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龙娇;罗晓骁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结膜囊涂速高捷凝胶对角膜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患者74例(80眼),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40眼),术毕结膜囊涂小速高捷凝胶及金霉素眼膏包扎;对照组37例(40眼)术毕只涂金霉素眼膏包扎.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角膜修复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者3d、7d、14d、1月角膜厚度显著增大,提示观察组角膜修复较快;术后3d、7d疼痛程度显著将低;术后6个月复发率显著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速高捷凝胶可以显著促进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角膜的修复,并显著减小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
作者:屈晓勇;何静;汪彬;欧阳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相同的提取工艺,比较车前草鲜品和干品提取物中总黄酮和熊果酸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果酸,以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甲醇:乙腈:0.2%磷酸水(40:50:10)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以60%乙醇为提取剂,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结果 与车前草干品提取物相比,车前草鲜品提取物的熊果酸含量高出100%以上,总黄酮的含量高出约30%.结论 车前草鲜品提取物中熊果酸和总黄酮含量均高于车前草干品.
作者:李剑琦;刘宇政;余承欢;曾飞;冷红文;杨慧;郭新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二尖瓣脱垂(mitral valve prolapsed,MVP)即收缩期瓣尖或瓣体超过瓣环连线2mm并脱向左房,伴或不伴有瓣膜增厚及反流. 根据病因MV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又称为二尖瓣粘液样变性或二尖瓣退行性变,也称为Barlow's综合征,病理特点为瓣膜海绵组织增加并侵蚀致密胶原纤维组织层,特征主要为瓣叶冗长、松弛[1,2]. 继发性即由风湿性病变、缺血性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引起[3]. 总之,二尖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及部分房室壁间的任一解剖结构或功能异常均可导致MVP. MVP在我国仅次于风湿性心脏病居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第二位[2].
作者:周翠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建股骨矩加长柄双动头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收治住院的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重建股骨矩加长柄双动头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THA组),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PFNA组),根据研究设计要求针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及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HA组在手术时间、 下地负重时间、 术后相关并发症显著低于PFNA组;TH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PFNA组;THA组术后隐性失血量高于PFN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在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术后随访12个月后,THA组患者优良率(90%)显著高于PFNA组(80%).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行重建股骨矩加长柄双动头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卧床并发症减少,下地负重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短期疗效满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管振华;彭观荣;饶文群;钟章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案对更年期子宫脱垂解剖复位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盆底康复中心收治的73例更年期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成4组,接受不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盆底肌大肌电位及脱垂分度的变化,评价其效果.结果 治疗后各组脱垂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Hz组改善显著;各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之间Ⅰ类肌纤维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Hz组改善显著;治疗后各组之间Ⅱ类肌纤维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更年期轻中度子宫脱垂疗效确切,不同频率电刺激方案疗效存在差异,为取得佳治疗效果,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电刺激方案.
作者:付楚慧;张倩平;刘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湿敷宫颈对分娩期水肿改善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阴道分娩宫颈水肿产妇242例随机分成2组,2%盐酸利多卡因无菌棉纱块湿敷宫颈为观察组,将阿托品宫颈注射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121例中宫颈水肿2-3h内消退及宫颈扩张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减轻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麻、口干、眼胀等不适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利多卡因湿敷治疗分娩期宫颈水肿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丽;康媛秀;黄玮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联用M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相对于单一应用M受体阻滞剂对女性OAB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M受体阻滞剂,单用卫喜康,5mg,Q.d)63例患者,试验组(联合应用M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卫喜康5mg,q.d+哈乐0.2mg,q.d)63例,连续用药4-8周;嘱患者自行记录排尿日记.结果 试验组组联合用药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比例(45/63)明显高于对照组(29/63)(P<0.01),两组之间因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并未对患者身心和生活造成实质性差异性影响.结论 卫喜康可以明显改善女性OAB症状,α受体阻滞剂可以高选择性作用于膀胱颈,达到松弛膀胱颈平滑肌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下腹坠胀的症状;联用M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相对于单一应用M受体阻滞剂治疗女性OAB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汤学权;张喜大;余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FOXM1在人类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GEPIA(http://gepia.cancer-pku.cn)以及cBioPortal(http://www.cbioportal.orghttp://www.cbioportal.org/)等生物信息学网站以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FOXM1的表达进行全面的分析,观察人类结肠癌中FOXM1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绝大多数人类肿瘤中FOXM1的mRNA表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FOXM1在结直肠癌中的存在高频率的DNA突变或扩增现象,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结肠癌组织中FOXM1的表达比邻近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更高.结论 FOXM1可能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其在人类结肠癌中的表达量有所增加,并可能成为结肠癌患者的新型治疗靶点及预后因子.
