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氧还蛋白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陈炯;王瑞珉;马勇;呼文亮

关键词:硫氧还蛋白,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氧化还原
摘要: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的学说很多,自由基学说一直倍受关注.即如果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自由基过多且未能及时清除,将会引起细胞结构的破坏进而功能丧失,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的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与疏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reductase,TR)和NADPH一起组成硫氧还蛋白系统(Trx系统),可以清除自由基,从而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本文将Trx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浓度氧诱导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判断

    [目的]探讨一种经济实用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判断方法.[方法]将鼠龄为2 d的SD幼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动物置于80%高浓度氧环境中饲养10 d后转至自然空气中继续饲养,而对照组动物则一直置于自然空气中饲养.在鼠龄20 d时无痛处死幼鼠,取眼球作病理切片,计数其视网膜新生血管芽细胞核,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实验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细胞核数目达到(191.1±15.7)个,远远高于对照组的(37.2±23.5)个,二者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别(P<0.01).[结论]高浓度氧能短时间内有效诱导SD新生幼鼠视网膜新血管芽的生长,成功构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病理组织切片是一个经济有效的判断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构建成功与否的方法.

    作者:邓德勇;韩丽荣;吴丹巍;夏风华;彭亚军;孔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的临床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柔软,耐折,组织相容性好,置入时组织损伤小,不易形成附壁凝块.近年来,我单位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应用于大量胸腔积液及中、重度自发性气胸的胸腔闭式引流,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明;卢志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逆行手足背静脉穿刺输液法的临床应用

    一直以来静脉输液都是采用向心穿刺,但对一些慢性病、消耗性疾病及老年人等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来讲在输液中会带来一次穿刺成功困难,而且给患者增加痛苦,造成患者对穿刺的恐惧心理.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根据手、足血管分布丰富、交通支、吻合支多的特点,在临床上针对部分血管条件差的老年人,化疗患者、术后长时间禁食水需补液等患者采用逆行穿刺输液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龚红伟;陈晓丽;芦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苏芸金芽孢杆菌在生态环境中的分布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农林及卫生害虫的防治中,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这已是世界各国所重视的新措施.苏芸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一种分布广泛、产内生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其芽孢形成期可产生多种杀虫晶体蛋白,能够防治100多种鳞翅目害虫、多种双翅目及鞘翅目害虫、动植物线虫、肝吸虫、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竞相研究与开发[1].

    作者:张文成;董小青;马一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我国粮食粉尘中苏芸金芽孢杆菌的分离及H血清型鉴定

    [目的]对我国部分省市粮食粉尘中的苏芸金芽孢杆菌(B.t.)野生株的进行分离、纯化及H血清型鉴定.[方法]利用NB选择培养基法分离、纯化B.t.野生株;采用B.t.标准株H抗原抗血清及试管凝集实验进行H血清型鉴定.[结果]我国部分省市粮食粉尘中的B.t.野生株的平均出菌土样率为48.8%,B.t.的平均分离率为15.78%;不同血清型的比例依次为H4a4c.(48.8%)>H3a3b(16.2%)>H21(14.6%)>Ha4b(6.5%)>H5a5b(3.3%)>H18(2.4%),H1(2.4%).[结论]我国粮仓是B.t.资源较为丰富的微生态系统,B.t.种群高度多样化,肯尼亚亚种为仓贮环境中的优势种.

    作者:张文成;陈月华;任改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评估其自主神经功能.[方法]经夜间多导睡眠图(PSG)7 h监测及动态心电图检查,选取重度OSAS患者及正常受试者各20例,分为OSAS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时域法和频域法分析HRV.[结果]OSAS组与对照组比较时域指标SDANN、SDNN、RMSSD显著增高,SDNN-index则显著减低.频域指标VLF、LF、HF、LFnorm、HFnorm及LF/HF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OSAS患者的HRv异常变化.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增强,以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占优势.

    作者:谢文;王农荣;吴武姿;王东海;高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6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在耳鼻喉科的广泛使用,其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我科自1999年8月-2002年11月,经鼻内窥镜下切割吸引器切除肥大腺样体,现将64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锦荣;卫利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胃MALT淋巴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无诱因出现上腹不适伴恶心呕吐,隐痛,食欲差.查体:体温、心率、血压和呼吸正常,肝脾肋下未及,全身未扪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肝脾正常.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及白细胞分类均正常,粪便隐血实验阴性.X线钡餐检查示:胃体见多处类圆形团块状充盈缺损,边缘清晰,粘膜皱襞消失.

