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文;熊小庆;施勇;方继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将76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前囊壁切除法治疗和前囊壁开窗法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8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前囊壁开窗法,前囊壁切除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具有治疗时间短,疗效确切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政;卢仕英;熊勇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规律.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老年具有正常糖调节测试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S)对期间血糖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组间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早、午、晚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餐后GAUC显著高于午、晚餐后G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糖(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等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波动较大,早餐后波动幅度大为其临床特点,MBG、MAGE、LAGE、MODD应成为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是否达标的重要参数.
作者:郭剑平;肖卫平;余爱华;周小智;肖黎明;邓犇;符金香;颜迪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新型电子系统对某镇街居民健康档案整理、分析,了解该镇街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及中成药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以伦教镇街社区健康档案人群中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该社区建档人群中高血压患者16147人,其中男性49.90%,女性50.10%;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合并疾病中,出现几率高的是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高脂血症,分别为41.69%及47.70%;主要药物使用情况显示,临床使用多高血压药物类别是钙离子拮抗剂,使用率是44.14%,其次是β受体阻滞剂21.4%,使用率高的两种药物是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氨氯地平片,分别为21.83%和20.12%;高血压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共三类:保钾利尿剂+ACEI或ARB,占总例数5.34%,非二氢吡啶与β受体阻滞剂,占总例数4.97%,使用相同作用机制的不同种药物,占总例数3.77%;使用中成药辅助比较普遍,使用一种中成药辅助的病例数多,男性为53.21%,女性为60.16%;其中常用的中成药是复方丹参滴丸,使用率为30.45%.结论 完善电子居民健康档案建设,积极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合理使用中成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优化高血压用药,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质量.
作者:欧阳迎光;张敏辉;欧阳义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产妇21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105例产妇,观察组产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结果 观察组产妇麻醉优良率、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以及肌肉松弛满意度、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缩短了麻醉起效时间及运动、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提高了肌肉松弛满意度,改善了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了各种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叶小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体温变化、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38.5℃以上体温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深Ⅱ烧伤具有缩短创面愈合天数、住院时间,使用简单的烧伤临床外用药及敷料组合.
作者:邓金星;卢旭波;邓飞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结束后应用喷他佐辛和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效价对比.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2月因卵巢病变就诊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舒芬太尼组,每组24例.喷他佐辛组给予喷他佐辛+托烷司琼,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托烷司琼.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6、12、24、48h的疼痛程度.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12、24、48h喷他佐辛组VAS评分低于舒芬太尼组(P<0.01).喷他佐辛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术后应用喷他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童鹏才;吴沛琴;彭金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锌制剂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02例纳入研究,按入院顺序单号为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治疗,双号为观察组5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锌制剂和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腹泻再次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泻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随访3个月,观察组腹泻症状再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锌制剂和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效果较好,有效缓解患儿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且用药安全.
作者:万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丹红联合甲钴胺及血液灌流治疗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按数字表法将60例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予以甲钴胺及血液灌流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与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8周后肢体疼痛、麻木、蚁走感主观症状及肱二头肌腱反射、膝反射、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丹红联合甲钴胺及血液灌流对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神经传导速度提高均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易伟;汪鹏;叶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120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鱼腥草滴眼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结膜充血(0.31±0.08)分、流泪(0.27±0.01)分、异物感(0.94±0.51)分、畏光(0.51±0.21)分等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鱼腥草滴眼液对流行性角结膜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有效降低结膜充血、流泪、异物感、畏光等临床症状积分,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总有效率.
作者:谢杏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改良法接种新生儿卡介苗效果.方法 将900例新生儿按单日、双日出生分成两组.改良组(460例)采用左手大拇指与食指绷紧皮肤的方向与新生儿上臂纵轴平行,右手持1ml注射器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呈5°-15°角快速进针,进针至针尖斜面长度的一半时,立即平行进针入皮内并注射0.1ml卡介苗.传统组(440例),左手大拇指与食指绷紧皮肤方向与新生儿上臂横轴平行,右手持1ml注射器,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呈5°-15°角进针并注射0.1ml卡介苗.结果 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应用改良注射方法,可提高卡介苗一次注射成功率,易学易掌握,并提升了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张明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非疫区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医院确诊的9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及转归.结果 9例江西本地区确诊病例中,有羊接触史7例,牛接触史1例,无明确牛羊接触史1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88.89%)、头痛头(66.67%)、乏力(55.56%)、多汗(55.56%)、关节痛(44.44%)、消瘦(11.11%)、肝肿大(33.33%)、脾肿大(44.44%)、淋巴结肿大(33.3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下降为3例,嗜酸性粒细胞下降为5例,6例ALP轻度升高;6例GGT升高,其中3例GGT>3ULN;7例血沉及CRP轻度升高.4例有肺部病变;9例患者经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或多西环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均痊愈.结论 对于血象不高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应考虑布鲁氏菌病的可能.
