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佘运初生理学教学经验及科研成果总结

肖爱娇;欧阳镇;王河宝

关键词:生理学, 佘运初教授, 教学经验, 科研成果
摘要: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佘运初教授的生理学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具体来说,其生理学的教学经验主要是创立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设计新颖的教学器具等;生理学的科研成果主要表现为探讨生理学与中医药的关系取得了新进展、建立了当时新的实验方法、以及制备了国内先进的实验试剂.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口臭个案报道

    目的:通过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1例寒热错杂型口臭的个案报道,拓展半夏泻心汤治疗疾病范围并为临床提供治疗口臭的新思路.方法: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辨证论治治疗口臭的病因病机,阐述其合理性和辨病机的重要性.结果:寒热错杂型的口臭应以寒热同调,辛开苦降法来治疗,选用半夏泻心汤,疗效显著.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口臭有明显疗效,该处方不只是治疗心下痞的名方,也可运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病机分析在处方用药中很关键.

    作者:郭玲;郑小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明代养生著作《厚生训纂》考略

    周臣《厚生训纂》一书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后几经刊刻,现存版本主要有:文会堂本、孙名成本、涵虚阁本、《寿养丛书》本、映旭斋本、种德堂本、《寿养丛书》精抄本.该书以保健、防老、长寿的理念为基础论述养生,针对个人睡眠饮食、日常起居、性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提出细致规范,认为养生并非玄虚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可加以实践的身体言行.

    作者:张孙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新进展

    偏瘫肩痛(HSP)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早期处理不当容易给患者增加痛苦,阻碍上肢功能恢复,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以中医药治疗为切入点,分别从中药口服、外用及其他治疗方法这几方面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罗方;潘素琴;逢锦熙;倪克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山广志治癌排毒三法谈

    总结山广志教授提出“宣通三焦,发汗解毒”“调化州都,利尿排毒”“荡涤仓廪,洁腑排毒”治癌排毒三法,其实质是利用汗液、二便的排出途径给癌毒以出路,并在排毒的同时调节人体之气,以恢复机体的正常运作.

    作者:李生洁;山广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建设《组织胚胎学》多媒体网络课程的内容及体会

    组织胚胎学的教学难点是内容多,课时少,学生缺乏镜检经验以及对组织图像理解的完整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实现医学教学手段的改革,利用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是必然趋势.文章具体阐述了网络课程的研究背景、研究过程,研究内容、特点和体会.该课程的开发和推广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形象理解,同时也为师生之间和同行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作者:彭胜男;应然;洪婷;殷玉婷;黄青;朱清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葛根白芷分散片的处方筛选及与其普通片溶出比较

    目的:研究葛根白芷分散片的处方工艺,并与其普通片溶出进行比较.方法:对填充剂微晶纤维素MCCHP101和崩解剂交联聚维酮PVPP处方用量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分散均匀性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葛根白芷分散片适宜的处方组成,并以片重差异、分散均均性、硬度、脆碎度和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两种片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根据确定的处方工艺制备的葛根白芷分散片的平均崩解时间为74.7s,均通过二号筛,分散均匀性好.葛根白芷分散片在2min时溶出累积溶出率达到88.8%,而其普通片仅为9.6%,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分散片在8min时累计溶出率可达到90%以上,而普通片在60min时才可达到90%以上.结论:所制备的葛根白芷分散片具有崩解快、分散均匀、有效成分溶出快的特征.

    作者:潘玲玲;黄芳;周翔;梁新丽;朱梦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百药煎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

    了解百药煎的历史炮制沿革和现代研究状态,笔者查阅大量古今文献资料,古代资料以《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为主,并通过查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地方炮制规范,对其关于百药煎的炮制进行了归纳、整理和总结.百药煎主要由五倍子与茶叶、酵曲发酵而成.但是不同地方,其炮制工艺辅料亦不同.百药煎炮制历史沿革的概括总结,为百药煎的炮制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彭璐;龚千锋;李小宁;龚志勇;俞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PLC测定大豆磷脂虫草头孢菌粉溶液中腺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大豆磷脂虫草头孢菌粉溶液中腺苷的含量.方法:使用Welch Ultimate AQ-C18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pH6.5)[取0.01 mol/L磷酸二氢钠68.5ML与0.01 mol/L磷酸氢二钠31.5ML,混合(pH6.5)]-甲醇(85:15)为流动相,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虫草腺苷在0.0302~0.604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7.88%,RSD为0.8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有效地控制大豆磷脂脂质体的质量.

