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房占位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及临床特点分析

王继伟;赖斌;刘燕娜;赵玙;应康

关键词:心房占位, 肿瘤, 血栓, 超声心动图
摘要:目的 分析心房占位疾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搜集我院经手术或病理证实109例心房占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超声表现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⑴良性肿瘤和血栓多见于左房,恶性肿瘤多见于右房;良性肿瘤多为粘液瘤,恶性肿瘤多为转移性肿瘤,血栓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患者.⑵良性肿瘤有蒂,活动度较大;恶性肿瘤基底部宽,多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低;血栓多为附壁血栓,基底部较宽,活动度低.游离血栓无附着点,在心房内游动.结论 根据超声心动图特征并结合病史、临床特征,可对心房占位做出初步的半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案及依据.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稳定性浮肩损伤12例的内固定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内固定治疗浮肩损伤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9月-2015年8月选取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浮肩损伤12例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3-48个月,平均17.8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1.2周.肩关节功能根据Herscovici标准进行评定,优8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3.3%.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浮肩损伤,能恢复肩关节稳定,有利于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作者:朱琦;胡生庭;赵隆队;熊国辉;罗志高;谢立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在脑血管瘤手术中脑保护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在脑血管瘤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脑部的保护效果.方法 随机性选择珠江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实施的63例全麻下脑血管瘤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等量生理盐水,对照分析不同时间段心率、动脉压、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Ⅰ、Ⅱ组患者在T2、T3、T4、T5、T6时间点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1时间点则高于对照组;实验Ⅱ组的MAP检测结果与实验Ⅰ组、对照组在T1-T6时间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实验组Ⅰ、 Ⅱ组的血清S100β蛋白在T6、T7、T8、T9时间段内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NSE值在T8、T9时间段内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实验组Ⅰ、Ⅱ组间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在脑血管瘤手术中,麻醉诱导前10-15min给予0.5g/kg和1g/kg右美托咪定,10min内输注完,负荷剂量泵注完后均给予0.2-0.5μg/(kg·h)的维持剂量,通过右美托咪定的合理使用,可有效控制患者血流动力学(MAP,HR)的稳定性,保证有足够的持续供血;减低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从而对短暂性缺氧缺血脑损伤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谢林碧;张庆国;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研究猪脑灌注模型在显微神经外科培训中的使用

    目的 探讨猪脑灌注模型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解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50例参与培训的显微神经外科规培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模式学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猪脑灌注模型上进行模拟手术全过程训练,培训结束后评价两组医生的培训效果.结果 猪脑具有良好的经济适用性,观察组的平均外侧裂池解剖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动、静脉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的手术熟练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猪脑外侧裂结构进行解剖,可见猪脑外侧裂的血管及其他重要结构,通过猪脑灌注模型显微解剖训练可提升显微神经外科规培医生的实践经验,有助于提升培训效果.

    作者:陈兆哲;虞露立;吴远水;陈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高龄急性泪囊炎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泪囊炎患者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安全性,观察其治愈率、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南昌市爱尔眼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5岁以上的急性泪囊炎31例(31眼),在积极控制感染及充分术前准备的基础上实施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转归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3例出血较多致无法缝合固定缝线,其余均行单纯后瓣吻合.手术后3-7d,患者泪囊区炎症均得到控制,无一例发生感染扩散或其他全身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率为87.09%(27/31);2例有溢泪,冲洗液小部分经上下泪小管互为返流,鼻内镜下见造孔口狭窄,呈裂隙状,评价为好转,有效率为93.55%(29/31);2例有溢泪伴分泌物,鼻内镜下见造孔瘢痕闭锁,评价为无效,无效率为6.45%(2/31);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高龄急性泪囊炎患者治疗难度大、风险高,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创伤小,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手术风险,且术后能获得良好的泪道通畅率,对高龄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章晖;朱加贵;贺文山;焦亚;陈小玲;付碧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40例不同年龄段成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慢性咳嗽患者的发病原因,为临床能更加有效的诊断慢性咳嗽病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成人慢性咳嗽患者240例,来自深圳市两家三甲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诊治(包括门诊和住院)的患者.根据咳嗽指南诊断步骤,明确发病原因,分别统计3个年龄段病因分布情况和构成比,及总的病因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明确病因诊断者233例(97.1%),构成比居前五的病因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变应性咳嗽(AC)、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C),分别为27.5%、23.3%、19.2%、7.1%、6.7%;18-44、45-59岁年龄段均以CVA、EB为主要病因,分别为43.5%、28.2%及27.5%、31.3%;60-75岁年龄段以UACS(26.8%)、GERC(12.2%)为多见.结论 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在不同年龄段是有差异的.患者就诊时可参考年龄段病因分布的特点协助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缩小检查范围,更加有效的明确诊断.

