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

余健彬;余文华;汪迎斌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床旁颅脑超声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出生的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40例足月新生儿患者作为病例组,新生儿出生24h、72h后进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观察患儿脑实质超声的变化,以及大脑血流相关指标的变化(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另外选取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分析床旁颅脑超声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病例组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接受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后,脑室周围白质回声异常增强,双侧脑半球回声弥漫性增强.大脑中动脉Vs升高,Vd降低;大脑中动脉RI明显升高.结论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具有安全高效、准确性高以及简单易操作的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检查方法,值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上推广应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灰色序列模型GM(1,1)在江西省流感发病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灰色序列预测模型GM(1,1)在江西省流感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2009-2015年江西省流感的发病率为原始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流感发病率预测模型,ABCDEFGHIJKL并进行拟合精度评价,再对今后2年江西省流感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建立的预测模型为:y!t=31.6760e0.2033(t-1)-17.4555,拟合精度指标后验差比值C为0.2419,小误差概率P为1,拟合精度等级达好级别.2016-2017年江西省流感发病率预测结果分别为24.18/1/10万和29.63/10万.结论 灰色序列预测模型GM(1,1)对江西省流感发病率的预测结果稳定,效果理想,可用于流感发病率的短期预测,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作者:王晓文;熊小庆;施勇;方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局麻药混合不同药物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上肢神经阻滞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或是单独的麻醉方式都可以提供良好的术中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已成为一个热点,且广泛应用于临床.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全程可视化穿刺针、 目标神经以及局麻药的扩散,大大提高了阻滞成功率,给手术提供了充分的镇痛,且可避免神经、血管的损伤[1,2]. 随着局麻药作用的消退, 单次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也逐渐消失.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起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因患者在术后需行功能锻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运用. 目前在局麻药中加入其他药物来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已成为一个趋势. 这些辅助药包括阿片类药物、右美托咪定、可乐定、地塞米松等,局麻药混合辅助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明显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轻疼痛,且未发现有神经毒性[3]. 但在体外的研究中高度重视局麻药以及辅助药对神经的毒性作用[4]. 现将辅助药混合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以提高对神经周围使用阿片类等药物合理性的认识,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龙鼎德;陈美玲;邱宁;谌雅雨;胡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江西省早孕产前诊断技术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目的 在我省建立一套早孕期绒毛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技术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经过绒毛取材、细胞培养、 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对16例自然流产病例和8例产前诊断病例进行检测.结果 16例自然流产病例培养成功15例,检出异常核型6例;8例产前诊断病例培养成功7例,检出异常核型2例.这些异常核型均为严重致死致残染色体病.结论 我中心建立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技术能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早孕期产前诊断,指导相关高危人群生育及阻止患儿的出生.

    作者:黄宁;刘艳秋;黄婷婷;卢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后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从2015年7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的36例(36眼)患者.患者全部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并且经4次激光治疗结束后2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眼)及对照组(18眼).实验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的临床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的临床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出现的术后不良反应的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我们发现通过两组治疗后,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明显降低,但是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实验组的患者获得了佳矫正视力.而对照组的患者要经过3个月的治疗才能获得.两组在治疗后,眼压均明显升高,而联合治疗组的眼压升高更明显.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Tenon囊注射曲安奈德是一种安全并且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副作用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视力.

    作者:章晖;任旋;邵毅;叶蕾;贺文山;焦亚;叶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规律.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老年具有正常糖调节测试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S)对期间血糖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组间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早、午、晚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餐后GAUC显著高于午、晚餐后G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糖(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等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波动较大,早餐后波动幅度大为其临床特点,MBG、MAGE、LAGE、MODD应成为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是否达标的重要参数.

    作者:郭剑平;肖卫平;余爱华;周小智;肖黎明;邓犇;符金香;颜迪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非疫区布鲁氏菌病9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非疫区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医院确诊的9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及转归.结果 9例江西本地区确诊病例中,有羊接触史7例,牛接触史1例,无明确牛羊接触史1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88.89%)、头痛头(66.67%)、乏力(55.56%)、多汗(55.56%)、关节痛(44.44%)、消瘦(11.11%)、肝肿大(33.33%)、脾肿大(44.44%)、淋巴结肿大(33.3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下降为3例,嗜酸性粒细胞下降为5例,6例ALP轻度升高;6例GGT升高,其中3例GGT>3ULN;7例血沉及CRP轻度升高.4例有肺部病变;9例患者经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或多西环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均痊愈.结论 对于血象不高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应考虑布鲁氏菌病的可能.

