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颈胸椎骨折的影像学分析

尹韶晗;陈东;姜涛;徐占国;于长路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颈胸椎骨折, 影像,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颈胸椎骨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AS并发颈胸椎骨折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8例患者中C5~C6 5例,T9~T102例,多节段损伤1例;前中后三柱损伤6例(75%);5例行X线检查仅2例发现椎体断裂,8例行MSCT检查共发现损伤征象50个.[结论]AS颈胸椎骨折好发于下颈椎及下胸椎,多表现为累及三柱的不稳定骨折,MSCT及三维重建是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手段.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内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方法的创新与研究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突出专科带教,以适应新时期护理教育的需要.[方法]将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60人实行传统的带教方式(对照组),将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60人实行心内科“511带教方法”(5个制度,1个会议,1本专科实习手册)(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教学满意度、综合能力.[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平均为(85.3±3.5)分,对照组为(75.5±3.3)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511带教模式”教学满意度为95.00%,而对照组的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68.3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健全护理带教体制,是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

    作者:张丽红;王会敏;周园;谢芳;孟维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研究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椎动脉进行MSCTA定量分析,探讨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对发病的影响.[方法]对693例临床诊断或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病例组)和5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头颈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采用超薄层重建,结合三维血管成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和高级血管分析(AVA),得到两组双侧椎动脉正常管腔的直径和横截面积.[结果]病例组693例患者中双侧椎动脉发育正常660例(95.2%);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33例(4.8%).对照组51例(100.0%)健康体检者双侧椎动脉均发育正常.对病例组椎动脉发育正常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椎动脉进行直径和横截面积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例组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的发育不良侧椎动脉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相应椎动脉进行直径和横截面积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研究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病因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王贺新;张婷婷;董少义;李彩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胃镜下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60例

    上消化道出血需要止血药物及抑酸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如药物止血效果欠佳,有时需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如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止血夹止血等.医用生物蛋白胶可局部止血,并能促进创面修复,因此在外科手术伤口恢复、出血的止血等方面都有研究报道.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以来,我院在胃镜直视下行喷洒医用生物胶技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已有60例,效果满意,现以此论文报告如下.

    作者:庞敬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血疗法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笔者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自血疗法联合红蓝光治疗142例寻常痤疮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入选标准:142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符合寻常痤疮诊断标准[1],其中男74例,女68例;年龄14~45岁,平均24.6岁,病程2个月~20年.

    作者:谢晓莉;赵继臣;刘明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T-4mRNA的表达

    [目的]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免疫球蛋白转录子4(immunoglobulin-liketranscript-4,ILT-4)mRNA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β-actin为内参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肝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T-4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ILT-4 mRNA表达水平(0.450±0.216)显著低于肝癌组(0.887±0.253,P<0.05),肝癌患者组在不同分期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1.061±0.126)显著高于高、中分化(0.693±0.215,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PBMC ILT-4mRNA表达水平上调,检测PBMC的ILT-4基因表达水平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研究.

    作者:喻红波;简明;刘阳;胡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颈胸椎骨折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颈胸椎骨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AS并发颈胸椎骨折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8例患者中C5~C6 5例,T9~T102例,多节段损伤1例;前中后三柱损伤6例(75%);5例行X线检查仅2例发现椎体断裂,8例行MSCT检查共发现损伤征象50个.[结论]AS颈胸椎骨折好发于下颈椎及下胸椎,多表现为累及三柱的不稳定骨折,MSCT及三维重建是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尹韶晗;陈东;姜涛;徐占国;于长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链格孢菌对熊果酸的微生物转化产物研究

