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驻某地武警官兵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李浴峰;韩景田;闫玉仙;屈野;牛秀珑

关键词:武警部队, 艾滋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官兵有关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教育前和教育后半年对武警部队部分官兵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在武警部队官兵中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有效的.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早孕绒毛膜与蜕膜组织体外培养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绒毛膜组织和蜕膜组织的方法,并对其体外生长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采取组织切割和胰酶消化处理两种人流组织,置RPMI-1640培养液,组织细胞可维持存活四周以上.结果:正常人流组织可在体外分离出绒毛膜组织和蜕膜组织,并能生长出单层细胞.结论:分离培养的两种组织细胞可供体外基础与临床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晓;陈莉;张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导致阴囊巨大血肿1例

    患者,男,25岁,自诉于入院前1d被他人踢伤阴囊,出现巨大阴囊血肿.查体见阴囊皮下淤血,暗紫色,呈球形,约16cm×14cm×13cm大小,压痛阳性,囊性感,有液波震颤,未触及睾丸及附睾,透光试验阴性,查血HGB50g/L,WBC148×10/L,早幼粒0.14,中幼粒0.17,血小板67×10/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M/E=18.4∶1,粒细胞常增生占有核细胞92%,原粒0.01,早幼粒0.175,确诊为慢性细胞白血病.B超示阴囊内见一个15cm×12cm×11cm大小的液性暗区,诊断为阴囊血肿,给予立止血3ku静点,血肿无继续增大,转入肿瘤内科治疗.

    作者:刘盛;梁俊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丙种球蛋白和阿斯匹林治疗川崎病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和阿斯匹林(ASP)对川崎病(KD)的治疗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不同剂量IVIG及阿斯匹林随机治疗48例例川崎病患儿,治疗后监测患儿热程、白细胞计数及冠状动脉改变,同时观察IVIG及阿斯匹林的副作用.结果:静脉滴注IVIG A组、B组治疗后热程、白细胞计数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与AS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 2=9.44,P<0.05).但IVIGA组及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X 2=2.65,P>0.05).结论:对于KD患儿,在病程早期应用静脉滴注IVIG可明显缩短热程,使冠状动脉瘤发病率明显减低.

    作者:陈军;王宝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入伍新兵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预防及护理

    1 临床资料患者3名,男性,平均年龄19岁,均为2000年12月入伍,参加新兵训练时间为2m左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头痛、头晕、呼吸困难、胸闷、失眠等,排除器质性病变,临床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经过近一个月住院治疗和休养,上述症状改善。

    作者:张曼清;王琼;余淑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椎间盘镜手术系统临床应用体会

    MED间盘镜系统是利用开放性手术的原理,通过镜下切除椎板、黄韧带及突出的间盘组织,以达到解除神经根压迫的目的.我院自引进美国MED系统后,已在间盘镜下行间盘切除术25例,除1例因症状缓解不彻底外,余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总有效率为96%.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利用MED系统行间盘切除术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作者:王景贵;王立;韦立新;景士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结核性胸膜炎67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收集了67例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6~2000年我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结核性胸膜炎67例,年龄12~72岁,平均年龄28.2岁;男51例,女16例.并将同期住院资料完整的,经本院病理学确认的癌性胸腔积液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22~78岁,平均52.2岁,40岁以上占90.7%,吸烟史10年以上32例.两组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作者:王雅婕;吴小梅;蔡颖;王雅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曲马多、氟哌啶辅助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临床观察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高,连续硬膜外成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法.临床上各种原因而引起的痛觉导致生产过程不顺利,成为麻醉医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根据用药品种、方法不同,将60例正常足月妊娠产妇分为两组:Ⅰ组单纯连硬,Ⅱ组连硬+曲马多+氟哌啶.观察曲马多的辅助效果.

