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做好全自动血细胞仪质量控制的体会

王志勇;李志林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仪, 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现代临床血液学分析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应用现代血液分析技术,现把我们4年来应用法国HEMALASER-3型全自动血细胞仪的质控体会作一介绍.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降纤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心肌梗塞(AMI)发生的重要的原因.溶栓、抗凝治疗是目前治疗AMI有效的方法.现将我科34例病人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松;张艳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利福喷丁致剥脱性皮炎1例

    患者男,44岁,因患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住我院常规化疗.口服异烟肼0.3g,每天一次.吡嗪酰胺0.5g,每日三次.利福喷丁胶囊0.6g,三天一次.用药5天后,自感全身不适,皮肤瘙痒难忍,躯干部出现紫红色丘疹.皮疹迅速扩大致全身,伴高热,体温39.2℃,头痛恶心,塞战,当时给予对症治疗.两天后,症状加重,全身疼痛,皮肤弥慢性潮红肿胀,大片状脱屑,手足呈套状脱皮,肿胀处指压无凹陷.经皮肤科会诊,考虑利福喷丁所致剥脱性皮炎,停用利福喷丁,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钙剂抗过敏治疗.皮肤瘙痒减轻,皮肤肿胀逐渐消退,脱屑逐渐减少,30天后皮肤恢复正常.继续服用异烟肼,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

    作者:李丽;张艳华;田爱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手术室内控制感染的管理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担负着全院8个手术科室的手术工作,年手术量在3000例左右,特点是手术种类多,急诊手术多.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是否健全,物品、空气、手、衣帽的消毒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手术室内控制感染的管理,可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和降低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姜广卫;谢艳波;史韶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血清中脂阿拉伯甘露糖-IgG的检测与结核病诊断意义探讨

    脂阿拉伯甘露-(IAM)是构成分枝杆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特异性比较强,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我们对310例结核病患者进行血清学IAM-IgG检测,以探讨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姜学军;高波;郑世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单针麻绳状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病.因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对于ALLman-Ⅱ至Ⅲ度脱位,一般均采用手术治疗.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但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我们从1995年开始,自行设计了切开复位单根克氏针配合麻绳状钢丝固定肩锁关节,同时将喙肩韧带转移重建喙锁韧带治疗ALLman-Ⅲ度脱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孙树立;王春江;夏春阳;于华强;安东来;胡忠谋;邓永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1998年佳木斯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

    为了提高我市放射卫生防护的监督,监测和管理水平,给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防护提供依据.我们对市辖6个县及市区424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

    作者:周长艳;赵昌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纳络酮治疗催眠镇静药物中毒374例疗效观察

    纳络酮(Naloxone)自70年代应用于临床,其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诸如昏迷、休克、急性脑卒中、新生儿窒息、肥胖症、急性酒精中毒等等都有病例报道1992~1998年我院共救治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374例,均采用国产纳络酮(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制、每安瓿0.4mg/ml,可经静脉、肌肉及皮下三种途径给药,首选静脉给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乙型肝炎关系的研究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有散在性和地方性感染两种形式.现在研究认为,HDV是缺陷病毒,其衣壳为HBsAg,从而决定了HDV只能感染HBsAg阳性者,而我国众多的HBsAg携带者,都是HDV的攻击目标.为了解丁型肝炎病毒(HDV)在我地的感染状况与乙型肝炎的关系.我们对1000名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郎庆玲;张卫东;杨贵生;白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73例临床研究

    重型颅脑损伤伤后血管痉挛、脑水肿引起的继发神经细胞损害有时较原发伤的更重.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具有改善脑微循环和脑代谢、保护脑功能的作用,我们将其应用于颅脑损伤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丁乙夫;王树清;李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精液常规液化法与快速液化法的准确性比较

    精液检查对于诊断不育症、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观察输精管结扎术的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精子计数法需待精液液化半小时,甚至数小时.我们采用5.8mol/L尿素溶液对倍稀释后再计数的方法,不仅缩短了液化时间,还提高了计数的准确性.

    作者:刘春利;亢艳;徐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2062份献血员血样复检结果分析

    临床输血是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艾滋病主要由血源性引起,因此对献血员的采血前及采血后进行严格的筛检和复检是避免或减少输血后感染传染病或其他医源性感染有效的措施.从1994年以来,我市血站对献血员进行了严格的各项指标的复检,并在检测中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发现HBsAg抗HCV、ALT,梅毒有漏检现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继梅;邹桂华;李永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闭合性腹部损伤83例临床分析

    腹部外伤是常见急腹症之一,闭合性腹部损伤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损伤,我院自1991~1998年共收治的闭合性外伤83例作如下分析.

