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酿酒酵母抗体对炎症性肠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刘及生;焦安君;谭立明;刘文华;胡志辉;张嵘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抗酿酒酵母抗体
摘要:目的 探讨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在炎症性肠病(IBD)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32例临床确诊克罗恩病(CD)和66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患者,采用ELISA法进行ASCA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UC和CD及健康体检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和UC与健康对照组ASCA结果及组间比较,P均<0.05.临床评价表显示CD组的各项评价结果较UC组高,同时ASCA-IgG较ASCA-IgA灵敏度高.结论 ASCA检测对IBD尤其是对CD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作用,因重视其在临床疾病中检测的价值.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黄浸液洗胃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兔肺保护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大黄浸液洗胃对百草枯中毒兔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新西兰大耳兔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中毒对照组、大黄干预A组、大黄干预B组和大黄干预C组,每组10只.实验后第7d和14d各处死5只,取血观察TNF-α和IL-6的水平变化及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大黄干预A组、B组和C组TNF-α水平在染毒7d及14d后,与染毒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与同组染毒7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14d后大黄干预A组、B组和C组IL-6水平与染毒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与同组染毒7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干预C组在染毒7d及14d后TNF-α和IL-6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大黄干预C组染毒兔肺泡隔增宽,肺间质无炎症细胞浸润和出血.结论 大黄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维新;肖翔宇;章婵;陈文龙;王东旺;傅强;谢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江西省早孕产前诊断技术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目的 在我省建立一套早孕期绒毛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技术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经过绒毛取材、细胞培养、 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对16例自然流产病例和8例产前诊断病例进行检测.结果 16例自然流产病例培养成功15例,检出异常核型6例;8例产前诊断病例培养成功7例,检出异常核型2例.这些异常核型均为严重致死致残染色体病.结论 我中心建立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技术能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早孕期产前诊断,指导相关高危人群生育及阻止患儿的出生.

    作者:黄宁;刘艳秋;黄婷婷;卢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灰色序列模型GM(1,1)在江西省流感发病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灰色序列预测模型GM(1,1)在江西省流感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2009-2015年江西省流感的发病率为原始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流感发病率预测模型,ABCDEFGHIJKL并进行拟合精度评价,再对今后2年江西省流感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建立的预测模型为:y!t=31.6760e0.2033(t-1)-17.4555,拟合精度指标后验差比值C为0.2419,小误差概率P为1,拟合精度等级达好级别.2016-2017年江西省流感发病率预测结果分别为24.18/1/10万和29.63/10万.结论 灰色序列预测模型GM(1,1)对江西省流感发病率的预测结果稳定,效果理想,可用于流感发病率的短期预测,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作者:王晓文;熊小庆;施勇;方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对照分析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将76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前囊壁切除法治疗和前囊壁开窗法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8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前囊壁开窗法,前囊壁切除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具有治疗时间短,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政;卢仕英;熊勇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监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预测价值

    目的 评价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入院第1、3、7d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其它临床数据,按28d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HDL-C与患者死亡的关系.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浆HDL-C水平第1d(HDL-C1)、第3d(HDL-C3)、第7d(HDL-C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HDL-C1、HDL-C3及HDL-C7为预测变量,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5,0.783及0.855,相应的95%CI为(0.508,0.782),(0.672,0.895)及(0.767,0.944),相应P值分别为0.044,0.000及0.000.以约登指数大时为截断值取值,HDL-C1为1.03mmol/L,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优势比OR=6.286,95%CI(2.056,19.221).结论 监测HDL-C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死亡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现有预后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HDL-C7对死亡的预测价值优于HDL-C3,HDL-C3优于HDL-C1.

