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邓范艳;孟庆云
我们应用多次输血和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14例取得较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11例,女3例,年龄24~58岁,平均48.4岁,本组中治疗前HBAg均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伴双下肢浮肿者8例,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者9例,2.5g以下者6例,白/球倒置者8例,14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鼻衄、齿衄T、T、T增高者8例,Zn、T、T增高者7例,胆红素增高者5例,GDT增高者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作者:于春华;孙小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临床资料显示,基底节区出血存在血肿量较大、死亡和致残率均较高的危险性[1]。临床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搜集1995年至今我们采用一次性穿刺行血肿与脑室引流的方法治疗33例基底节区脑出血,初步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本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1],并均经头颅CT证实。本组男18例,女15例,30~79岁,出血量38~120ml,均破入脑室系统,其中破入同侧脑室21例,破入双侧脑室9例,破入4个脑室3例。
作者:甄云;刘宏亮;郎铁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在1999-07~2000-09共收治了20例服毒自杀的病人,我们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按其特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20例,女15例,男5例,年龄18~72岁。其中工人13例,农民4例,待业青年2例,学生1例。有机磷中毒13例,安眠药中毒3例,其它药物中毒4例,就诊时间在服毒后30~60min。
作者:陶玉华;王景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博乐欣是一种多受体抗抑郁剂,这种新型制剂作用于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不产生相互作用,因而大大避免了不良反应。如口干、低血压和镇静作用,其与多巴胺受体有较弱的相互作用,但要较高剂量时才产生临床效应。为验证博乐欣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正确掌握其适应证及用药范围,笔者通过对5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连续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唐玉琴;王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胃脘痛临床较常见,尤以寒热互结型为多,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灼热,吞酸,嘈杂嗳气,肠鸣,呕吐,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爽,笔者采用清胃温脾法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自1998-12~2000-08间共收治107例患者,其中男67例,女40例,平均年龄(39.8±5.67)岁。2 治疗方法采用清胃温脾法中药汤剂治疗,基本方:黄芩10,黄连7.5,大黄5,公丁香7.5,半夏15,吴萸7.5,干姜7.5,甘草15,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顿服。随症加减:腹胀甚,加槟榔、金铃子、川朴;吞酸重,加海鞘,炸牡蛎;口干加沙参、石斛等。
作者:王艳秋;万学荣;黄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肢体套状撕脱伤常为暴力辗挫或机械绞伤所致,若早期处理不当,将皮肤原位缝合,则皮肤坏死,创面感染的可能性极大,甚至造成肢体残疾。我科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13例,其中10例采用血管网皮片游离移植术,一期覆盖创面,取得了成功,现将效果和经验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男8例,女5例,共14个肢体,患者年龄小12岁,大65岁,汽车辗压伤7例,机器绞伤6例。皮肤撕脱面积大为60cm×20cm,小10cm×8cm。受伤时间短40min,长36h。其中1例在外院已将皮肤原位缝合后转来我院。其中10例均行急诊清创术,且将撕脱的皮肤制成血管网皮片覆盖创面,无法闭合的创面用中厚皮片填补,创面均一次覆盖成功,且皮片的外观,功能良好。
作者:荆利伟;李平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眼内异物定位是一项很精细的工作,临床要求越精确越好,但事实上按照正侧位片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的目测来摆正眼位的,所以常造成误诊。因眼球的外露部分有限,发生几度的偏斜是不容易发现的,而在眼球赤道以后的异物就会有几毫米的误差,甚至出现球内球外之误,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定位准确的先决条件是正位照正,侧位照侧,而正确投照是有一定困难的,例如照正位片时要求眼轴与X线中心一致,若操作中,仅仅令患者向正前方注视,注视目标常不明确,可能发生两种误差,俯卧位时,可能因眼球辐射而使眼位内斜,仰卧位时,患者注视X线焦点,则眼位可有轻度外斜,因为黄癍并不在后极点。视轴与眼球轴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即r角,正常约4~7°,所以如果拍视轴投照正位片,眼位实际上有4~7°的外斜,只是由于斜度小,定位器不会有变形,所以在照片上不易发觉。其斜率比较恒定,容易矫正,多年来,笔者采用中心线通过视轴的方法对十几位患者眼内异物进行定位,并在定位图上再以平均5°的斜率向鼻侧用几何作图法进行矫正,结果均经手术验正,投照简单易行,只是测定时要增加一步矫正过程,即以角膜圆心表面后2mm为中心,将异物向鼻侧矫正5°。为了提高效果,近我们根据上述规律,改为直接照正的方法,省去矫正过程。其方法是,利用视轴来确认眼球中心并固定眼位;正位取前后位,患者的注视目标在患者正上方X线球管窗口中心向鼻侧内斜5°处,注视点在中心旁的距离可以由函数求得;患眼至X线管穿口的距离Xtg5°,如眼球距X线窗口为60cmtg°=0.09,则60cm×0.09=5.4cm,注视点就在窗口中心旁开5.4cm处,如投照距离改变,该点也要相应改变。可在该点贴一醒目的标志,左眼贴在窗上中心的右侧,右眼在其左侧,投照时令双目注视即可,患眼失明者,以健眼带动之。
