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锐;肖兵;唐尤佳;高翔;张国锋;徐文华;祝新根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Late preterm infant,LPI)的临床常见呼吸系统并发症构成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病房2012年09月-2014年09月间收住入院的426例LPI的临床资料,另随机抽取同期住院足月儿4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新生儿转入新生儿病房后的患病情况.对LPI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显示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LPI呼吸系统总发病率为54.22%(231/426),明显高于足月儿组(23.72%).LPI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病率前三位按顺序为:呼吸暂停(33.33%)、肺炎(29.10%)、新生儿窒息(21.83%).LPI与足月儿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足月儿相比,LPI在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肺炎,肺出血,湿肺等方面发病率相对较高.
作者:饶兴愉;胡超华;罗开源;廖红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楔形截骨联合顶椎区广泛松解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 自2007年2月-2015年1月对26例僵硬型脊柱侧后凸采用一期后路楔形截骨联合顶椎区广泛松解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矫形.男14例,女12例;年龄15-45岁,平均25.4岁.其中单纯半椎体10例,多发半椎体4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8例,脊髓空洞并脊柱侧凸3例,脊柱结核并侧后凸畸形1例.术前脊柱侧凸Cobb's角74°-118°,平均83.2°;脊柱后凸角27°-89°,平均53.7°;躯干偏移4-26.8mm,平均18.8mm.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321min,术中出血平均2400ml.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侧凸Cobb's角17°-57°,平均39.1°,平均矫正率55.5%;后凸Cobb's角16°-42°,平均28.6°,平均矫正率48.7%;术后躯干偏移0-11.3mm,平均为3.4mm.手术并发症包括术中椎弓根骨折2例;胸腔积液2例;1例出现左上肢麻木,握力下降为3级.结论 一期后路楔形截骨联合顶椎区广泛松解治疗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是一个安全和有效的手术的手术技术.
作者:陈钢;龙智生;龚飞鹏;李宇旭;李建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人结肠癌细胞血路肝转移的影响.方法 将BALB/c裸鼠剖腹,经脾脏注入人结肠癌SW480细胞(2×106cells/只),立即关腹后随机分成4组(n=25),快速建立小鼠体内CO2气腹模型,采用持续性不同强度的CO2气腹压力(0mmHg、5mmHg、10mmHg、15mmHg)进行处理30mins.10d后各处死每组10只小鼠取出肝脏,15d后各处死全部剩下小鼠取出肝脏,肉眼观察肝表面有无转移结节及转移结节分布情况,比较各组肝转移灶情况;并对裸鼠肝转移灶行组织学HE染色病理检查分析.结果 非正常死亡5只小鼠.第10d肝转移情况:高气腹组(10mmHg+15mmHg)与低气腹组(5mmHg+0mmHg)比较(17/20 vs 9/2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5.38,P=0.019).第15d肝转移情况:各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78,P=0.286).各组总的肝转移发生为:0mmHg气腹组15例(15/23),5mmHg气腹组16例(16/24),10mmHg气腹组21例(21/24)和15mmHg气腹组23例(23/24),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6,P=0.019).肝转移灶数目上各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肝转移灶大小方面,15mmHg气腹组均明显大于0mmHg气腹组和5mmHg气腹组,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10mmHg气腹组较0mmHg气腹组和5mmHg气腹组,分别显示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和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CO2气腹能促进人结肠癌细胞经血路肝脏转移的发生,并且随着气腹压力的升高作用越明显.
作者:袁喜红;李坚;黄琪;王俊;周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腘静脉顺行性插管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8月至2014年10月采用经腘静脉顺行性导管溶栓灌注尿激酶对3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治疗.血栓类型:中央型8例,混合型22例.插管前均常规预防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插管溶栓治疗后患肢水肿消退明显.溶栓后腘静脉以上完全再通10例,部分再通18例,2例患者闭塞,但可见大量侧枝循环形成.经溶栓后可见静脉瓣膜显影.本组病例经溶栓后取出下腔静脉滤器29例,1例未于取出.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腘静脉顺行性置管溶栓,辅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疗效确切的方法 .
作者:彭沛;吴保安;吴波;汪晓建;马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个体化睾酮替代疗法在不同血清总睾酮的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男科门诊就诊的68例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总睾酮水平将患者分为绝对降低组(43例,入组患者血清总睾酮水平低于8nmol/L)和相对降低组(25例,血清总睾酮水平处于8~11.5nmol/L),绝对降低组均给予十一酸睾丸酮(安特尔)口服,80mg,2次/d,治疗3个月.相对降低组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相对降低A组(12例)和相对降低B组(13例),相对降低A组同样给予安特尔口服,80mg,2次/d,治疗3个月;相对降低B组则给予小剂量安特尔口服,即40mg,2次/日.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患者ADAM问卷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等,评估个体化睾酮替代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⑴绝对降低组、相对降低A组、相对降低B组3个月后体能评分、精神心理评分、性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相对降低A组与相对降低B组的ADAM问卷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⑵绝对降低组、相对降低A组、相对降低B组3月后的TT水平较治疗前提高、而SHBG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相对降低A组与相对降低B组的TT水平均超过12nmol/L,但相对降低A组TT水平显著高于相对降低B组(P<0.05),而SHBG差异不显著.⑶治疗期间未发现水钠潴留、急性尿潴留等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红细胞压积升高、血红蛋白升高、PSA升高等,但相对降低B组红细胞压积升高、PSA升高发生率低于相对降低A组(P<0.05).结论 血清TT水平低于8nmol的患者应建议给予常规剂量的睾酮补充治疗,而血清TT介于8~11.5nmol的LOH患者,可尝试使用小剂量睾酮补充治疗.
