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西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会议召开

关键词:江西省, 医学会, 营养学会, 附属医院, 常务委员, 南昌大学, 科主任,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学术会议, 人民医院, 会议选举, 医学院, 委员会, 秘书, 黎明, 赣南
摘要:由江西省医学会主办的江西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江西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学术会议于2016年3月25-27日在南昌召开. 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三科主任饶本强当选为主任委员,江西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周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端木尽忠、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沈威、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曾祥福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三科黎明当选为委员兼秘书.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角膜塑形术矫正青少年中、低度近视2年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术2年后眼结构、屈光的变化和近视控制效果.方法 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具有戴前和连续2年以上完整资料青少年近视者,角膜塑形镜佩戴者32例62眼为A组,单焦框架眼镜佩戴者13例26眼为B组.对A、B两组屈光度数和眼轴进行对比分析;并对A组内角膜塑形镜佩戴者前、后眼轴、屈光度、角膜参数、前房深度资料进行对比和分布分析.结果 ⑴A、B组2年后等效球镜增加分别为0.54±0.64DS、1.38±0.84DS,眼轴增加分别为(0.43±0.45)mm、(1.13±0.55)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0;t=1.56,P=0.01).⑵A组内塑形镜戴镜前、后等效球镜增长0.54±0.64DS,眼轴增长0.43±0.45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0;t=-7.24,P=0.00).A组内戴镜前、戴镜2年后停戴3周后矫正视力、角膜前表面曲率、角膜后表面曲率、角膜薄厚度、角膜差异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⑶A组内2年后眼轴未增长占24.57%、增长0.01-0.5mm占24.57%、增长0.51-1.00mm占47.36%、增长1.01mm以上占3.50%;屈光度未增长占17.74%;增长0.5DS内占22.58%;增长在0.51-1.00DS占24.19%;增长1.01-1.50DS占25.81%;增长1.51-2.0DS占9.68%;眼轴和屈光度分组各组的年龄、眼轴、屈光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角膜塑形术能相对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角膜塑形术2年后眼角膜、前房深度、矫正视力无变化;眼轴和屈光度增加;眼轴增长与屈光度增长呈正比,与年龄呈反比.

    作者:刘维锋;梅艳;石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TGF-β、IL-10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比较我院收治的5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实验组)与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浆TGF-β和IL-10水平,并深入分析不同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患儿血浆TGF-β和IL-10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0d血浆TGF-β、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0d血浆TGF-β、IL-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愈组患儿血浆TGF-β、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有效组和无效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效组患儿血浆TGF-β、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效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未复发组患儿血浆TGF-β、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明显症状复发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浆TGF-β、IL-10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效果评估均有一定预测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钟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小儿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小儿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D1组)、右美托咪定1μg/kg(D2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术前30min在术前等候室内监测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D1组患儿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D2组滴入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滴入等容量生理盐水0.5ml.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直至患儿入睡,术中按需追加异丙酚.记录患儿滴鼻前(T0)、滴鼻后30min、镜检5min及术毕清醒(T1-T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OAA/S评分.记录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效果、异丙酚用量、术毕苏醒时间及不良事件(舌后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体动反应、恶心及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T1-T3时OAA/S评分降低,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缩短,麻醉效果升高,异丙酚用量减少,舌后坠、呼吸抑制及体动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术毕苏醒时间、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1组比较,D2组T1-T3时OAA/S评分降低,患儿麻醉诱导时间缩短,麻醉效果升高,异丙酚用量减少,舌后坠、呼吸抑制及体动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术毕苏醒时间、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纤维结肠镜检查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异丙酚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剂量选择1μg/kg优于0.5μg/kg.

    作者:陈文华;陈铭君;陈志强;郑剑波;张育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葛根素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即均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A-CEI、他汀类降脂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连用5d)等,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500mg静滴,l次/d,疗程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53.13%(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46.88%(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葛根素治疗UA,溶栓和缓解心绞痛症状效果更好,对防止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作用,且无明显毒副反应,方法 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用药期间无需实验室监测.

    作者:卢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腘静脉顺行性插管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8月至2014年10月采用经腘静脉顺行性导管溶栓灌注尿激酶对3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治疗.血栓类型:中央型8例,混合型22例.插管前均常规预防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插管溶栓治疗后患肢水肿消退明显.溶栓后腘静脉以上完全再通10例,部分再通18例,2例患者闭塞,但可见大量侧枝循环形成.经溶栓后可见静脉瓣膜显影.本组病例经溶栓后取出下腔静脉滤器29例,1例未于取出.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腘静脉顺行性置管溶栓,辅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疗效确切的方法 .

