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婷;沈孝丽;周惠芳
目的:介绍太冲、风府穴治疗帕金森病的基础研究,从理论依据的角度探索提高临床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保证选穴的高效性。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对太冲、风府穴治疗帕金森病基础研究的文献,归纳从神经生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太冲、风府穴治疗帕金森病深入研究的相关成果。结果:基础研究的结论佐证了太冲、风府穴治疗帕金森病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结论:多种作用机制都证明太冲、风府穴对帕金森病有效,从循证医学和基础研究的角度为将来临床更好的运用和推广太冲、风府穴治疗帕金森病提供科学的证据和理论依据。
作者:郭敏;陈华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半夏泻心汤作为辛开苦降,调畅气机的一张经方,临床大量用于胃炎、肠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道疾病及其他一些内科杂病。本文整理总结了近10年关于半夏泻心汤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应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探讨以半夏泻心汤调畅脾胃气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意义,并为半夏泻心汤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现代药理研究和中医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夏婷婷;刘清源;何赛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以2006—2012年《江西卫生统计年鉴》为依据,对江西省乡镇卫生院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注册护士等卫生资源的配置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近几年,江西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配置有很大的提升,但与城市医院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作者:宋伟才;吴艳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汪明德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独到的见解和用药,临证主张以痰、热、瘀实邪为主,偶夹有肾虚,自拟三黄汤滋肾清热、活血化痰。
作者:陈梦燕;汪明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中药寒、热药性判别模型与方法。方法:利用中药寒、热药动物实验,获取代谢组学数据;再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中药寒、热药性分类判别模型。结果:基于随机森林构建的中药寒、热药性代谢组学分类判别模型,能够很好地实现分类判别,总体准确率超过90%;用前30个重要的M/Z值构建的分类判别模型,同样有很高的分类准确率;经7∶3测试,准确率也超过90%。结论:基于随机森林的中药寒、热药性代谢组学分类判别模型,经实验数据建模验证表明其可行有效。
作者:聂斌;郝竹林;桂宝;王卓;杜建强;王国龙;张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分析了《内经》“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的条文内涵,认为在临床辨治胀病和腹胀大病证时要重视因热致患的病机变化,结合临证验案探讨其临证运用,体现了内经理论研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作者:石卉琴;郑红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古文献的分析来揭示中医“见微知著”的深层含义;方法:从渊源追溯、医案举例、临床应用等方面来阐述“见微知著”有异于通常的解释;结果:“见微知著”的确切含义并不能被“以小见大”所涵盖;结论:除“以小见大”的含义外,“见微知著”还蕴含着对未来疾病动态的预测。
作者:钱苏海;钱俊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递增,已成为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冠心病有其特殊的症状、病因病机及治疗特点,临床症状复杂且多不典型,程度较重且预后偏差,合并症较多,治疗棘手。其病因西医认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原因虽不完全明确,但各种危险因素皆对老年人不利。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人届老年五脏六腑每露虚象,且“五脏之滞皆为心痛”,老年冠心病的病因中医认为以实少、虚多,标实本虚为主。对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疗西医重视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因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改变(减弱或增强),及对药物副作用的反应增加,故用药要严密跟踪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对于针对老年人的PTCA,也要严格评估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不能盲目追求手术治疗;中医则以“补虚辅以祛实”为治疗大法,不独着眼于心,重视心与他脏关系,辨证论治。
作者:刘子龙;康立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浙江省名中医王会仍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经验。方法:整理王会仍对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典型医案,分析王会仍对本病的辨证治疗特色和用药特点。结果:王会仍认为治疗哮喘当首辨虚实,急性发作期以实为主,治以温肺散寒、清泻肺热、化痰定喘;缓解期以虚为主,治以补肺固表、健脾益气、温肾纳气。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方法,王会仍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其经验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刘贤忠;陈芳;王会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身痛逐瘀汤对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脊髓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8 MAPK)蛋白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身痛逐瘀汤单倍剂量组(6.5g/kg)、身痛逐瘀汤双倍剂量组(13 g/kg)。假手术组切开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模型组结扎坐骨神经诱导神经痛模型,术后未给予干预治疗。给药组在造模后第3天开始灌胃给药,在造模后第3,5,7,14d观察大鼠热痛阈、机械痛阈、运动评分值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CCI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Blot检测大鼠脊髓p38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在造模后第7d和第14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热痛阈值、机械痛阈值出现显著降低,右侧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1),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免疫阳性物质表达显著增多;与模型组相比,身痛逐瘀汤给药组均可显著提高热痛、机械痛阈值(P<0.05;P<0.01),并降低右侧后肢运动评分值(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第7d和第14d脊髓磷酸化p38蛋白(p-p38)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身痛逐瘀汤给药组在造模后第14d可显著下调脊髓p-p38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中药复方身痛逐瘀汤可抑制CCI大鼠的痛敏反应,改善患侧后肢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磷酸化p38蛋白表达,降低脊髓神经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王志福;俞向梅;龚德贵;林心君;王彦青;吴根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对近5年来江香薷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概述,江香薷挥发油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多,挥发油以外化学成分研究较少。