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贵平;黄琼;洪涛;游淑红;徐素音
目的:探讨使用常规吻合器胸内吻合在Ivor Lewis式胸腹腔镜联合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间20例使用常规吻合器胸内吻合全腔镜Ivor Lewis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70±30)min;淋巴结清扫个数(12±4)枚;手术失血量(150±40)ml;术后胸管拔管时间(7±2)d;术后住院时间(12±2)d。本组1例中转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Ivor Lewis手术,1例出现术后吻合口瘘(经保守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中转开胸开腹、无其他术后严重并发症。近期随访无死亡。结论通过细节处理,使用常规吻合器行胸内吻合在Ivor Lewis式胸腹腔镜联合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上是可行的、安全的,能完成所有开放Ivor Lewis手术的步骤,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仍需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
作者:熊剑文;喻东亮;魏益平;张小强;徐建军;宋思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Ⅰ(CINⅠ)级合并HPV感染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52例HPV阳性,经阴道镜取活检,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同时经检测合并HPV感染的患者,应用聚焦超声治疗,随访观察疗效及HPV的转阴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顺利,未出现创面大出血情况,阴道排液时间约为1-2周,未见脱痂致大量阴道出血,所有患者治疗后六个月门诊随诊:139例患者宫颈恢复为正常生理结构形态,无瘢痕形成,阴道镜检查见成熟鳞状上皮、柱状上皮、转化区上皮,对13例异常阴道镜表现患者取活检行病理检查结果为11例仍为CINⅠ,两例进展为CINⅡ,有效率91.44%;136例患者HPV转阴,HPV的转阴率为89.47%。结论聚焦超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宫颈CINⅠ级合并HPV感染的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陶春霞;周欣;刘小红;章卉;肖菊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例86例90眼,分成两组。实验组,43例4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术;对照组,43例4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术后患者的舒适度、角膜上皮化时间、结膜移植片反应、再复发、再粘连等情况进行观察。随访6个月-3年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出现明显眼部刺激症状有5例5眼;术后角膜上皮化时间为2-7d;术后结膜移植片成活、水肿明显消退时间为3-5d;术后胬肉再复发有2例2眼;发生部分睑球再粘连有1例1眼。对照组病例出现明显眼部刺激症状有23例23眼;术后角膜上皮化时间为5-11d;术后结膜移植片成活、水肿明显消退时间为5-8d;术后胬肉再复发10例10眼;发生部分睑球再粘连有9例9眼。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角膜上皮化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实验组移植片水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胬肉再复发、睑球再粘连,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术能减轻眼部刺激症状、缩短角膜上皮化时间、降低再复发率及再粘连率。,
作者:李宇平;周翠;郑东坡;谢晓波;何早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表面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减轻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6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组(A组)、石蜡油涂抹喉罩组(B组)和生理盐水涂抹喉罩组(C组)。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分别记录喉罩置入前(T0)、置入后1min(T1)、拔出喉罩前(T2)、拔出喉罩后1min(T3)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拔管时躁动程度;并观察拔出喉罩后呛咳、屏气、声音嘶哑、咽喉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结果与B、C两组相比,A组拔管时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 A组患儿拔出喉罩后呛咳、屏气、声音嘶哑、咽喉部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B、C两组(P<0.05)。与C组比较,B组拔出喉罩后呛咳、屏气咽喉部不适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表面麻醉醉,有利于维持患儿围血流动力学的平稳,降低拔管时躁动及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占胜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脓毒血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651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脓毒血症6例,男2例,女4例,年龄32-58岁,平均45岁,均表现为手术结束后2h内高热,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心率>100次/min,诊断脓毒血症,立即开放肾造瘘引流,并行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结果6例均在48-72h内收缩压恢复至100mmHg以上,心率90次/min以下,体温38℃以下。结论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脓毒血症原因与术前尿路感染未能控制,术中肾盂压力高和手术时间长等有关。而术前抗感染,术中维持肾盂低压及控制手术时间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徐文渊;李雪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术转复心房扑动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住院部心房扑动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术,A组采用亚速起搏法,B组采用猝发起搏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A组Ⅰ型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Ⅰ型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经食管心房调搏术平均刺激时间明显高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A组经食管心房调搏术转复AF瞬间10s长间歇<1500ms恢复窦性心律比例明显低于B组,长间歇≥1500ms恢复窦性心律比例明显高于B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组LA、RA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EF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术猝发起搏法在转复心房扑动中的应用价值更显著,有助于显著缩短刺激时间与恢复窦性心律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能否成功转复与心房内径和心功能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熊辉;黎筱青;熊丹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FB)吸痰治疗老年重症肺炎(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SP患者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解痉、营养支持等SP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拍背排痰等措施行排痰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FB吸痰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aO2、SpO2和PaO2/FiO2等血气指标以及WBC计数、CRP和PCT等炎性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对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ICU天数、MOF及28d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vs 55.55%,P<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FB吸痰可有效缓解SP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陈佳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方面,实验组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短,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较好,患者切口长度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负重时间早,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志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比立体定向神经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1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毁损术组和DBS组,毁损术组采用立体定向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DBS组采用DBS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UPDRS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以及对比两组术后1年的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UPDRS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毁损术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DBS组。