作者:韩伟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微生态学的改变。方法:选择腹泻组(39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和对照组(30例健康婴幼儿),对他们的肠道菌群进行定量测定。其中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对他们肠道菌群进行动态定量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和肠球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肠杆菌在菌群中所占比例相对升高。在发病早期即出现肠菌群紊乱,随着腹泻症状消退,肠菌群失调症状逐渐纠正,而且厌氧菌上升速度较快。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伴有明显的肠菌群失调,且菌群失调的程度与临床病情及脱水程度有关。
作者:陈宇;王禹;杨景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之一,病情凶险,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运用中药止血散配合西药西米替丁注射液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病人2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8例病人均为1997-03~2000-11到我院就诊的病人,均有程度不同的呕血、黑便症状。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其中,溃疡病出血21例(占55.3%),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13例(占39.5%),肝硬化出血4例(占5.2%),呕血兼黑便18例,单纯黑便20例,年龄18~72岁,平均42.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两组具有可比性,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春生;苏玉田;武荣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本文报道超声下阴道指检对诊断妇科肿块性质的运用结果,并进行回顾分析。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均为我院1994-03~1996-05间诊治已婚妇女,年龄24~26岁。2 方法患者采用仰卧位,双腿屈曲,充分暴露腹部,并要求膀胱充盈良好,在妇科医生协助下,令中指伸入阴道内,作上下左右运动,同时经腹对病变部位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纵、横探测,观察肿快与子宫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分析肿块的来源。
作者:张俊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新生儿窒息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剖宫产的患者,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较顺产发生率更为高。能否正确及时地抢救新生儿的生命和保证其终生健康。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规程,以确保新生命的延长,解除产妇及其家人的痛苦。1 术前准备接到剖宫产手术通知后,参加手术的护士应立即进入手术间备齐用物,以待患者入室。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师准备好药物:25%尼可刹米2ml;1%山梗茶碱1ml;肾上腺素1ml;阿托品1ml。准备好氧气、注射器、吸引器并检查性能是否良好,以防用物缺损而延误抢救时机。
作者:杨春香;金彩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脑出血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一般在46%左右,而脑出血后再出血死亡率高达70%以上。多数患者发病时有明显诱因,常因排便用力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针对这些情况,我科自1998年以来,对103例脑出血患者除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以及注意心理护理外,采用了开塞露高位保留灌肠,保持患者大便通畅,使脑出血患者因排便用力再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荣;周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对肺内罗音多或有支气管痉挛倾向的肺炎,肺部罗音吸收慢。我院开展了氦氖激光辅佐治疗,通过观察,认为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我们将1997~1999年住院的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对照组40例,男、女各20例,发病1d 46例,2~3d 14例,4d 20例。2 治疗方法治疗组是在对照组(抗炎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CC-3E型多功能氦氖激光治疗机,波长6328 ,电流电压220V,大输出功率25毫瓦,于双侧肺俞穴,每次照射5min,咳喘重者加天突穴和定喘穴,每日一次,7d为一疗程。
