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香;吴沛琴
目的 探析CT与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病人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共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86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CT检测;观察组43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共有35例患者在影像学检测中有斑点状或条状T1W1、T2T1信号出现,有6例患者存在不规则低信号区或斑片状低信号区,另有2例患者虽能够见到其关节囊积液,但在数量上相对较少.对照组患者中,有34例患者出现囊状透亮区以及骨硬化表现,另有9例患者未见异常情况出现.观察组患者在确诊率上远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CT诊断而言,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作者:李丛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景德镇市疟疾流行态势.方法 回顾、收集1952-2016年景德镇市疟疾病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景德镇市疟疾流行出现三次高峰,分别为1954年发病率为196.63/万、1969年发病率为378.93/万、1977年发病率为222.09/万.1952-2016年期间疟疾发病率从高378.93/万(1969年)下降到1/万以下(从1988年开始),后1例本地疟疾病例发生在2000年.从2001年至2016年共发生8例确认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结论 经过65年疟疾防治,景德镇市疟疾防治工作取得的巨大成效,疟疾发病率下降趋势显著.目前,疟疾发病率持续稳定保持较低水平.今后工作重点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与监测,防止输入性疟疾病例在当地的扩散和流行,同时,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宣传,提高疟疾诊断意识,避免误治、延治.
作者:卢光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患者,共23例(26只眼),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 0.1ml(1.0mg).注药后3-5d,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记录两组的平均眼压、视力、并发症情况.结果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平均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降低29.93mmHg,31mmHg,31.66mmHg,31.6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发生浅前房1例,前房成形渗出2例,前房出血2例,未见脉络膜脱离及眼球萎缩.2例术后高眼压,再次行睫状体冷冻术.结论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对于治疗NVG效果好,手术成功率高,且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视力维持好,对于有一定视功能的患者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文雪薇;肖婷婷;蔡斌;杨文艳;袁玲;罗文斌;游志鹏;李国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治疗的96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低温等离子扁桃体除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正常进食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内(1d、3d、5d、7d)的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原发性出血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继发性出血、悬雍垂水肿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但应重视术后出血、悬雍垂水肿等情况.
作者:谢九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江西省第十五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于2017年7月28-29日在江西省上饶市召开, 江西省医学会第八届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主委吴晓牧教授、主任委员徐仁伵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第八届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屈新辉教授主持开幕式,来自全省34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53篇.
作者:赵菊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优化院内卒中应急流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11月-2016年10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实验组,采用优化后院内卒中应急流程.以2015年1月-10月改善流程前rt-PA静脉溶栓的患者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的DNT时间.结果 对照组DNT时间中位数98.45(45-130)min,而实验组DNT时间76.28(40-120)min,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多学科配合实施等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可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诊就医流程,减少rt-PA静脉溶栓的院内延误时间.
作者:陈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基层医院的产后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电话随访,干预组接受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褥期康复指标、产后42d门诊复诊率、产后母乳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产妇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会阴切口/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急性乳腺炎发生率、痔疮及肛裂发生率及产后便秘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产妇产后42d门诊复诊率、产后母乳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方案可以提高基层医院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初产妇产褥期并发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彭金香;吴沛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与磁共振DWI鉴别诊断乳腺肿物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2例乳腺肿物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动态增强MRI与磁共振DWI的检查,通过比较两种疾病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与恶性病变患者在SER、SLOPE、ADC值的比较上有显著差异(P<0.05);SER、SLOPE、ADC三项参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88、0.74,以大约登指数(0.73、0.71、0.48)为佳诊断切点值,则三者诊断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92%、87%、85%,特异性分别为81%、83%、67%.结论 动态增强MRI与磁共振DWI均是鉴别诊断乳腺肿物病变的有效方式,相比较而言,磁共振DWI的诊断效能略高于动态增强MRI,为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可将二者结合使用.