    作者:杨程;谢文利;胡孝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30例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有低血糖发生,且多因不合理使用降糖药物而引发.现就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3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收集1995年至1999年期间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30例.均符合WHODM诊断标准.且为Ⅱ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0~85岁.病程2~17年.其中合并DM肾病9例;高血压8例;冠心病、心衰3例;肝硬化4例;乳酸酸中毒1例;脑梗塞、脑出血2例;空腹剧烈运动低血糖1例;单项丙谷转氨酶增高2例.

    作者:赵志茹;赵砚中;马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危重病儿抢救中连续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连续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危重病患儿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spacelabs 1030监护仪对51例危重病儿进行连续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检测,测出平均SpO-2(MSpO-2)、低SpO-2(LSpO-2)、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人比(SIT90)、SpO-2上升和下降>0.25的比例,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分析判断低氧血症的程度、原因,对预后的影响和抢救措施制定的指导意义.结果:51例危重病儿中43例存在低氧血症,MSpO-2、LSpO-2分别是82.6±6.5%、73.4±8.5%,与危重度评分和HCO --3值呈明显正相关;SIT90>15%和SpO-2下降>0.25时,抢救成功率显著下降.结论:连续SpO-2监测能早期发现低氧血症及其原因,对病情程度的判断、转归预后的估计和指导抢救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杨辅直;钟汝玲;李伟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对驻某地武警官兵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官兵有关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教育前和教育后半年对武警部队部分官兵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在武警部队官兵中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有效的.

    作者:李浴峰;韩景田;闫玉仙;屈野;牛秀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不同时间损伤后死亡1例原因分析

    1 案情摘要 死者曾某于2001年7月18日下午3时被某甲打了两耳光,踢腹部一脚,并用拳击打腹部,当天下午曾到村委会反映过情况,当时精神状况一般.晚9时左右,其侄儿叫其吃饭,曾某称肚子痛不想吃.晚11时许,曾某在自己家中又被某乙踢打下肢及腹部,并用棍棒击打背部及上肢,当即致其右前臂骨折,并感腹痛恶心呕吐.次日凌晨2时许,曾X在卫生院医治后不想进食,饮水后呕吐并感腹痛加剧.7时许到派出所报案,报案时警察发现其用手按压上腹部.9时许在回家路上死于路边.

    作者:黄培军;李雷波;刘敏;廖志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牛磺酸的生理作用

    牛磺酸(taurine)其化学名为2-氨基乙磺酸,是一种β型的含硫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细胞内,在海洋动物中的含量尤为丰富.人体内牛磺酸总含量约12~18克,其中3/4以上存在于骨骼肌,血浆含量极低,仅150毫克左右[1].1 牛磺酸的来源和体内代谢过程动物性食品是膳食中牛磺酸的主要来源,牛磺酸除来源于食物,还可以自身合成.牛磺酸分子量较小,无抗原性,各种给药途径均易吸收.机体内的牛磺酸除一部分与胆酸结合组成胆汁,起着促进脂类及脂溶性物质消化吸收的生理功能外,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除,肾脏依据牛磺酸体内含量调节其排除量,以维持体内牛磺酸含量相对稳定,只有极少部分可转变为羟乙磺酸由尿中排除+[2].牛磺酸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生长因子和凝血因子、一种膜保护剂、一种钙离子内环境稳态调节剂,资料显示,牛磺酸的某些功能是由渗透压相关的信号通路调控的,但它还有些功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与它的膜保护和蛋白质的磷酸化作用有关的[3].

    作者:张磊;杨程;侯志成;齐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基因突变与盐敏感性高血压

    长期以来,一氧化氮(NO)一直被认为是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缺陷,可能与盐敏感高血压的发生有关.但是人们却忽略了一氧化氮-环磷酸岛苷信息通路中的一个关键酶-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随着对sGC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基因的突变可能参与盐敏感高血压的发生发展[1~3].

