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春芳;李安娜;杨柳;金成豪
目的 分析与探讨儿科危重症患者的标准化院内转运制度及流程,达到安全转运的目的.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急诊危重需转运至病房的患儿各160例,采取传统方式为对照组;采取JCI标准下的院内安全转运管理措施转运的患者16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转运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转运途中发生不安全事件45例,家属不满意10例;观察组分别为9例、2例.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家属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作者:徐艳梅;谈小云;张艳;肖光明;张代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新生儿肺炎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及时间效应情况.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患有新生儿肺炎12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儿均予以抗生素治疗,将新生儿肺炎患儿不同治疗药物的时间效应情况,以及其他抗生素治疗治疗情况进行记录整理,对记录结果 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抗生素治疗本研究新生儿肺炎120例患儿发现,有42.50%患儿应用拉氧头孢,24.17%应用头孢唑肟,40.00%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6.67%应用头孢噻肟钠,18.33%头孢派酮舒巴坦钠,9.17%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2.50%应用美罗培南,4.17%应用万古霉素.在无合并症组中,头孢噻肟钠的治愈时间显著高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拉氧头孢和头孢派酮舒巴坦钠的治愈时间,通过和青霉素各组相比发现,头孢唑肟的治愈时间相对较长,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伴合并症组中,通过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相比发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拉氧头孢的治愈时间相对较长,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实施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既能使患儿的治愈时间缩短,而且还能使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降低.
作者:冯姗;熊凡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中免疫机制和炎性反应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CA)的相关性,判断TgAb和TPOAb是否是心脑血管疾病新的独立危险因子.方法 将105例HT例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水平、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 HT组与对照组的IMT-CCA之间有统计学意义(0.78±0.10 vs 0.67±0.07,P=0.00),IMT-CCA与TgAb、TPOAb、TSH正相关,与FT3、FT4负相关,IMT-CCA与血清hs-CRP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gAb、TPOAb是IMT-CCA的新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IMT-CCA更高,TgAb、TPOAb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能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作者:吴婷;刘燕娜;应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在老年患者拔管期使用效果.方法 30例年龄在70以上ASA评级1-2级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出现呛咳直接吸痰拔管;B组拔管期给予丙泊酚维持和芬太尼;C组拔管期给予咪达唑仑复合地佐辛.比较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A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B、C组早,血压心率变化较B、C(P<0.05)明显.B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A、C(P<0.05)组时间延长,出室时间明显延长.C组病人拔管前后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B(P<0.05)组早,较A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老年患者拔管期给予一定量的咪达唑仑和地佐辛,对患者心率,血压影响小,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凯;李亚峰;田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与利培酮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在利培酮基础上加用塞来昔布治疗,剂量为0.6g/d.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连线测试(TMTA)、数字符号编码测验(DSCT)和韦氏智力测验(WMS)等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TMTA、DSCT和WMS测试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利培酮治疗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治疗的增效策略.
作者:王省堂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改良法接种新生儿卡介苗效果.方法 将900例新生儿按单日、双日出生分成两组.改良组(460例)采用左手大拇指与食指绷紧皮肤的方向与新生儿上臂纵轴平行,右手持1ml注射器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呈5°-15°角快速进针,进针至针尖斜面长度的一半时,立即平行进针入皮内并注射0.1ml卡介苗.传统组(440例),左手大拇指与食指绷紧皮肤方向与新生儿上臂横轴平行,右手持1ml注射器,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呈5°-15°角进针并注射0.1ml卡介苗.结果 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应用改良注射方法,可提高卡介苗一次注射成功率,易学易掌握,并提升了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张明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儿童多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占全部儿童恶性肿瘤的2%-4%[1],严重危害患儿的视力与生命.随着众多学者在RB基因遗传学方面的深入探索,未来RB的诊断与治疗将很有可能从中得到突破. 本文将对RB基因遗传学及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柴勇;毛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锌制剂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02例纳入研究,按入院顺序单号为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治疗,双号为观察组5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锌制剂和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腹泻再次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泻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随访3个月,观察组腹泻症状再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锌制剂和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效果较好,有效缓解患儿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且用药安全.