作者:钟美花;朱少群;吕敦召;杨志宏;曹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某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查阅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2015年该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 2012-2015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04%,1.48%、1.34%、1.74%.医院感染率较高的科室有新生儿科(1.00%-8.41%)、妇科(0.65%-1.32%)、产科(0-1.14%).医院感染常见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11.11%-41.67%)、血液(0-45.45%)、手术部位(0-33.33%).2012-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50%-28.33%,呈升高趋势(Z=2.656,P=0.008).结论 应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根据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作者:宇翔;胡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耳声发射法(OAE)与快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法(AABR)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出生的328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643例.A组新生儿听力初筛复筛均采用OAE法,B组新生儿听力初筛复筛均采用AABR法.复筛未通过者转至听力诊断中心进行包含诊断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在内的听力学检查进行确诊.结果 A组和B组初筛未通过率分别为16.25%(267/1643)和5.42%(89/1643),A组初筛未通过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和B组复筛未通过率分别为7.85%(129/1643)和2.56%(42/1643),A组复筛未通过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和B组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经听力确诊听力障碍者分别为5例和4例,筛查准确率分别为9.30%和33.33%,B组筛查准确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经筛查为正常的新生儿在随访中发现1例左耳听力障碍,B组未发现异常.结论 AABR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姝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MNT)方案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7例GDM患者分为观察组(155例)与对照组(7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个体化MNT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未能或不愿坚持个体化MNT方案治疗.结果 ⑴入组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FPG、2h-PBG、HbA1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⑵观察组胰岛素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⑶观察组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MNT方案可以较好地控制GDM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使用率,从而进一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谢淑琴;吴珊;张赟;蔡庆华;郭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研究婴儿痉挛症(IS)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探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I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共收集30例符合标准IS病例(IS组)与30例健康婴幼儿(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ACTH、IGF1、IL1B、IL2R、IL6、IL8、TNFα;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RH;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比例.结果 IS组血清CRH、IL2R、IL8、TNF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S组血皮质醇、ACTH、IGF1、IL1B、IL6、IgA、IgM、IgG、(CD3+、CD4+、CD8+)所占比例、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每日发作串数分别与CRH、IL2R、IL8、TNFα呈正相关(P<0.05),平均每日发作总次数与CRH、IL8呈正相关(P<0.05),且CRH、IL2R、IL8、TNFα两两间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 IS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关,提示免疫炎症发病机制在I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辉;钟建民;易招师;查剑;陈勇;蔡兰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心房占位疾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搜集我院经手术或病理证实109例心房占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超声表现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⑴良性肿瘤和血栓多见于左房,恶性肿瘤多见于右房;良性肿瘤多为粘液瘤,恶性肿瘤多为转移性肿瘤,血栓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患者.⑵良性肿瘤有蒂,活动度较大;恶性肿瘤基底部宽,多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低;血栓多为附壁血栓,基底部较宽,活动度低.游离血栓无附着点,在心房内游动.结论 根据超声心动图特征并结合病史、临床特征,可对心房占位做出初步的半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案及依据.
作者:王继伟;赖斌;刘燕娜;赵玙;应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不同程度控制性降压对大鼠海马CA1区Aβ蛋白及tau蛋白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280-3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控制性降压Ⅰ组(CH1组):联合应用硝普钠和艾司洛尔使MAP降压基础值的30%;控制性降压Ⅱ组(CH2组):联合应用硝普钠和艾司洛尔使MAP降压基础值的45%;控制性降压Ⅲ组(CH3组):联合应用硝普钠和艾司洛尔使MAP降压基础值的60%;并维持目标血压1h,所有大鼠降压1h后均复压,复压时间为2h.