    作者:韩飚;夏芝辉;闫智杰;潘毅;程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TAFI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5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其中乳腺癌患者分为Ⅰ期17例,Ⅱ期15例及Ⅲ期13例.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AFI活性.同时检测D-二聚体及Fbg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和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相比,乳腺癌患者血浆TAFI、D-二聚体及Fbg浓度显著上调(P<0.05),而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上述指标间无显著差异(P>0.05).TAFI及Fbg浓度在不同分期乳腺癌患者中无显著差异(P>0.05),而D-二聚体水平则随着肿瘤进展不断上调.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浆TAFI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乳腺癌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紊乱的标志,但与乳腺癌患者分期间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熊超;曾灵芝;廖立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塞来昔布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与利培酮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在利培酮基础上加用塞来昔布治疗,剂量为0.6g/d.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连线测试(TMTA)、数字符号编码测验(DSCT)和韦氏智力测验(WMS)等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TMTA、DSCT和WMS测试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利培酮治疗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治疗的增效策略.

    作者:王省堂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丹红联合甲钴胺及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血透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联合甲钴胺及血液灌流治疗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按数字表法将60例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予以甲钴胺及血液灌流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与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8周后肢体疼痛、麻木、蚁走感主观症状及肱二头肌腱反射、膝反射、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丹红联合甲钴胺及血液灌流对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神经传导速度提高均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易伟;汪鹏;叶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产妇21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105例产妇,观察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结果 观察组产妇麻醉优良率、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以及肌肉松弛满意度、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缩短了麻醉起效时间及运动、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提高了肌肉松弛满意度,改善了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了各种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叶小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在肾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肾结核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其诊断结果 与病理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82.9%)明显高于肾盂造影(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的CT表现为:肾影明显增大、肾盏出现不均匀扩张,肾盂输尿管显著增厚、肾实质钙化.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诊断肾结核扫描诊断肾结核,能够提高肾结核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丛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近期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近期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4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实验组研究对象,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传统开放手术的4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情况、术中发现隐匿性疝、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切口平均长度、术后平均疼痛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术中发现隐匿性疝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对侧疝突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恢复快,能够发现隐匿性病灶,可作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术式.

    作者:蔡林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非疫区布鲁氏菌病9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非疫区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医院确诊的9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及转归.结果 9例江西本地区确诊病例中,有羊接触史7例,牛接触史1例,无明确牛羊接触史1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88.89%)、头痛头(66.67%)、乏力(55.56%)、多汗(55.56%)、关节痛(44.44%)、消瘦(11.11%)、肝肿大(33.33%)、脾肿大(44.44%)、淋巴结肿大(33.3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下降为3例,嗜酸性粒细胞下降为5例,6例ALP轻度升高;6例GGT升高,其中3例GGT>3ULN;7例血沉及CRP轻度升高.4例有肺部病变;9例患者经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或多西环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均痊愈.结论 对于血象不高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应考虑布鲁氏菌病的可能.

    作者:姚雪兵;罗杰;席文娜;高珍;孙水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自体血回输与异体输血对开放性颅脑手术术后转归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与异体输血对开放性颅脑手术术后转归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开放性颅脑手术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自体组和异体组,每组50例,异体组患者给予异体输血治疗,自体组患者给予自体血回输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并发症、输血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 自体组患者并发症、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患者术后GOS得分明显高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异体输血比较,自体血回输可有效减少开放性颅脑手术患者并发症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预后的良好转归,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小兵;黄乐林;沈艳喜;涂成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利用电子居民健康档案(EHR)分析伦教社区高血压用药情况

    目的 利用新型电子系统对某镇街居民健康档案整理、分析,了解该镇街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及中成药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以伦教镇街社区健康档案人群中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该社区建档人群中高血压患者16147人,其中男性49.90%,女性50.10%;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合并疾病中,出现几率高的是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高脂血症,分别为41.69%及47.70%;主要药物使用情况显示,临床使用多高血压药物类别是钙离子拮抗剂,使用率是44.14%,其次是β受体阻滞剂21.4%,使用率高的两种药物是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氨氯地平片,分别为21.83%和20.12%;高血压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共三类:保钾利尿剂+ACEI或ARB,占总例数5.34%,非二氢吡啶与β受体阻滞剂,占总例数4.97%,使用相同作用机制的不同种药物,占总例数3.77%;使用中成药辅助比较普遍,使用一种中成药辅助的病例数多,男性为53.21%,女性为60.16%;其中常用的中成药是复方丹参滴丸,使用率为30.45%.结论 完善电子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积极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合理使用中成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优化高血压用药,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质量.