    作者:彭沛;吴保安;吴波;汪晓建;马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EGFR、Ki67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比较TNBC与non-TNBC在临床病理特征及EGFR、Ki67表达的差异,探讨EGFR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76例,包括TNBC 42例(15.6%),non-TNBC 234例(84.4%),比较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异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和Ki67在两者间的表达差异及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在发病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NBC组淋巴结转移比例高(61.9%比43.2%,P<0.05);EGFR和Ki67在TNB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non-TNBC组(83.3%,85.7%比58.1%,64.1%,P<0.05),EGFR与Ki67仅在TNBC组中的表达有相关性(r=0.365,P=0.017),non-TNBC组中两者无相关性(r=0.069,P=0.293).结论 TNBC较non-TNBC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EGFR与Ki67在TNBC中阳性表达率高于non-TNBC且两者表达有相关性,可能与TNBC不良预后相关,可望为TNBC的治疗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万宇;黄建军;包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宫颈癌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进展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主要治疗方法, 临床上应用放化疗治疗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现象,影响治疗进程及预后. 骨髓抑制是指骨髓中的血细胞前体的活性下降. 外周血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源于骨髓中的干细胞.临床上根据WHO毒副反应分度标准,骨髓抑制分为5度[3].

    作者:杨春梅;张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在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80例(334只眼)急性PACG患者,对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患者与未脱离患者,对房角关闭范围,眼压控制水平及前房炎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4眼中65眼(19.5%)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脱离组房角关闭范围3-4个象限比例为84.6%,高于对照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组眼压≤10mmHg比例为20.0%,比未脱离组高(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组发生前房炎症比例为61.5%,比未脱离组高(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M为早期诊断急性PACG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提供了新的诊断依据.

    作者:胡锡彬;何建中;邱艳飞;赖伟;钟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个体化睾酮替代疗法在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个体化睾酮替代疗法在不同血清总睾酮的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男科门诊就诊的68例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总睾酮水平将患者分为绝对降低组(43例,入组患者血清总睾酮水平低于8nmol/L)和相对降低组(25例,血清总睾酮水平处于8~11.5nmol/L),绝对降低组均给予十一酸睾丸酮(安特尔)口服,80mg,2次/d,治疗3个月.相对降低组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相对降低A组(12例)和相对降低B组(13例),相对降低A组同样给予安特尔口服,80mg,2次/d,治疗3个月;相对降低B组则给予小剂量安特尔口服,即40mg,2次/日.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患者ADAM问卷评分,血清性激素水平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等,评估个体化睾酮替代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⑴绝对降低组、相对降低A组、相对降低B组3个月后体能评分、精神心理评分、性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相对降低A组与相对降低B组的ADAM问卷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⑵绝对降低组、相对降低A组、相对降低B组3月后的TT水平较治疗前提高、而SHBG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相对降低A组与相对降低B组的TT水平均超过12nmol/L,但相对降低A组TT水平显著高于相对降低B组(P<0.05),而SHBG差异不显著.⑶治疗期间未发现水钠潴留、急性尿潴留等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红细胞压积升高、血红蛋白升高、PSA升高等,但相对降低B组红细胞压积升高、PSA升高发生率低于相对降低A组(P<0.05).结论 血清TT水平低于8nmol的患者应建议给予常规剂量的睾酮补充治疗,而血清TT介于8~11.5nmol的LOH患者,可尝试使用小剂量睾酮补充治疗.

    作者:顾家望;冯亮;贝雷鸣;李冬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维生素D与危重症的关系

    维生素D(vitamin D,Vit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参与矿物质代谢,维持机体生命和保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 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对机体免疫系统有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还具有抗增殖、诱导分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 VitD缺乏普遍存在,危重患者VitD缺乏发生率更高.Jeng L等[1]统计报道显示,95%以上的ICU危重症或脓毒症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 有研究显示,与白种人比较,美国黑人血清25(OH)D的水平更低[2],患脓毒症的几率更高[3],患脓毒症时有更高的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4]. 因此,补充维生素D可能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孙乐科;吴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芪参益气滴丸辅助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芪参益气滴丸辅助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6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UALB、FPG、Fg、SCr、BT、APTT、PT指标情况均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效果以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能够有效辅助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增强药物治疗效果,安全可行,可深入推广治疗.

    作者:胡少林;黄乐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探讨

    目的 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下,经导管注入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远期及安全性.方法 对75例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切开或穿刺内踝上方大隐静脉插入导管,在DSA监测下注入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进行治疗.结果 一次性栓塞成功率为100%(75/75);75例患者手术后3个月内使用多普勒超声对患腿进行检测,未探及血流信号.随访6-12个月(中位时间为9个月),患者术后1d曲张静脉发生塌陷;1-3周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6例进行手术后小腿溃疡3-5周痊愈,0(18.7%)例患者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术后发生肢体迟发型感觉异常有0例;术后发生穿刺部位硬结者有9例(8.0%),1-3个月内即恢复;手术后第2d出现轻度肿胀的患者有11例(38.7%),术后3-5d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等重度并发症.结论 在DSA下使用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有良好的安全性、并发症较少,并且也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吴卫东;杨莉;周桂勤;万波;黄许光;张小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干预治疗尘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干预治疗尘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尘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肺泡灌洗组、综合干预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对症治疗(吸氧、抗炎、解痉、平喘、祛痰等);肺泡灌洗组,采用对症治疗+生理盐水全肺灌洗;综合干预组,采用对症治疗+丹参药物治疗+低浓度丹参液(每500ml生理盐水加入丹参注射液2ml)全肺灌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1年的6min步行距离、肺动脉收缩压、生活质量(CAT问卷评分)、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月后,肺泡灌洗组、综合干预组6分钟步行距离、肺动脉收缩压、CAT问卷评分、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仅血氧饱和度改善(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1年后,综合干预组6 min步行距离、肺动脉收缩压、CAT问卷评分、血氧饱和度与肺泡灌洗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综合干预治疗尘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近期疗效明确.

