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9例鳃裂囊肿和瘘的临床分析

康月刚;王志兴

关键词:鳃裂囊肿, 鳃裂瘘, 诊断, 治疗
摘要:鳃裂囊肿和鳃裂瘘均属于鳃裂畸形的一种,是临床较少见的胚胎残余组织形成的疾病.因其位置深在,与颌面及颈部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结构关系密切,在诊断及治疗上均有一定的困难.自1990年3月-2005年5月间我院共收治鳃裂囊肿和瘘的患者29例,本文拟通过复习病例,对该病症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5-FU诱导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ASODN)对5-FU(5-氟尿嘧啶)诱导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合成survivin ASODN并经脂质体转染至K562细胞内,MTT法观察survivin ASODN组、5-FU组及5-FU联合survivin ASODN的细胞毒作用,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核形态,镜下计算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400、600、800、1000nmol/L survivin ASODN处理K562细胞44h后,IC50为800 nmol/L;与单独使用survivin ASODN或5-FU相比,5-FU联合800 nmol/L survivin ASODN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1);Hoechest33342/PI双荧光染色可观察到survivin ASODN组、5-FU组及5-FU联合survivin ASODN组均出现明显核固缩、凝集等细胞凋亡表现.镜下细胞计数,survivin ASODN组、5-FU组及5-FU联合survivin ASODN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55%、53.85%、86.70%.[结论]Survivin ASODN可增强K562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作者:靳秋月;王瑞珉;谢红;陈立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氧化还原液在肾移植术后预防感染中的应用

    肾移植术后感染的预防是术后护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各移植中心在治疗护理中选用消毒剂不尽相同,我们选用氧化还原液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减少了并发症,促进了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带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在胃镜直视下治疗食管狭窄的临床意义

    [目的]回顾性分析带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在胃镜直视下治疗食管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行食管狭窄扩张术后,在胃镜直视下准确置入带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术后观察其对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87例患者均顺利置入带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吞咽困难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近期疗效显著,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了生存时间;主要并发症为胸骨后疼痛和胃食管反流,无大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带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在胃镜直视下治疗食管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任万英;夏时海;乔爱军;张春霞;任凤琢;李华;谢立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芸香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细胞色素C表达变化

    [目的]研究芸香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色素C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分离细胞线粒体和胞浆,经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Western Bloting检测线粒体、细胞浆细胞色素C表达.[结果]芸香浓度为2×10-5、4×10-5、8×10-5 mol/L时,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性;Hoechest33342/PI双荧光染色可观察到明显核固缩、凝集等细胞凋亡表现,Western Bloting检测4×10-5 mol/L药物处理细胞后线粒体细胞色素C表达水平下调,细胞浆出现明显细胞色素C蛋白条带.[结论]芸香诱导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可能与线粒体途径有关.

    作者:姚丽;靳秋月;陈立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

    人类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发生和发展受多基因和多环境因素影响,虽经大量的实验研究,仍无法确定导致高血压的决定性因素,但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至少30%~50%的血压变化是由基因这一因素引起的[1].

    作者:宋冬林;李玉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导管介入治疗复合先天性心脏病2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5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年,于2005年4月20日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90次/min,呼吸26次/min,体重26 kg,面色正常,无紫绀,无杵状指/趾,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腹平坦,肝脾未触及.X线:肺动脉段突出,心脏大小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孙书红;杨星昌;胡晓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肿瘤患者及其配偶的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描述肿瘤家庭中患者及配偶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比较患者与配偶间差异,探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6例肿瘤家庭中患者和配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测定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1)SCL-90量表测量结果提示,患者组在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惧方面因子分高于常模;配偶在总分、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方面因子分高于常模;患者在躯体化、强迫、恐惧因子分上显著高于配偶;(2)与常模相比较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下降,配偶在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精神健康维度得分下降;(3)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肿瘤分期、病程、治疗方式;患者的SCL-90总分、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因子分以及配偶的SCL-90总分、焦虑、抑郁因子分也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相关.[结论]针对肿瘤家庭的心理特点制定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炜;洪立立;王绍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儿童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右心形态变化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右心形态的改变及超声心动图的检测价值.[方法]全组68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ASD患者术前右心房长径和横径,右心室前后径、长径、横径及舒张末期右室横截面积,并手术后2 d、3个月、6个月复查.[结果]右房长径和横径,右室前后径、长径、横径和横截面积术后2 d、3个月、6个月均比术前减小(P<0.01).右心形态的改善,右室早体现在前后径及横径上,长径改善较小且出现较晚;右房横径和长径缩小明显.[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有效评价ASD封堵术后右心结构的改善.

    作者:蔡江涛;张华;张越;白梅;危红莉;李鲍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伴阵发性高血压低血糖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主因糖尿病史17年,视物模糊,阵发性血压升高3年,头昏乏力4个月,加重2周入院.患者17年前出现口渴、多饮、多尿伴消瘦,在当地医院查糖耐量试验示2型糖尿病,给予优降糖2.5 mg 2次/d,降糖灵25 mg 3次/d治疗,症状好转.3年前开始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阵发性血压升高,(160~170)/(90~100)mmHg(1 mmHg=0.1333kPa),便秘,偶有头昏,无心慌和冷汗,无饥饿感,间断服用复方降压片和果导片治疗.