    作者:黄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患者,共23例(26只眼),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 0.1ml(1.0mg).注药后3-5d,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记录两组的平均眼压、视力、并发症情况.结果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平均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降低29.93mmHg,31mmHg,31.66mmHg,31.6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发生浅前房1例,前房成形渗出2例,前房出血2例,未见脉络膜脱离及眼球萎缩.2例术后高眼压,再次行睫状体冷冻术.结论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对于治疗NVG效果好,手术成功率高,且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视力维持好,对于有一定视功能的患者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文雪薇;肖婷婷;蔡斌;杨文艳;袁玲;罗文斌;游志鹏;李国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产后延续护理方案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基层医院的产后延续性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电话随访,干预组接受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褥期康复指标、产后42d门诊复诊率、产后母乳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产妇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会阴切口/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急性乳腺炎发生率、痔疮及肛裂发生率及产后便秘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产妇产后42d门诊复诊率、产后母乳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方案可以提高基层医院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初产妇产褥期并发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彭金香;吴沛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麝香关节止痛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麝香关节止痛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麝香关节止痛膏属于橡胶贴膏,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橡胶贴膏每10cm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查均采用薄膜过滤法(取供试品100cm2,去掉贴剂的保护层,用无菌纱布覆盖贴剂的粘贴面,置于含3%吐温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0ml中,振摇30min,配制成1:10供试液,取1:10供试液10ml,每筒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600ml分6次冲洗,每次100ml).结果 控制菌检查中阳性对照试验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该法可用于麝香关节止痛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张银花;刘绪平;储梅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患者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过程中,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无疾病进展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生存质量情况(KPS)和体重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利用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调取肿瘤病房晚期胃癌患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分为单纯化疗组和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组(中西组),每两个疗程结束后随访,为期6个月,分别于第2、4、6个月记录其肿瘤标志物、PFS、OS、KPS、体重等变化.结果 ⑴血清肿瘤标志物:第2个月,两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较基线水平有所下降,但P值均>0.05,无统计学差异;而中西组血清CA72-4水平下降明显(P=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4个月,两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较基线水平进一步下降,尤其中西组下降明显P值均<0.05;而血清CA72-4水平在化疗组有所上升,中西组稍下降,但P>0.05.第6个月,血清CEA、CA12-5、CA19-9、CA72-4水平两组都有所上升(P>0.05).⑵生存时间:①化疗组中位PFS为5.6±3.25月,中西组为6.1±3.05月,两组PFS无明显差异(P>0.05).②化疗组中位OS为8.9±2.25月,中西组为8.7±2.78月,两组患者OS无明显差异(P>0.05).⑶生存质量评定:6个月结束后与基线比较,①KPS:化疗组:升高2例、稳定19例、下降4例;中西组:升高3例、稳定33例、下降例3.中西组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P=0.035).②体重:化疗组:升高2例、稳定18例、下降5例;中西组:升高3例、稳定30例、下降6例.中西组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P=0.038).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虽在远期疗效无明显优势,但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稳定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有一定作用.

    作者:俞志斌;黄曦;陈璿瑛;吴军民;万文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肺癌放疗中不同布野方式对剂量分布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讨肺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过程中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IMRT)的射野方式对肺部的正常组织的保护和靶区剂量提高.方法 对非小细胞(NSCLC)患者在接受放疗时布野方式不同的情况下观察肺部受量的情况.本文采取收集本院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两种不同的布野方式,分别为普通三维适形(3DCRT)和逆向调强(IM-RT).结果 两种方案比较可发现:调强(IMRT)方式下肺部的V20和V30的剂量能降低2%左右.而靶区剂量能明显提高,均匀性指数HI平均提高3%.结论 5野调强布野方式在肺部放疗过程中能明显降低肺部V20和V30的量,剂量曲线分布两者之间的区别较大,根据剂量分布情况有利于评估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概率.