作者:顾家望;冯亮;贝雷鸣;李冬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2012年01月至2015年8月,我院共完成55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存在卵圆孔未闭或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一例罕见混合型合并右位心,多根左上肺静脉分支异位引流至右房.其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12d-3岁,平均(4.3±3.2)个月,体重3.2-11 kg,平均(5.4±1.2)kg;心上型33例,心内型20例,心下型1例,混合型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全麻低温深停循环或选择性脑灌注体外循环下行矫治术.33例心上型采用左心房顶部入路,20例心内型患儿采用冠状静脉窦去顶,扩大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通道,心包补片修补房间隔,一例心内型合并桥静脉梗阻按心上型纠治,1例心下型采用心脏上翻方法 共干与左心房吻合,1例混合型根据回流采用不同的方式将肺静脉引流至左心房.结果 本组病例4例死亡,术中死亡1例为心下型,术后死亡3例均为心上型,1例术后出现膈肌麻痹,行膈肌折叠术;1例出现术后再狭窄,再次手术治疗,随访1年无残余梗阻;余例随4个月-3年无梗阻.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TAPVC无自愈可能,早期易形成肺动脉高压,导致肺血管阻塞性病变,一般手术前明确诊断,即应早期手术,如存在肺静脉回流梗阻,应立即急诊手术.心内型及心上型TAPVC的手术纠治效果良好:心上型采用经上腔与升主动脉间隙手术路径能明显降低术后心率失常的发生,保证吻合口通畅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作者:张盛;明腾;邹勇;艾凌云;涂洪强;王小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由江西省医学会主办的江西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江西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学术会议于2016年3月25-27日在南昌召开. 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三科主任饶本强当选为主任委员,江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周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端木尽忠、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沈威、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曾祥福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三科黎明当选为委员兼秘书.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聚乙二醇-CO-低聚乳酸)三元共聚酯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取清洁级雄性健康BSL-C57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分离培养获得小鼠BMSCs,并进行流式细胞仪鉴定表面标志物.BMSCs培养至3代后,将BMSCs与PBTEOLA三元共聚酯制成的生物材料薄膜共培养,96h后固定进行电镜扫描,并用DAPI荧光染料染色处理,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细胞计数.结果 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CD34、CD45阴性,CD90弱阳性,CD73阳性.扫描电镜下,PBTEOLA三元共聚酯材料与BMSCs共培养形成的细胞支架,其表面细胞数量多,细胞状态正常.荧光显微镜下,对其细胞支架表面的细胞进行计数,显示表面细胞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结论 PBTEOLA三元共聚酯材料与BMSCs共培养制成的细胞支架表面有细胞存活及增殖,由于PBTEOLA三元共聚酯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及可降解等性质,所以该新型高分子材料可以作为干细胞治疗多种疾病的支架材料之一.
作者:邓君;孙翔;崔苏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小儿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D1组)、右美托咪定1μg/kg(D2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术前30min在术前等候室内监测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D1组患儿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D2组滴入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滴入等容量生理盐水0.5ml.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直至患儿入睡,术中按需追加异丙酚.记录患儿滴鼻前(T0)、滴鼻后30min、镜检5min及术毕清醒(T1-T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OAA/S评分.记录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效果、异丙酚用量、术毕苏醒时间及不良事件(舌后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体动反应、恶心及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T1-T3时OAA/S评分降低,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缩短,麻醉效果升高,异丙酚用量减少,舌后坠、呼吸抑制及体动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术毕苏醒时间、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1组比较,D2组T1-T3时OAA/S评分降低,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缩短,麻醉效果升高,异丙酚用量减少,舌后坠、呼吸抑制及体动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术毕苏醒时间、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纤维结肠镜检查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异丙酚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剂量选择1μg/kg优于0.5μg/kg.
作者:陈文华;陈铭君;陈志强;郑剑波;张育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妇科腔镜手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纳入研究,ASAⅠ-Ⅱ级,根据术后镇痛方法 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两组麻醉方法 相同,手术结束前给予观察组羟考酮0.03mg/kg,对照组给予芬太尼2μg/kg.记录两组术后2、6、12、24h患者静息、活动时NR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2-24h静息时NRS评分研究组明显降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6、12h活动时观察组NRS评分明显降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镇痛补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PCIA用于妇科腔镜手术后镇痛效果比较理想,优于芬太尼,值得推广.
