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扬华
目的 探讨中医临床路径在原发性高血压并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5例高血压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5例因出现高血压并发症脱落,终纳入合格病例治疗组为60例,对照组为60例,均在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基础上,给予舍曲林抗抑郁治疗,治疗组拟定气滞、血虚、阳虚为兼夹证,辩证给予柴胡疏肝散、归脾汤加减、肾气丸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以判断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⑴治疗组1周后收缩压谷值和舒张压谷值均降低,对照组1周后收缩压谷值降低,舒张压谷值出径时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出径时比较,治疗组收缩压谷值下降更明显(P<0.01),收缩压谷值下降值和舒张压谷值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目标血压达标率为61.7%(37/60),对照为41.7%(25/6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⑵两组治疗第1周后、出径时HAMD-17评分均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第1周、出径时HAMD-17降低更明显,减分差值增大(均P<0.05);治疗组有效率达78.3%(49/60),对照组为63.3%(38/60),两组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⑶治疗组在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加入中医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并抑郁症的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能减少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何逸;孔婉文;刘培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临床疾病预防及指导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7年2月来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首次腹膜透析发生腹膜炎时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观察组(n=52例,合并糖尿病)和对照组(n=72例,未合并糖尿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病原学特征,同时比较两组腹膜炎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52例糖尿病患者中,有21例(40.38%)发生腹膜炎,72例非糖尿病患者中,有13例(18.06%)发生腹膜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HGB、K+、ALB、PAB水平较非糖尿病组降低,hs-CRP升高(P<0.05);经病原学检查,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易并发腹膜炎,且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感染等并发症;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
作者:黄瑶玲;彭继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间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将其分为血液透析HD常规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联合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3次/周进行血液透析,1次/周血液透析过滤,HD+HP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1次/2周血液灌流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6个月、12个月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血压、左心功能和结构及血清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进行组内、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12个月与3个月洗脱期后比较,HD常规组患者的血压、心功能及结构指标无明显变化,血清炎症因子及相关指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HD+HP联合组患者DBP、SBP、CTR及升主动脉内径明显下降,心功能指标FS值、EF值显著增加(P<0.05);组间相比,HD+HP联合组DBP、SBP、CTR及升主动脉内径明显降低,而FS值、EF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单纯血液透析相比,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左心室功能和结构.
作者:孙龙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16、p53、PR、Vim蛋白在原发性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存档的子宫颈腺癌标本120例,取正常宫颈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V9000两步法检测p16、p53、PR、Vim蛋白的表达.SPF10 PCR技术进行DNA扩增,检测宫颈腺癌的HPV DNA.对所有石蜡切片进行病理阅片和诊断,分析子宫颈腺癌标本的p16、p53、PR、Vim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16、p53、PR、Vim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0%、43.3%、0%.在120例宫颈腺癌中,p16、p53、PR、Vim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56.67%、11.67%、15.00%.四组实验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子宫颈腺癌标本中,HPV阳性率为77.5%.p16、p53、PR、Vim在93例HPV阳性的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62%、49.46%、11.83%、16.13%.p16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有相关性(P<0.001),p53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有相关性(P=0.003),PR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无相关性(P=1.000),Vim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无相关性(P=0.760).结论 p16、p53、PR、Vim对鉴别腺体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为正确估计宫颈腺癌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吴斌;于晓红;叶璐;邓颖辉;宇翔;罗海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高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HMGB1)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儿童哮喘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将实验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各30例,并选取2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取ELISA检测外周血浆中HMGB1抗原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MGB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MGB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MGB1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HMGB1的表达水平与哮喘严重度有关.结论 HMGB1可能参与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及进展等过程,HMGB1可能是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靶点.
作者:戴贞照;彭红颜;胡检生;刘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影响.方法 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以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的分组方式分为M组和Q组,每组40例.在手术结束时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镇痛方式,M组采用注射硫酸吗啡注射液进行镇痛,Q组采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进行镇痛.因为本研究采取双盲的试验方式,所以又不参与试验的麻醉医师配制麻醉剂.记录患者在术后2h、4h、8h、12h、24h、48h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RAR)情况,并统计患者术后48h内PCA按压次数和总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Q组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M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此外Q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马长华;胡小兰;赵丹;袁林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在急诊高龄患者围术期容量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69例急诊高龄下肢手术患者,观察超声定位下,平均动脉压(MAP)、大内径Dmax、小内径Dmin、呼吸变异率(RIVC)、中心静脉压(CVP)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及对容量评估价值.结果 给药200ml后RIVC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减少(P<0.05);输液500ml、1000ml后,MAP、Dmax、Dmin、RIVC、CVP与容量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P<0.05);Ⅱ组、Ⅲ组的Dmax、Dmin与相较Ⅰ组有明显提高的趋势,而RIVC呈现明显下降现象(P<0.05);Ⅲ组Dmax、Dmin与Ⅱ组对比显著提高,但RIVC显著下降(P<0.05);高龄患者Dmax、Dmin与CVP具有正相关性,RIVC、CVP保持负相关性;Dmax、Dmin具有较高的敏感度,RIVC具有较高的特异性,Dmax、Dmin、RIVC预测时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7.结论 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能够准确评估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容量状态,而且Dmin的优势更为显著.