作者:曹原;尧阳扬;郭惠;刘镇;熊建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78例患儿用电脑软件随机分为2组,包括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特步他林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5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恢复效率的提升,同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裴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面神经鞘瘤是原发于面神经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较低,可发生于面神经的任何节段,以颞骨内段多见,茎乳孔及腮腺内少见[1],而发生于面颊部的面神经鞘瘤更是鲜有报道, 手术治疗被公认为面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但传统的下颌下入路存在遗留疤痕、手术创伤大、手术风险高等不足, 而口内入路则存在视野及操作空间欠佳等不足, 现报道我院在鼻内镜下经口内入路成功完成的一例面颊部神经鞘瘤切除术.
作者:陈秀峰;张勇辉;卢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5例应用Solitaire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方法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出院时和术后30d的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取栓成功,术后即刻的DSA提示血管再通(TIMI2-3)率达100%;1例术后的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3例无明显变化,1例增高5分;1例术后30d mRS评分0分,2例4分,死亡2例;1例发生出血转化.结论 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BAO可以快速有效的使血管再通,但患者预后较差.综合评估侧枝循环状态和梗塞形成的部位及范围是判断BAO预后的关键.
作者:黄小飞;周小兵;陈岩;赵业禹;汪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膜前修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能同时对股环、直疝三角、斜疝内环口进行修补,减少遗漏疝的发生.患者术后疼痛减轻,能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复发率低等.结论 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腹股沟疝的修补方式.
作者:李建新;李华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PDCA循环管理法减少我院住院病历不合理用药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PDCA循环法分析我院住院病历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住院病历用药合理率和不合理类型变化情况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通过PDCA循环管理法干预,我院住院病历合理用药得到改善,辅助用药及PPI抑制剂、常规病历、特殊抗菌药物、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率分别从85.67%、88.57%、97.54%上升到93.33%、97.14、89.64%、100%、98.63%,干预有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用药各类型医嘱数量明显下降了.结论 经PDCA循环法干预临床用药,我院合理用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魏玲;沈冬梅;杨文华;蔡洁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全麻下高频单极电刀全程电凝模式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麻下高频单极电刀全程电凝模式行扁桃体切除术73例.结果 73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大出血及扁桃体残留,手术时间短,出血量极少,扁桃体周围组织损伤轻.结论 全麻下高频单极电刀全程电凝模式扁桃体切除术操作简单、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极少、术后损伤轻、设备简易,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刘贤松;胡洪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分析本地区200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及感染情况,为防治宫颈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年4月-10月期间在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HPV基因分型检测的200例女性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HPV基因分型检测方法为实时荧光PCR技术,分析不同HPV的感染率、感染基因分型、年龄分布特点.结果 200例受检女性中,共检出63例HPV感染,感染率为31.50%;包括16种亚型,其中高危亚型12型,低危亚型3型.高危亚型中以HPV16常见,低危亚型中以HPV6型常见;单一亚型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多重亚型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阶段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其感染率有逐渐下降趋势.结论 本地区的HPV感染以单项基因感染为主.通过对当地女性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对当地筛查、防治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健翔;温宝欣;何嘉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芬太尼在硬膜外阻滞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剖腹产病人40例,年龄18-40岁,体重50-85kg,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硬膜外阻滞用0.596%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0.0005%芬太尼;B组为对照组,硬膜外阻滞用0.894%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结果 实验组在麻醉起效时间比对照组快,麻醉效果比对照组好.结论 硬膜外复合少量的芬太尼可以降低局麻药浓度,减少局麻药的用量,缩短了麻醉等待时间,能提高硬膜外麻醉效果.
