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去非;王正晖;陈莉;张莉
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临床以突发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为多见,治疗包括机械刺激、药物、电学等多种方法.有心脏基础病的患者发生频发顽固性室上速无论用药物复律或电复律均易复发,导管射频消融虽疗效好,但在县级医院仍未推广.我院用心律平静推复律后再维持静滴和小剂量口服治疗52例有基础心脏病的频发顽固性室上速患者,疗效较满意,且可明显减少其复发.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凡;郭远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突出专科带教,以适应新时期护理教育的需要.[方法]将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60人实行传统的带教方式(对照组),将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60人实行心内科“511带教方法”(5个制度,1个会议,1本专科实习手册)(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教学满意度、综合能力.[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平均为(85.3±3.5)分,对照组为(75.5±3.3)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511带教模式”教学满意度为95.00%,而对照组的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68.3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健全护理带教体制,是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
作者:张丽红;王会敏;周园;谢芳;孟维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布地奈德与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4ml;B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2ml;C组给予联合应用布地奈德与氨溴索各2ml.三组均加生理盐水2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连用7d.观察3组患者在治疗24h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及治疗7天后的疗效情况.[结果]C组呼吸困难、咳嗽、肺部湿啰音改善的程度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的疗效与单独应用氨溴索A组或布地奈德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与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治疗作用更直接,起效更快,效果肯定,为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辅助治疗提供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途径.
作者:李东旭;李鹏;周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利用大肠癌细胞(Caco-2)及其培养上述细胞的上清液,在体外对泡球蚴进行培养,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模型,观察泡球蚴的在体外的生长、发育过程.[方法]培养大肠癌细胞(Caco-2),留取细胞上清液.取泡球蚴组织,分别与大肠癌细胞及其细胞培养上清的DMEM完全培养基于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38 d.实验期间对囊泡进行计数,观察囊泡生长情况,记录囊泡大、小直径,绘制生长曲线.培养结束后,取培养囊泡囊液进行蛋白定量.[结果]泡球蚴与大肠癌细胞及其上清液中均能共同生长,呈出芽生殖方式,囊泡直径0.5~5.0mm;囊液蛋白含量分别为:大肠癌细胞,3.2mg/ml;大肠癌细胞上清液,1.2mg/ml.泡球蚴在体外培养初期呈较快速性生长(1~ 15 d);生长中期可见一平台期(15 ~ 26 d);后期表现为逐渐减少.[结论]多房棘球蚴体外生长因素不依赖培养细胞本身,利用大肠癌细胞上清液建立多房棘球蚴体外培养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由于大肠癌细胞(Caco-2)与其培养细胞的上清液所含成分可能不同,可能引起囊泡内囊液的蛋白定量有所差异.
作者:马海龙;郭倩;孙世安;李兆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胫骨平台骨折多合并半月板、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损伤,为创伤骨科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以往膝关节手术多采用开放式,手术切口大、创伤大、术后康复慢,且有关节粘连、强直等并发症.随着关节镜技术开展,部分胫骨平台骨折可在关节镜辅助下完成复位和内固定,使许多手术在不切开关节的微创条件下完成.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共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8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术旺;朱鸣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椎动脉进行MSCTA定量分析,探讨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对发病的影响.[方法]对693例临床诊断或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病例组)和5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头颈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采用超薄层重建,结合三维血管成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和高级血管分析(AVA),得到两组双侧椎动脉正常管腔的直径和横截面积.[结果]病例组693例患者中双侧椎动脉发育正常660例(95.2%);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33例(4.8%).对照组51例(100.0%)健康体检者双侧椎动脉均发育正常.对病例组椎动脉发育正常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椎动脉进行直径和横截面积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例组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的发育不良侧椎动脉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相应椎动脉进行直径和横截面积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研究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病因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王贺新;张婷婷;董少义;李彩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高尔基蛋白73(GP73)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7例原发性肝癌、35例癌旁及19例正常肝脏组织中的GP73,同法检测肝癌组织中的AFP.[结果]GP73在原发性肝癌、癌旁及正常肝脏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9%、34.3%、5.3%,肝癌组织中GP73阳性率与其他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表达与肝癌是否合并有肝硬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GP73阳性率为80.9%,AFP阳性率为59.6%;GP73和AFP两者联检敏感性有显著提高,达95.7%,与单一GP73或AFP相比敏感性有显著差异(P< 0.05,P< 0.01),而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GP73表达增加,GP73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GP73和AFP联合检测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红;毛中鹏;崔玲;王力军;张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笔者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自血疗法联合红蓝光治疗142例寻常痤疮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入选标准:142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符合寻常痤疮诊断标准[1],其中男74例,女68例;年龄14~45岁,平均24.6岁,病程2个月~20年.
作者:谢晓莉;赵继臣;刘明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直肠应用前景的温度敏感性水凝胶(液体栓).[方法]以黄芩苷(Baicalin,BC)为模型药物,以泊洛沙姆407(Poloxamer(R) F127,P407)为主要凝胶基质,以冷法制备温敏凝胶,以相转变温度为主的多因素为指标,筛选出含药液体栓的佳处方.进而借助透析袋-浆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结果]佳处方为P407-RA-PEG400(18::05:1.0).该处方,制成的胶凝温度约为35℃,7h内体外释药百分率达92%,含药温敏凝胶相比原料药不论在释药的速度和程度上均有显著优势,说明该剂型更能发挥黄芩苷的速释作用.[结论]制备出了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稳定的载药温敏凝胶,以期为难溶性药物以及中药新剂型的开发做一点新的尝试.
