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体强化术治疗Kummell’s病的治疗观察

陆炯;孙长惠;邹灵;胡旻炜;陈一南;杨泽宇

关键词:Kummell’s病, 椎体成形术, 腰椎骨折, 胸椎骨折, 骨质疏松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Kummell’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胸腰椎Kummell’s病患者推行经皮椎体强化术,记录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38例Kummell’s病椎体行PVP治疗均成功,手术时间每个病椎平均34min,术前术后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35例术后随访6月至9年疼痛无再发及加重,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相邻椎体来见骨折。结论经皮椎体强化术,操作时间短,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增加背柱稳定性,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对治疗Kummell’s病效果良好。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翻译后修饰对缝隙连接蛋白功能的调控

    缝隙连接(connexin,Cx)是生物体必需的细胞膜蛋白,可以进行相邻细胞间细胞质离子和低分子量代谢物质的交换,这一联系对生物体生理的很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缝隙连接蛋白的翻译后化学修饰是对缝隙连接通道功能进行调节的一个重要工具。磷酸化和泛素化是调节缝隙连接功能的主要翻译后修饰,而乙酰化,羟基化,羧化,甲基化,棕榈酰化,氧化,亚硝基化和截短等的作用也有报道[1-4]。有些翻译后修饰涉及对成熟缝隙连接通道的电/代谢耦合开关的调控,而其他则涉及对缝隙连接的生命周期进行调节,包括输送,组装,分解和降解。本文将着重回顾目前研究的较为深入的几类缝隙连接蛋白的翻译后修饰。

    作者:黄红雨;赵虎;金晓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纤支镜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床旁纤支镜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常规吸痰及仰卧位通气为对照组,床旁纤支镜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为治疗组,各30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参数,住院期间总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d全因死亡率。结果治疗后第1,3,7d,治疗组PO2,PO2/Fi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d治疗组PEEP水平及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A-PACHE I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住院期间总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28d全因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纤支镜联合俯卧位通气在改善患者肺通气,改善患者合状态,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何招辉;陈志;贺慧为;杨小刚;王荣胜;杨春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冲击波与肩周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新兴的体外冲击波技术与传统的肩关节周围注射术治疗肩周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肩关节周围注射治疗组128例及冲击波治疗组87例肩周炎病例资料,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后第7d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CM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疼痛均明显缓解,但两组之间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根据CMS评定注射治疗组有效率为71.9%,冲击波治疗组有效率为70.1%,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肩关节周围注射术与体外冲击波技术均能有效地治疗肩周炎,两者近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

    作者:魏建梅;邱觅真;王志剑;张达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口服叶酸对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口服叶酸对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效果。方法选择透析时间2年以上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每次透析选用高通量的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或每2周透析5次,每天口服叶酸片5mg,2次/d。对照组每次透析选用普通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或每2周透析5次。治疗前检测每位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治疗6个月后再检测他们的同型半胱氨酸,通过前后化验结果及患者自我评价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hcy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下降的值,以及治疗组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明显,自我良好感觉的评价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种结果采用统计学处理,通过t检验和χ2检验,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口服叶酸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减少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住院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爱英;潘丽娟;吴会英;吴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移植在髋部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6年5月,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4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在21-50岁之间,其中股骨颈骨折组26例,其中新鲜骨折21例,陈旧性骨折5例,均为头下及颈中型,年龄在21-48岁之间,术后根据harris评分标准判定疗效。股骨头坏死组20例,年龄在28-50岁间,术后根据steinberg分期及harris评定标准。结果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疗效评定:股骨颈骨折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95%。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植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修复坏死的骨组织等优点。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兆佳;廖忠林;赵为夏;张学来;邓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头孢曲松钠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的:研究头孢曲松钠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方法共选取24只4周龄的健康SD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治疗组及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各8只。其中治疗组与模型组按照15mg/kg腹腔注射LPS(大肠杆菌脂多糖)的方法建立内毒素脓毒症模型,治疗组在内毒素打击24h后开始头孢曲松治疗;模型组则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对照治疗。在治疗用药72h后处死大鼠,分别取其结肠内容物进行肠道杆菌、肠球菌及乳酸杆菌的细菌定量培养及菌种鉴定工作。结果脓毒症大鼠结肠内肠杆菌数量增加明显(P<0.01),肠球菌数量增加(P<0.01),乳酸杆菌数量减少(P<0.05);头孢曲松治疗后肠杆菌显著减少(P<0.01),甚至较正常组亦显著减低(P<0.01),肠球菌数量进一步增加(P<0.01),乳酸杆菌数量进一步减少(P<0.01),球杆菌比值严重倒置(P<0.01)。结论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存在紊乱,头孢曲松钠使菌群紊乱进一步加剧,肠道内定植的肠杆菌以及益生菌(乳酸杆菌)大量减少,肠球菌增加,球杆菌比值严重倒置,破坏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