    作者:石蕊;李玉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SCP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SCP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效应,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SCP加入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观察加药后细胞生长和有丝分裂指数(MI)的变化;用MTT法检测其细胞毒作用;Hoechst33342/PI荧光双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SCP明显抑制MCF-7细胞生长; IC50值为1mg/ml;MI于加药后48h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比例在用药后48h达63.3%.结论:SCP可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张敏;陈小义;陈晓;陈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囊虫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水平的检测

    目的:通过检测囊虫病患者血清中sICAM-1的水平,为探讨囊虫免疫逃避的机理提供资料.方法: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囊虫病患者和献血员各32名血清中sICAM-1的水平.结果:囊虫病患者和献血员血清中sICAM-1的水平分别为32.14±7.12ng/ml和42.85±9.28ng/ml,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人体感染囊虫后,ICAM-1的合成减少.

    作者:闫玉文;王金兰;王会明;姜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输卵管通液治疗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不孕症的原因,对不孕症病人实施输卵管通液术的诊断治疗以观察通畅后的受孕情况.方法:对509例不孕症病人进行输卵管通液术.随机分两组加入不同药液自宫颈管注入,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对比2个疗程后的受孕率.结果:造成继发不孕的原因首位是人工流产刮宫术,其次是放置IUD、少数为盆腔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输卵管粘连有关.A组296例不孕症中经第二疗程输卵管通畅者218例(73.64%),半年受孕者285例,受孕率达96.30%.B组213例不孕症中经第二疗程输卵管通畅者92例(43.20%),半年受孕者58例,受孕率27.23%(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输卵管通液术和加入不同药液防止输卵管术中痉挛,避免术后再次粘连及预防术中、术后感染是治疗不孕症,提高受孕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淑珍;张利萍;李淑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的评价

    近年来,诱发电位在监测中枢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及评价神经系统的功能方面显示出很大的优势,可用于判断麻醉深度、反映循环状态、研究麻醉机制、监测矫形及神经外科手术、判断脑外伤及缺氧昏迷病人的预后.目前,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应用广泛,涉及学科较多,现就其意义范围评价如下:

    作者:张华;李成;陈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儿单纯性血尿分析及随访

    目的:评价单纯性血尿的临床意义和常用检查方法在单纯性血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2例单纯性血尿患儿进行血常规、补体、尿红细胞形态、尿钙、尿肌酐等系列检查并随访1~8年。结果:经系列检查病因诊断11例随访期合并轻度蛋白尿4例、肾病综合征1例。符合急性肾炎2例、运动性血尿2例。肾活检4例,轻度系膜增生2例、狼疮性肾炎和IgA肾病各1例。随访期结束,血尿消失58例,占81%。无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结论:单纯性血尿既可以是一些疾病的早期表现又可自然消失。大多数单纯性血尿表现为自然消失的良性过程。尿钙、尿肌酐、尿培养、血补体和B超检查的诊断价值较高,应列为常规检查。肾活检在指导治疗和预后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应慎重选用。定期随访是处理单纯性血尿的明智策略。

    作者:樊志荣;林彦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清创与再植同时进行的手术效果分析

    先清创后再植为断指再植主要手术程序.我们熟练掌握该程序的基础上,采用清创与再植同时进行,对98指进行再植获得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2例98指均为完全离断,男性38例72指,女性14例26指.年龄18~45岁.多3指离断.

    作者:刘锐;沈初祺;贺利军;李建武;罗永康;李乐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5,7-0-异丙亚基-对甲基哥纳香醇甲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5,7-0-异丙亚基-对甲基哥纳香醇甲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白血病细胞K562,应用MTT法测定IC-50},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5,7-0-异丙亚基-对甲基哥纳香醇甲处理K562细胞24hIC50约为10-5mol/L,可观察到明显核固缩、凝集等细胞凋亡表现,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染色质凝集等改变.结论:5,7-0-异丙亚基-对甲基哥纳香醇甲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

    作者:呼文亮;靳秋月;陈立军;陈虹;陈莉;陈小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