    作者:郑冰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维生素C对Trinder反应干扰的实验观察

    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酶反应在检验中大量应用,酶反应速度快、特异性强、无毒、无害是其优点,但有些酶学试验需要通过Trinder反应而完成比色.如血糖检验的GOD-POD法;胆固醇检验的CE-COP-POD法;甘油三脂检验的GK-GPO-POD法;尿酸检验的改良Trinder法等.这些实验在显色中均含有Trinder反应的特异性较差,易被一些还原性物质干扰,但以维生素C的干扰为明显,干扰的原理是Vc与4-氨基安替比林竟争H2O2,从而使红色的醌亚胺生成减弱,颜色变浅而发生干扰.

    作者:李玉玲;袁伟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急性肠麻痹5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其中有胃肠副作用,并发麻痹性肠梗阻危害性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我院从1985~1990年收治367名精神病人中有5例发生此症,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简述如下.

    作者:李雪玲;李玉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小脑出血致呼吸衰竭2例治疗体会

    病例1,女,55岁.1999-04-28入院.患者入院3h前哄孩子时突然出现头痛、眩晕,伴有恶心,喷射样呕吐,1h后意识不清,被家属送至我院做头CT示:小脑蚓部出血,量8~10ml,破入四脑室及蛛网膜下腔.高血压病史二十余年.查体:T 30.6℃,P 80次/min,R 10次/min,Bp 20.5/15.6kPa,呼吸不规则,有间停,GCS 3分,双侧瞳孔呈针尖样大小,对光反射消失,深浅反射均消失,颈项强直.急诊行手术治疗,术中清除血凝均约20ml,同时行气管切开.术后无自主呼吸,给予佳苏仑100mg静脉注射,呼吸即刻恢复至14次/min,但较深大,待平稳后,以静脉滴注维持.经此治疗一日余,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术后37天,转为清醒出院休养,随访三个月,现已经生活自理.

    作者:李军;蒋宇;丁乙夫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声学分析技术在全口义齿语音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采用数字化语图仪USSA语图频谱分析系统,对全口义齿修复患者进行语音功能检测,以探讨全口义齿修复后患者语音功能的恢复程度,声学分析技术在全口义齿语言临床学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前、后与正常对照和进行语音a/i/u的检测并对其共振峰参数频率值(F)、能量值(P)的USSA语音频谱的分析.结果①全口义齿修复前,患者语音功能发a/i/u均失常.②全口义齿初戴时发a/i音即可接近正常,而发u音时失常,但戴牙后一周,发u音时可接近正常,且达到极限.结论:全口义齿修复后,患者语音功能可迅速恢复,主要集中在第一周,以后各周相对减少.该USSA系统,使语音的分析研究由听觉判断上升到视觉判断,从客观上反映语音变化情况,为临床评价语音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戎力;孙跃珍;迟梅;何春俐;刘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真菌性结膜炎18例治疗体会

    真菌性结膜炎是真菌所致的结膜疾患,我院自1996-05~1997-05门诊共诊治18例真菌性结膜炎.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松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1 一般资料我院1989~1999年收治7例嗜铬细胞瘤病人,其中男5人,女2人,年龄23~60岁,平均38岁.病程7个月至2年,术前表现阵发性高血压2例,持续性高血压5例,糖尿病1例.头痛、焦虑、多汗7例.7例行右或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病理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术后病人恢复较好.

    作者:徐莉;吕敬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经梨状肌下孔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体会

    自1989年以来应用梨状肌下孔阻滞坐骨神经治疗坐骨神经痛5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苑克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乳头憩室伴括约肌功能异常1例

    患者,男65岁,一年来呃逆、腹胀,经治疗后未见明显缓解,在此期间曾行2次胃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近1个月来有所加重,于1999-04-05入院诊治,病人曾做过胆囊切除术,上消化道造影:食道胃均未见异常改变,十二指肠降段粘膜紊乱,于内侧沿十二指肠乳头(瓦特氏壶腹)处可见有一约3cm×4cm大小之憩室,呈磨菇状,沿十二指肠乳头向四周均匀突出,并见硫酸钡向胆总管逆流,胆总管、肝总管及左右肝管均显示良好.X线诊断:十二指肠瓦特氏壶腹部憩室,伴十二指肠、胆总管逆流.手术所见:于胆总管十二指肠开口周围可见囊袋状憩室突出腔外,瓦特氏壶腹括约肌松驰,病理诊断十二指肠瓦特氏壶腹憩室.

    作者:姜英华;张淑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