作者:胡千华;李泉;胡志强;戴志光;周芬芬;付凯;周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血NSE、CEA及CYFRA21-1在晚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初次通过病理确诊为晚期肺癌患者110例:小细胞肺癌34例,腺癌40例,鳞状细胞癌36例,抽静脉血检查每例患者血NSE、CEA及CYFRA21-1水平,对比每组病例血NSE、CEA及CYFRA21-1阳性率和数值的差异.结果 血NSE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敏感性高(88.24%),但特异性较低(42.11%);小细胞肺癌组的血NSE阳性率及数值均高于肺腺癌组和肺鳞癌组.血CEA在肺腺癌诊断中敏感性(55.00%)及特异性(42.86%)均较低;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及鳞癌组血CEA阳性率无差异;腺癌组血CEA数值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及鳞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和鳞癌组血CEA值无明显差异.血CYFRA21-1在肺鳞癌诊断中敏感性高(94.12%),但特异性较低(43.24%);鳞癌组和腺癌组血CYFRA21-1阳性率无差异,均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腺癌组和鳞癌组血CYFRA21-1数值无差异.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血NSE阳性及水平明显升高,小细胞肺癌可能性大;血CEA水平明显升高,腺癌可能性大;血CYFRA21-1阳性,腺癌或鳞癌可能性大.
作者:李鹰飞;车凯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疼痛是指机体组织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损伤而引起的一种不适感觉, 也是一种自身保护的反应.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产生病变而引起的疼痛. 其主要特征有痛觉过敏、自发性痛及异常痛[1],由于病因的多样性,其发病机制尚未彻底明晰, 已成为临床医疗具挑战的难题之一. 目前,临床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治疗手段还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癫痫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阿片类镇痛药和NMDA拮抗剂等. 抗癫痫药和抗抑郁药是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用药. 本文拟就神经病理疼痛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2-5].
作者:郑晓波;吴晶;王向东;李晴;刘曾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优化取药路径,改变中药饮片的调剂模式,提高调剂速度与准确率.方法 斗谱的改造与定位;设计佳取药路径;改变调剂操作方法 ,选用佳搭配规格.结果 调剂速度提高141%,内差错率降低83%,减少候药时间,节约了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结论 通过调剂环节的改造与优化,设计佳取药路径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刘丰惠;黄玉宇;谢喜铭;徐湘梅;黄学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近视是全球发生率高的屈光不正, 在青少年儿童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眼部疾病. 目前儿童和青少年近视不但发生率明显增高, 而且发病年龄提前, 已经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研究证明在眼球屈光参数中,眼轴的延长是引起青少年儿童近视发展主要的因素[1].
作者:刘克政;周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胰岛素功能抵抗引起的血糖异常升高的代谢性疾病, 至2014年全世界患病人数已升至4.2亿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临床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一般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故为了控制病情常与他汀类等调血脂药等联合使用, 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但同时也增加因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方式,除注射胰岛素常用外,根据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和非磺酰脲类促泌药(格列奈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影响葡萄糖代谢的双胍类、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1]. 已有大量研究围绕主要的CYP450酶多态性介导口服降糖药引起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 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 基于转运体多态性介导的口服降糖药引起的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是导致药物疗效降低和不良反应出现个体差异的重要机制之一. 其中,由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s)多态性介导口服降糖药与调血脂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逐步成为研究热点[2,3].因此,本文就OATPs多态性对临床口服降糖药与调血脂药物间发生相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刘勇华;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合理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癫痫患儿173例,均采用丙戊酸钠用药治疗,结合患儿年龄合理用药,并在患儿用药1周后静脉采血,行荧光偏振免疫法测记丙戊酸钠稳态血药浓度,分析不同血药浓度状态下,患儿用药疗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当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低于50μg/ml时,其治疗效果较为低下,不过其相应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也相对较少;而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超过90μg/ml时,其治疗效果虽有着明显提升,不过患儿用药期间副作用发生率也明显增长;只有当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保持在50-90μg/ml时,其药物治疗效果较高,并且药物副作用反应发生率也相对少.结论 在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时,加强患儿血药浓度监测,将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保持在50-90μg/ml时,保证优质抗癫痫用药疗效的同时,减少患儿副作用发生率.
