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冰;史影姗;曾春萍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转归。方法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予抗生素加痰热清及对症处理,对照组仅予抗生素及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在体温、白细胞、平均住院日等方面的转归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郄丽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6年5月,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4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在21-50岁之间,其中股骨颈骨折组26例,其中新鲜骨折21例,陈旧性骨折5例,均为头下及颈中型,年龄在21-48岁之间,术后根据harris评分标准判定疗效。股骨头坏死组20例,年龄在28-50岁间,术后根据steinberg分期及harris评定标准。结果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疗效评定:股骨颈骨折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95%。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修复坏死的骨组织等优点。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兆佳;廖忠林;赵为夏;张学来;邓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调查赣南地区骨科医师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情况,总结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及纠正骨科医师工作倦怠,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寻找有效途径。方法应用一般状况调查表、马斯勒倦怠感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对赣南地区各级医院骨科医师进行心理测查。结果1.赣南地区骨科医师中轻微倦怠的医师占85.3%,明显倦怠的医师占6.8%,另外7.9%的医师为无倦怠;2.工作倦怠在年龄、职称、学历、年资、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不良嗜好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3.骨科医师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情感疏远与心理健康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而成就感缺乏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结论赣南地区各级医院骨科医师均存在不同程度工作倦怠及心理健康问题,及时、有效地干预对预防和改善这些不良工作环境和心理健康问题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金财;项卫卫;曾文添;朱文清;姬广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Kummell’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胸腰椎Kummell’s病患者推行经皮椎体强化术,记录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38例Kummell’s病椎体行PVP治疗均成功,手术时间每个病椎平均34min,术前术后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35例术后随访6月至9年疼痛无再发及加重,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相邻椎体来见骨折。结论经皮椎体强化术,操作时间短,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增加背柱稳定性,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对治疗Kummell’s病效果良好。
作者:陆炯;孙长惠;邹灵;胡旻炜;陈一南;杨泽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平均比西方发达国家早10年左右,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临床除专科体检外常用的检查乳腺方法包括:磁共振影像(MRI)、X线乳腺摄影、超声、近红外线、CT、PET等项目。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磁共振应用于乳腺疾病检查以来,磁共振检测设备的不断更新升级、新序列、新检测方式的应用,磁共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后效果评估、随访等各个阶段均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磁共振对病变空间、时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多种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等,使得磁共振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多模态联合应用磁共振检查在乳腺疾病的诊治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现就其主要应用叙述如下。
作者:黄智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特点。方法对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两年发生100例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患者按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危险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患者科室分布依次为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普外科。其危险因素为使用呼吸机(OR=10.676)、抗菌药物使用≥14d(OR=9.640)、基础疾病(OR=8.071)、使用深静脉插管(OR=7.752)、留置导尿(OR=6.20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仅对米诺环素及多粘菌素B保持低耐药率(<5%),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5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其感染率及耐药率日趋严重,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指导临床科室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防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医院内流行暴发。
作者:罗斌华;李福太;吕芷娴;沈燕如;兰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风险。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256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按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435例,对照组2128例,观察病人困难面罩通气和困难插管的发生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中低血压和心律失常,术后低氧血症和肺部感染以及术后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代谢综合征组病人困难面罩通气和困难插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出血量增加,术中低血压和心律失常,术后低氧血症和肺部感染以及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代谢综合征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作者:王忠;徐国海;余树春;袁林辉;黄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1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经剑突下途径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胸膜固定手术,观察患者手术过程、并发症及效果。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6-71min,术中出血27-59ml,无严重并发症,术口愈合好,术后疼痛程度轻。结论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行自发性气胸手术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尤其对双侧气胸者可避免双侧胸壁作切口,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晖;许辰阳;吉灵;王美龄;曾淦华;杨瑞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常规GP方案化疗基础上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2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予以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个疗程化疗两组患者瘤体均有缩小,观察组总有效率56.52%对比对照组3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疗程化疗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2%(P<0.0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均有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单纯的GP方案化疗相比,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的治疗方案在不增加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基础上能提高有效率并疾病进展时间。
作者:李丽华;傅颖梅;金钊;梁小芳;漆兴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的营养干预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按自愿原则,抽取从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门诊定期产检并自愿接受孕期营养干预的孕妇120例为干预组,同期120例进行定期产检但未接受孕期营养干预的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为初产;孕周<12周;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肝肾疾病、甲状腺疾病等特殊病史。对干预组进行营养干预及随访,与对照组进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比较。结果干预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2.5%,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9.1%,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照组糖耐量异常程度明显高于干预组。结论孕期营养干预可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万佳;高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NF-κB、EGFR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前列腺癌组织和1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NF-κB p65和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并探讨NF-κB p65和EGFR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NF-κB p65的表达与EGFR 的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NF-κB p65及EGFR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NF-κB p65和EGFR在前列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血清PSA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NF-κB p65与EGFR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8,P<0.05)。