    作者:周洪波;彭美霞;曾志强;罗龙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剖宫产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的体会

    目的 观察总结对剖宫产妇进行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住院行剖宫产治疗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8)和对照组(n=108),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结果 经医务及护理人员治疗及护理后,所有剖宫产患者均康复出院,两组患者在术后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剖宫产护理过程中运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注重心理护理对母婴身心健康的影响,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徐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程度控制性降压对大鼠海马CA1区Aβ蛋白及tau蛋白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不同程度控制性降压对大鼠海马CA1区Aβ蛋白及tau蛋白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体重280-3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24).正常对照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控制性降压Ⅰ组(CH1组):联合应用硝普钠和艾司洛尔使MAP降压基础值的30%;控制性降压Ⅱ组(CH2组):联合应用硝普钠和艾司洛尔使MAP降压基础值的45%;控制性降压Ⅲ组(CH3组):联合应用硝普钠和艾司洛尔使MAP降压基础值的60%;并维持目标血压1h,所有大鼠降压1h后均复压,复压时间为2h.术中严密监测大鼠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分别于术前(T0)及术后1、3和7d(T1-3)时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认知功能,于水迷宫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大鼠海马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病理学结果,TUNEL法测定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Aβ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CH2及CH3组大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Aβ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升高(P<0.05),CH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H1组比较,CH2及CH3组大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Aβ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CH2组比较,CH3组大鼠术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Aβ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控制性降压达一定程度后可导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海马CA1区Aβ蛋白及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杜云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MSCT征象分析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多层螺旋CT(MSCT)的征象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经组织病理学或病原学检查确诊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MSCT征象.结果 78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中,病灶分布在左肺21例,右肺24例,两肺多发36例;上叶47例,中下叶36例;肺野外周带54例,肺中内带26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MSCT征象包括斑片影、实变、团块影、结节、空洞、晕轮征、枝桠征和星月征.其中斑块影为双侧、多发,以上肺多见;实变为单侧、多发,上肺多见;团块影为双侧病变多见,以上肺为主;结节病灶以单侧多见,呈多发,各肺叶分布相当;空洞以上肺较为常见,呈多发;晕轮征以上肺多发为主;枝桠征和星月征均以单侧上肺单发较为多见.血液病患者MSCT影像中,斑片影、实变和团块影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液病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病和非血液病患者结节、空洞、晕轮征、枝桠征和星月征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可以显示患者肺部病灶的部位、数量及形态学特征,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和鉴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伟;刘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动态增强MRI与磁共振DWI对乳腺肿物病变的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与磁共振DWI鉴别诊断乳腺肿物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2例乳腺肿物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动态增强MRI与磁共振DWI的检查,通过比较两种疾病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与恶性病变患者在SER、SLOPE、ADC值的比较上有显著差异(P<0.05);SER、SLOPE、ADC三项参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88、0.74,以大约登指数(0.73、0.71、0.48)为佳诊断切点值,则三者诊断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92%、87%、85%,特异性分别为81%、83%、67%.结论 动态增强MRI与磁共振DWI均是鉴别诊断乳腺肿物病变的有效方式,相比较而言,磁共振DWI的诊断效能略高于动态增强MRI,为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可将二者结合使用.

    作者:钟美花;朱少群;吕敦召;杨志宏;曹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磁敏感成像对脑梗塞患者短期治疗后脑内微出血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比较磁敏感成像SWI与常规MRI序列对脑内微出血(CMBs)检出率之间的差别,探讨SWI对脑梗塞患者治疗后脑内微出血(CMBs)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明确脑梗塞短期治疗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于本院行常规MR检查明确脑梗塞患者短期治疗后3d内予以SWI检测及再次行T2WI、T1WI、FLAIR及DWI扫描,并将其脑内CMBs检出病灶数、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 SWI序列共有33例脑梗塞患者检出有69处脑内微出血灶,常规序列T1WI发现14例30处脑内微出血灶,T2WI发现8例18处脑内微出血灶,DWI发现12例27处脑内微出血灶,FLAIR发现10例22处脑内微出血灶;由此可见SWI对脑内微出血灶(CMBs)的检出率与常规MRI序列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SWI对对脑梗塞患者短期治疗后脑内微出血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为临床对脑梗塞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有力证据.