    作者:李德强;邱明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IL-1β及其受体在机械性脑损伤大鼠脑干中的表达

    [目的]通过复制Marmarou's大鼠机械性脑损伤模型,研究脑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ukin-1β,IL-1β)及其受体IL-1RI在脑干中表达的时序性特点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及损伤后30 min、1、2、4、8、12、24、48、72、120 h组.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脑干中IL-1β、IL-1RI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脑干部位可表达少量IL-1β及IL-1RI.与对照组相比,脑干中IL-1β的表达在损伤后30 min~12 h显著升高(P<0.01),并在2 h达高峰,然后逐渐降低,损伤后24h降至正常水平,而脑干中IL-1RI的表达在损伤后1~8 h显著升高(P<0.01),并在4 h达高峰,然后逐渐降低,损伤后24 h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在闭合性脑损伤早期脑干中IL-1β及IL-1RI的表达即显著升高,后期逐渐恢复正常,共同参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宋立新;战丽;梁林;张永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龄患者开胸手术的危险因素及围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的危险因素和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在全麻下开胸手术的70岁以上老年人33例的临床经验.[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36.36%)、早期死亡2例(6.06%);衰老性合并症是围术期并发症及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并非开胸手术的禁忌证,严把手术适应症、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合理的设计手术切除范围、适时使用电视胸腔镜、胸壁侧切口微创操作等综合治疗后,可使大部分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作者:王建东;辛永祥;李飞;左占杰;张洪波;李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胆石形成早期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胆固醇结石形成早期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变化.[方法]用45只豚鼠做实验,在胃窦、十二指肠和空肠浆膜埋植银丝电极,记录MMC.[结果]随着1%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时间的延长,胃肠MMC周期、Ⅱ相时程逐渐延长,Ⅲ相时程逐渐缩短.[结论]胆固醇结石形成早期,消化间期MMC周期延长,Ⅱ相时程延长,Ⅲ相时程缩短.

    作者:王陵;白文元;段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成人股骨头坏死治疗进展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由多种病因共同作用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或骨细胞变性,进而导致骨的有活力成分(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引起的复杂病理过程.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平均发病年龄38岁,如早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使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变窄,后导致骨关节炎,绝大多数患者终都需要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作者:徐挥;孙明林;王景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甲氧苄胺嘧啶短程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我院于2002年9月-2004年9月尝试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甲氧苄胺嘧啶(甲氧苄啶TMP)四联疗法方案,以探索其对HP根除的疗效及安全实用性,报告如下.

    作者:尹建明;王敏;刘英新;孙凤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安装起搏器患者原位心脏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我院2005年来开展了2例心脏移植手术,其中1例为冠心病安装起搏器后行心脏移植手术,现将其麻醉围术期的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杜中东;袁建国;童建成;黄云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天津地区儿童肠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监测近4年来天津地区儿童与腹泻有关的肠道病原菌的构成和药敏情况,为本地区儿童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并指导临床医生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集近4年我院门诊及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常规培养筛选出致病菌,通过生化和血清学鉴定到种、群、血清型,用MIC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肠道致病菌996株,总检出率19.98%.以志贺菌属(包括福氏志贺菌、宋氏志贺菌,共占34.74%)、肠球菌(检出率为54.02%)为优势构成.各属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结论]天津地区儿童腹泻致病菌的构成特点与周边地区儿童相似,与成人相比较又有其自身特点,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高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肌缺血预处理对嘌呤释放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嘌呤代谢与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缺血预处理组心脏经每次3 min缺血+3 min再灌注,循环3次,而后保持持续工作状态10 min;对照组心脏保持持续工作状态10 min.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嘌呤代谢产物(尿酸、黄嘌呤、次黄嘌呤、次黄苷)及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活性.比较对照组与缺血预处理组嘌呤碱基的释放速率与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活性.[结果]心肌缺血预处理组嘌呤碱基的释放降低(P<0.05),并且尿酸为嘌呤释放的主要成分;与总嘌呤释放减少相反,次黄苷的释放有所增加(P<0.05);遭受缺血处理后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活性降低(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心肌缺血预处理调节离体心脏嘌呤代谢速率,修饰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成为导致次黄苷间接生成增加的原因.

    作者:张敏;郑梅;于公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附40例报告)

    自1990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输尿管囊肿4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13~53岁,平均33岁.囊肿位于左侧16例,右侧20例,双侧4例.

    作者:郑孝东;陈文军;朱炜;林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基层部队医院聘用护士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护理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1].由于军队精简整编,聘用护士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表面上解决了在编军队护理人才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她们毕业学校教学水平高低不一,学历水平不等,普遍存在雇佣思想等问题,现以我院为例,简述加强聘用护士管理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作者:于榕;李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PercloseA-T血管缝合器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

    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rtion,PCI)已经成为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穿刺部位的处理是冠脉介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常规人工压迫止血法,存在诸多弊端,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患者制动时间较长,容易造成患者不适.近年来我们将血管缝合器应用于股动脉穿刺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