    作者:欧阳迎光;张敏辉;欧阳义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深Ⅱ度烧伤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体温变化、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38.5℃以上体温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深Ⅱ烧伤具有缩短创面愈合天数、住院时间,使用简单的烧伤临床外用药及敷料组合.

    作者:邓金星;卢旭波;邓飞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孕囊数目对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出生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妊娠患者中,孕囊数目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IVF-ET治疗后患中重度OHSS妊娠的患者共116例,包括重度OHSS患者26例(单孕囊11例,双孕囊15例);中度OHSS患者90例(单孕囊34例,双孕囊55例,三孕囊1例).按照孕囊个数分为单孕囊组和多孕囊组.统计两组的一般情况;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活产率;母体合并症,婴儿出生情况等.结果 ⑴单孕囊组和多孕囊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BMI、Gn天数、Gn总量、HCG日E2、获卵数均无差异.⑵单孕囊组和多孕囊组早期流产率有差别(15.6%和4.2%);早期孕囊丢失率无差别(15.2%和9.8%);晚期流产率无差别(8.3%和9.2%),活产率无差别(76.1%和86.6%);多孕囊组中活多胎出生率为69.1%.⑶分娩结局中,单孕囊组和多孕囊组的早产率(18.2%和54.2%)、极低/低体重儿率(17.6%和48.6%)、剖宫产率(54.5%和89.8%)有明显差别.结论 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患者中,单孕囊组早期孕囊丢失率和多孕囊组无差别,但早期流产率高,减胎需慎重;多孕囊组的多胎出生率仅69.1%,且早产率、极低/低体重儿率、剖宫产率均高于单孕囊组,对于OHSS高危患者尽量选择单胚胎移植.

    作者:李游;付乐怡;田莉峰;苏琼;许定飞;伍琼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后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从2015年7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的36例(36眼)患者.患者全部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并且经4次激光治疗结束后2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眼)及对照组(18眼).实验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的临床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的临床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出现的术后不良反应的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我们发现通过两组治疗后,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明显降低,但是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实验组的患者获得了佳矫正视力.而对照组的患者要经过3个月的治疗才能获得.两组在治疗后,眼压均明显升高,而联合治疗组的眼压升高更明显.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是一种安全并且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副作用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视力.

    作者:章晖;任旋;邵毅;叶蕾;贺文山;焦亚;叶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乳腺癌脑转移预后风险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脑转移预后的风险因素,为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对比所纳入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采用半参数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以总结影响乳腺癌脑转移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 Luminal型乳腺癌的中位生存期为49个月,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为36个月,TNBC型乳腺癌为1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型乳腺癌脑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为7个月,TNBC型乳腺癌为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Ⅰ、Ⅱ期、组织学分级2级、非首发脑转移、非脑膜转移、脑部转移病灶数量<3个、KPS评分≥70分、接受脑部放疗、接受内分泌治疗以及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显著延长(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首发脑转移是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KPS评分、脑部放疗、内分泌治疗、联合治疗是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均P<0.05).结论 组织学分级、首发脑转移、KPS评分、脑部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联合治疗是影响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临床应联合应用多种治疗措施以改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

    作者:苏伟民;杨锭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儿科危重症标准化院内转运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与探讨儿科危重症患者的标准化院内转运制度及流程,达到安全转运的目的.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急诊危重需转运至病房的患儿各160例,采取传统方式为对照组;采取JCI标准下的院内安全转运管理措施转运的患者16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转运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转运途中发生不安全事件45例,家属不满意10例;观察组分别为9例、2例.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家属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作者:徐艳梅;谈小云;张艳;肖光明;张代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床旁颅脑超声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出生的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40例足月新生儿患者作为病例组,新生儿出生24h、72h后进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观察患儿脑实质超声的变化,以及大脑血流相关指标的变化(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另外选取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分析床旁颅脑超声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病例组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接受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后,脑室周围白质回声异常增强,双侧脑半球回声弥漫性增强.大脑中动脉Vs升高,Vd降低;大脑中动脉RI明显升高.结论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具有安全高效、准确性高以及简单易操作的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检查方法,值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上推广应用.

    作者:余健彬;余文华;汪迎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