作者:梁小虎;罗小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即均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A-CEI、他汀类降脂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连用5d)等,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500mg静滴,l次/d,疗程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53.13%(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46.88%(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葛根素治疗UA,溶栓和缓解心绞痛症状效果更好,对防止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作用,且无明显毒副反应,方法 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用药期间无需实验室监测.
作者:卢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马铃薯片外敷预防不同药物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2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滴注前列地尔(90例)、吡啦西坦(90例)、更昔洛韦(90例)实验组,其中每组又分为马铃薯片外敷、硫酸镁湿敷、空白对照亚组各30例.观察各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和炎症程度,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对于前列地尔、吡啦西坦、更昔洛韦等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马铃薯片外敷组显著优于硫酸镁湿敷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马铃薯片外敷组长时间留置针留置的人数显著多于硫酸镁湿敷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药物所致滴注静脉炎病理反应相似,马铃薯片外敷能有效地预防和降低留置针静脉滴注药物所致的静脉炎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作者:唐霞珠;熊会琴;王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先天性血管瘤[1]与常见的婴幼儿血管瘤不尽相同,是一类特殊类型的血管瘤,具体发病原因不明,其具有出生后即出现,多数单发,好发于头面部及四肢,生后一般不再增大等特点,可分为快速消退型和不消退型[2]两类,其中不消退型血管瘤罕见,其发病率在所有血管瘤中<3%[3,4],表现为不消退,随患儿生长等比例增长. 少数该病变具有导致血小板减少及心脏负荷超载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衰等并发症[5],因此该病建议积极治疗.
作者:谭梅军;袁华;邹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汀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的门诊治疗的社交恐惧症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均有好转.研究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的评定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汀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郭隆润;钟华;廖梅蓉;刘典英;王海丽;黄必清;刘旺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黏膜保护剂修复糜烂面的疗效,探索其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168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6例),均接受EVL,术后予生长抑素降门脉压3d及奥美拉唑抑制胃酸14d.观察1组56例患者在术后2d开始服L-谷氨酰呱仑酸钠颗粒,观察2组服磷酸铝凝胶,对照组不服用任何黏膜保护剂.结果 两观察组的(治愈+好转)率及术后早期再出血率均较对照组高,而两观察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黏膜保护剂对EVL后糜烂面的修复有显著疗效,对早期再出血有预防作用.
作者:邬芳玉;雷东明;张克勤;李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江西省第六次肝胆外科学术年会于2016年4月16-17日在南昌召开, 江西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南昌大学一附院院长时军,江西省医院研究型学会副会长、南昌大学二附院副院长邵江华,江西省医学会外科学分常委、肝胆外科学组组长邹书兵等专家出席会议并讲话.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梁廷波教授、福建省立医院王耀东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等等受会议邀请出席了会议,并分别就肝胆胰疾病的前沿热点、手术难点、手术技巧、术后护理等主题开设了专题讲座.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癜伴消化道出血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应用甲强龙和泼尼松,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腹痛症状的缓解、黑便消失、大便潜血转阴、皮肤紫癜的消失、关节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病程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明;叶韶勤;陈牡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使用康复新液联合中药清胃散辩证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指导建议.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口腔门诊部进行治疗的12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含漱康复新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胃散辩证加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溃疡愈合时间、溃疡痊愈结果 .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为1.02±0.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1±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上治疗组为(3.2±0.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5±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例数为45(72.58%),有效率为59(95.1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1.61%)、49(79.0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76,P=0.007<0.05).结论 使用康复新液联合中药清胃散辩证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许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江西医药》于1961年创刊,是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江西省医学会主办的大型综合医学类学术期刊,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开展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的专业权威媒体. 本刊是中国科技期刊协会创始成员,并担任事理单位至今;是早一批被国内三大数据库收录期刊之一;2011年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 2008-2011年本刊连续四年获中国医学期刊协作网优秀期刊奖;2012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和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期刊三等奖.近5年,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保持35%以上的年增幅,2015年本刊影响因子达0.735,连续二年进入全国同类排名前三分之一强. 本刊入选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年报》统计源期刊,并被授予证书.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下,经导管注入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远期及安全性.方法 对75例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切开或穿刺内踝上方大隐静脉插入导管,在DSA监测下注入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进行治疗.结果 一次性栓塞成功率为100%(75/75);75例患者手术后3个月内使用多普勒超声对患腿进行检测,未探及血流信号.随访6-12个月(中位时间为9个月),患者术后1d曲张静脉发生塌陷;1-3周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6例进行手术后小腿溃疡3-5周痊愈,0(18.7%)例患者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术后发生肢体迟发型感觉异常有0例;术后发生穿刺部位硬结者有9例(8.0%),1-3个月内即恢复;手术后第2d出现轻度肿胀的患者有11例(38.7%),术后3-5d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等重度并发症.结论 在DSA下使用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有良好的安全性、并发症较少,并且也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吴卫东;杨莉;周桂勤;万波;黄许光;张小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