    作者:耿起;高明;陈博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电监测系统在围术期应用研究新进展

    目前围术期的脑电监测主要应用于脑功能变化、镇静与镇痛状况、认知功能的变化、麻醉复苏变化的研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目前的脑电监测系统有一定的误差,单一部位的监测和线性分析结果可能会影响脑电数据的准确判断,本文就不同脑电监测系统的优缺点进行横向的比较,现综述如下.

    作者:贾宝森;张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他巴唑电离子导入治疗Graves病75例疗效观察

    1999年6月-2002年6月期间,我们对75例Graves病患者采用电离子导入他巴唑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为我院或广西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患者.根据临床诊断标准确诊Graves病,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检测T3、T4、FT3、FT4水平,白细胞计数测定及肝功能检测.本组75例中,男30例,女45例,年龄10~69岁,甲状腺Ⅰ°肿大40例,Ⅱ°肿大27例,Ⅲ°肿大8例.其中初发28例,甲状腺术后复发5例,121Ⅰ治疗后复发3例,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复发31例,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出现粒细胞减少而中断治疗8例.

    作者:钟玳;肖琪;黄武;张灵芳;白美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骨质疏松症诊断方法的临床体会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1885年Pommer从骨质软化中分出的一种独立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逐步步入老龄化阶段,特别是OP的诊治问题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院自1998年以来经检查后确诊OP患者823例,通过临床实践对OP的诊断方法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总结如下.

    作者:史雪芹;孙东岩;苏立国;李晓媛;李彤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目前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已成为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治疗手段.随着病例的增加、经验的积累和PTA技术的成熟,PTA在疗效方面暴露出一个重大弊病,即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很高.学术界为克服PTA较高的再狭窄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就PTA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龙;黄淑鹏;李彦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生脉注射液与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生脉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生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4w,治疗前后测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结果]生脉治疗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对防止有胰岛素抵抗因素在内的疾病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昱;银翠云;杨溢;赵蜀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预防研究进展

    在美国,大约4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患心血管病,约有700万人有冠心病(CAD)[1]所以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研究,一直是麻醉医生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德国ZURICH大学麻醉研究院Schmid ER调查发现围手术期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脏并发症是引起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2].为此各国均在围术期监测研究上从资金、设备、人员上投入相当大.所以使监测仪器从性能、范围、准确度等方面发展迅速,从而促使临床研究向深广度发展,现就国外在这个领域的部分研究归纳如下.

    作者:陈宁;傅正英;杨宜平;任凤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系数倍率法测定复方氯唑沙宗片中两组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氯唑沙宗片中氯唑沙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系数倍率测定法.[方法]用BASIC语言编制程序选择佳测定波长对,以消除二组分的相互干扰,不经提取分离同时测定复方氯唑沙宗片中二组分的含量.[结果]氯唑沙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0.0%,0.70%和100.1%,0.8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满意.

    作者:黄喜茹;刘伟娜;侯江涛;曹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固相放免法定量乙肝两对半转珠前后结果比较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简称HBV M)作为乙肝诊断的常规检测指标,定性测定作为抗病毒药物疗效评价缺乏敏感性,而定量测定可作为药物疗效和病情恢复的动态评估.因此采用固相放免法准确定量乙肝两对半极为重要,我们检测46例HBV M不同模式的血清,进行转珠前后结果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志勇;陈然峰;董长林;王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加压鹅头钉的研制及应用

    [目的]设计改进一种新型加压鹅头钉用于股骨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加压螺纹钉前端设计的较深的螺纹,尾端为膨大的外六角形,尾端横截面上有螺纹槽;鹅头形钢板头部设计有椭圆形螺丝孔内侧面设计有较深的槽纹;螺纹钉与鹅头型钢板之间采用螺纹垫片连接.[结果]临床采用该加压鹅头钉治疗了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除1例出现螺纹钉与鹅头型钢板之间连接松动,造成骨折移位畸形愈合外,其余61例全部如期愈合.[结论]该加压鹅头钉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等特点,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理想的材料.

    作者:王景贵;苏学涛;唐烽明;王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脊柱巨细胞瘤的CT分析

    巨细胞瘤发生在脊柱十分少见,影像学表现复杂,缺乏长管状骨巨细胞瘤的典型X线特征,易误诊[1].本文综合报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脊柱巨细胞瘤,着重分析讨论X线表现及诊断要点.

    作者:冯晨;田玉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应用宫腔电切镜气化电极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

    [目的]研究应用宫腔电切镜气化电极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与传统的环行电极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优势.[方法]应用德国WOIF型宫腔电切镜,气化电极为3 mm沟槽状筒形电极和5 mm切割环.切割电流110~180 W,电凝电流为60 W,气化和电切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36例.[结论]应用气化电极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与传统环行电极相比,手术时间缩短43.10%,术中出血量减少39.20%,膨宫液用量减少42.70%.术后疗效均完全满意.

    作者:马葆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