    [目的]利用链格孢菌(Mlternaria alternata AS 3.577)对熊果酸进行微生物转化研究.[方法]将熊果酸投入链格孢菌液体培养基中,28℃、140 rpm条件下培养3d后,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和硅胶柱层析等手段分离纯化转化产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熊果酸在链格孢菌液体培养基中发生了生物转化反应,并分离鉴定出一个主要转化产物鉴定为3-羰基熊果酸(3-carbonyl ursolic acid).[结论]首次利用链格孢菌AS 3.577定向将熊果酸生物合成3-羰基熊果酸,为其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李庆英;延慧君;朱铁良;刘岱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布地奈德与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4ml;B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2ml;C组给予联合应用布地奈德与氨溴索各2ml.三组均加生理盐水2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连用7d.观察3组患者在治疗24h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及治疗7天后的疗效情况.[结果]C组呼吸困难、咳嗽、肺部湿啰音改善的程度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的疗效与单独应用氨溴索A组或布地奈德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与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治疗作用更直接,起效更快,效果肯定,为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辅助治疗提供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途径.

    作者:李东旭;李鹏;周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活动性结核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结核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据WHO估计,全球约有1/3人口受到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全世界每年都有新发结核病例830万以及死亡病例180万[1].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位于世界第二,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约150万,受感染人数约5亿.在结核病防治中,早期快速诊断与治疗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目前临床

    作者:王陵;杨晓燕;吕韶敏;岳晨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野战方舱医院麻醉精神类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野战方舱医院是我军为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研制成功的机动医疗单元.由功能舱、通道舱、技术保障舱组成,能够完成伤病员分类、紧急救命手术、早期外科处置、早期专科治疗等危重伤病员的救治;同时配有野战X线诊断、野战临床检验、卫生器材灭菌、野战药材供应、卫勤作业指挥、远程会诊等多种功能设施,适用于完成战时伤病员救治任务和平时野外演习、灾害救援等野外环境下对伤病员救治[1,2].

    作者:刘冬妍;葛海生;刘元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芩苷液体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直肠应用前景的温度敏感性水凝胶(液体栓).[方法]以黄芩苷(Baicalin,BC)为模型药物,以泊洛沙姆407(Poloxamer(R) F127,P407)为主要凝胶基质,以冷法制备温敏凝胶,以相转变温度为主的多因素为指标,筛选出含药液体栓的佳处方.进而借助透析袋-浆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结果]佳处方为P407-RA-PEG400(18::05:1.0).该处方,制成的胶凝温度约为35℃,7h内体外释药百分率达92%,含药温敏凝胶相比原料药不论在释药的速度和程度上均有显著优势,说明该剂型更能发挥黄芩苷的速释作用.[结论]制备出了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稳定的载药温敏凝胶,以期为难溶性药物以及中药新剂型的开发做一点新的尝试.

    作者:申去非;王正晖;陈莉;张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药防治糖皮质激素副作用145例临床观察

    糖皮质激素因其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的作用,故作为一线药物广泛用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但激素其副作用以及因减量或撤除所引发的症状反跳也较突出,如:诱发、加重感染,精神神经症状,胃溃疡、出血,肌肉萎缩,类固醇性糖尿病,皮肤软组织副作用、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等[1],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5例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观察2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发生率,两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

    作者:宋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武警部队新兵心理健康促进模式的创建及应用

    [目的]探索新训期心理健康促进模式,维护官兵心理健康.[方法]采用专家咨询、关键人物访谈、试点研究等方法进行模式的探索、验证与评价.[结果]“5+2”新兵心理健康促进模式,经试点单位实践运行,效果良好,对保障部队战斗力和安全稳定起到了促进作用.[结论]集内在素质培养和外在环境塑造于一体的“5+2”模式,值得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鉴和参考.