江香薷具有抗菌、杀虫、抗氧化等药理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总结为江香薷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苗琦;方文娟;张晓毅;罗光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不同厂家所使用不同原材料制得的多批微晶纤维素进行聚合度测定,讨论不同原材料对微晶纤维素聚合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粘度法对微晶纤维素的聚合度进行测定,方法稳定,装置及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结果:经过对9个国内外不同厂家所生产的25批微晶纤维素进行聚合度测定,结果均符合美国药典USP34-NF29的规定(≤300),但不同厂家之间的产品聚合度有一定差异性。结论:不同的原材料会对微晶纤维素的聚合度造成一定影响,其中以精制棉为原材料的微晶纤维素聚合度高,范围在219~234;以纯棉纤维素为原材料的微晶纤维素聚合度低,范围在87~95。
作者:吕尚;魏惠珍;饶毅;罗晓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系统评价气功疗法对高血压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VIP(1989~2014.5)、WanFang Data(1980~2014.5)和CNKI(1992~2014.5)收集有关气功治疗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到2014年5月13日。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亚组和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稳定性。结果:终纳入9个研究,共1367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疗效率OR (95%CI)分别为7.09(2.54,19.80)、4.73,(0.95,23.47)、0.25,(0.13,0.48)]表明气功联合降压药或者物理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总疗效率高于单纯的药物和物理疗法,但单纯的气功疗法并不比药物好。气功干预或单纯的气功锻炼在缓解症状情况优于药物[17.48(10.30,29.65)]。[收缩压MD(95%CI)分别为-7.07,(-11.31,-2.84)、-11.17,(-21.86,-0.49)、-08.20,(-12.04,-4.36)和舒张压分别为-4.49,(-13.17,4.19)、-8.13,(-12.70,-3.56)、-4.90,(-7.79,-2.01)]。表明气功联合其他疗法或者单纯的气功锻炼其降低收缩压的效果比单纯的降压药好,以及单纯气功锻炼治疗高血压病在降低舒张压效果优于药物。但是气功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在降低舒张压效果却不明显,并且随着练功的时间的延长在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效果也不明显,由于存在异质性,对其进行亚组及敏感性分析发现,结果较稳健,有待进一步的大量研究试验证实。结论:气功疗法在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配合降压药或其他疗法降压效果及控制临床症状较单纯治疗好。但本研究纳入RCT质量均低,样本量较小,结论尚需大规模高质量RCT证实。
作者:肖微;章文春;陈晓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应用一测多评法建立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7个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人参皂苷Rg1作内参物,计算人参皂苷Re、Rf、Rb1、Rc、Rb2、Rd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参麦注射液中各成分的含量。比较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适用性。结果: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人参皂苷Re、Rf、Rb1、Rc、Rb2、Rd按一测多评方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可以作为一种简便准确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参麦注射液多种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赵雯;龚千锋;许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白塞氏病属中医学“狐惑病”范畴,其发生是在脾胃亏虚的基础上,水湿停滞,易生湿浊,湿浊蕴结于内,日久化生湿毒之邪而致。脾胃亏虚、湿毒内蕴为其基本病机,祛湿解毒应贯穿其治疗始终。
作者:李思敏;包洁;汪琴静;谢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因阳痿而就诊的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其中绝大多数患者不耐受单纯的补肾壮阳之品。笔者根据临床观察认为,肝气郁结,湿聚化热为此类人群的主要病机。据此,总结出调肝启阳汤,根据次症的不同加减运用,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春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栝楼牡蛎散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影响。方法:将健康ICR小鼠49只,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栝楼牡蛎散组。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小鼠,5天后灌胃治疗,持续15天。实验结束后,测定血糖水平、脏器指数、血清总胆固醇( TG)、甘油三酯(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含量。结果:栝楼牡蛎散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的血糖水平(P<0.01)、减少体重的下降(P<0.01),调节血脂代谢(P<0.01)。结论:栝楼牡蛎散对四氧嘧啶所致小鼠血糖升高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姚婷;沈孝丽;周惠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辨体施治是因人制宜的具体实践,体现“治病求本”的原则。“温热大师”叶天士十分重视辨体施治,在其《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等著作中可窥见一斑,笔者试从叶天士在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中对不同体质的患者的辨识与防治,从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诱发因素、体质与诊断、体质与防治等方面探讨叶氏的辨体施治观。
作者:郑春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姜黄素眼用脂质体的角膜透过性。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以三甲基壳聚糖对脂质体囊泡进行包覆;采用过膜法、粒径及电位测定仪对脂质体进行理化性质分析;采用离体兔角膜透过实验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成像技术,对三甲基壳聚糖包覆的脂质体的角膜透过作用进行研究。结果:三甲基壳聚糖对脂质体的包覆对脂质体的包封率无明显影响,但粒径、电位有所增大,同时角膜透过显著高于未包覆脂质体组,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可促进脂质体囊泡渗透至角膜上皮深层60μm处,并主要以细胞旁路途径发生角膜透过。结论:该研究表明三甲基壳聚糖对脂质体囊泡具有明显的角膜促透作用。
作者:张婧;李翔;罗云;梁新丽;廖正根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