负极板不合要求较为多见。现将我院手术室使用的三种不同电刀负极板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7-03~2000-10我院先后使用过三种不同类型的电刀负极板手术2880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为金属负极板,第二组为橡胶负极板,第三组为3M软极板。共发生灼伤5例,占0.17%,灼伤部均为臀部。灼伤深度Ⅰ度4例,Ⅱ度1例。经涂搽10%活力碘均在1周内治愈。

    作者:王爱光;于敏霞;史淑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儿童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治疗癫痫儿童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节给药剂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用VPA治疗的癫痫患儿90例,在服药5~7个半衰期(t1/2=5~20h)后,于晨空腹采静脉血2ml,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TDX美国Abbott公司)测定。结果:服药剂量为每日10~30mg/kg时,血药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r=0.56,P<0.05),各体重组间的血药浓度与剂量的回归直线不重叠(F=12.1,P<0.01):体重<10kg组呈低度相关(r=0.30),体重>30kg组呈中度相关(r=0.56)。结论: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整个体的给药剂量,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英才;马文旭;陶宇;郭红;牛庆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脉络宁治疗冠心病前后甲襞微循环的临床观察

    本文观察224例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动态变化。其中脉络宁治疗组145例,对照组维脑路通38例,潘生丁组41例。结果显示:脉络宁治疗组显效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治疗后甲壁微循环血管形态、流态、管周状态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P值分别为<0.01,<0.05,<0.01)。评价了脉络宁在改善微循环和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和作用。

    作者:于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原因4例分析

    新生儿脐带切断扎闭后,其残端脱落时间一般为1~7d,脐带中的脐静脉和脐动脉纤维化后与脐扎部皮肤组织相愈合。新生儿脐带因多种原因造成脱落延迟,是继发新生儿肉芽肿和新生儿脐疝的主要诱因,因此探讨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原因,以减少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儿科门诊2000-01~2000-03有4例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患儿就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藏国伟;赵莲辉;张玉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博乐欣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博乐欣是一种多受体抗抑郁剂,这种新型制剂作用于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不产生相互作用,因而大大避免了不良反应。如口干、低血压和镇静作用,其与多巴胺受体有较弱的相互作用,但要较高剂量时才产生临床效应。为验证博乐欣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正确掌握其适应证及用药范围,笔者通过对5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连续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唐玉琴;王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浅低温对大鼠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索不同低温条件下大鼠血浆AVP、AngⅡ含量的变化机制,为内分泌及低温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本实验采用低温模型,使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以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各组AVP、AngⅡ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8℃~10℃组和-1℃~-2℃组显著升高。2℃~4℃组显著下降。结论:浅低温可明显影响AVP、AngⅡ含量的变化,AVP、AngⅡ参与体温调节。

    作者:薛秀兰;曹惠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颅脑外伤病人手术室急救护理

    颅脑外伤是现代创伤中伤情重、变化快,且多合并休克及低氧血症,易发生继发性损害的特重型外伤。正确、合理的急救护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我科自1998年以来救治颅脑外伤患者1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8例,男92例,女36例,15岁以下7例,其余为成人,平均年龄29岁。其中开放性损伤74例,闭合性损伤54例。

    作者:于敏霞;王爱光;史淑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佳木斯地区三年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

    做好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现将佳木斯地区1997~1999年妇女病普查情况作一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发病率第一位的是阴道炎,第二位是宫颈炎,性病有增高趋势。1 资料来源及对象1997~1999年分别在我院接受普查的妇女,共计5037例。其中年龄大的61岁,小的21岁,平均年龄为35.2岁。普查单位涉及机关、工厂、学校、银行等社会各界。2 普查方法对接受检查的对象行常规妇科检查,40岁以上者行宫颈分泌物脱落细胞检查,乳腺采用近红外乳腺仪检查。

    作者:李萍;曲东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超声下阴道指检对诊断妇科肿块价值

    本文报道超声下阴道指检对诊断妇科肿块性质的运用结果,并进行回顾分析。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均为我院1994-03~1996-05间诊治已婚妇女,年龄24~26岁。2 方法患者采用仰卧位,双腿屈曲,充分暴露腹部,并要求膀胱充盈良好,在妇科医生协助下,令中指伸入阴道内,作上下左右运动,同时经腹对病变部位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纵、横探测,观察肿快与子宫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分析肿块的来源。

    作者:张俊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重症弥漫性轴索损伤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体会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re, axonal injury, DAI)是近年来被认识的一类原发性脑损伤。由于大脑广泛轴索损害及毛细血管出血,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生命指征严重紊乱而危及生命。死亡率占同期颅脑损伤62.5%[1]。目前对它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1995-07~1999-09对重症DAI病人采用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玉荣;罗亚丹;付玉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48例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注射液是90年代活血化瘀的单味中成药制剂。近年来多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现将我院近2年期间用云南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的48例脑梗塞,并设42例用维脑路通治疗为对照组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组共48例脑梗塞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43~78岁。对照组为随机抽取的同期脑梗塞患者,共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1~77岁。全部病例均根据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并做脑CT检查确诊。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无差异。

    作者:贾桂芝;刘国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