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血管低剂量CT血管造影评价血管斑块稳定性及狭窄的可行性研究。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入住神经内科具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症状患者19例。随机分为两组,低剂量组(A)10例及常规剂量组(B)9例,管电压、碘对比剂分别为80kV、50ml和120kV、80ml进行血管CTA成像,并进行相应后处理显示颈部动脉粥样斑块及管腔狭窄程度。对比分析图像质量、血管强化程度、X线辐射剂量。结果 A、B两组患者检出稳定斑块、易损斑块、混合斑块及血管狭窄的能力、两组图像质量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X线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用量明显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CTA检查能清楚显示颈部动脉粥样斑块形态、直径及斑块成分,并对其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程度作出较精确的判断。大能降低约58.3%的X线辐射剂量及37.5%碘对剂摄入量,有效的降低了X线对人体的电离辐射总量及碘对比剂的肾毒性。因此颈部动脉血管低剂量CTA评价血管斑块稳定性及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比较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丰章;巫启恒;胡含明;邹南安;刘霞;熊建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PFNA闭合性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共收治60例A2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按进入医院诊疗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DHS)闭合性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给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采用Harris法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分析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观察组操作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均小于或少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的下地活动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3.33%、96.67%,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作者:姚连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口服叶酸对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效果。方法选择透析时间2年以上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每次透析选用高通量的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或每2周透析5次,每天口服叶酸片5mg,2次/d。对照组每次透析选用普通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或每2周透析5次。治疗前检测每位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治疗6个月后再检测他们的同型半胱氨酸,通过前后化验结果及患者自我评价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hcy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下降的值,以及治疗组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明显,自我良好感觉的评价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种结果采用统计学处理,通过t检验和χ2检验,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口服叶酸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减少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住院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爱英;潘丽娟;吴会英;吴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成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基础病和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咳嗽患者35例(50.72%),咯血患者11例(15.94%)。咳嗽症状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除胸闷外的其他临床症状患者(均P<0.05);基础病或者合并症的患者25例(36.23%),心脏病患者有11例(15.94%),糖尿病8例(11.59%);45例(65.22%)患者无肺部体征,显著高于呼吸音减弱、有湿罗音患者的比例;血沉增快的患者50例(72.46%);34例(49.28%)患者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叶或段状分布的实质性病变/肺不张表现,显著高于结节或肿块样病变、弥漫性粟粒样结节和不典型空洞患者的比例;经肺穿刺获得标本的病理诊断而确诊的有27例(40.30%),经手术获得标本的病理诊断而确诊的有24例(35.82%)。结论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难度大,临床应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明确诊断。对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及手术标本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有效措施。
作者:傅佳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1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经剑突下途径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胸膜固定手术,观察患者手术过程、并发症及效果。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6-71min,术中出血27-59ml,无严重并发症,术口愈合好,术后疼痛程度轻。结论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行自发性气胸手术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尤其对双侧气胸者可避免双侧胸壁作切口,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晖;许辰阳;吉灵;王美龄;曾淦华;杨瑞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嘧啶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卵巢囊肿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妇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这段期间收治100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不接受维持麻醉,实验组接受右美托咪啶维持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同时,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卵巢囊肿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嘧啶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徐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特点。方法对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两年发生100例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患者按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危险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患者科室分布依次为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普外科。其危险因素为使用呼吸机(OR=10.676)、抗菌药物使用≥14d(OR=9.640)、基础疾病(OR=8.071)、使用深静脉插管(OR=7.752)、留置导尿(OR=6.20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仅对米诺环素及多粘菌素B保持低耐药率(<5%),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5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其感染率及耐药率日趋严重,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指导临床科室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防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医院内流行暴发。
作者:罗斌华;李福太;吕芷娴;沈燕如;兰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缝隙连接(connexin,Cx)是生物体必需的细胞膜蛋白,可以进行相邻细胞间细胞质离子和低分子量代谢物质的交换,这一联系对生物体生理的很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缝隙连接蛋白的翻译后化学修饰是对缝隙连接通道功能进行调节的一个重要工具。磷酸化和泛素化是调节缝隙连接功能的主要翻译后修饰,而乙酰化,羟基化,羧化,甲基化,棕榈酰化,氧化,亚硝基化和截短等的作用也有报道[1-4]。有些翻译后修饰涉及对成熟缝隙连接通道的电/代谢耦合开关的调控,而其他则涉及对缝隙连接的生命周期进行调节,包括输送,组装,分解和降解。本文将着重回顾目前研究的较为深入的几类缝隙连接蛋白的翻译后修饰。
作者:黄红雨;赵虎;金晓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现报道我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肝脏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结合文献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表现,免疫组化特征以及治疗方法。