术中严密监测大鼠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分别于术前(T0)及术后1、3和7d(T1-3)时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认知功能,于水迷宫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大鼠海马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病理学结果,TUNEL法测定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Aβ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CH2及CH3组大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Aβ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升高(P<0.05),CH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H1组比较,CH2及CH3组大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Aβ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CH2组比较,CH3组大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Aβ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控制性降压达一定程度后可导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海马CA1区Aβ蛋白及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杜云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氨基酸衍生化反应条件.方法 以氨基酸含量为检测指标,采用L9(33)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优化对氨基酸衍生化反应条件.结果 氨基酸衍生化佳反应条件为A2B1C2,即加入1ml衍生剂,在60℃条件下衍生1h.结论 氨基酸衍生物结构比较稳定,能准确检测氨基酸含量,为氨基酸产品生产与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钱进;李春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儿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心电图(ECG)、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并比较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6年入住我院的126例小儿tSAH患者,比较分析心电图、心肌酶谱的检查结果,临床表现、意识变化以GCS、预后以GOS为指标.结果 ⑴126例tSAH患者,有76例患者(60.3%)出现了ECG改变,50例患者(39.7%)出现了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改变.⑵入院GCS评分<8分患者ECG及心肌酶谱改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入院GCS评分>8分患者(P<0.05).⑶GOS评分1-3的患者ECG改变率90.9%,GOS评分4-5的患者ECG的改变率53.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tSAH后易引起心肌损害,应积极监测心电图及血浆心肌酶谱的变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作者:张贤华;杨明;邱文琪;刘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PIVH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NICU62例出现PVH-IVH的早产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性别、GA、BW、母亲年龄、孕次、产次、生产方式、是否多胎、有无胎盘异常、宫内窘迫或窒息、母亲孕期合并症、羊膜早破、羊水异常、脐带异常、低体温、血糖紊乱、贫血、机械通气、酸中毒、血小板减少、低血钠、低血钙、蓝光照射、生后有无应用氨茶碱或咖啡因、Luminal、利尿剂以及有无新生儿NRDS等27个因素的资料,同时随机抽取64例同期住院的无PIVH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使用χ2检验及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对资料进行单变量分析.结果 综合单因素分析结果,GA、BW、有无贫血、IMV,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酸中毒,母孕期合并症,低血钠,低血钙,低体温和糖代谢紊乱这11个因素是影响早产儿PIVH的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防治重点应是母孕期合并症、或有宫内窘迫或窒息的早产儿、低体重儿,生后有糖代谢紊乱和IMV通气史、贫血、低血钠,低血钙,低体温.
作者:刘冲冲;谭玮;唐文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麝香关节止痛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麝香关节止痛膏属于橡胶贴膏,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橡胶贴膏每10cm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查均采用薄膜过滤法(取供试品100cm2,去掉贴剂的保护层,用无菌纱布覆盖贴剂的粘贴面,置于含3%吐温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中,振摇30min,配制成1:10供试液,取1:10供试液10ml,每筒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600ml分6次冲洗,每次100ml).结果 控制菌检查中阳性对照试验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该法可用于麝香关节止痛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张银花;刘绪平;储梅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在宫腔检查镜指导下,对彩超疑似诊断为早期瘢痕妊娠进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彩超疑似诊断早期瘢痕妊娠80例,在宫腔镜检查指导下,完成人工流产的手术成功率.结果 80例子宫瘢痕妊娠病例,在宫腔镜检查指导下79例均安全完成手术(包括宫腔镜检查排除的瘢痕妊娠病例58例),仅1例发生术中出血超过500ml.结论 宫腔检查镜能精准定位孕囊着床部位,排除大部分彩超疑似诊断病例,应用经验和技巧,避开危险区,能完成绝大部分疑诊为子宫瘢痕妊娠的手术,这种新的手术方式值得同行借鉴和探讨.
作者:吴昌伟;匡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在脑血管瘤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脑部的保护效果.方法 随机性选择珠江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实施的63例全麻下脑血管瘤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等量生理盐水,对照分析不同时间段心率、动脉压、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Ⅰ、Ⅱ组患者在T2、T3、T4、T5、T6时间点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1时间点则高于对照组;实验Ⅱ组的MAP检测结果与实验Ⅰ组、对照组在T1-T6时间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实验组Ⅰ、 Ⅱ组的血清S100β蛋白在T6、T7、T8、T9时间段内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NSE值在T8、T9时间段内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实验组Ⅰ、Ⅱ组间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在脑血管瘤手术中,麻醉诱导前10-15min给予0.5g/kg和1g/kg右美托咪定,10min内输注完,负荷剂量泵注完后均给予0.2-0.5μg/(kg·h)的维持剂量,通过右美托咪定的合理使用,可有效控制患者血流动力学(MAP,HR)的稳定性,保证有足够的持续供血;减低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从而对短暂性缺氧缺血脑损伤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谢林碧;张庆国;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