作者:易爱兰;刘素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支气管源性囊肿是因肺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含有支气管组织成分的囊性病变, 大多数发生在隆凸下及气管旁,发生于食管壁的非常少见,横跨食管裂孔位于后腹膜的食管囊肿更为罕见.而且食管囊肿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多依赖术后病理确诊. 但是一旦诊断为食管囊肿,应首选腔镜下手术切除, 这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预防感染、食管瘘、恶性变化等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凌发昱;喻东亮;魏益平;熊剑文;张文雄;徐建军;张五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及在淋巴结核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探讨.方法 90例患者为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图像特点展开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90例患者中53例为淋巴结核,20例为炎症反应性增生,5例为恶性淋巴瘤,12例淋巴转移.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 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检查显示,90例患者总计102个颈部淋巴结,20个淋巴结未见血流信号,均为炎性增生淋巴结.剩余82个淋巴结中22个淋巴结为淋巴门型、12个为中央型、15个为边缘型、30个为混合型.超声检查结果 显示,炎性增生患者L/S<2及L/S≥2比较结核组和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检查结果 显示恶性组患者Vmax、RI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除恶性组外,其他3组Vmax、RI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102个淋巴结中,80个借助超声行淋巴结结合清扫术,治疗后再次行超声检查显示,均未见血流信号,病灶周边血管、甲状腺等无侵犯情况.17例转移性淋巴结通过颈部淋巴结检查,找到了原位癌,5个淋巴瘤未接受清扫术治疗.结论 术前超声检查不仅可以明确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和位置,更能指导外科医生选择术式、时机,为预后疾病评价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戴宇彪;李坤;冯瑞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脂联素对COPD大鼠模型炎症因子、TIMP-1、TGF-β1的影响.方法 采用熏香烟加气管内注入内毒素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脂联素干预,检测COPD大鼠模型血清中炎症因子、脂联素水平、TIMP-1、TGF-β1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COPD模型组(P<0.05),COPD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IL-6、TL-8、TNF-a)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干预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要低于COPD模型大鼠,稍高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P<0.05;COPD模型组中的TGF-β1表达显著增高,TIMP-1的表达却低于对照组,COPD干预组TGF-β1较正常对照组组低,TIMP-1较正常对照组高,三组间比较P<0.01.结论 脂联素能够降低COPD大鼠IL-6、TL-8、TNF-a的水平,具有抗炎症作用;能够降低TGF-β1的表达,升高TIMP-1的表达.
作者:历风元;周少华;朱涟敏;戴宏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溺水儿童救治方法 .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2016年7月收入院救治的22例溺水儿童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儿平均年龄4.2岁,其中5岁以下儿童16例(占72.7%),男13例(占59.1%),女9例(占40.9%),多数发生在夏季(占59.1%),溺水时间10s-10min.15例在现场进行了清理呼吸道的处理,5例进行了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14例痊愈出院,5例治疗1-2d后好转自动出院,2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例死亡.结论 加强意外伤害的预防宣教和基本急救知识的普及,建立完善的转运机制是减少溺水发生率、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伤残率的有效保障.
作者:刘素云;罗勤;易爱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平静呼吸后屏气和深吸气后屏气两种方式在腹部磁共振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48例,同时使用两种屏气方式扫描T1WI和T2WI,由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阅片,对两种屏气方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 48例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16例中平静呼吸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3例较好,比例为18.7%(3/16),13例较差;深吸气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14例较好,比例为87.5%(14/16),2例较差;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32例中平静呼吸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29例较好,比例为90.6%(29/32),3例较差,深吸气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4例较好,比例为1.25%(4/32),27例较差,两种屏气方式所扫描的MRI腹部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MRI扫描的屏气方式选择,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优先采用深吸气后屏气,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优先采用平静呼吸后屏气.
作者:罗小平;胡凌;洪欣;丁爱民;马重阳;乐文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与甲羟孕酮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甲羟孕酮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经期、经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的34.88%(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效果优于甲羟孕酮,止血效果迅速,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邓秀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术前三面镜裂孔定位联合外路显微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我院做外路显微手术的患者40例(40只眼).术前三面镜检查确定裂孔位置,作为指导术中裂孔定位、放液和冷凝部位的依据.手术在显微镜下先预置垫压块缝线,放视网膜下液,行视网膜冷凝,硅胶块垫压,随访6-18个月.结果 40例(40只眼)中,一次手术视网膜完全复位35只眼(87.5%);矫正视力>0.3者20眼,0.1-0.3者15只眼,<0.1者5只眼,视力提高35例,不变者3例,下降者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三面镜裂孔定位联合外路显微手术具有裂孔定位准确,操作简单,便于推广,临床疗效可靠等优点.
作者:魏远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