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惠;黄玉宇;谢喜铭;徐湘梅;黄学锋
近视是全球发生率高的屈光不正, 在青少年儿童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眼部疾病. 目前儿童和青少年近视不但发生率明显增高, 而且发病年龄提前, 已经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研究证明在眼球屈光参数中,眼轴的延长是引起青少年儿童近视发展主要的因素[1].
作者:刘克政;周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使用单倍剂量对比剂结合3D_STIR_SPACE序列在臂丛神经成像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临床怀疑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一次注射单倍剂量(0.1mmol/kg)对比剂,行臂丛神经3D STIR SPACE磁共振检查,所有患者均为注射造影剂后1min进行扫描,获得图像后进一步行后处理重建,采用大密度投影像(MIP).图像分为3个等级,同时观察神经的病变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检查,20例臂丛神经成像显示清晰,达到Ⅰ级或Ⅱ级图像,无Ⅲ级图像.结论 使用单倍剂量(0.1mmol/kg)对比剂一次性注射后,采用3T磁共振3D STIR SPACE序列进行增强扫描,所得臂丛神经影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作者:贾佑华;洪顺达;王思勇;姜建;龚洪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抚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抚州市控制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抚州市2011-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抚州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平均增长速度为22.93%,年均发病率为59.89/10万,发病率在29.53/10万-75.19/10万之间.抚州市手足口病发病呈现季节性分布特征,总体发病呈现双高峰分布,主高峰在3-6月,次高峰在8-9月.高发病区依次为南丰县、崇仁县和乐安县.散居儿童为高发病人群,占抚州市发病数的95.49%.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儿童,占抚州市发病数的97.09%.男性发病率(78.43/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39.94/10万).结论 抚州市控制手足口病流行需提前做好手足口病的季节性预防工作,对高发病区采取对应防控措施以控制其流行,普及手足口病防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以降低重点人群发病率.建议对<5岁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以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
作者:王克强;朱小康;王建辉;徐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脂联素对COPD大鼠模型炎症因子、TIMP-1、TGF-β1的影响.方法 采用熏香烟加气管内注入内毒素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脂联素干预,检测COPD大鼠模型血清中炎症因子、脂联素水平、TIMP-1、TGF-β1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COPD模型组(P<0.05),COPD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IL-6、TL-8、TNF-a)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干预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要低于COPD模型大鼠,稍高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P<0.05;COPD模型组中的TGF-β1表达显著增高,TIMP-1的表达却低于对照组,COPD干预组TGF-β1较正常对照组组低,TIMP-1较正常对照组高,三组间比较P<0.01.结论 脂联素能够降低COPD大鼠IL-6、TL-8、TNF-a的水平,具有抗炎症作用;能够降低TGF-β1的表达,升高TIMP-1的表达.
作者:历风元;周少华;朱涟敏;戴宏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术前三面镜裂孔定位联合外路显微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我院做外路显微手术的患者40例(40只眼).术前三面镜检查确定裂孔位置,作为指导术中裂孔定位、放液和冷凝部位的依据.手术在显微镜下先预置垫压块缝线,放视网膜下液,行视网膜冷凝,硅胶块垫压,随访6-18个月.结果 40例(40只眼)中,一次手术视网膜完全复位35只眼(87.5%);矫正视力>0.3者20眼,0.1-0.3者15只眼,<0.1者5只眼,视力提高35例,不变者3例,下降者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三面镜裂孔定位联合外路显微手术具有裂孔定位准确,操作简单,便于推广,临床疗效可靠等优点.
作者:魏远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Herbst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后期下颌后缩患者的远期疗效,为生长发育后期伴下颌后缩患者固定功能矫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17例生长发育后期下颌后缩的患者使用Herbst矫治器及固定矫治器矫治,通过治疗结束时及保持后4-7年的X线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与摘除矫治器后4-7年,SNA、SNB、ANB、MP/SN、U1/SN、CO-GO、GO-PO、OJ、OB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生长发育后期骨性下颌后缩患者可以通过Herbst矫治器结合固定矫治器治疗获得良好的长期稳定性.
作者:郑莹;黄臻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冲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腹透中心腹膜透析合并SHPT的患者随访资料,选择符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标准患者101例,进行治疗前后及不同PTH浓度亚组间观察,分析比较PTH和血Ca、P、钙磷乘积变化.结果 观察病例治疗后PTH及Ca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PTH300-500pg/ml及PTH500-1000pg/ml亚组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效果显著,经比较治疗后PTH及Ca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TH>1000pg/ml亚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组别血P及钙磷乘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全并SHP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早诊断及早治疗、合理治疗是控制SHPT等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对疾病的预后及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良好效益.
