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的研究进展

何冰

关键词:蛋白质, 结构, 预测
摘要:蛋白质三维结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是结构研究的基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多维核磁共振分析;电子和中子衍射技术;波谱技术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扫描隧道显微术(STM)和原子力显微术等,目前只有前两种方法较为成熟,如在Brookhaven蛋白质结构数据库中源于X射线晶体衍射的结构占80%以上,源于核磁共振谱的占16%左右.由于三维结构研究较为困难,其进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一级序列测定的速度.目前在测出了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中了解三维结构的仅占1/3,而且这一比例仍在不断减小.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理论预测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蛋白质结构预测研究是计算分析性很强的科学,目前已形成了一的兴学科-计算分子生物学[1].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

    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65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下降会同步地表现出来,表现为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思维力降低,反应迟钝,行为缓慢,适应力下降.心肺功能减低,代谢失调,酶、激素活力降低,免疫功能下降等.故,易患多种老年病,如心、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等.30岁的人相比,65岁`90岁时,身高减低2~2.5%,肝脏重量减轻40%,心脏博出量仅为70%,大通气量仅为53%,肺活量仅为56%,70`80岁时,脑细胞减少15-30%.老年人往往身患多种疾病,用药种类较多,药物的不良反应较青壮年多2-3倍.因此,老年患者的用药,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合理选药.

    作者:赵志茹;吴晓凤;解用会;马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肺栓塞的影像学检查

    肺栓塞(PE)是常见的心血管症,死亡率达20%~30%.在西方国家仅次于肿瘤和冠心病,居于第三位.国内尚无明确统计资料,但近年来国内报道呈增多趋势,本病无可靠临床诊断标准.1 放射性核素通气及肺灌注扫描(V/Q)是非创伤性诊断的方法.应用较广泛但其敏感性与特异性较差.1995年Teigen等[1]对38例肺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V/Q对照研究证明,V/Q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为20%,特异性为52%,且不能直接显示栓塞部位、形态.因此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治颇受限制.

    作者:付维林;郝占国;雷新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数字书写规则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兵应力骨折X线动态观察

    目的:观察应力骨折不同时期X线特征,提高临床型应力骨折诊断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方法:拍摄早、中、晚期患者正侧位或切线位X线片,动态分析比较.结果:早期X线对应力骨折灵敏度为28.9%,准确性100%;中期灵敏度为92%,准确性为100%;晚期灵敏度和准确性均为100%.结论:临床医师掌握了应力骨折X线特征,X线仍是部队医疗单位现有条件下,诊断应力骨折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曹前来;徐龙江;杨海涛;何志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我们于1996年5月至1999年5月共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eholecysteetomy MC)16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8例中,男58例,女110例,年龄17~65岁,平均44.6岁,发病时间短1周,长25年.1.2 病例选择急诊手术24例,择期手术14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3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4例,胆囊息肉6例.2 手术方法2.1 麻醉及切口选择本组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切口采用两种:(1)右肋下1.5cm斜切口,基本相当或小于腹直肌宽度,约4~6cm,平均5cm.(2)右旁正中切口.

    作者:王文江;由磊;后湘丽;王松涛;王强;赵永刚;董秀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肺癌的浸润和转移

    肿瘤的浸润与转移一直是医学界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目前关于肿瘤转移的机理虽尚未明确,但有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近来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 matric ECM)在肿瘤细胞的浸润与转移中起关键性作用,而在降解ECM成分的四类蛋白水解酶:丝氨酸蛋白酶(如尿激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B),天门冬氨酸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是较为重要的一类.MMPs通过对ECM的降解而促进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浸润,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metalloproteinases,TIMPs)则通过下调MMPs的活性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姜学东;古立;陈东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218例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