    作者:夏芹;刘华磊;曹春霞;李浴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microRNA在膀胱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新近发现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膀胱癌的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现已证实,miRNA有望发展为用作有效膀胱癌诊断的生物标记,提高膀胱癌的诊断率,成为治疗膀胱癌的新靶标.明确miRNA在膀胱癌中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揭示膀胱癌发病的具体分子机制,还将大大促进miRNA在膀胱癌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伟;李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芹菜素联合环磷酰胺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芹菜素联合环磷酰胺对动物接种宫颈癌细胞系(U14)的抑制作用.[方法]将U14瘤液接种在小鼠右前肢腋下,然后随机分组,根据实验要求,分别进行环磷酰胺治疗、芹菜素低、中、高剂量治疗、芹菜素低剂量+环磷酰胺和芹菜素中剂量+环磷酰胺治疗以及对照观察.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方法,连续给药8d,每天观察各组小鼠饮食、精神、活动情况及瘤体生长情况,第9天称取小鼠质重,脱椎处死,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以及两药相互作用系数(coeffictive of drug interaction,CDI)和Q值.[结果]接种第4天开始,对照组小鼠肿瘤结节明显比各实验组增大,小鼠活动受限、不活泼.芹菜素对肿瘤体积的影响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芹菜素高剂量组、环磷酰胺组及联合用药组均有抑瘤作用,以联合用药组明显,分别为67.47%及70.48%,两者具有协同作用.芹菜素高剂量治疗组小鼠体重增加明显,平均增加6.6 g.[结论]芹菜素与环磷酰胺联合对荷瘤鼠肿瘤组织显示协同杀伤作用及芹菜素有可能减轻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

    作者:孙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创伤骨科临床工作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健康教育路径是由医生、护士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适当的、具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临床服务计划,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佳和持续改进的照顾品质[1].为了验证健康教育路径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研究指定了创伤骨科健康教育路径,并在我院创伤骨科临床工作中进行实验性实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桂巧;杨丽翠;龚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武警后勤专业远程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目前,武警部队的任职教育和各类培训班基本上还在沿用集中面授的传统方式实施教学,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方式单一,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军队现代远程教育2001-2010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构建具有我军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形成符合我军实际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全军2011-2015年在职科学文化教育规划指出:搭建在职科学文化教育综合信息平台,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质量创造良好学习条件.结合这一情况,

    作者:石枫;刘晓光;庞奕晖;胡役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军事训练致胫股关节撞击伤51例

    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军事训练伤,是导致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军队医务工作者时刻关注的领域.回顾性分析了51例军事训练后所致膝关节肿痛及功能障碍患者,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黄成;贾英军;刘积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BL与L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与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实习的126名军医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实习医师,随机分为PBL教学组(n=62)和LBL教学组(n=64);分别采用PBL与LBL教学法进行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专业考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PBL组与LBL组在考试总分、基础知识题、临床应用题、综合分析题的平均分值有差异性(P<0.05),其中PBL组的考试总分、临床应用题、综合分析题的平均分值高于LBL组,而基础知识题的平均分值低于LBL组;PBL组与LBL组的理解记忆题的平均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PBL教学组在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理解、培养自学能力、锻炼语言表达、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分析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改善归纳能力8个方面给予优良的评价率高于LBL教学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记忆2个方面,PBL教学组与LBL教学组优良的评价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LBL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的教学考核分数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的优良率更高,但对基础知识点的强化有待完善,应在今后的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应用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实践.

    作者:朱航;王广义;薛浩;邢攸红;汪加慧;王晓军;谢伟;韩宝石;章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对新兵集训期卫生防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武警新兵集训期间非外伤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将驻津武警某部2009年入伍535名新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新训开始后1个月疾病发病情况,对实验组新兵进行为期2周的健康教育指导.统计健康教育后1个月实验组及对照组疾病发病情况,并对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训第一个月内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居首位(发病率52.15%),发病率居于第二位的是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16.82%),皮肤系统疾病中疥疮发病率1.68%,冻伤发病率3.55%.经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对照组低(37.13% vs 45.63%,P<0.05),下消化道疾病发病率较对照组低(7.35% vs 12.55%,P<0.05),两组间疥疮发病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0.7%vs 3.04%,P<0.05),上消化道疾病和冻伤发病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入伍新兵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有效减少新训期间内科系统及皮肤系统疾病的发生,保障新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姚旻;吕晓楠;李春华;刘振强;王丽;赵爱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