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滋凤;钱洪军;曾庆黎;胡申万;薛欢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弹力加压型止血器适宜的压迫时间.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192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压迫8h,对照组压迫6h.比较两组术后桡动脉穿刺处出血情况和压迫止血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穿刺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08%和12.5%;局部血肿发生率分别为4.17%和1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压迫止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于术后8h撤除止血器,能够减少桡动脉穿刺处出血情况发生,提高止血成功率.
作者:兰艳莉;钟梅;许金仙;罗汉秀;黄慧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D-L1基因沉默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构建慢病毒转染系统下调PD-L1在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然后进行流式、侵袭实验、划线实验和细胞毒实验.结果 沉默PD-L1基因后,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抑制.结论 PD-L1表达下调可以在体外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作者:熊振芳;熊秋迎;万红萍;时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现况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采样方法对在江西省抽取的5959名≥18周岁的成年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实验检测以及体格检查.结果我省成年居民的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30.84%,标化患病率为29.57%;男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35.21%,高于女性的27.79%(χ2=37.21,P<0.001);城市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33.88%,高于农村的28.81%(χ2=17.22,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脂异常率与身体活动不足、年龄≥45岁、性别、城乡、静态行为等多因素相关.结论 江西省成年居民的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高,农村和城市患病情况不同,加强居民血脂异常预防控制非常重要.
作者:陈福辉;颜玮;朱丽萍;陈轶英;刘杰;吉路;徐艳;程冷眉;游志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带钩钢丝(hookwire)应用肺部小结节术前定位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对2015年2月-2018年3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36例患者,术前均使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部小结节,操作结束后行VATS下肺部病变切除,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决定下一步手术方式.结果 肺部小结节直径4-23mm,采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达100%,平均定位时间25min,有2例患者定位后CT扫描时发现有少量气胸,1例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穿刺针脱落.结论术前使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部小病变的方法安全性高、准确,能提高VATS手术中肺部小结节切除的准确率.
作者:刘晓明;胡燕;朱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视屏暴露环境与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性.方法 设计问卷调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视屏暴露信息及家庭环境信息,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视屏暴露因素对儿童语言发育的影响.结果 134例16-48月龄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视屏暴露的起始月龄为(11.57±5.32)月,儿童每日视屏暴露总时长达(118.79±99.89)min.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视屏暴露起始月龄越小(t=3.743,P<0.001),每日视屏暴露总时间越长(t=-3.547,P=0.001),母子间对话时间越短(t=2.877,P=0.005),儿童的语言DQ值越低.结论 过早、过久的视屏暴露及母子间缺乏对话交流,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重要危险因素.减少视屏暴露,并增加亲子对话交流,有助于预防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
作者:史晓燕;蔡世忠;巫瑛;张郦君;陈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TNM分期,并对照病理结果,探讨其在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76例胃癌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平扫后进行动态三期增强,检查后阅片行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N分期、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75.00%(132/176)、71.59%(126/176)、94.89%(167/176),对胃癌TNM分期总准确度为71.13%.结论 MSCT能够较准确地进行胃癌术前分期.
作者:曾广正;熊斌;勒世联;罗小平;孙明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创递进式缝合法在普通减张缝合法难以缝合的高张力创口的应用效果.方法 结合皮肤延展术原理,采取递进式缝合法将切口由远及近逐级缝合,降低切口张力,达到Ⅰ期愈合的效果.结果 本组24例创口皮肤全部存活,愈合良好.结论 该法经济简便,安全有效,为严重的高张力创口提供快速的直接创口愈合,且无需特殊培训或设备即可达到良好效果,并发症少.
作者:肖明根;钟永福;刘绍梅;易加友;李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颞浅筋膜轴型瓣在颞下颌关节强直外成形术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对20例(24侧)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采用外成形术,术中并用颞浅筋膜轴型瓣与关节盘缝合,术后早期张口训练,术后2年内定期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疗效满意,张口度恢复良好,咬合关系没有改变,4例患者4侧术后有额纹不同程度减弱,术后6个月-2年内均恢复,随访期内内侧髁头均无吸收,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 颞浅筋膜轴型瓣在颞下颌关节强直外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方法可靠.