    我院自1998年12月~1991年12月对21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冠心病患者218例,男152例,女66例,年龄37~83岁,平均53.1岁.其中起病后4~8 w,病情稳定的急性期后心股梗塞(MI)22例,男17例,女5例,占10.1%.劳力或自发性心绞痛(AP)196例,男135例,女61例,占89.1%.2 结果2.1 心律失常检出情况218例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412例次,其中以室早、房早、室早二联律、短阵房速多风(表1).动态心电图所检出的短阵性室速、室性停博、间歇工束支传导阻滞共23例次,常规静息心电图均未记录到.观察结果常规静息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81例次(37.15%),动态心电图412例次(92.25%),二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作者:荀一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油酸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在注入油酸前30min腹腔内注入地塞米松2mg/kg.以上各组均在注油酸后4小时采血测LPO,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地塞米松组血浆LPO含量(8.86±2.39μmol/L)与油酸模型组血浆LPO含量(12.18±1.67μmol/L)比较明显降低(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示地塞米松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油酸模型组减轻.结论:地塞米松对油酸至ALI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王火;姜孟臣;魏焕萍;张伟龙;陈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一期闭合伤口失败12例总结

    本院自1994年至今,急诊清创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46例,均行一期清创闭合伤口,术后发生皮肤坏死和感染12例,教训深刻,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07例,女39例,年龄12~68岁,右侧81例,左65例,全部病例就诊时间均在伤后6小时内.1.2 Gustilo分型[1]Ⅰ型:创面清洁,伤口边缘整齐,Ⅱ型:伤口撕裂大于1cm,但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皮瓣撕脱,Ⅲ型:有多处骨折和广泛软组织挫伤.1.3疗效及结果:全部病例均采用急诊手术清创、内固定.内固定方法有螺丝钉、钢板、克氏针、外固定架等,伤口均行一期闭合.结果:Ⅰ型90例,无1例感染及皮缘坏死;Ⅱ型44例,感染2例,占4.5%;Ⅲ型12例,感染或皮缘坏死10例,占83%.12例感染或皮缘坏死病例经反复换药或植皮术后痊愈,无1例发生骨髓炎.

    作者:韦立新;王景贵;宋宏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华人和加蓬人外鼻形态的测量比较

    1 一般资料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测量加蓬人外鼻96例,男女各48例,年龄11至60岁、平均35.5岁.我院和二中心医院共测量华人外鼻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21至60岁,平均为40.5岁.两组被测人员均不包括先天或后天外鼻畸型的病人.2 测量方法用软尺测量外鼻曲线,测量间距起止点:鼻翼间距:两侧鼻翼外下缘之间距离鼻尖高度:鼻尖顶部到上唇正中垂直线长度.鼻小柱高度:从鼻小柱基底部正中到前鼻孔顶部上缘水平高度.鼻深长度:双眼内眦连线中点到鼻尖顶部前缘.

    作者:杨振昌;崔艳;杨存礼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关键词的用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霉素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寻找经济快捷的氯霉素注射液测定方法.方法:薄层层析进行分离提取,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含量、稳定性、回收率.结果:求得的回归方程,线性很好(r=0.9999),提取率高.经五组不同批号的药品进行测定,与部颁法相比较,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准确、稳定、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替代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作者:黄继军;廖新林;韦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经骶尾途径的中段直肠腺瘤切除手术(附5例报告)

    直肠腺瘤如位于距肛缘4~8cm之间这一特殊的解剖位置,又需要手术切除时,外科医生在选择手术方式时较难抉择.近年来,我们有选择的采用经骶尾途径行直肠腺瘤切除手术5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45~72岁,平均59岁.主要症状:粘液便、粘液血便3例;排便次数增加2例.术前均经直肠指检及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内单个息肉状病变,直径均大于2.0cm,距肛缘近4~6cm,远7~8cm,均试图行套切失败.术前常规作腺瘤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管状腺瘤1例,绒毛状腺瘤3例,混合性腺瘤1例,其中伴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

    作者:袁士龙;袁景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再治疗

    目的:探讨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发生欠矫及屈光回退者进行再次手术的时机及疗效.方法:对18例(29眼)LASIK术后发生欠矫及屈光回退者施行原角膜瓣下角膜基质内准分子激光切削术,术后随防6月~1年.两次手术间隔3~11月.对再手术后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及并发症以及再手术原因、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3眼(79.31%)裸眼视力达到佳矫正视力,6眼(20.69%)低于矫正视力一行,22眼(75.86%)剩余屈光度≤±1.00DS,5眼再次出现欠矫及屈光回退.再手术原因与高度近视屈光状态不稳定、个体对激光反应的差异性、激光机能量不稳定及术者的操作技术有关.结论:对LASIK术后欠矫及屈光回退者行原角膜瓣下角膜基质内准分子激光切削术,方法简单,疗效稳定,再次手术时机选择术后3~12月.