    作者:李云;金国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孕期营养干预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的营养干预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按自愿原则,抽取从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门诊定期产检并自愿接受孕期营养干预的孕妇120例为干预组,同期120例进行定期产检但未接受孕期营养干预的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为初产;孕周<12周;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肝肾疾病、甲状腺疾病等特殊病史。对干预组进行营养干预及随访,与对照组进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比较。结果干预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2.5%,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9.1%,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照组糖耐量异常程度明显高于干预组。结论孕期营养干预可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万佳;高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精子DNA碎片指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5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176例不孕夫妇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对丈夫精液标本行精子DFI检测,根据精子DFI值将上述IVF-ET患者分为A组(DFI<30%)和B组(DFI≥30%),比较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A组的受精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子DNA碎片指数影响IVF-ET的受精率,对胚胎质量和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影响。

    作者:唐亮;朱元;吴兴武;洪青;王斯洋;辛才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模态磁共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平均比西方发达国家早10年左右,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临床除专科体检外常用的检查乳腺方法包括:磁共振影像(MRI)、X线乳腺摄影、超声、近红外线、CT、PET等项目。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磁共振应用于乳腺疾病检查以来,磁共振检测设备的不断更新升级、新序列、新检测方式的应用,磁共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后效果评估、随访等各个阶段均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磁共振对病变空间、时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多种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等,使得磁共振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多模态联合应用磁共振检查在乳腺疾病的诊治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现就其主要应用叙述如下。

    作者:黄智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赣南地区骨科医师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目的:调查赣南地区骨科医师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情况,总结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及纠正骨科医师工作倦怠,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寻找有效途径。方法应用一般状况调查表、马斯勒倦怠感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对赣南地区各级医院骨科医师进行心理测查。结果1.赣南地区骨科医师中轻微倦怠的医师占85.3%,明显倦怠的医师占6.8%,另外7.9%的医师为无倦怠;2.工作倦怠在年龄、职称、学历、年资、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不良嗜好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3.骨科医师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情感疏远与心理健康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而成就感缺乏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结论赣南地区各级医院骨科医师均存在不同程度工作倦怠及心理健康问题,及时、有效地干预对预防和改善这些不良工作环境和心理健康问题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金财;项卫卫;曾文添;朱文清;姬广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成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基础病和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咳嗽患者35例(50.72%),咯血患者11例(15.94%)。咳嗽症状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除胸闷外的其他临床症状患者(均P<0.05);基础病或者合并症的患者25例(36.23%),心脏病患者有11例(15.94%),糖尿病8例(11.59%);45例(65.22%)患者无肺部体征,显著高于呼吸音减弱、有湿罗音患者的比例;血沉增快的患者50例(72.46%);34例(49.28%)患者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叶或段状分布的实质性病变/肺不张表现,显著高于结节或肿块样病变、弥漫性粟粒样结节和不典型空洞患者的比例;经肺穿刺获得标本的病理诊断而确诊的有27例(40.30%),经手术获得标本的病理诊断而确诊的有24例(35.82%)。结论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难度大,临床应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明确诊断。对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及手术标本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有效措施。