作者:申去非;王正晖;陈莉;张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不同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方法改善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的近期疗效指标.[方法]连续选择近年来我院住院治疗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65例,入选对象均接受了HBO治疗,压力为0.22 MPa,稳定吸氧时间为60 min,1~2次/d,6~12次/周,共治疗4周.并按不同HBO治疗方法分组:(1)按治疗频次分组:多频次组(治疗2次/d,29例)和少频次组(治疗1次/d,36例).(2)按接受治疗时间分组:早期治疗组(10d内接受治疗,35例)和晚期治疗组(10 d后接受治疗,30例).治疗前后接受了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脑外伤残疾评分量表评分(Disabiliti raying scale,DRS)测评.[结果]多频次治疗组和早期治疗组的平均昏迷天数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少频次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P均<0.01).多频次治疗组和早期治疗组治疗后GCS和DR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同时也优于少频次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HBO治疗频次多和早期接受HBO治疗对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和近期疗效指标均较为明显.
作者:杨华林;杨月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野战方舱医院是我军为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研制成功的机动医疗单元.由功能舱、通道舱、技术保障舱组成,能够完成伤病员分类、紧急救命手术、早期外科处置、早期专科治疗等危重伤病员的救治;同时配有野战X线诊断、野战临床检验、卫生器材灭菌、野战药材供应、卫勤作业指挥、远程会诊等多种功能设施,适用于完成战时伤病员救治任务和平时野外演习、灾害救援等野外环境下对伤病员救治[1,2].
作者:刘冬妍;葛海生;刘元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健康教育路径是由医生、护士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适当的、具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临床服务计划,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佳和持续改进的照顾品质[1].为了验证健康教育路径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研究指定了创伤骨科健康教育路径,并在我院创伤骨科临床工作中进行实验性实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桂巧;杨丽翠;龚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免疫球蛋白转录子4(immunoglobulin-liketranscript-4,ILT-4)mRNA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β-actin为内参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肝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T-4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ILT-4 mRNA表达水平(0.450±0.216)显著低于肝癌组(0.887±0.253,P<0.05),肝癌患者组在不同分期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1.061±0.126)显著高于高、中分化(0.693±0.215,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PBMC ILT-4mRNA表达水平上调,检测PBMC的ILT-4基因表达水平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研究.
作者:喻红波;简明;刘阳;胡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由于糖尿病患体内呈现代谢障碍,也间接或直接影响到各种微量元素的体内含量变化,从而出现机体异常表现,甚至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或沉积,而造成不良后果[1].本研究将多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特殊作用,便于多方位、多环节、多变化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杜宁;袁慧欣;李惠媛;阚卫军;郭丽君;白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利用链格孢菌(Mlternaria alternata AS 3.577)对熊果酸进行微生物转化研究.[方法]将熊果酸投入链格孢菌液体培养基中,28℃、140 rpm条件下培养3d后,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和硅胶柱层析等手段分离纯化转化产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熊果酸在链格孢菌液体培养基中发生了生物转化反应,并分离鉴定出一个主要转化产物鉴定为3-羰基熊果酸(3-carbonyl ursolic acid).[结论]首次利用链格孢菌AS 3.577定向将熊果酸生物合成3-羰基熊果酸,为其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李庆英;延慧君;朱铁良;刘岱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索新训期心理健康促进模式,维护官兵心理健康.[方法]采用专家咨询、关键人物访谈、试点研究等方法进行模式的探索、验证与评价.[结果]“5+2”新兵心理健康促进模式,经试点单位实践运行,效果良好,对保障部队战斗力和安全稳定起到了促进作用.[结论]集内在素质培养和外在环境塑造于一体的“5+2”模式,值得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鉴和参考.
作者:夏芹;刘华磊;曹春霞;李浴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军事训练伤,是导致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军队医务工作者时刻关注的领域.回顾性分析了51例军事训练后所致膝关节肿痛及功能障碍患者,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黄成;贾英军;刘积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新近发现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膀胱癌的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现已证实,miRNA有望发展为用作有效膀胱癌诊断的生物标记,提高膀胱癌的诊断率,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新靶标.明确miRNA在膀胱癌中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揭示膀胱癌发病的具体分子机制,还将大大促进miRNA在膀胱癌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伟;李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武警新兵集训期间非外伤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将驻津武警某部2009年入伍535名新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新训开始后1个月疾病发病情况,对实验组新兵进行为期2周的健康教育指导.统计健康教育后1个月实验组及对照组疾病发病情况,并对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训第一个月内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居首位(发病率52.15%),发病率居于第二位的是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16.82%),皮肤系统疾病中疥疮发病率1.68%,冻伤发病率3.55%.经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对照组低(37.13% vs 45.63%,P<0.05),下消化道疾病发病率较对照组低(7.35% vs 12.55%,P<0.05),两组间疥疮发病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0.7%vs 3.04%,P<0.05),上消化道疾病和冻伤发病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入伍新兵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有效减少新训期间内科系统及皮肤系统疾病的发生,保障新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姚旻;吕晓楠;李春华;刘振强;王丽;赵爱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比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与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实习的126名军医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实习医师,随机分为PBL教学组(n=62)和LBL教学组(n=64);分别采用PBL与LBL教学法进行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专业考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PBL组与LBL组在考试总分、基础知识题、临床应用题、综合分析题的平均分值有差异性(P<0.05),其中PBL组的考试总分、临床应用题、综合分析题的平均分值高于LBL组,而基础知识题的平均分值低于LBL组;PBL组与LBL组的理解记忆题的平均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PBL教学组在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理解、培养自学能力、锻炼语言表达、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分析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改善归纳能力8个方面给予优良的评价率高于LBL教学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记忆2个方面,PBL教学组与LBL教学组优良的评价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LBL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的教学考核分数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的优良率更高,但对基础知识点的强化有待完善,应在今后的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应用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实践.
作者:朱航;王广义;薛浩;邢攸红;汪加慧;王晓军;谢伟;韩宝石;章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