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EBO治疗体表溃疡28例体会

冯慧杰;蔡洪岩;刘红

关键词:MEBO, 体表溃疡, 湿润暴露疗法(MEBT)
摘要: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MEBO(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体表溃疡,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计28人,男18人,女10人;其中年龄大74岁,小12岁;大面积为14cm×6cm,小面积为2cm×3cm;病史长7年,短14天;病因类型:下肢静脉曲张致皮肤溃疡2例,烧烫伤感染创面14例,外伤手术后伤口感染创面8例,糖尿病并发皮肤溃疡3例,褥疮1例.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肾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肾癌微血管密度(MVD)与其组织学类型、肿瘤分级及转移之间的关系;评价MVD对肾癌预后估价的意义.方法:应用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 Ag)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检测49例原发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标本中MVD.结果:49例肾癌组织中平均MVD为58.62±23.86,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MVD与其局部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而与肾癌的分级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1),与5年生存期呈负相关(P<0.01).结论:肾癌组织中MVD与其组织学类型、肿瘤分级、远处转移及生存期均密切相关,检测肿瘤组织中MVD可作为估介肾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孟晓;鲁乃恩;尹继云;唐利生;王梅叶;管淑萍;蔡留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动脉粥样硬化与细胞凋亡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间有密切关系.Bennett等[1]将人的正常冠状动脉,主动脉及有AS的冠状动脉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离培养,以电镜下的凋亡小体和凝胶电泳中典型的阶梯状图谱为特点计算发生调亡的细胞数量,发现正常动脉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仅在清除血清生长因子后才发生凋亡,而AS斑块中的VSMC即使在高浓度血清存在状态下也发生凋亡,其凋亡的发生率在去除血清后进一步升高.Inser等[2]观察了56例因冠脉粥样硬化进行PTCA术和再狭窄患者的旋切斑块,发现有35例标本中VSMC存在细胞凋亡.Gene等[3]又发现AS血管内膜除存在VSMC凋亡外,巨噬细胞也发生明显凋亡.Han等[4]观察到细胞凋亡后形成的凋亡小体绝大多数均被邻近VSMC及巨噬细胞吞噬,由此认为VSMC及巨噬细胞的凋亡功能失调和/或凋亡小体的清除不足是促进A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洪东;周天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椎间盘镜下髓核剜出术手术配合体会

    我院从2000年至今采用MED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小者21岁,大者56岁,平均年龄33岁.病程长12年,短3个月.1.1 术前准备按MED手术规程进行手术设备.1.2 术中配合麻醉后协助手术医生在C臂X线下用20号克氏针定位协助手术医生将病人安置于俯卧架上,使病人舒适,用安全带将病人固定好,防止坠床.电极板贴于病人大腿肌肉丰富处,致导电敏感.检查电烧,吸引器、双极电凝等性能是否良好,备用.

    作者:王立彦;孙欣;逢培华;桑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同一时期不同海拔地区鼻出血病人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同一时期不同海拔地区鼻出血的临床特点,为开展鼻出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宁及扬州地区两组病人从发病年龄、时间、民族、原发病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由于海拔不同、气候迥异,两组有诸多差异.结论:鼻出血的发生有地域特征,我们应当结合高原特点开展鼻出血的预防.

    作者:徐世翔;宿天河;张治民;陶象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4-血管阻断(4-VO)方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用免疫组化法研究大鼠海马nNOS的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和CA3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结论: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减少,与血管性痴呆的形成有关.