作者:陈耀辉;刘珍华;稂春燕;杨林;李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系统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半对照实验,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 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11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包括1017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有平均2例不良反应(转氨酶轻度增加,胃肠道反应).合并分析结果 显示,治疗组好转率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5,95%CI:1.18-1.33).结论 依达拉奉能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好转率.
作者:盛开;陈俊;袁珍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支气管源性囊肿是因肺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含有支气管组织成分的囊性病变, 大多数发生在隆凸下及气管旁,发生于食管壁的非常少见,横跨食管裂孔位于后腹膜的食管囊肿更为罕见.而且食管囊肿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多依赖术后病理确诊. 但是一旦诊断为食管囊肿,应首选腔镜下手术切除, 这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预防感染、食管瘘、恶性变化等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凌发昱;喻东亮;魏益平;熊剑文;张文雄;徐建军;张五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血NSE、CEA及CYFRA21-1在晚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初次通过病理确诊为晚期肺癌患者110例:小细胞肺癌34例,腺癌40例,鳞状细胞癌36例,抽静脉血检查每例患者血NSE、CEA及CYFRA21-1水平,对比每组病例血NSE、CEA及CYFRA21-1阳性率和数值的差异.结果 血NSE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敏感性高(88.24%),但特异性较低(42.11%);小细胞肺癌组的血NSE阳性率及数值均高于肺腺癌组和肺鳞癌组.血CEA在肺腺癌诊断中敏感性(55.00%)及特异性(42.86%)均较低;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及鳞癌组血CEA阳性率无差异;腺癌组血CEA数值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及鳞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和鳞癌组血CEA值无明显差异.血CYFRA21-1在肺鳞癌诊断中敏感性高(94.12%),但特异性较低(43.24%);鳞癌组和腺癌组血CYFRA21-1阳性率无差异,均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腺癌组和鳞癌组血CYFRA21-1数值无差异.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血NSE阳性及水平明显升高,小细胞肺癌可能性大;血CEA水平明显升高,腺癌可能性大;血CYFRA21-1阳性,腺癌或鳞癌可能性大.
作者:李鹰飞;车凯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在急诊高龄患者围术期容量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69例急诊高龄下肢手术患者,观察超声定位下,平均动脉压(MAP)、大内径Dmax、小内径Dmin、呼吸变异率(RIVC)、中心静脉压(CVP)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及对容量评估价值.结果 给药200ml后RIVC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减少(P<0.05);输液500ml、1000ml后,MAP、Dmax、Dmin、RIVC、CVP与容量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P<0.05);Ⅱ组、Ⅲ组的Dmax、Dmin与相较Ⅰ组有明显提高的趋势,而RIVC呈现明显下降现象(P<0.05);Ⅲ组Dmax、Dmin与Ⅱ组对比显著提高,但RIVC显著下降(P<0.05);高龄患者Dmax、Dmin与CVP具有正相关性,RIVC、CVP保持负相关性;Dmax、Dmin具有较高的敏感度,RIVC具有较高的特异性,Dmax、Dmin、RIVC预测时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7.结论 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能够准确评估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容量状态,而且Dmin的优势更为显著.
作者:胡千华;李泉;胡志强;戴志光;周芬芬;付凯;周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定位在巩膜深层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巩膜深层异物患者15例(15只眼),经过超声生物显微镜确诊并定位,根据定位结果 行巩膜深层异物取出术.结果 手术均一次成功,异物均为非金属性,其中13例为板栗刺,1例为碎玻璃异物,1例为石子异物,手术出血少、损伤小、精准度高.结论 超声生物显微镜的精准定位,大限度地提高了巩膜深层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损伤及并发症.