作者:姚雪兵;罗杰;席文娜;高珍;孙水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颈部动脉夹层 (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 CAD) 是脑梗死少见原因, 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约2%,但在青年卒中患者中约占10%-25%,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该病检出率逐渐增加. 因此近年逐步被临床医师认识及重视. 目前CAD病因、治疗等仍存在争议. 本文报道我科诊治CAD所致脑梗死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作者:刘世民;曹贤敏;赵菊红;屈新辉;张昆南;曹文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中针尖与神经的半数有效距离.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8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行手或前臂手术,共有3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于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两点阻滞下行手术治疗.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以32ml 0.5%罗哌卡因为总量,第1例患者的起始距离为2mm,距离分级为2mm.注药45min内评估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感觉阻滞评估标准为:正常感觉=0(阻滞失败),感觉下降=1(部分阻滞),感觉缺失=2(完全阻滞).运动阻滞评估标准为:肌力正常=0(阻滞失败),对比对侧上肢肌力下降=1(部分阻滞),肌力完全丧失=2(完全阻滞).感觉阻滞判定为2,运动阻滞为0、1、2,阻滞效果很好,无需静脉追加舒芬太尼者判定有效.若判定有效后下一例患者则采用低一级的距离;若判定无效后下一例则采用高一级的距离.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Probit计算半数有效距离(MED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阻滞失败者改为喉罩全身麻醉.结果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中针尖与神经之间的MED50为2.8mm,其95%CI为3.9-1.7mm.结论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中针尖与神经的半数有效距离为2.8mm.
作者:傅志海;孟根其其格;种皓;周雁;王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针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儿科接收的患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100例患儿,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确诊后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共50例,在接受与参考组相同治疗的同时,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2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且详细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与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50例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0%)与参考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0例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参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患儿均没有出现皮疹、发热及窒息等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血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均无异常.结论 针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的缓解,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区锦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从2015年7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的36例(36眼)患者.患者全部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并且经4次激光治疗结束后2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眼)及对照组(18眼).实验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的临床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的临床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出现的术后不良反应的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我们发现通过两组治疗后,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明显降低,但是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实验组的患者获得了佳矫正视力.而对照组的患者要经过3个月的治疗才能获得.两组在治疗后,眼压均明显升高,而联合治疗组的眼压升高更明显.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是一种安全并且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副作用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视力.
作者:章晖;任旋;邵毅;叶蕾;贺文山;焦亚;叶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与利培酮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在利培酮基础上加用塞来昔布治疗,剂量为0.6g/d.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连线测试(TMTA)、数字符号编码测验(DSCT)和韦氏智力测验(WMS)等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TMTA、DSCT和WMS测试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利培酮治疗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治疗的增效策略.
作者:王省堂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肾结核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其诊断结果 与病理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82.9%)明显高于肾盂造影(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的CT表现为:肾影明显增大、肾盏出现不均匀扩张,肾盂输尿管显著增厚、肾实质钙化.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诊断肾结核扫描诊断肾结核,能够提高肾结核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丛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在老年患者拔管期使用效果.方法 30例年龄在70以上ASA评级1-2级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出现呛咳直接吸痰拔管;B组拔管期给予丙泊酚维持和芬太尼;C组拔管期给予咪达唑仑复合地佐辛.比较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A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B、C组早,血压心率变化较B、C(P<0.05)明显.B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A、C(P<0.05)组时间延长,出室时间明显延长.C组病人拔管前后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B(P<0.05)组早,较A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老年患者拔管期给予一定量的咪达唑仑和地佐辛,对患者心率,血压影响小,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凯;李亚峰;田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全身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谱广泛,常见受累器官包括泪腺、胰腺和腹膜后间隙、肺部、肾脏等,以血清 IgG4 升高、组织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为特点[1].而发生于淋巴结的IgG4 相关性疾病由于其临床病理特点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需与多种病变鉴别,如Castleman's病样、炎性假瘤、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淋巴瘤等,诊断应充分结合病史、查体、血清学检查、影像学、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等方可得出结论 . 考虑国内报道IgG4相关性淋巴结病较少,为提高对IgG4相关性淋巴结病的诊治,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IgG4-RD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
作者:孔春芳;李安娜;杨柳;金成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在炎症性肠病(IBD)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32例临床确诊克罗恩病(CD)和66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患者,采用ELISA法进行ASCA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UC和CD及健康体检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和UC与健康对照组ASCA结果及组间比较,P均<0.05.临床评价表显示CD组的各项评价结果较UC组高,同时ASCA-IgG较ASCA-IgA灵敏度高.结论 ASCA检测对IBD尤其是对CD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作用,因重视其在临床疾病中检测的价值.
作者:刘及生;焦安君;谭立明;刘文华;胡志辉;张嵘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