    作者:齐刚;张莉;宋月英;熊杰;李积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霉素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寻找经济快捷的氯霉素注射液测定方法.方法:薄层层析进行分离提取,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含量、稳定性、回收率.结果:求得的回归方程,线性很好(r=0.9999),提取率高.经五组不同批号的药品进行测定,与部颁法相比较,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准确、稳定、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替代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作者:黄继军;廖新林;韦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用ASP开发医院网站

    1 前言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电子医疗设备已经普遍应用到医院诊疗领域,如何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网络是每个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医院网站的建设可以涵盖医疗信息采集、处理、资源管理和声像信息管理,是先进的电子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组合,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提高医院诊疗技术水平,是二十一世纪医院建设的重要手段.Internet/Intranet和WEB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法,但Internet/In-tranet上提供的信息多以静态网页为主,微软的ASP(Active Server Pages,活动服务器页)技术是服务器端的本执行环境,可用来产生和执行动态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器程序.由于ASP在服务器端运行,运行结果以HTML主页形式返回用户浏览器,因而ASP源程序不会泄密,增加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

    作者:孙纳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健康老年人大脑皮质机能定位的临床CT研究

    目的:探讨在CT图像上对大脑皮质机能区简单而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随机抽取50例健康老年人的CT图像,以大脑表面沟回为标志辨认大脑皮质机能区.结果:大脑表面沟回在健康老年人CT图像上显示清楚,易于辨认.中央沟、外侧沟、额上沟、顶枕沟、距状沟、脑室、脑池可作为定位大脑皮质机能区的主要解剖标志,并以8个典型CT轴位图像表示其结果.结论:大脑表面沟回是在CT图像上识别健康老年人大脑皮质机能区的一种标记.

    作者:李龙;池晓宇;黄新才;马新兵;吴晓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外伤性脑梗塞43例诊治体会

    外伤性脑梗塞(PTCI)作为脑外伤的合并症、发病近年有趋于增高的趋势.我们总结97年7月至99年7月外伤性脑梗塞患者4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3例中,男33例,女10例,占该期间全部脑外伤患者的8.49%(43/506).其中儿童(4~12岁)36人;小年龄4岁,大年龄45岁.43例全部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塞.1.2 梗塞部位

    作者:刘向今;宋光庆;盛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HPLC测定龙血竭胶囊中二氢查耳酮(龙血素A)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龙血竭胶囊中龙血素A的含量.方法:以C18反相键合硅胶为固定相,1%冰醋酸-甲醇(34:6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用外标法定量.结果:龙血素A在0.11~4.39μg范围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8,方法回收率为98.28%,RSD为1.97%.结论:本方法是测定龙血竭胶囊中龙血素A含量的可靠、简便的定量方法.

    作者:胡迎庆;崔兰贵;韩慧文;李灵芝;刘岱琳;陈虹;白淑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油酸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在注入油酸前30min腹腔内注入地塞米松2mg/kg.以上各组均在注油酸后4小时采血测LPO,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地塞米松组血浆LPO含量(8.86±2.39μmol/L)与油酸模型组血浆LPO含量(12.18±1.67μmol/L)比较明显降低(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示地塞米松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油酸模型组减轻.结论:地塞米松对油酸至ALI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王火;姜孟臣;魏焕萍;张伟龙;陈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脑出血患者颅骨钻孔碎吸治疗术后观察

    我院自1998年开展颅骨钻孔碎吸术以来,行后对32例脑出血患者行颅骨钻孔碎吸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分布在44~77岁,平均60.5岁,均由CT证实有颅内血肿,术后恢复良好11例,轻残12例,重残5例,死亡4例.1.2 方法按CT片OM线上各层面的血肿前后缘之CM数用筛板定位及定位画出血肿侧面观图形并以其中心确定为锥颅穿刺点,头皮常规备皮消毒局麻后,用有槽手锥锥颅,如用阻力减低感和落空感则停钻,先用圆钝头之脑针从手锥槽沟中试验穿刺,抽出陈血证实血肿后再由此槽沟中导入碎吸管于同样深度后退出管芯,将绞丝装到软轴头芯上再插入吸管中,即可边绞碎边吸出血肿操作.

    作者:孙欣;张颖;郑莉;王立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AMI病人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对其病程转归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愈后,自1994~2000年,我们共收治AMI288例,对其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240例,女性48例,年龄42~79岁.1.2 治疗方案进行静脉溶栓(静点尿激酶150万单位~250万单位)者有228例,符合临床再通指标者152例.