    作者:刘云;曾清华;黄志涛;杨小冬;何玉麟;陈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良恶性气管狭窄的气管镜下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不同情况下良恶性气管狭窄的气管镜下综合介入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的治疗气管狭窄44例患者进行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其中8例为电子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36例为全麻下硬质气管镜介入治疗;根据病变情况决定采用电凝切、微波、氩等离子体凝固术、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冻取及冻融等措施疏通气管狭窄;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44例患者成功完成介入治疗.无围术期死亡,围术期并发症较少.良性肿瘤1例,低度恶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24例,其他良性疾病15例.44例患者中32例梗阻程度明显改善,气促症状明显缓解,9例有所改善,3例无明显效果.结论 气管镜下良恶性气管狭窄的介入治疗安全、见效迅速,大部分良性狭窄可根治或改善,对恶性狭窄近期效果好,可改善症状并一定程度延长生存期,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冯剑雄;陈中书;雷亚婷;凌东进;张学钰;施天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江西省流动人口代谢综合征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18岁以上流动人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流行现况.方法 在全省5个县(区)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8岁及以上流动人口作为样本,分析其MS的患病情况.结果 江西省≥18岁流动人口MS患病率为8.85%(第五次全国人口标化率10.03%,第六次全国人口标化率10.65%),95%的可信区间为7.41%-10.29%;其中,男性为10.82%,女性为6.36%,城市为8.70%,农村为8.95%.MS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大而上升的趋势;且男性高于女性(χ2=9.052,P=0.003).MS人群中,超重肥胖和血脂紊乱者占主要.MS 4种组分的检出率不一,血脂紊乱高(31.54%),其次是超重肥胖(24.06%).结论 我省流动人口MS患病率较常住居民低,超重肥胖、血脂紊乱聚集严重.

    作者:徐艳;吉路;朱丽萍;颜玮;陈轶英;刘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全胸腔镜下婴幼儿膈肌折叠术35例分析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膈肌折叠术治疗婴幼儿膈膨升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成功完成婴幼儿全胸腔镜下膈折叠术35例,其中男27例,女8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月龄(12.6±6.4)个月,体重5-15(9.3±3.5)kg,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康复及随访情况.结果 35例中33例右侧膈膨升,2例左侧膈肌膨升,均成功在全胸腔镜下完成膈肌折叠术.手术时间1.2-3.5h(平均1.8±0.5h).术中无严重出血,膈肌破裂,肝脏损伤等并发症,无中转开胸,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8±2.3d,术后随访4个月至3年,疗效满意,无复发病例.结论 全胸腔镜下膈肌折叠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提高术者镜下操作技术熟练度,可广泛应用于婴幼儿膈膨升治疗.

    作者:张盛;明腾;邹勇;涂洪强;王小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江西省医学会第十五次神经病学会议召开

    江西省第十五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于2017年7月28-29日在江西省上饶市召开, 江西省医学会第八届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主委吴晓牧教授、主任委员徐仁伵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第八届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屈新辉教授主持开幕式,来自全省34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53篇.

    作者:赵菊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信丰县近10年麻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信丰县近10年来麻风流行趋势及防治效果,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信丰县2006-2015年新发麻风病人资料.结果 信丰县近十年累计发现麻风16例,分布于全县16个乡镇中的9个乡镇;年龄小18岁,大79岁;男13例,女3例(性别比4.33:1);多菌型11例(占68.75%);Ⅱ级以上畸残4例(占25%);职业以农民居多(占93.75%),发现方式以门诊为主(占87.5%);患病率从2006年的0.17/万下降到2015年的0.05/万.结论 信丰县麻风流行呈下降趋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控传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卢房生;李光春;邹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