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凤;刘黎;邹茵侠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检测对患者感染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464例,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和HBV基因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 E抗原。结果464例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B型基因型患者为318例(68.53%),C型基因型患者为115例(24.78%),BC混合基因型31例(6.68%)。 B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C型比例和B型C型混合基因型比例(P<0.05),C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BC混合型基因型比例(P<0.05)。3种基因型患者HBV DNA载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B型和BC混合型患者E抗原阴性率均显著高于C型患者E抗原阴性率(P<0.05),B型和BC混合型患者E抗原阴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临床表型中各HBV DNA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显著(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型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型别(P<0.05),BC混合型和C型所占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肝硬化患者中BC混合型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型别(P<0.05),B型和C型所占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C型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型别(P<0.05),B型比例显著高于BC型混合比例(P<0.05)。结论我院所在地区HBV以B型和C型为主,HBV基因型与E抗原阴性率和临床表型有关,与病毒载量无关。
作者:邓峥;柳枝;黄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1至2016/1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小剂量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大剂量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BNP、LVEF、hsCRP水平以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但两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治疗后BNP、LVEF、hsCRP水平以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尤其以大剂量方案疗效提升以及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更佳。
作者:程晓燕;程德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对妇科恶性肿瘤癌痛患者疼痛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将80例有癌痛的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重度疼痛患者各20例,中度疼痛患者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西黄胶囊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治疗2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有所缓解,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和维持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显著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均有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和嗜睡等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其中观察组中便秘情况的出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能够减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痛,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癌痛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晖;周峰;曾四元;熊树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日前,由江西省期刊协会组织评选的第五届优秀期刊奖揭晓,《江西医药》荣获江西省第五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改良手法复位与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9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163例,采用改良手法复位与小夹板,个性化中医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手法复位石膏或塑形夹板外固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78.1%;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40.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手法复位与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殷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激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智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77例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体检健康患者17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DXI8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及相应试剂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泌乳素(PRL)、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精神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认知功能智商采用中文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T3、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4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中,女性血清TSH水平显著低于男性(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PRL、T、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3水平与一般精神病理分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智商分、言语智商分和操作智商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TSH水平与阳性症状呈显著负相关,与一般精神病理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T水平与PANS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E2水平与一般精神病理分、总智商分、言语智商分和操作智商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智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T3可能参与了情感反应的激活,T3水平越低可能情感反应及智商损害越明显。T水平可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冲动的风险评估,而E2的水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智商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高帅;郭轶;徐芙蓉;高海利;杨薇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筛选IgE抗体表达阳性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了解该病患儿血清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肾内科确诊、居住地为南昌的52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静脉血标本,应用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过敏原IgE抗体,并筛选IgE抗体表达阳性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了解该病南昌发病的高危因素及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过敏性紫癜发病多集中在春季和夏季。所有患儿中,特异性IgE阳性患儿占比44.27%。引起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的常见过敏原分别为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其中吸入性过敏原中尘螨组合IgE阳性率高,占比12.02%;而食入性过敏原中海鱼组合IgE性率高,占比10.68%。且相较于吸入性过敏原,食入性过敏原IgE阳性率更高(P<0.05)。结论南昌过敏性紫癜发病多集中在春季和夏季,主要过敏原是尘螨组合及海鱼组合,且食入性过敏原较吸入性过敏原所占比重更高,患儿应避免接触或摄入,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及反复发作。
作者:齐海锋;谈小云;傅睿;黄玉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筛选粪箕笃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高效区域。方法运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制作前列腺增生小鼠模型,观察粪箕笃各溶剂萃取物对前列腺指数的影响。结果粪箕笃氯仿萃取物可明显降低前列腺增生小鼠的前列腺湿重,前列腺体积和前列腺指数。结论粪箕笃氯仿萃取物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部位。
作者:岳赟;庄锡伟;曾旺焕;何汝帮;叶泉英;汪家文;杨安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人工脑脊液(CSF)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58例TBM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2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人工CSF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CSF总蛋白、氯化物、WBC计数及Glu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21%和96.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脑疝、脑出血等并发症,亦未发生黄疽、末梢神经炎等用药反应。结论人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可有效缓解TBM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和平;李友武;王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部肿瘤患者124例纳入本研究。