    作者:姚雪兵;罗杰;席文娜;高珍;孙水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深Ⅱ度烧伤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体温变化、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38.5℃以上体温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深Ⅱ烧伤具有缩短创面愈合天数、住院时间,使用简单的烧伤临床外用药及敷料组合.

    作者:邓金星;卢旭波;邓飞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子代远期生长发育及糖代谢影响

    目的 为制定儿童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了2009年至2013年出生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GMD)组子代和82例对照组相关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显示,两组身高(χ2=10.059,P=0.002<0.05)、体重(χ2=3.375,P=0.066<0.10)、收缩压(χ2=12.213,P=0.000<0.05)、空腹胰岛素(χ2=9.580,P=0.002<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子代在3-7岁易呈身高、空腹胰岛素水平偏低、血压、体重偏高的情况.且随年龄增加,儿童血压、空腹胰岛素水平呈上升趋势;高出生体重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子代糖代谢疾病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谢雨芳;高武红;陈妤煌;王欢;蔡娜;易烈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在老年患者麻醉拔管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在老年患者拔管期使用效果.方法 30例年龄在70以上ASA评级1-2级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出现呛咳直接吸痰拔管;B组拔管期给予丙泊酚维持和芬太尼;C组拔管期给予咪达唑仑复合地佐辛.比较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A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B、C组早,血压心率变化较B、C(P<0.05)明显.B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A、C(P<0.05)组时间延长,出室时间明显延长.C组病人拔管前后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较B(P<0.05)组早,较A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老年患者拔管期给予一定量的咪达唑仑和地佐辛,对患者心率,血压影响小,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凯;李亚峰;田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老年尿毒症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分析

    目的 应用FRAX软件评价中老年尿毒症患者10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风险.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尿毒症患者,年龄40-80岁,共计200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骨折危险因素(体重指数、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肌酐、尿素氮、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脆性骨折史、父母髋骨骨折史、是否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是否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等),采用FRAX中国模式预测尿毒症患者10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概率.结果 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相比,未来10年内骨折风险明显升高;伴随年龄增大,未来10年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的风险概率不分性别均同步增高;体重指数与尿毒症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概率呈负相关.结论 年龄、女性是尿毒症患者骨质疏松性骨质和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是预防骨质疏松性骨质和髋部骨折的保护因素.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作者:吴玉萍;盛霞;乐炯;贺春艳;朱艳;胡友群;何琪;李琍琴;秦淑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近期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近期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4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实验组研究对象,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传统开放手术的4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情况、术中发现隐匿性疝、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切口平均长度、术后平均疼痛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术中发现隐匿性疝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对侧疝突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恢复快,能够发现隐匿性病灶,可作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术式.

    作者:蔡林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丹红联合甲钴胺及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血透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联合甲钴胺及血液灌流治疗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按数字表法将60例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予以甲钴胺及血液灌流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与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8周后肢体疼痛、麻木、蚁走感主观症状及肱二头肌腱反射、膝反射、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更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丹红联合甲钴胺及血液灌流对合并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神经传导速度提高均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易伟;汪鹏;叶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改良法接种新生儿卡介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法接种新生儿卡介苗效果.方法 将900例新生儿按单日、双日出生分成两组.改良组(460例)采用左手大拇指与食指绷紧皮肤的方向与新生儿上臂纵轴平行,右手持1ml注射器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呈5°-15°角快速进针,进针至针尖斜面长度的一半时,立即平行进针入皮内并注射0.1ml卡介苗.传统组(440例),左手大拇指与食指绷紧皮肤方向与新生儿上臂横轴平行,右手持1ml注射器,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呈5°-15°角进针并注射0.1ml卡介苗.结果 改良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应用改良注射方法,可提高卡介苗一次注射成功率,易学易掌握,并提升了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张明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床旁颅脑超声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出生的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40例足月新生儿患者作为病例组,新生儿出生24h、72h后进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观察患儿脑实质超声的变化,以及大脑血流相关指标的变化(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另外选取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分析床旁颅脑超声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病例组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接受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后,脑室周围白质回声异常增强,双侧脑半球回声弥漫性增强.大脑中动脉Vs升高,Vd降低;大脑中动脉RI明显升高.结论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具有安全高效、准确性高以及简单易操作的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检查方法,值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上推广应用.