作者:陈斌;万仁华;单人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与荆花康胃胶丸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幽门螺杆菌患者,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A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进行治疗,B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C组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荆花胃康胶丸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情况。结果 B组的临床效果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A组,C组的临床效果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B组,治疗后A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高于B组,B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高于C组,三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对该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宋绿青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08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逆行胆囊次全切除术,对照组则采用腹腔镜下逆行胆囊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腹腔镜逆行全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相比,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吴勤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微创痔疮套扎术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度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微创痔疮套扎术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观察患者的排便时间、排便不净感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患者治愈率存在差异(P<0.05);两组在排便时间、排便不净感比较存在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是在便后肛门坠胀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痔疮套扎器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尹英斌;谢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丰城市夏季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38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其中6-8月间发病入院的10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丰城市夏季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在105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发病以中老年人为主,但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缺血性卒中中青年患者(<60岁)相对于其他季节偏多(P<0.05);夏季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中,合并诊断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呼吸道疾病和高脂血症,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心脏疾病的发病明显高于其他季节(P<0.01)。结论丰城市夏季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缺血性卒中以中青年患者偏多,且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在夏季发生缺血性卒中高于其他季节,针对此类特殊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可以减少发病。
作者:袁亚辉;徐祖兵;江剑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64例早期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5mg地塞米松(A组)22例、10mg地塞米松(B组)22例及对照组(C组)20例。 A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5mg/2天静脉滴注,疗程4周,或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到100μmol/L停用;B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天静脉滴注,一周后逐渐减量至4周停药;C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精神饮食状态、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的改变及副作用。结果4周后A、B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下降(P<0.01),精神饮食状态明显好转,疗效明显优于C组(P<0.01)。 A组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疗效好,副作用小。
作者:万里晖;胡坚方;陈建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转归。方法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予抗生素加痰热清及对症处理,对照组仅予抗生素及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在体温、白细胞、平均住院日等方面的转归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郄丽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介绍迟发型热敏化腧穴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从迟发型热敏化腧穴的概念、成因及如何有效激发运用3个方面加以详细阐述。结果迟发型热敏化腧穴是热敏化腧穴的一个类型,具有不易激发的特点,其成因与痰湿、水饮、瘀血及体虚有关,刺络拔罐、针刀、刺络放血、筋膜松解等手段为激发其敏化的有效手段。结论迟发型热敏化腧穴作为热敏灸治疗的佳刺激点之一,发现并充分利用迟发型热敏化腧穴,对提高热敏灸处理沉疴痼疾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焦琳;陈日新;迟振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铁树雄花水提和水提醇沉提取物对荷鼻咽癌裸鼠抑制作用。方法对铁树雄花分别水提和水提醇沉(醇沉)进行提取有效成份,采用鼻咽癌细胞接种裸鼠待长出实体瘤,将实体瘤移植裸鼠皮下建立荷鼻咽癌裸鼠模型,用铁树雄花提取物(水提取物、水提醇沉提取物)分别给实验组裸鼠灌胃0.3ml/10g,对照组给饮用水,阳性对照组给予去氧氟尿苷,每日1次,连续30d。每周测量体质量和肿瘤大小2次,30d给药后处死小鼠,解剖称肿瘤重量,体积计算公式V=a*b*c*π/6,计算抑瘤率,对肿瘤行组织免疫组化(TUNEL)进行凋亡检测,评价铁树雄花提取物(水提取物、醇沉提取物)对裸鼠荷瘤的抑制作用。结果醇沉组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明显,与阴性对照组和水提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水提组对肿瘤抑制与阴性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抑制作用没有醇沉组明显;TUNEL结果显示,铁树雄花提取物对肿瘤的凋亡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与动物实验结果相吻合。结论铁树雄花水提和醇沉提取物对荷鼻咽癌裸鼠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为铁树雄花开发成抗肿瘤药物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寇光;张五萍;伍锡栋;侯雄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床旁纤支镜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常规吸痰及仰卧位通气为对照组,床旁纤支镜吸痰联合俯卧位通气为治疗组,各30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参数,住院期间总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d全因死亡率。结果治疗后第1,3,7d,治疗组PO2,PO2/Fi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d治疗组PEEP水平及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A-PACHE I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住院期间总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28d全因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纤支镜联合俯卧位通气在改善患者肺通气,改善患者合状态,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何招辉;陈志;贺慧为;杨小刚;王荣胜;杨春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NST-ACS)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危险评分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NST-ACS患者212例,并将同期入院疑似冠心病而经冠脉造影检测排除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纳入研究患者血清Cys C水平,并收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吸烟史、既往史等临床资料,根据GRACE评分系统计算NSTE-ACS入院及出院6个月GRACE评分,记录NSTE-ACS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NSTE-ACS组患者血清Cys C、hs-CRP及NLR水平较高(P<0.05)。NSTE-ACS组Cys C入院GRACE评分、出院6个月GRACE评分、年龄、Cr、hs-CRP、NLR呈正相关(分别为r=0.322,r=0.394,r=0.430,r=0.617,r=0.404,r=0.323,P 均<0.05)。单因素Logistic 回归显示:Cys C(OR=8.271,P=0.00,95%CI 2.670-25.624)、年龄(OR=1.050,P=0.00,95%可信区间为1.025-1.076)、TG(OR=0.647,P=0.02,95%可信区间为0.448-0.936)是MACE的发生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Cys C(OR=5.403,P=0.03,95%可信区间为1.203-24.253)是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C对NSTE-ACS患者早期危险分层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且可作为预测NSTE-ACS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吴佳健;邱崇荣;罗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常规GP方案化疗基础上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2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予以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个疗程化疗两组患者瘤体均有缩小,观察组总有效率56.52%对比对照组3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疗程化疗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2%(P<0.0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均有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单纯的GP方案化疗相比,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的治疗方案在不增加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基础上能提高有效率并疾病进展时间。
作者:李丽华;傅颖梅;金钊;梁小芳;漆兴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