    作者:傅佳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检测自身抗体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及抗着丝点抗体(ACA)检测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中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SCLC患者、116例其他肿瘤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以人喉癌上皮细胞-20-10(HEp-20-10)和人喉癌上皮细胞-2(HEp-2)作基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ACA,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比,SCLC血清中ANA阳性率显著增加(P<0.01);SCLC患者ANA检出率与肝癌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SCLC与各病例对照组相比,ACA检出率明显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肺癌组血清中ANA和ACA的检出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性升高(P<0.01);分别采用HEp-20-10和HEp-2作为基质的IIF法对血清ACA进行检测,SCLC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4),Kappa一致性分析,P<0.01,有显著性差异,但Kappa=0.333,一致性较差;联合2种不同基质检测SCLC患者结果显示其阳性率显著提高(P<0.05),但从临床评价指标可见:基质为HEp-20-10的IIF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更显著。结论 ACA的检测对SCLC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采用HEp-20-10细胞株检测ACA抗体更有助于SCLC患者检出率。

    作者:付志强;丁耀东;谭立明;吴洋;陈娟娟;李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采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3个月、6个月时患者疼痛评分、术后功能恢复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穿刺和工作通道建立,平均手术时间(64.8±7.9)min,平均出血量(48.6±9.2)ml,平均住院时间(5.2±1.8)d。术中未发生神经经根损伤、脑脊液漏、腹腔脏器受损和椎间隙感染病例。12例患者术后小腿酸胀、有麻木感,术后1-3周即缓解。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时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 Macnab分级结果为:优29例,良2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8%(53/58)。结论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临床可考虑应用。

    作者:卢于;盛亚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改良肱三头肌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15例分析

    目的:总结采用改良肱三头肌劈开入路法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肱三头肌劈开入路法治疗,观察术后肘关节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内固定失败、骨化性肌炎、尺神经卡压症状和骨折块移位等并发症;按照肘关节改良Casse-baum功能评分系统评价: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改良肱三头肌纵行入路联合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术野显露充分,固定牢靠,尺神经损伤率低,并发症少,可满足早期功能锻炼需要,肘关节恢复快,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雄;万桃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1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经剑突下途径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胸膜固定手术,观察患者手术过程、并发症及效果。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6-71min,术中出血27-59ml,无严重并发症,术口愈合好,术后疼痛程度轻。结论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行自发性气胸手术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尤其对双侧气胸者可避免双侧胸壁作切口,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晖;许辰阳;吉灵;王美龄;曾淦华;杨瑞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1月符合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病症标准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小剂量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3.33%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更佳。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逆行胆囊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08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逆行胆囊次全切除术,对照组则采用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相比,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吴勤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银杏提取物EGb761对小鼠肺腺癌血管生成及VEGF、TSP-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提取物EGb761对小鼠肺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肺腺癌模型,用银杏提取物EGb761腹腔注射给药,在10d、20d、30d、40d观察小鼠的整体状态,计算肺组织肿瘤转移结节数目、瘤重及抑瘤率,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血管生长(MVD)、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的表达。结果 EGb761各剂量组的瘤重及肺转移灶数目均低于模型组,EGb761各剂量组VEGF表达、肿瘤血管密度均低于模型组,EGb761各组TSP-1显著增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鼠肺腺癌模型中,银杏提取物EGb761可抑制小鼠肺腺癌肿瘤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VEGF表达减少,TSP-1表达增高而达到的。

    作者:衷敬华;徐房添;许明君;王祥财;王钇力;刘霞;杨静;廖家华;张积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气管镜联合介入在支气管内膜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气管镜联合介入治疗在支气管内膜结核治疗中的临床运用价值及相关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采用气管镜联合介入治疗27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及相关介入手段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操作技巧。结果气管镜联合介入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显效189例,有效76例,有效率达96.01%。无效11例,其中6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显示均合并了肺囊肿或支气管扩张。结论气管镜联合介入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是有效可靠的。

    作者:施天生;陈中书;冯剑雄;史红;袁小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64例早期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5mg地塞米松(A组)22例、10mg地塞米松(B组)22例及对照组(C组)20例。 A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5mg/2天静脉滴注,疗程4周,或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到100μmol/L停用;B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天静脉滴注,一周后逐渐减量至4周停药;C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精神饮食状态、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的改变及副作用。结果4周后A、B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下降(P<0.01),精神饮食状态明显好转,疗效明显优于C组(P<0.01)。 A组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疗效好,副作用小。

    作者:万里晖;胡坚方;陈建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