    作者:李志凌;何玉华;马卫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脑缺血与转录因子NF-kB

    转录因子NF-kB(Nuclear factor-kappa 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能将信息从胞浆传至胞核引起相应基因表达的重要转录因子.它在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生产、发育和死亡等有关基因转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NF-kB在由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和蛋白酶类参与的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1 NF-kB与IkBNF-kB属Rel蛋白家族成员[2],由多肽p50和p65亚基形成p50和p65同源二聚体及p50-p65异源二聚体,其中发挥主要生理功能的是p50-p65异源二聚体.Rel家族成员包括p50(NF-kBl)、p65(RelA)、RelB、C-Rel、p52(NF-kB2).它们都共同拥有Rel同源区,同源区内含有DNA结合和二聚体化区域及核定位信号,其中p65含有转录活化区域.

    作者:陈宝友;张永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双侧全髋关节同时置换18例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改善由病变所致的髋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大多数采用单侧置换,双侧同时置换者较少,我院自1993年5月至1999年12月共实施双侧全髋关节同时置换术18例.现就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8例,年龄32~62岁,平均52.5岁.主要病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者4例.平均住院日26D.治愈18例.无并发症.出院后全部随访一年以上,患者均能生活自理,弃拐行走,关节无疼痛,髋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

    作者:李淑坤;张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再治疗

    目的:探讨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发生欠矫及屈光回退者进行再次手术的时机及疗效.方法:对18例(29眼)LASIK术后发生欠矫及屈光回退者施行原角膜瓣下角膜基质内准分子激光切削术,术后随防6月~1年.两次手术间隔3~11月.对再手术后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及并发症以及再手术原因、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3眼(79.31%)裸眼视力达到佳矫正视力,6眼(20.69%)低于矫正视力一行,22眼(75.86%)剩余屈光度≤±1.00DS,5眼再次出现欠矫及屈光回退.再手术原因与高度近视屈光状态不稳定、个体对激光反应的差异性、激光机能量不稳定及术者的操作技术有关.结论:对LASIK术后欠矫及屈光回退者行原角膜瓣下角膜基质内准分子激光切削术,方法简单,疗效稳定,再次手术时机选择术后3~12月.

    作者:金玲;黄勇;唐照福;章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肺癌的浸润和转移

    肿瘤的浸润与转移一直是医学界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目前关于肿瘤转移的机理虽尚未明确,但有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近来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 matric ECM)在肿瘤细胞的浸润与转移中起关键性作用,而在降解ECM成分的四类蛋白水解酶:丝氨酸蛋白酶(如尿激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B),天门冬氨酸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是较为重要的一类.MMPs通过对ECM的降解而促进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浸润,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metalloproteinases,TIMPs)则通过下调MMPs的活性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姜学东;古立;陈东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肺栓塞的影像学检查

    肺栓塞(PE)是常见的心血管症,死亡率达20%~30%.在西方国家仅次于肿瘤和冠心病,居于第三位.国内尚无明确统计资料,但近年来国内报道呈增多趋势,本病无可靠临床诊断标准.1 放射性核素通气及肺灌注扫描(V/Q)是非创伤性诊断的方法.应用较广泛但其敏感性与特异性较差.1995年Teigen等[1]对38例肺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V/Q对照研究证明,V/Q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为20%,特异性为52%,且不能直接显示栓塞部位、形态.因此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治颇受限制.

    作者:付维林;郝占国;雷新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关键词的用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三维结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是结构研究的基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多维核磁共振分析;电子和中子衍射技术;波谱技术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扫描隧道显微术(STM)和原子力显微术等,目前只有前两种方法较为成熟,如在Brookhaven蛋白质结构数据库中源于X射线晶体衍射的结构占80%以上,源于核磁共振谱的占16%左右.由于三维结构研究较为困难,其进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一级序列测定的速度.目前在测出了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中了解三维结构的仅占1/3,而且这一比例仍在不断减小.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理论预测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蛋白质结构预测研究是计算分析性很强的科学,目前已形成了一的兴学科-计算分子生物学[1].

    作者:何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