作者:严俊峰;熊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皮肾镜碎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6例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组(47例)和皮肾镜碎石术组(4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组平均手术花费时间较皮肾镜碎石术组更短,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方面低于皮肾镜碎石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皮肾镜碎石术组(P<0.05);两组发热、尿漏、肾绞痛、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单发、体积较小的肾下盏结石可选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作者:汪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的提高, 宫颈癌总体发病率、死亡率已经明显下降,但是宫颈腺癌的发病率却相对升高,由5%-10%上升至10%-30%,并且年轻化[1-4]. 宫颈腺癌的行为危险因素如多个性伴侣、 性生活过早、 保健意识缺乏等与宫颈鳞癌相似,发病机制却不像宫颈鳞癌那样明确.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PV感染特别是HPV18、16也与宫颈腺癌密切相关[5-7]. 但是宫颈腺癌治疗效果欠佳,死亡率比同期鳞癌高,所以早期宫颈腺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与发现尤为重要.
作者:汪美容;王艺;程玮;舒宽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在接受降压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评估动脉僵硬度及预测心血管事件临床价值.方法 39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tion,ISH)(n=132例)组和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n=266例),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后,记录入选者基本资料及用药情况,抽血查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测臂踝脉搏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24h动态血压并计算AASI,比较两组ba-PWV、AASI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两组的AASI与ba-PWV、24h脉压(24 hour pulse pressure,24hPP)指标的相关性.随后对老年ISH组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2年内心血管事件进行记录,终点事件是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衰、心源性死亡、脑卒中,根据记录结果分为心血管事件组和非心血管事件组,并对所使用的降压药物类型的数目分组,定量分析各组AASI的差异和AASI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⑴接受降压治疗后,老年ISH组AASI、年龄、ba-PWV、24hPP均高于老年非ISH组.⑵老年非ISH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的AASI与24hPP、Ba-PWV无相关性.而老年ISH患者接受降压干预治疗后的AASI与ba-PWV正相关(r=0.432,P﹤0.05),与年龄、24h脉压(24hPP)相关.⑶在老年ISH组中,只使用1类降压药物联合组AASI值显著低于使用3类药物联合治疗组(P<0.05).⑷接受降压干预治疗后老年ISH患者中心血管事件组AASI、baPWV均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⑸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24pp、ba-PWV、AASI是老年ISH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ba-PWV、AASI与老年ISH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密切(P<0.05).结论 老年ISH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的AASI仍可作为评价动脉硬化的参考指标,对发生心血管事件有预测价值.
作者:尹绢;寇光;邱元芝;王晓华;彭乐;魏群;胡坚;陈发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盆底二维超声技术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SUI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妇女作为正常组,应用盆底二维超声技术测量两组受检者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并计算膀胱颈移动度(BND).将两组的BND进行比较.结果 SUI组的BND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 盆底二维超声技术可用于早期SUI的诊断.
作者:胡雯;陈丽;叶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美多芭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1月解放军福州总院476医院神经外科共75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分别接受美多芭药物常规治疗组(35例,对照组)和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联合美多芭治疗组(40例,DBS组),收集相关临床、影像学资料,疗效评估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和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UALIF)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⑴手术联合美多芭治疗或独立的美多芭药物治疗后,患者UPDRS量表之精神、行为和情绪、日常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和运动并发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⑵DBS组患者UPDRS量表之精神、行为和情绪、日常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运动并发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⑶手术联合美多芭治疗或独立的美多芭药物治疗后,PDQUALIF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⑷DBS组患者治疗后PDQUALI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DQUALIF评分(P<0.01);DBS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DB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结论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联合美多芭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安全有效,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年龄可能是影响帕金森病患者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陈志凌;万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羟乙基淀粉和通心络胶囊.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全血黏度高、低切等相关数据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10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用药期间内出现牙龈出血2例、胃部不适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胃部不适、瘙痒3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症状和血液流变学参数,不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唐莉华;史雁;温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产前诊断孕中期的相关诊断指征,并探讨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在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就诊于我院产科门诊具有诊断指征的孕中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B超指导下抽取其羊水并离心培养羊水细胞,制片染色后在高倍镜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⑴511例孕中期孕妇,检测异常染色体64例,占比12.5%,其中无创显示高风险者41例,其他具有相关诊断指征异常者23例.⑵23例具有相关诊断指征异常染色体包括唐氏高危者异常8例、 高龄孕妇异常染色体9例、B超显示NT增高者异常染色体4例和父母一方染色体异常者查出胎儿染色体异常2例.⑶41例无创产前DNA检测高风险染色体检测异常者,包括23例21三体综合症、5例18三体综合症和13例性染色体异常者.结论 产前诊断中密切关注相关诊断指征,并对具有相关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十分必要,有助于更好的指导医生诊断孕中胎儿的异常情况,防止不健康患儿的出生.