作者:万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分析江西上饶某村痛风患者诊治现况及患者HLA-B*5801等位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对随机抽样的56例关节痛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由专科医生对关节痛患者进行详细查体及问诊,所有对象通过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检测血尿酸值.通过PCR-免疫荧光探针法,对所有痛风患者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结果 56例村民的血尿酸平均值为(371±111)μmol/l,其中男性血尿酸平均值为(373±104)μmol/l,女性(346±110)μmol/l;关节痛患者的痛风的患病率为30.45%(17/5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0.54%(15/37),明显高于女性(10.52%)(P=0.021,RR=5.78(CI95%1.16,28.57));痛风患者常用NSAIDs药物止痛治疗(74.5%(13/17)),当前使用降尿酸药物少(5.9%(1/17)),既往使用降尿酸药物主要为别嘌呤醇(41.2%(7/17));17例痛风患者中有1例患者HLA-B*5801基因阳性(5.9%(1/17)),且使用别嘌呤醇后出现严重的过敏性皮疹.结论 该村关节痛人群的痛风患病率高,对痛风的认识不够,应当加强降尿酸药物的合理使用,在使用别嘌呤醇前应当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
作者:张卫忠;王友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全身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谱广泛,常见受累器官包括泪腺、胰腺和腹膜后间隙、肺部、肾脏等,以血清 IgG4 升高、组织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为特点[1].而发生于淋巴结的IgG4 相关性疾病由于其临床病理特点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需与多种病变鉴别,如Castleman's病样、炎性假瘤、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淋巴瘤等,诊断应充分结合病史、查体、血清学检查、影像学、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等方可得出结论 . 考虑国内报道IgG4相关性淋巴结病较少,为提高对IgG4相关性淋巴结病的诊治,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IgG4-RD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
作者:孔春芳;李安娜;杨柳;金成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s,NPBL)中如何合理选择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病灶.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发现的符合美国放射学会乳腺成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标准为3~5类的触诊阴性乳腺病灶233个.将这些病灶手术切除后送病理检查,计算他们的乳腺癌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并比较3、4A类病灶中高危组和低危组乳腺癌乳腺癌阳性预测值.结果 3、4A、4B、4C、5类病灶的阳性预测值分别是2.7,7.1,27.6,42.9,93.4;高危组和低危组的阳性预测值分别是13.6,0.8,高危组亦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B、4C、5类病灶和3、4A类病灶中高危组行病理活检是必要且合理的;3、4A类病灶中低危组只需门诊定期随访.
作者:李洁明;饶雪峰;高家宝;曾庆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丹红联合甲钴胺及血液灌流治疗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按数字表法将60例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予以甲钴胺及血液灌流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与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8周后肢体疼痛、麻木、蚁走感主观症状及肱二头肌腱反射、膝反射、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丹红联合甲钴胺及血液灌流对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神经传导速度提高均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易伟;汪鹏;叶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产妇21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105例产妇,观察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结果 观察组产妇麻醉优良率、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以及肌肉松弛满意度、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缩短了麻醉起效时间及运动、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提高了肌肉松弛满意度,改善了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了各种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叶小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妊娠患者中,孕囊数目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IVF-ET治疗后患中重度OHSS妊娠的患者共116例,包括重度OHSS患者26例(单孕囊11例,双孕囊15例);中度OHSS患者90例(单孕囊34例,双孕囊55例,三孕囊1例).按照孕囊个数分为单孕囊组和多孕囊组.统计两组的一般情况;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活产率;母体合并症,婴儿出生情况等.结果 ⑴单孕囊组和多孕囊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BMI、Gn天数、Gn总量、HCG日E2、获卵数均无差异.⑵单孕囊组和多孕囊组早期流产率有差别(15.6%和4.2%);早期孕囊丢失率无差别(15.2%和9.8%);晚期流产率无差别(8.3%和9.2%),活产率无差别(76.1%和86.6%);多孕囊组中活多胎出生率为69.1%.⑶分娩结局中,单孕囊组和多孕囊组的早产率(18.2%和54.2%)、极低/低体重儿率(17.6%和48.6%)、剖宫产率(54.5%和89.8%)有明显差别.结论 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患者中,单孕囊组早期孕囊丢失率和多孕囊组无差别,但早期流产率高,减胎需慎重;多孕囊组的多胎出生率仅69.1%,且早产率、极低/低体重儿率、剖宫产率均高于单孕囊组,对于OHSS高危患者尽量选择单胚胎移植.
