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洁;莫晓枫
目的:观察自拟荷芪散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配到对照组Ⅰ(G1)、对照组Ⅱ(G2)与观察组(G3).G1组单纯皮下注射利拉鲁肽,G2组口服自拟荷芪散,G3组皮下注射利拉鲁肽及口服中药荷芪散,疗程均为14周.对比治疗前后三组中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及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评估疗效.结果:(1)治疗前三组间基线特征均衡性良好(P>0.05).(2)治疗后G1、G2、G3组中所有患者的血糖、血脂及HbA1c均有明显下降(P<0.05),以G3组效果为明显.此外,G2、G3组除血糖、血脂及HbA1c下降外,其还可减轻胰岛素抵抗、控制体重及降低中医症候积分(P<0.05),且G3组的作用效果明显要优于G2组.结论:自拟方荷芪散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不仅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及HbA1c,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胰岛抵抗与中医症候积分.
作者:刘雪梅;李惠林;赵恒侠;渠昕;程波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热敏灸是选择热敏穴位悬灸,激发透热、扩热、传热,通过经气传导,达到远部热、深部热、患部热,从而显著提高疗效的一种新灸法.热敏灸源于经典、基于临床、继承创新,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技术.陈日新带领的科研团队从灸疗热敏现象入手,围绕“灸疗穴位敏感性”与“灸疗充足时间量”两个关键科学问题,沿着肯定现象、探索规律、提高疗效、创新理论的研究思路,发现了灸疗特异性穴位,即热敏穴位;创立了“辨敏施灸”新技术,即热敏灸技术;建立了“敏消量足”的灸量标准,即个体化佳灸时标准;构建了灸疗理论新体系,即热敏灸理论体系;显著提高了灸疗疗效,开辟了人体机能体表热敏调控新天地.
作者:谢丁一;陈日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明末清初新安医家郑重光《素圃医案》中运用参芪桂附姜的特色.方法:通过对《素圃医案》认真学习,整理、分析书中相关医案,归纳、阐述郑重光临证运用参芪桂附姜的经验.结果:《素圃医案》是郑重光晚年所著,蕴含其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其善用参芪桂附姜,用药各有法度,其特色大抵可归纳为:参芪桂附各有是证,温补之法功在参芪,扶阳法妙在桂附姜,有故无殒不拘时风.结论:郑重光运用参芪桂附姜颇具特色,与当时吴医置附子不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用药特色对现代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荣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为探讨“基于病例的引导复习”教学法在生理学科的教学效果,在江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开展该教学模式教学,通过考试卷面成绩及对施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基于病例的引导复习”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促进学科建设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崔艳茹;刘海云;权赫秀;屈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检测水通道蛋白9(AQP9)及甘油激酶(GK)表达的变化,探讨滋肝阴方一贯煎抗肝癌的机理,并比较一贯煎、化疗及一贯煎化疗联合抗肝癌机理的异同.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化疗组、一贯煎组、一贯化疗联合组.腋下注射H22细胞建立H22荷瘤模型,一贯煎组造模前两周开始用药(剂量为23g·kg-1 ·d-1),化疗组(环磷酰胺50mg·kg-1·d-1,隔日1次)及一贯化疗联合组造模后用药,造模14d后处死小鼠称重,取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取脾组织称重计算脾指数,免疫组化检测AQP9及G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一贯煎组、化疗组及一贯化疗联合组均具有显著抑瘤作用(P <0.05或P<0.01);一贯煎组能显著提升脾指数用AQP9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贯化疗联合组AQP9蛋白表达减少,与化疗组及一贯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贯煎可增加GK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及化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贯化疗联合则会减少GK蛋白的表达,与一贯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具有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功效,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滋阴上调AQP9及GK蛋白表达,这可能与该方能增强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而加速细胞凋亡的速度,并可维持血糖保证重要器官的葡萄糖供给有关.但在促进AQP9及GK蛋白表达方面,一贯煎与化疗药无协同作用.
作者:谢斌;饶斌;谢雄;刘红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与医疗实践中反复总结、不断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与良好疗效的医学体系.中医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疗效独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以市场化、商业化导向的改革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服务的公平性与社会满意度下降的问题.中医药作为医学科学中的特色资源和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简、便、廉、验”、“治未病”、辨证论治的诊疗模式等优势积极参与基层医改,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作者:李小贞;王河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病窦综合征,又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者较多,以头晕胸闷、气短乏力为主要症状,病情较重者会出现晕厥.此病属中医学“心悸”“眩晕”“胸痹”等范畴,多年来笔者运用中医理法治疗病窦综合征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案例及体会介绍于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蒋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优化通淋汤的机器煎煮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通淋汤机器煎煮工艺的浸泡时间、煎煮温度和煎煮时间三个参数.通过HPLC测定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绿原酸、结合型蒽醌含量和浸出物量为考察指标进行工艺对比研究.结果:通淋汤佳机器煎煮工艺为浸泡20min后于105℃煎煮30min.结论:经优化的机器煎煮工艺优于传统水煎工艺,且方法稳定可靠.
作者:李晶;谭小辉;熊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刘中勇教授自创的补肾启枢强心颗粒由制附片、党参、淫羊藿、菟丝子等药物组成,应用于临床15年余,治疗心力衰竭收效颇良.