结论 NF-κB的活化与EGFR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并与前列腺癌的分级、分期、侵袭转移等有关,推测NF-κB也许可以通过调控EGFR的表达进而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NF-κB以及EGFR可以作为判断前列腺癌侵袭性、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颜婵;毛建军;王晓荣;谢梅茂;赵雁;胡映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肝功能变化。方法用全自动ZL-9000型血液粘度仪和KJ-9103血栓仪测定310例肝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肝功能。结果本研究发现:肝炎西医诊断分期和中医证型的血液流变学和肝功能各检测项目的均值+标准差(x±s),且流变学和肝功能和异常改变,西医重症肝炎(x±s)>慢性肝炎(x±s)>急性肝炎(x±s)(P<0.05);中医瘀血阻络型(x±s)、湿热中阻型(x±s)>肝郁脾虚型(x±s)、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P<0.05-0.01)。此可作为判断西医诊断分期和中医证候的辅助指标。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肝炎的疗效和预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P<0.05);此可作为判断疗效和预后的辅助参考指标。结论在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证候分型和西医诊断分期,血液流变学和肝功能变化可预测诊断和疗效及预后。
作者:余淑娇;李晴;李国贤;赵凤达;吴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入2010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AA患者3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5例)和腔内修复组(29例),分别行传统开腹修复术和EVAR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结果腔内修复组手术时间[(103.14±23.81)min vs (241.35±39.76) min]、术中出血量[(114.68±37.24)ml vs (732.66±81.52)ml]、术中输血量[(22.41±5.82)ml vs (209.89±41.35)ml]、术后ICU时间[(17.83±8.44)h vs (43.15±10.26)h]、术后禁食时间[(15.27±5.61)h vs (105.45±31.53)h]以及住院天数[(10.17±2.14)d vs (15.95±4.08)d]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腔内修复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10.34%vs 80.00%,P<0.05);随访12个月,腔内修复组生存率虽在数值上高于开腹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AR治疗AAA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对高龄及无法耐受传统开放手术的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高家宝;陈淼;曾庆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团体组,每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团体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精神症状,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防御方式,随访6周,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3、6周后症状和治疗前后防御方式。结果团体组患者治疗3、6周后的PANSS和SCL-90总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团体组患者DSQ各因子分中不成熟因子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前者成熟因子分明显高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防御方式和精神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精神康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晓芳;肖志平;刘燕玉;周建平;余绍军;何秋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总结采用改良肱三头肌劈开入路法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肱三头肌劈开入路法治疗,观察术后肘关节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内固定失败、骨化性肌炎、尺神经卡压症状和骨折块移位等并发症;按照肘关节改良Casse-baum功能评分系统评价: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改良肱三头肌纵行入路联合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术野显露充分,固定牢靠,尺神经损伤率低,并发症少,可满足早期功能锻炼需要,肘关节恢复快,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雄;万桃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银杏提取物EGb761对小鼠肺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肺腺癌模型,用银杏提取物EGb761腹腔注射给药,在10d、20d、30d、40d观察小鼠的整体状态,计算肺组织肿瘤转移结节数目、瘤重及抑瘤率,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血管生长(MVD)、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的表达。结果 EGb761各剂量组的瘤重及肺转移灶数目均低于模型组,EGb761各剂量组VEGF表达、肿瘤血管密度均低于模型组,EGb761各组TSP-1显著增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鼠肺腺癌模型中,银杏提取物EGb761可抑制小鼠肺腺癌肿瘤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VEGF表达减少,TSP-1表达增高而达到的。
作者:衷敬华;徐房添;许明君;王祥财;王钇力;刘霞;杨静;廖家华;张积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成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基础病和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咳嗽患者35例(50.72%),咯血患者11例(15.94%)。咳嗽症状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除胸闷外的其他临床症状患者(均P<0.05);基础病或者合并症的患者25例(36.23%),心脏病患者有11例(15.94%),糖尿病8例(11.59%);45例(65.22%)患者无肺部体征,显著高于呼吸音减弱、有湿罗音患者的比例;血沉增快的患者50例(72.46%);34例(49.28%)患者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叶或段状分布的实质性病变/肺不张表现,显著高于结节或肿块样病变、弥漫性粟粒样结节和不典型空洞患者的比例;经肺穿刺获得标本的病理诊断而确诊的有27例(40.30%),经手术获得标本的病理诊断而确诊的有24例(35.82%)。结论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难度大,临床应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明确诊断。对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及手术标本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有效措施。
作者:傅佳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二尖瓣脱垂(Mitral Valve Prolapse,MVP)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5%[1],该病可出现于各个年龄段,以年轻女性较为多见,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发病率增高[2,3]。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二尖瓣脱垂及其超声诊断研究进展作一文献回顾并综述如下。
作者:李西(综述);刘燕娜(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嘧啶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卵巢囊肿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妇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这段期间收治100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不接受维持麻醉,实验组接受右美托咪啶维持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同时,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卵巢囊肿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嘧啶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徐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检测CIP2A与c-Myc在乳腺纤维腺瘤、非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明确不同阶段乳腺肿瘤组织中CIP2A和c-Myc各自的表达水平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初步的探讨两因子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纤维腺瘤、非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标本各40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40例乳腺纤维腺瘤,40例乳腺原位癌和40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CIP2A及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它们的差异。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乳腺纤维腺瘤,40例乳腺原位癌和40例浸润性乳腺癌中CIP2A及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它们的差异;并分析CIP2A与c-Myc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CIP2A及c-Myc蛋白在乳腺纤维腺瘤、非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强度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P2A及c-Myc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过表达。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在非浸润性乳腺癌和浸润性乳腺癌中CIP2A与c-Myc表达的强度呈正相关。结论 CIP2A与c-Myc在浸润性乳腺癌中过表达;二者在乳腺纤维腺瘤、非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程度依次升高;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CIP2A可能通过稳定c-Myc蛋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坚;周凯;王俊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