作者:孙广丰;王利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们应用疗尔健注射剂及香丹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显著,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为我院感染科1997-05~2000-06住院和门诊病人,共104例,男99例,女5例,年龄32~70岁,平均51.2岁,其诊断标准为:①既往有长期或/和大量饮酒史。②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均高于正常值,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有不同程度异常。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4例,两组病例在病情轻重,嗜酒程度,病程长短,以及年龄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宇浩;季良;王宏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PHT)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脾动脉结扎术(SAL)间的关系,为应用脾动脉结扎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门脉高压症大鼠模型,我们动态观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静脉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升高显著,脾动脉结扎组在术后2周、4周时明显降低。结论:脾动脉结扎术术后能改善脾脏功能,脾脏抗氧化损伤能力增强。我们建议在治疗门脉高压症时,保留脾脏,方法为脾动脉结扎术。
作者:何其勇;罗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我中心10余年来应用Vojta诱导疗法,Bobeth神生发育治疗法、上田法等方法治疗小儿C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了发掘祖国医学宝库,提高疗效,在原有的理学疗法基础上,并用系统的针灸、导平、按摩治疗,其疗效更为满意。为了确认并用针灸按摩,导平的疗效,我中心从1997~1999年对收住院的CP儿随机抽取108例,并用上述疗法治疗,现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8例患儿中男66例,女42例,年龄为6~36个月,以9~24个月为主,全部病例均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与分型[1],其中痉挛型42例,手足综合型22例,弛缓型10例,混合型34例。全部病例于入院后按婴幼儿神经发育综合判定标准表[2]及小儿脑瘫轻重程度标准进行评定[3]。其中轻度25例,中度60例,重度23例,并设一单纯理学疗法组80例进行对照。对照组年龄6~36个月,以9~24个月为主,其中轻度14例,中度50例,重度16例。
作者:张丽华;董志文;单丽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于1994-06~1999-08采用臂丛,颈浅丛加局部痛点联合阻滞治疗肩周炎患者206例,取得满意效果。初步体会本方法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6例病人中男94例,女112例,年龄32~76岁。单侧肩周炎患者198例,占96.1%,双侧肩周炎患者8例,占3.9%。病史5日~7年,夜间疼痛72例,占34.9%,三角肌区疼痛40例,占19.4%,肩前区疼痛36例,占17.4%,肩后区疼痛38例,占18.4%,,手指麻木10例,指间小关节疼痛10例,各占4.8%。206例患者中合并颈椎病,冠心病,糖尿病等25例,占12%。全组X线摄片示颈椎C4~7前,后缘增生及韧带钙化56例,其中明确诊断颈椎病11例。
作者:张慧敏;吕守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肝动脉栓塞是目前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但也可以造成胆道的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治疗十分困难,我们治疗1例肝血管瘤行肝动脉栓塞后出现胆汁性肝硬化的病人,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患者,女,61岁。1997年2月在外院查体发现肝右后叶下段有一个6cm×5cm大小的血管瘤。胆囊及脾脏未见异常。行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栓塞术,注射鱼肝油酸钠及碘化油各10ml。术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伴有食欲不振及全身乏力,经对症治疗10d后,症状减轻,出院。1999年11月,患者再次出现黄疸上腹部胀痛,全身乏力,厌食,较以往重,再次来我院就诊。查B超和CT示:肝脏呈结节性肿大,各叶比例失调,肝门区结构紊乱。胆囊密度增高、萎缩。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呈树枝状,宽1.60cm,以左肝管明显。大量腹水。2周后手术治疗。术中见肝脏显著增大,表面呈细颗粒状,深绿色,质坚硬,肝门处肝脏和周围组织坏死后形成广泛地纤维化。胆囊萎缩,其内有泥样黑褐色物质。行胆囊切除、肝左叶楔形切除左肝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术后病理示:胆汁性肝硬化,胆囊慢性炎症,胆囊内容物为陈旧性血,及泥沙样结石。胆囊管闭塞。术后3周黄疸消退,恢复良好出院。随诊半年,未出现黄疸。精神状态良好,体重增加。
作者:孙明;曲学延;曲殿奎;聂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采用表局麻下对鼻出血等四种耳鼻咽喉科疾病进行微波热凝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该治疗简便、快速,病人无痛苦,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忠诚;王贵秋;姚宪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妇用力不当是第二产程中常见的导致产程延长的因素。作者应用经阴道按摩直肠法对促进宫缩,加强腹压,从而缩短第二产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例患者,初产190例,经产10例,年龄21~39岁,孕周36~43W,第二产程均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或产妇用力不当、或应用催产素后效果不佳,均无明显头盆不称,且已破膜者。
作者:宋志芳;鞠丽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