    作者:舒维;李秋根;刘江红;刘乾中;杨蓉美;罗江波;喻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剖宫产中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剖宫产中应用.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到我院急诊收治的100例单剖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联合用药组50例,布比卡因组50例,布比卡因组注射0.5%的布比卡因2.0ml,联合用药组的患者注射0.5%的布比卡因1.2ml和5ug舒芬太尼,注射时间是10-15s,然后将产妇迅速转为平卧位,接着左倾手术床15-20度,以免出现仰卧低血压综合症.其他方法 均相同.结果 联合用药组与布比卡因组的组内以及各组之间的各时间点心率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P>0.05).这两组的SpO2都在98%以上,联合用药组在T1-T5时间点的MAP都明显高于布比卡因组相同的时间点(P值均<0.05),布比卡因组的MAP在T1-T5时间点都明显比同组T0时间点低(P值均<0.05).联合用药组的麻黄素使用率是8.00%,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联合用药组在总不良反应率(20.00%)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组的(4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运用在剖宫产中,不仅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低,而且降低了手术过程中麻黄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出现率,安全有效.

    作者:曾友良;周力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2012年01月至2015年8月,我院共完成55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存在卵圆孔未闭或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一例罕见混合型合并右位心,多根左上肺静脉分支异位引流至右房.其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12d-3岁,平均(4.3±3.2)个月,体重3.2-11 kg,平均(5.4±1.2)kg;心上型33例,心内型20例,心下型1例,混合型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全麻低温深停循环或选择性脑灌注体外循环下行矫治术.33例心上型采用左心房顶部入路,20例心内型患儿采用冠状静脉窦去顶,扩大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通道,心包补片修补房间隔,一例心内型合并桥静脉梗阻按心上型纠治,1例心下型采用心脏上翻方法 共干与左心房吻合,1例混合型根据回流采用不同的方式将肺静脉引流至左心房.结果 本组病例4例死亡,术中死亡1例为心下型,术后死亡3例均为心上型,1例术后出现膈肌麻痹,行膈肌折叠术;1例出现术后再狭窄,再次手术治疗,随访1年无残余梗阻;余例随4个月-3年无梗阻.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TAPVC无自愈可能,早期易形成肺动脉高压,导致肺血管阻塞性病变,一般手术前明确诊断,即应早期手术,如存在肺静脉回流梗阻,应立即急诊手术.心内型及心上型TAPVC的手术纠治效果良好:心上型采用经上腔与升主动脉间隙手术路径能明显降低术后心率失常的发生,保证吻合口通畅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作者:张盛;明腾;邹勇;艾凌云;涂洪强;王小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含漱康复新液联合中药清胃散辩证加减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使用康复新液联合中药清胃散辩证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指导建议.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口腔门诊部进行治疗的12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含漱康复新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胃散辩证加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溃疡愈合时间、溃疡痊愈结果 .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为1.02±0.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1±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上治疗组为(3.2±0.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5±0.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例数为45(72.58%),有效率为59(95.1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1.61%)、49(79.0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76,P=0.007<0.05).结论 使用康复新液联合中药清胃散辩证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许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腹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在剖腹产产后出血中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7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6例剖腹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的B-Lynch缝合术以及经改良后的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7%,与对照组81.6%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操作时间上均明显减短,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剖腹产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余红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乳腺癌术后放疗与内分泌治疗同时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与内分泌治疗同时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肿瘤科收的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乳腺癌术后放疗与内分泌治疗同时应用,对照组进行术后放疗序贯内分泌治疗,前瞻性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放射性皮肤纤维化、放射性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炎、放射性心脏及血管炎的发生率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死亡率为3(7.5%),局部复发率为4(10.0%),远处转移率为3(7.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5(12.5%),复发率为6(15.0%),远处转移率为4(10.0%),两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放疗同时内分泌治疗并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预后较好,可以考虑乳腺癌术后局部放疗的同时应用内分泌治疗.

    作者:张群贵;余瑛;丁金泉;郭守俊;李为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江西医药》简介

    《江西医药》于1961年创刊,是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江西省医学会主办的大型综合医学类学术期刊,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开展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的专业权威媒体. 本刊是中国科技期刊协会创始成员,并担任事理单位至今;是早一批被国内三大数据库收录期刊之一;2011年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 2008-2011年本刊连续四年获中国医学期刊协作网优秀期刊奖;2012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和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期刊三等奖.近5年,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保持35%以上的年增幅,2015年本刊影响因子达0.735,连续二年进入全国同类排名前三分之一强. 本刊入选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年报》统计源期刊,并被授予证书.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社交恐惧症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汀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的门诊治疗的社交恐惧症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均有好转.研究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的评定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汀对社交恐惧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郭隆润;钟华;廖梅蓉;刘典英;王海丽;黄必清;刘旺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