作者:戴赣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测定治疗前后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的变化,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疗效.方法 HSP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CCR3降低,CCR5升高,治疗组差异大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时间,前者短于后者;治疗疗效,前者优于后者.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可以调节Th1/Th2失衡,从而治疗HSP,且疗效确切.
作者:张小霞;任妹;吴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用改良方法对成年小鼠Setoli细胞进行体外快速分离与培养,终获得一种高效的成年小鼠Setoli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 用0.1%胶原酶IV,0.25%胰蛋白酶,2mg/ml透明质酸酶混合液对睾丸组织进行消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所得细胞的存活率及纯度.结果 培养72h检测,细胞存活率超90%,纯度超85%.鉴定结果示,分离细胞中FasL呈阳性,提示分离所得细胞确为Setoli细胞.结论 用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胶原酶混合液对分离后的睾丸曲细精管进行一次消化,可快速高效地获得成年小鼠Setoli细胞.
作者:胡旭燕;伍琼芳;张学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江西省三级医院麻醉科护士的配备、学历、职称,为规范麻醉护理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9月-2016年12月,采用调查表以整群抽样法对江西省29所三级医院进行调查.结果 江西省三级医院麻醉护士与手术台的比例为0.33:1,麻醉护士中大专学历22.3%,本科学历68.6%,初级职称者占44.6%.麻醉科护士主要入PACU工作(93.1%)、参与总务工作(86.2%)、麻醉相关监护仪器设备清洁维护(86.2%),较少医院的麻醉护士参与麻醉前准备(41.4%)、气管插管配合(3.4%)等工作.结论 江西省三级医院麻醉科护士数量少,麻醉护理人才严重匮乏.
作者:严金秀;涂发妹;许庆琴;江瑶;赵娜;余志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泌尿系草酸钙结石蛋白成分特点,为后续进一步探索蛋白质在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随机收集临床结石样本20例,采用结石红外光谱分析仪分析结石组成成分;收集对应患者尿液进行尿液分析及细菌培养.采用RIPA蛋白裂解液溶解结石内蛋白成分,通过冷冻干燥浓缩提取结石内蛋白.采用细菌蛋白质提取试剂盒提取大肠杆菌蛋白.应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再通过SDS-SPAGE电泳纯化蛋白,银染染色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分别鉴定结石和大肠杆菌内蛋白分子量大小,进行蛋白比对.通过胶内酶解后抽提肽段,经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鉴定蛋白质成份,对质谱结果进行Gene Ontology等生物功能信息分析.结果 ⑴草酸钙结石平均蛋白浓度为0.57μg/μL.存在泌尿道感染时的草酸钙结石内蛋白含量相对较高(P<0.05).大肠杆菌蛋白浓度为5.38μg/μL.⑵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草酸钙结石内蛋白有3至4条蛋白带,主要集中在25.0-35.0KDa和66.2-116.0KDa;大肠杆菌的蛋白条带主要集中在35.0KDa-116.0KDa.蛋白条带图谱提示草酸钙结石与大肠杆菌内蛋白质成份具有重叠性.⑶蛋白质谱分析显示草酸钙结石内有88种蛋白成分,以结合功能蛋白为主;其中包括S100A8、S100A9、纤维连接蛋白、角蛋白等炎症相关蛋白.结论 泌尿系草酸钙结石内蛋白成分复杂,不仅与大肠杆菌蛋白成分存在交叉,而且有炎症相关蛋白,提示草酸钙结石形成与尿路感染存在关联,结石内炎症性蛋白成分在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叶韬;王义兵;刘伟;罗晓明;王共先;黄学明;刘伟鹏;习海波;余月;傅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