作者:柯买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榄香烯乳联合奥沙利铂腹腔灌注对比顺铂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恶性腹水符合入组条件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应用腹腔穿刺术留置管引流技术,治疗组:榄香烯乳400-500mg/m2联合奥沙利铂1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行腹腔灌注治疗,每周一次,连用4周.对照组:顺铂60mg加入生理盐水40ml中每周一次腹腔灌注,连用4周,4周后分别观察恶性腹腔积液的变化.结果 4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组、照组的有效率分别80.9%、52.3%.组间差异P=0.0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7.6%、40.5%,组间差异P>0.05.结论 榄香烯乳联合奥沙利铂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优于顺铂,并且不良反应与单用顺铂无明显差异.
作者:饶晓军;李鹰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MRI阴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38例MRI阴性癫痫患者,并均行PET/CT检查.通过视觉分析及半定量分析法,测量SUVmax、AI指数获得癫痫灶的位置及范围,并与术中癫痫灶对比,评价PET/CT对MRI阴性癫痫的诊断价值.结果 38例MRI阴性癫痫患者中,PET/CT诊断阳性30例,诊断阳性率为78.9%.手术25例,与术中定位相符合20例,准确定位率为80%.其中颞叶癫痫18例(海马硬化16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全2例),额叶癫痫7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全7例).癫痫灶PET/CT表现均呈放射性摄取均减低,花斑样缺损改变.结论 PET-CT对癫痫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MRI阴性癫痫,建议行PET/CT检查.
作者:邵明岩;骆柘璜;徐荣;金爱芳;张慧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免疫功能及感染率的不同.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80例且无条件使用利妥昔单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标准CHOP方案化疗,试验组40例,给予标准CHOP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免疫指标及化疗期间感染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免疫指标、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近期有效率无明显差别.结论艾迪注射液有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和减少感染风险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志强;董涵之;双跃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γδT17细胞及其产生的IL-17A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γδT17细胞与KD炎症损伤的关系.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豆蔻酰佛波醇乙酯刺激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7细胞、γδT17细胞百分比,同时采用ELISA测定血清IL-17A水平,并比较两组间Th17细胞、γδT17细胞和IL-17A的变化.结果 ⑴相对于健康对照组,病例组患儿外周血γδT细胞和IL-17A均明显增高(P<0.05),Th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⑵外周血Th17细胞和γδT17细胞在病例组中的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γδT细胞在KD早期高度活化,并且可能通过产生高水平细胞因子IL-17参与KD的早期炎症反应;Th17细胞在KD的早期炎症反应亦起角色作用.
作者:刘志强;彭宇;邹峥;柯江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视网膜血管阻塞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设立3组病人,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组为颈动脉硬化并视网膜血管阻塞组,分别对3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进行对比.结果 颈动脉硬化组及颈动脉硬化有视网膜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网膜阻塞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7.8%(43/49),正常对照组检出率为5.3%(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41,P<0.001);视网膜阻塞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53.1%(26/49),正常对照组检出率为0.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54,P<0.001).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视网膜血管阻塞患者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当中有较高的发生率.
作者:吴红云;杨涓;李延萍;袁文金;胡莉群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