    作者:余健彬;余文华;汪迎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自体血回输与异体输血对开放性颅脑手术术后转归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与异体输血对开放性颅脑手术术后转归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开放性颅脑手术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自体组和异体组,每组50例,异体组患者给予异体输血治疗,自体组患者给予自体血回输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并发症、输血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 自体组患者并发症、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患者术后GOS得分明显高于异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异体输血比较,自体血回输可有效减少开放性颅脑手术患者并发症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预后的良好转归,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小兵;黄乐林;沈艳喜;涂成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婴幼儿胆总管囊肿腹腔镜根治术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 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的手术技巧及胆瘘等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2月,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法和技巧及主要并发症胆瘘产生的原因.结果 52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30~480min,平均290min.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13.5%(7/52).其中术后6例胆瘘(死亡1例,再次手术2例),1例胰腺炎.结论 胆瘘是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需注意术前胆道感染的控制、改善肝功能及提高手术的操作技巧.胆瘘保守无效应及早手术探查,尽早缝合瘘口.

    作者:邓莉;邓庆强;杜哲明;周育宏;徐维;罗鸣;张守华;雷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活检病灶的合理选择

    目的 探讨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s,NPBL)中如何合理选择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病灶.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发现的符合美国放射学会乳腺成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标准为3~5类的触诊阴性乳腺病灶233个.将这些病灶手术切除后送病理检查,计算他们的乳腺癌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并比较3、4A类病灶中高危组和低危组乳腺癌乳腺癌阳性预测值.结果 3、4A、4B、4C、5类病灶的阳性预测值分别是2.7,7.1,27.6,42.9,93.4;高危组和低危组的阳性预测值分别是13.6,0.8,高危组亦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B、4C、5类病灶和3、4A类病灶中高危组行病理活检是必要且合理的;3、4A类病灶中低危组只需门诊定期随访.

    作者:李洁明;饶雪峰;高家宝;曾庆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孕囊数目对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出生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妊娠患者中,孕囊数目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IVF-ET治疗后患中重度OHSS妊娠的患者共116例,包括重度OHSS患者26例(单孕囊11例,双孕囊15例);中度OHSS患者90例(单孕囊34例,双孕囊55例,三孕囊1例).按照孕囊个数分为单孕囊组和多孕囊组.统计两组的一般情况;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活产率;母体合并症,婴儿出生情况等.结果 ⑴单孕囊组和多孕囊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BMI、Gn天数、Gn总量、HCG日E2、获卵数均无差异.⑵单孕囊组和多孕囊组早期流产率有差别(15.6%和4.2%);早期孕囊丢失率无差别(15.2%和9.8%);晚期流产率无差别(8.3%和9.2%),活产率无差别(76.1%和86.6%);多孕囊组中活多胎出生率为69.1%.⑶分娩结局中,单孕囊组和多孕囊组的早产率(18.2%和54.2%)、极低/低体重儿率(17.6%和48.6%)、剖宫产率(54.5%和89.8%)有明显差别.结论 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患者中,单孕囊组早期孕囊丢失率和多孕囊组无差别,但早期流产率高,减胎需慎重;多孕囊组的多胎出生率仅69.1%,且早产率、极低/低体重儿率、剖宫产率均高于单孕囊组,对于OHSS高危患者尽量选择单胚胎移植.

    作者:李游;付乐怡;田莉峰;苏琼;许定飞;伍琼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桥本氏甲状腺炎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中免疫机制和炎性反应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CA)的相关性,判断TgAb和TPOAb是否是心脑血管疾病新的独立危险因子.方法 将105例HT例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水平、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 HT组与对照组的IMT-CCA之间有统计学意义(0.78±0.10 vs 0.67±0.07,P=0.00),IMT-CCA与TgAb、TPOAb、TSH正相关,与FT3、FT4负相关,IMT-CCA与血清hs-CRP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gAb、TPOAb是IMT-CCA的新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IMT-CCA更高,TgAb、TPOAb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能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作者:吴婷;刘燕娜;应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抗酿酒酵母抗体对炎症性肠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在炎症性肠病(IBD)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32例临床确诊克罗恩病(CD)和66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患者,采用ELISA法进行ASCA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UC和CD及健康体检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和UC与健康对照组ASCA结果及组间比较,P均<0.05.临床评价表显示CD组的各项评价结果较UC组高,同时ASCA-IgG较ASCA-IgA灵敏度高.结论 ASCA检测对IBD尤其是对CD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作用,因重视其在临床疾病中检测的价值.

    作者:刘及生;焦安君;谭立明;刘文华;胡志辉;张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