作者:李游;付乐怡;田莉峰;苏琼;许定飞;伍琼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上肢神经阻滞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或是单独的麻醉方式都可以提供良好的术中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已成为一个热点,且广泛应用于临床.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全程可视化穿刺针、 目标神经以及局麻药的扩散,大大提高了阻滞成功率,给手术提供了充分的镇痛,且可避免神经、血管的损伤[1,2]. 随着局麻药作用的消退, 单次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也逐渐消失.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起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因患者在术后需行功能锻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运用. 目前在局麻药中加入其他药物来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已成为一个趋势. 这些辅助药包括阿片类药物、右美托咪定、可乐定、地塞米松等,局麻药混合辅助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明显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轻疼痛,且未发现有神经毒性[3]. 但在体外的研究中高度重视局麻药以及辅助药对神经的毒性作用[4]. 现将辅助药混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以提高对神经周围使用阿片类等药物合理性的认识,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龙鼎德;陈美玲;邱宁;谌雅雨;胡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近期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4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实验组研究对象,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传统开放手术的4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情况、术中发现隐匿性疝、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切口平均长度、术后平均疼痛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术中发现隐匿性疝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对侧疝突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恢复快,能够发现隐匿性病灶,可作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术式.
作者:蔡林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肾结核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其诊断结果 与病理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82.9%)明显高于肾盂造影(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的CT表现为:肾影明显增大、肾盏出现不均匀扩张,肾盂输尿管显著增厚、肾实质钙化.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诊断肾结核扫描诊断肾结核,能够提高肾结核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丛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大黄浸液洗胃对百草枯中毒兔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新西兰大耳兔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中毒对照组、大黄干预A组、大黄干预B组和大黄干预C组,每组10只.实验后第7d和14d各处死5只,取血观察TNF-α和IL-6的水平变化及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大黄干预A组、B组和C组TNF-α水平在染毒7d及14d后,与染毒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与同组染毒7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14d后大黄干预A组、B组和C组IL-6水平与染毒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与同组染毒7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干预C组在染毒7d及14d后TNF-α和IL-6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大黄干预C组染毒兔肺泡隔增宽,肺间质无炎症细胞浸润和出血.结论 大黄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维新;肖翔宇;章婵;陈文龙;王东旺;傅强;谢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中针尖与神经的半数有效距离.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8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行手或前臂手术,共有3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于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两点阻滞下行手术治疗.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以32ml 0.5%罗哌卡因为总量,第1例患者的起始距离为2mm,距离分级为2mm.注药45min内评估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感觉阻滞评估标准为:正常感觉=0(阻滞失败),感觉下降=1(部分阻滞),感觉缺失=2(完全阻滞).运动阻滞评估标准为:肌力正常=0(阻滞失败),对比对侧上肢肌力下降=1(部分阻滞),肌力完全丧失=2(完全阻滞).感觉阻滞判定为2,运动阻滞为0、1、2,阻滞效果很好,无需静脉追加舒芬太尼者判定有效.若判定有效后下一例患者则采用低一级的距离;若判定无效后下一例则采用高一级的距离.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Probit计算半数有效距离(MED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阻滞失败者改为喉罩全身麻醉.结果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中针尖与神经之间的MED50为2.8mm,其95%CI为3.9-1.7mm.结论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中针尖与神经的半数有效距离为2.8mm.
作者:傅志海;孟根其其格;种皓;周雁;王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5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其中乳腺癌患者分为Ⅰ期17例,Ⅱ期15例及Ⅲ期13例.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AFI活性.同时检测D-二聚体及Fbg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和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相比,乳腺癌患者血浆TAFI、D-二聚体及Fbg浓度显著上调(P<0.05),而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上述指标间无显著差异(P>0.05).TAFI及Fbg浓度在不同分期乳腺癌患者中无显著差异(P>0.05),而D-二聚体水平则随着肿瘤进展不断上调.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浆TAFI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乳腺癌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紊乱的标志,但与乳腺癌患者分期间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熊超;曾灵芝;廖立潇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