作者:唐娜娜;曾滨;李林;刘中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易经筋对神经衰弱学生的健身效应.方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习练健身气功易经筋,对照组不参加气功及其它系统性的健身锻炼,分别于实验3个月、6个月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效果观察.结果:实验3个月后,观察组神经衰弱常见症状评定量表5个因子均降分明显,SCL-90的6个因子降分明显,GWB的6个因子升分明显,与实验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除外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因子)差异均明显(均P<0.01).实验6个月后,观察组各量表的因子得分进一步改变,与实验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敌意P <0.05,其他均P<0.01).结论:健身气功易筋经对神经衰弱学生具有良好的健身效应,不失为对神经衰弱症患者有效的行为干预方式.
作者:钟志兵;万志莉;章文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后溪穴治疗咽喉肿痛古今文献记载和治疗的理论基础、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查找古今文献资料,搜寻后溪治疗咽喉肿痛相关记载,网罗相关临床应用并分析其治疗原理.结果:用后溪穴治疗咽喉肿痛古人就已使用,古书中也早有记载.但是其临床应用比古代在相对于通过后溪治疗其它疾病上要少得多.结论:后溪治疗咽喉肿痛从古至今都有很好的疗效,却不被今人充分地运用到临床,且此法须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何慧;姚玉芳;顾欢;朱婉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苍耳子油壳聚糖纳米微粒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及鼻激发制备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给予苍耳子油壳聚糖纳米微粒滴鼻治疗,并与苍耳子油比较,观察小鼠行为学和鼻腔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及用ELISA方法对血清总IgE和IL-4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苍耳子油壳聚糖纳米微粒可明显降低卵清蛋白致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血清中IgE和细胞因子IL-4的水平,及减轻过敏性鼻炎小鼠的抓挠鼻部和打喷嚏等症状,与苍耳子油组相比,同样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苍耳子油壳聚糖纳米微粒相较苍耳子油对小鼠过敏性鼻炎模型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裘梁;曾文雪;董德刚;王曼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10),又名雷公藤内酯醇,是雷公藤多种有效提取成分中免疫抑制及抗炎作用强的单体.近年研究发现,T10不仅能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来减少蛋白尿、治疗肾脏疾病,还能通过多种机制对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成分足细胞起到保护作用.本文从足细胞损伤机制出发,将T10对足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响;程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大黄总蒽醌胶囊中5种蒽醌苷元及5种游离蒽醌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 C18柱,(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440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5种游离蒽醌线性关系良好,水解后5种蒽醌苷元及总游离蒽醌回收率为100.54%和101.58%,RSD分别为1.4%和1.1%.结论:本方法操作快速、准确,可作为大黄总蒽醌胶囊中蒽醌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吴迪;袁海铭;曾宪仪;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防风通圣散对小鼠过敏性哮喘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将7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对照组(每日予2mg/kg灌胃)、防风通圣散水煎剂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予2.44mg/kg、4.88mg/kg、9.76gmg/kg灌胃),每组各12只.鸡卵清白蛋白(OVA)先腹腔注射,再雾化吸入建立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LISA检测BALF内IL-4和IFN-γ含量,计算IFN-γ与IL-4的比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BALF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P <0.01);BALF内IL-4含量明显升高(P<0.01),IFN-γ含量明显下降(P<0.01),IFN-γ/IL-4明显减小(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各组BALF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IFN-γ含量增加,除防风通圣散低剂量组外(P>0.05),其余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BALF内IL-4含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IFN-γ/IL-4均增加,防风通圣散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防风通圣散低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风通圣散各治疗组间呈浓度正相关.结论:防风通圣散能够治疗过敏性哮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过敏性哮喘BALF内IL-4和IFN-γ含量,平衡Th1/Th2实现的.
作者:左志琴;沈志华;周至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鼻咽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为其首选手段,但放疗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何若苹主任中医师认为,放疗后内外火邪相合为患,提出以益气养阴为首要治则,兼以泻火、消解等治法.
作者:骆丽娜;何若苹;傅丹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建昌帮药业发源于江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炮制流派之一.本文从建昌帮药业的发展史,中药饮片炮制特色,特色品种代表性饮片的介绍以及建昌帮药业的传承来阐述建昌帮中药炮制的优势和技术特点,以推广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振兴建昌帮药业.
作者:孟振豪;钟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建立可行可控的药剂学设计性实验,通过独立查阅文献、研讨辩难,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撰写报告论文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培养药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作者:关志宇;陈丽华;杨明;黄潇;曾文雪;刘婧;朱卫丰;徐欣欣;关云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总结连建伟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发现其临床上高度重视脉证合参,对于脾胃病的诊治,多从关脉辨治入手.现从几种常见脉象出发,探究连老的学术思想特色及用药规律.对中医师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来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清肝泻肺止血方治疗肝火犯肺型支扩并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有关诊断标准的肝火犯肺证支扩并咯血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清肝泻肺止血方治疗,对照组予对症止血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咯血及主要症状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7.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0.0%相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显控率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66.67%高于对照组43.33%.(2)观察组咯血总有效率90.0%、平均止血时间3.53±2.57天,均优于对照级总有效率70.0%、平均止血时间5.20±3.63天,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肝泻肺止血方治疗肝火犯肺型支扩并咯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媛;胡春媚;胡青云;王丽华;李映霞;张元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