    作者:金玲;黄勇;唐照福;章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骨基质明胶颗粒复合骨水泥修复肿瘤性骨缺损

    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n,BMG)作为骨移植材料具有容易吸收,诱导成骨作用优于脱钙骨,具有明显的修复骨缺损的作用[1,2].1996年8月1999年4月,我们试用骨基质明胶颗粒复合骨水泥(Bone Cement,BC)修复肿瘤性骨缺损32例,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收集严重损伤不能再存活的肢体骨或新鲜尸骨长骨的皮质骨,按改良Urist方法[3]去除软组织和骨髓,水洗、液氮冷冻,粉碎成1mm3的颗粒,用1:1氯仿甲醇溶液脱脂,0.6mol/L盐酸脱钙后,再依次经2mol/LCa-Cl2,0.5mol/L EDTA,8mol/L LiCl(pH5.5)等处理,将脱钙骨转变成骨基质明胶,速冻后粉碎,标准筛筛取粒度在100~400um的颗粒,分装于玻璃瓶中,每瓶含BMG5g,速冻后真空压盖,60Co辐照灭菌,4℃保存备用.

    作者:何一成;周勇;赵廷宝;范清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法改革效果的研究

    本文将98和99两年我院有机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进行量化处理,以考察有机化学教学法改革的效果.1 数据的收集处理及结果1.1 数据的收集以98级、99级本科学员为研究对象,收集没有实施实验教学法改革的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成绩和实施实验教学法改革的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成绩进行统计分析.1.2 数据的处理为了消除因考题难度不同而造成的分析误差,我们将学员的实验成绩换算成相对分数,即求出样本的平均分数,再用每个学员的操作成绩以样本的平均成绩得到相对分数.

    作者:苑庆兰;朱辉;邓桂茹;韩维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肾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肾癌微血管密度(MVD)与其组织学类型、肿瘤分级及转移之间的关系;评价MVD对肾癌预后估价的意义.方法:应用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 Ag)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检测49例原发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标本中MVD.结果:49例肾癌组织中平均MVD为58.62±23.86,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MVD与其局部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而与肾癌的分级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1),与5年生存期呈负相关(P<0.01).结论:肾癌组织中MVD与其组织学类型、肿瘤分级、远处转移及生存期均密切相关,检测肿瘤组织中MVD可作为估介肾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孟晓;鲁乃恩;尹继云;唐利生;王梅叶;管淑萍;蔡留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拇外翻病人的静、动态前足底压力测定

    目的:观察外翻足与正常足底压力的差异.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足底压力分布视频测试系统,用分组对照的方法,对16只病足和14只正常足前足底压力进行了动、静态足底压力测定.结果:病足组第1跖骨头区的足底压力占前足足底总压力的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2~3、4~5跖骨头区的压力占前足底总压力的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外翻畸形有足弓的改变.

    作者:张伟;黄耀添;王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活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ICIR)活性测定,探讨2型糖尿病(DM)部分发病机理.方法:Rodbell法获取游离脂肪细胞,放射受体分析法分别测定2型DM及正常对照组的ICIR.结果:两2型DM组高亲的力ICIR及低亲和力ICIR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低亲和力ICIR减少更甚(P<0.01).2型DM伴高胰岛素血症组ICIR数量较不伴高INS血症组减少更甚(P<0.05).两糖尿病组INS与受体亲和力减低.结论:2型DMICIR存在数量减少及质的改变,这种改变系原发性缺陷.INS对其受体有下降调节作用,这对2型DMICIR的改变起非主要的作用.

    作者:侍晓云;戴信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外伤性脑梗塞43例诊治体会

    外伤性脑梗塞(PTCI)作为脑外伤的合并症、发病近年有趋于增高的趋势.我们总结97年7月至99年7月外伤性脑梗塞患者4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3例中,男33例,女10例,占该期间全部脑外伤患者的8.49%(43/506).其中儿童(4~12岁)36人;小年龄4岁,大年龄45岁.43例全部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塞.1.2 梗塞部位

    作者:刘向今;宋光庆;盛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