结论脑深部电刺激可能比立体定向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陈志凌;沈汉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过渡型心内膜垫缺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例过渡型心内膜垫缺损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4例过渡型心内膜垫缺损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符合率达100%(4/4)。2例为单纯的过渡型心内膜垫缺损,另2例分别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双孔二尖瓣畸形,均经手术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过渡型心内膜垫缺损准确率高,可替代心血管造影等其它检查,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压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慧倩;崔亮;王卫真;叶雪存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为5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盐酸贝那普利10mg,qd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 qd口服治疗,并逐渐滴定至目标剂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tid。观察2组治疗1个月、6个月时临床疗效、心脏超声及多普勒、6min步行距离及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个月、6个月时心脏超声及多普勒、6min步行距离、血浆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作者:罗平;万凤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估真菌的生长方式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患者35只眼治疗前对病灶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均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根据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真菌的生长方式,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结果35只眼中11例真菌呈表层水平生长,给予药物治疗,全部治愈;9例真菌为局灶生长型,均经局部清创处理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后,7例得到有效治疗,1例行板层角膜移植术,1例要求行穿透角膜移植术;15例真菌生长方式为弥散型,6例患者为真菌感染早期,经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4例行板层角膜移植术,2例行穿透角膜移植术,2例因病情严重,行眼内容物剜出术;1例自动放弃治疗。结论真菌性角膜炎中真菌呈水平生长,首选药物治疗;真菌呈局灶生长者,行局部清创处理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必要时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对真菌呈弥散生长者,严重者及时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因此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前给予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了解真菌的生长方式,有助于及时找到佳治疗方案,控制病情,提高疗效。
作者:梁玲玲;幸正茂;黄旭;王卫星;廖洪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超声聚焦与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科40例(57个)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聚焦组与介入治疗组各2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对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消融率、术后子宫肌瘤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对血供为可见长条样、环状血流信号的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组完全消融率明显高于超声聚焦组;超声聚焦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介入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聚焦技术无创早期治疗宫肌瘤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对患者术后的康复更有优势,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时间短的妇科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谭敏华;许华英;麦金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调查江西省进贤县4515例居民的骨密度情况及骨质疏松症(OP)患病情况,为OP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UBS-3000plus全自动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系统对江西省进贤县4515例居民进行桡骨定量超声检测和分析。结果⑴无论男性或女性桡骨超声速率(SOS)峰值出现在30岁之前,30岁以后骨密度逐渐下降,各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男性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16.1%和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OP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⑶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峰值骨量后,OP患病率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江西省进贤县居民中骨密度异常者所占比率较高,且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早期进行骨密度筛查,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定量超声检测骨密度简便易行,适用于早期骨密度筛查。
作者:胡瑛;秦淑兰;江芳芳;胡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MicroRNA-100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结直肠癌细胞耐药的关系。方法采集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变组织(研究组)和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两组组织中Mi-croRNA-100的表达水平,将miRNA-100前体及对照序列转染进入研究组组织细胞SW620,在研究组组织细胞中放入化疗药物,分别于化疗药物放入48h和72h后,检测组织细胞活力。结果研究组组织的MicroRNA-10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组织在化疗药物放入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活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癌变组织中MicroRNA-100表达水平升高,可导致癌变组织细胞耐药性增强,与患者疾病进展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邓莉;杜哲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80)和对照组(n=80)。 B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片1片,口服,20mg/片/d;A组患者在B组的基础上进行为期30min认知行为心理治疗,2次/周。两组患者接受为期56d的连续性治疗,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28d和第56d的抑郁症状,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的差异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28d、第56d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减低(P=0.04,P=0.00),且A组评分下降幅度大于B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A组总有效率92.5%;B总有效率72.5%。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能有效的改善抑郁症状且效果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作者:黄声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VIP对荷MKN45裸鼠移植瘤IL-10、IL-1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裸鼠皮下实体瘤模型,当接种了MKN45实体瘤的裸鼠的肿瘤体积大约为30mm3时随机分为VIP组、VIP受体拮抗剂组、对照组3个组,每组6只。每天皮下注射VIP或VIP受体拮抗剂10μg/100μl/只,对照组PBS 100ul/只。4周后处死裸鼠,取出移植瘤,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瘤组织中IL-10、IL-1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IL-10及IL-12蛋白的表达在各组间存在差异(P<0.05)。 VIP组IL-10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IP组IL-12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VIP拮抗剂组(P<0.05);而其它各组间两者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L-10在VIP处理组中蛋白表达增加,而IL-12在VIP处理组中蛋白表达下降,VIP可能通过促进IL-10、抑制IL-12的表达,进而抑制抗原呈递,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
作者:李媛媛;孙姚;李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