作者:孙涛;仇晶晶;刘贤;易敬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优化取药路径,改变中药饮片的调剂模式,提高调剂速度与准确率.方法 斗谱的改造与定位;设计佳取药路径;改变调剂操作方法 ,选用佳搭配规格.结果 调剂速度提高141%,内差错率降低83%,减少候药时间,节约了劳动力,减轻了劳动强度.结论 通过调剂环节的改造与优化,设计佳取药路径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刘丰惠;黄玉宇;谢喜铭;徐湘梅;黄学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平静呼吸后屏气和深吸气后屏气两种方式在腹部磁共振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48例,同时使用两种屏气方式扫描T1WI和T2WI,由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阅片,对两种屏气方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 48例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16例中平静呼吸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3例较好,比例为18.7%(3/16),13例较差;深吸气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14例较好,比例为87.5%(14/16),2例较差;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32例中平静呼吸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29例较好,比例为90.6%(29/32),3例较差,深吸气后屏气的图像质量有4例较好,比例为1.25%(4/32),27例较差,两种屏气方式所扫描的MRI腹部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MRI扫描的屏气方式选择,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优先采用深吸气后屏气,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优先采用平静呼吸后屏气.
作者:罗小平;胡凌;洪欣;丁爱民;马重阳;乐文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间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将其分为血液透析HD常规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联合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3次/周进行血液透析,1次/周血液透析过滤,HD+HP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1次/2周血液灌流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6个月、12个月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血压、左心功能和结构及血清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进行组内、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随访6个月、12个月与3个月洗脱期后比较,HD常规组患者的血压、心功能及结构指标无明显变化,血清炎症因子及相关指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HD+HP联合组患者DBP、SBP、CTR及升主动脉内径明显下降,心功能指标FS值、EF值显著增加(P<0.05);组间相比,HD+HP联合组DBP、SBP、CTR及升主动脉内径明显降低,而FS值、EF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单纯血液透析相比,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左心室功能和结构.
作者:孙龙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口服西黄胶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5月-2016年11月本院诊治的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和,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西黄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传统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86.66%临床获益高于对照组60.00%(P<0.05);实验组局部溃烂感染等不良症状发生率为73.33%,低于对照组96.66%(P<0.05);实验组复发率26.67%低于对照组63.33%(P<0.05),病程短于对照组.结论 口服西黄胶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漆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对于麻醉医生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 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康复. 因此,麻醉手术中对患者实施容量监测及适宜的液体治疗至关重要.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依靠充分监测给予相应的液体输注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是治疗的选择. 麻醉手术中基础监测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尿量、皮肤灌注等,其敏感性较差,仅作为液体治疗时参考的辅助指标.静态指标包括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AWP)等. 动态指标囊括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每搏量变异度(SVV)、脉压变异(PPV)、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VPI)、全心射血分数指数(GEFI)、心脏功能指数(CFI)、体循环阻力(SVR)等.研究表明动态参数指标在评估心血管系统对液体负荷的反映优于静态参数. 围术期可用肺动脉导管(PAC)、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 (PICCO)、 锂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LiDCO)、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基于收缩期动脉压波形分析的心排血量系统(APCO)、Fick原理等方法进行测定. 而TEE被认为是全面的监测方法[1]. 因其能对心脏结构进行直接、实时、可视化监测并且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本文就TEE应用于全麻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容量治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磊;陈世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疼痛是指机体组织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损伤而引起的一种不适感觉, 也是一种自身保护的反应.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产生病变而引起的疼痛. 其主要特征有痛觉过敏、自发性痛及异常痛[1],由于病因的多样性,其发病机制尚未彻底明晰, 已成为临床医疗具挑战的难题之一. 目前,临床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治疗手段还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癫痫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阿片类镇痛药和NMDA拮抗剂等. 抗癫痫药和抗抑郁药是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用药. 本文拟就神经病理疼痛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2-5].
作者:郑晓波;吴晶;王向东;李晴;刘曾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高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HMGB1)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儿童哮喘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将实验组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各30例,并选取2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取ELISA检测外周血浆中HMGB1抗原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MGB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MGB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MGB1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HMGB1的表达水平与哮喘严重度有关.结论 HMGB1可能参与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及进展等过程,HMGB1可能是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靶点.
作者:戴贞照;彭红颜;胡检生;刘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吸入七氟醚用药量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术前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啶0.4μg/kg,B组滴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深度在Bis 40-60,记录患儿气管插管时(T1)、置开口器时(T2)、扁桃体切除时(T3)、术毕时(T4)各时点七氟醚呼气末浓度,记录患儿苏醒、拔管及停留复苏室的时间.结果 相同麻醉深度下,T2-4时点A组患儿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低于B组(P<0.05);A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苏醒、拔管及复苏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能减少七氟醚的用量,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对苏醒质量无不良影响.
作者:郭善亮;王绍朴;刘小兵;何杰军;张明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