    作者:沈萍;汪军;李忠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谢强治疗喉痹方药理法辨析

    目的:通过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符合标准的谢强教授治疗喉痹病的原始处方进行全面深入地整理和分析,总结谢强教授治疗喉痹病的用药规律及诊治思想.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喉痹病的原始病历处方,运用Excel2010、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谢强教授治疗喉痹病的用药规律.结果:符合标准的处方227方,共得到118种药物,总频数1849,使用20次以上的药物25种,主要使用药物类别有: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收涩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结论:通过对处方数据分析可以提炼归纳出隐含谢强教授在组方用药中的部分规律和治疗思想,为临床辩治喉痹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思路.

    作者:洪静;邓琤琤;涂厚姝;谢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连建伟运用参苓白术散验案举隅

    介绍连建伟教授运用参苓白术散的6个验案,并进行分析总结,以反映其学术思想,同时为运用参苓白术散拓宽思路.

    作者:来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灌肠配合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49例

    目的:观察和总结中药灌肠配合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确诊为UC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配合中药内服,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配合清热利湿法治疗UC的效果优于单纯口服美沙拉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卫清;廖为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阿尼西坦缓释片中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阿尼西坦缓释片含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尼西坦缓释片含量,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50mm ×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2 nm;进样量:20μL.结果:阿尼西坦缓释片含量测定的回归方程为:Y =23.176X +21.312(n =0.9999).阿尼西坦的浓度在60.24 ~ 140.5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79%(RSD =0.70%,n=9).结论:该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方便准确,可用于阿尼西坦缓释片的质量标准控制.

    作者:李连坤;王玥玥;王甜甜;王雪;张美玲;贡济宇;蔡广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穴位埋线法治疗癫痫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对国内穴位埋线法治疗癫痫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常用穴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查阅国内的医学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查找有关穴位埋线法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2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543名受试者,均为随机对照试验.结论:治疗癫痫常用的穴位为丰隆、筋缩,穴位埋线法治疗癫痫效果较好.

    作者:齐城成;章新友;仵倚;周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刘桂颖治疗哮喘1则

    刘桂颖主任主任医师,在治疗哮病方面临床经验丰富,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风”“痰”“瘀”为其主要病理因素,而痰为其夙根.故而多采用“宣”“降”“清”“润”之法,祛痰活络贯穿其中,强调搜剔伏邪,并兼顾脾胃.

    作者:陈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液体炮制辅料应用概况

    对目前中药炮制过程中的液体辅料酒、醋、蜂蜜、盐水、生姜汁、甘草汁、米泔水的应用情况进行分类概述,讨论液体辅料在炮制过程中,对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的影响,阐述液体辅料改变药性、增强药物疗效、消除或减弱毒性及不良反应的途径与机制.

    作者:李小宁;龚千锋;于欢;钟凌云;张金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大学生体质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质分布的现状,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00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结合王琦教授中医体质分类判定的60个问题设计问卷,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方程得出在校大学生4种主要偏颇体质的影响因素,在利用方差检验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受调查的学生睡眠质量一般,睡眠不足的学生中的体质主要为气郁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和气虚质等五种体质,并且睡眠质量,人际交往,吸烟,饮酒,家庭因素,学习成绩,锻炼身体与体质分布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作者:熊萍;陶文启;沈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耳穴贴压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36例

    目的: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评价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法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2h后症状缓解情况、彩超检查提示胆囊功能改善情况、2h内同一时间段内疼痛消失例数情况以及治疗3d后综合疗效评价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法对于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具有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腹痛,提高临床疗效,操作简便,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马悦茗;陈惠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高血压病防治策略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病,该病有蔓延趋势,临床上分阶段进行防护或治疗是应对高血压病的好策略.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将中医整体观念、体质辨识及四诊合参等理论运用于高血压病各阶段的防护与治疗,对于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减少并发症,甚至阻止疾病的继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河宝;孙悦;丁成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针灸补泻的临床实践中探讨经络腧穴与筋膜学的关系

    通过多年小针刀及针灸的临床实践,认识到经络腧穴是由人体的筋膜组织和筋膜之间的“空隙”共同组成的这一实质,单纯谈论有形的筋膜组织,而忽视筋膜间隙里的无形的“空”,是难以在临床中给予圆满的答案.

    作者:钟叙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佘运初生理学教学经验及科研成果总结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佘运初教授的生理学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具体来说,其生理学的教学经验主要是创立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设计新颖的教学器具等;生理学的科研成果主要表现为探讨生理学与中医药的关系取得了新进展、建立了当时新的实验方法、以及制备了国内先进的实验试剂.

    作者:肖爱娇;欧阳镇;王河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