按照扫描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平扫检查;实验组采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患者腹部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腹部肿瘤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腹部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4.19%,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腹部肿瘤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为77.42%,高于对照组的53.2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的诊断方面,能够提高腹部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和腹部肿瘤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徐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结直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已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女性发病率的第2位[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人民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目前仅次于胃癌及肺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在诊断明确时已经有25%的患者由于出现肝转移而处于疾病的终末阶段,另外有25%患者逐渐发展为肝转移,且终会有2/3患者因结直肠癌肝转移而死亡[2]。有研究表明,无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0%-96%,而发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5%-45%[3]。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外科理念与手术技巧的发展与进步,根治性手术成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理想治疗方案。目前,伴有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方式仍以传统开放术式为主,但是以腹腔镜和机器人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经在全国各大医疗中心开展,有研究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联合同期腹腔镜肝大部切除术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远期预后方面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联合开腹肝大部切除术相当[4]。现本文就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微创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俊业(综述);周凯(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CSDH老年患者63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1例,其中A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C组采取阿托伐他汀加服血府逐瘀汤。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愈显率82.76%,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I指数显著上升(P<0.05),而C组变化幅度更大,与A组和B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C组血肿量、症状消失时间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90%,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血府逐瘀汤可明显改善CSDH老年患者的神经功能及ADL,加速血肿吸收、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作者:江晖;段隆喜;占志强;付汉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常规治疗方法用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异丙托溴铵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的FEV1值及终临床疗效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FEV1值分别为(0.96±0.35)(L),(0.98±0.36)(L),两者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谷值为(0.030±0.020)(L),对照组患者为(0.007±0.016)(L),观察组患者FEV1谷值的水平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无效的人数为1例,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无效的人数为6例,治疗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的差别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异丙托溴铵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王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AML1-ETO阳性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比较不同剂量阿糖胞苷缓解后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AML-ETO阳性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细胞形态学、血象、染色体核型、治疗效果及预后。诱导缓解治疗采用DAE/HAE/IA方案,缓解后进行6-10个疗程的联合化疗,根据缓解后化疗所用阿糖胞苷的剂量不同分为A、B两组。结果43例AML1-ETO阳性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患儿中,男24例,女19例,中位年龄9(2-15)岁;1疗程完全缓解率77.1%,2疗程完全缓解率94.3%。A,B两组间无事故生存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AML-ETO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男性居多,年长儿多发。有无附加染色体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应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化疗远期疗效好。
作者:赖长城;李艳红;梁昌达;何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乳腺导管滴灌联合低频仿生物电配穴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炎琥宁乳腺导管滴灌仿低频生物电配穴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5例治疗有效,治愈率15%,显效率60%,有效率100%。结论炎琥宁乳腺导管滴灌联合低频仿生物电配穴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春花;郭胜华;罗晓红;周遥;肖林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儿童巴特综合征(Bartter syndrome,BS)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例BS患儿临床资料。结果⑴4例患儿均为男性,就诊年龄3个月-1岁4月,病程0.5-6个月,2例为早产儿,临床表现以腹泻、呕吐、营养不良多见,血压正常;⑵实验室检查均有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代谢性碱中毒,血醛固酮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部分有肾素活性、尿钾、尿氯及尿钙水平升高;⑶予补钾联合保钾利尿剂螺内酯及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布洛芬治疗,出院时患儿电解质均正常,2例仍有轻度代谢性碱中毒,临床症状缓解;⑷出院随访至今仍长期口服补钾,监测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正常,生长发育落后及营养不良症状有所改善。结论 BS发病年龄不同临床症状不同,不同基因突变也会导致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来诊断,有条件可行基因检测;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联合用药疗效更佳。
作者:邓美慧;黄玉辉;郑卫民;傅睿;彭晓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旷置法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低切高位挂线旷置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随访两年无一例复发,对照组总有效率83.3%,随访两年5例复发,复发率27.8%,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均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挂线时间及术后3d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Ⅰ度、Ⅱ度水肿及Ⅰ度、Ⅱ度出血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肛门完全失禁患者,但观察组良好22例,对照组良好13例,且观察组无肛门不完全失禁者,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旷置法治疗高位肛瘘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且不会对肛门的正常功能造成干扰,是治疗高位肛瘘的有效术式。
作者:贺小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腰麻用于术前自觉有或无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症状的产妇剖宫产中SHS发生的几率差别。方法随机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术前1d访视产妇,明确孕中后期平卧是否存在恶心呕吐、胸闷气喘症状,将术前存在上述症状者纳入S组,无上述症状者纳入N组,每组40例。两组孕产妇均给予耐乐品1.5ml(15mg)与脑脊液1.5ml等比重混合液进行腰麻。记录孕产妇入室后血压,观察术中两组孕产妇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胸闷气喘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症状(MAP较基础值下降30%或出现恶心呕吐、胸闷气逼喘症状)。结果 S组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胎儿娩出时间及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曾自觉发生过恶心呕吐或(和)胸闷气喘等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症状的产妇,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较高。
作者:李欢欢;华静;付强;马龙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的AFNF患者50例,根据切口入路方式分为常规组(25例)和微创切口组(2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微创切口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随访1年后,微创切口组Harris评分优良率(92.00%)及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相比,微创微创切口THA在提高FNF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以及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阮晓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初步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婴幼儿血管瘤(IH)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病理染色(HE染色方法)分别筛选出30例婴幼儿血管瘤(IH)为实验组和30例瘤旁组织为对照组;并分别行人巨细胞病毒pp65蛋白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以及半定量PCR(RT-PCR)检测。结果⑴IH组织免疫荧光pp65表达:pp65蛋白在所有瘤体组织中(30例),只有3例表达阳性,阳性率10%,而在瘤旁组织中,30例均阴性,即该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p65并未直接参与HCMV导致的IH形成。⑵RT-PCR结果显示:pp65mRNA基因在瘤体组织中,30例当中有20例阳性,阳性率达到66.7%,而在瘤旁组织中,30例标本阳性却仅1例,即二者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p65通过pp65mRNA可能调控参与了HCMV导致的IH形成。结论研究表明HCMV与IH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相关性,但是否密切相关及具体机制如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傅荣华;邹筠;谭梅军;罗国龙;杨文萍;袁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