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英
目的:观察盐酸埃克替尼交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未知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肿瘤科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EGFR未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治疗组加用口服盐酸埃克替尼125mg,3次/d,D15-28,两周期后即按RECIST1.1标准评价疗效,稳定及以上者均视为有效,观察近期疗效、KPS评分改善率、毒副反应等指标。结果42例患者均治疗2周期后评价,其中治疗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1例,疾病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2例,客观缓解率(ORR)为68.42%,疾病控制率(DCR)89.47%;对照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7例,疾病稳定(SD)9例,疾病进展(PD)6例,客观缓解率(ORR)为34.78%,疾病控制率(DCR)65.21%。结果显示治疗组近期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腹泻反应与化疗相同,而口服埃克替尼后增加了皮疹反应,但因反应较轻,均能耐受。结论分子靶向药物盐酸埃克替尼交替化疗对晚期NSCLC有显著疗效,提高了疾病控制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兆明;俞根;彭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右美滴鼻、舒芬复合依托咪酯乳剂麻醉在老年肠镜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拟在无痛肠镜下治疗结肠多发息肉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右美滴鼻、舒芬复合依托咪酯乳剂麻醉或舒芬复合异丙酚麻醉。记录麻醉药的用量,麻醉效果,麻醉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术后清醒时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术后清醒时间,并与舒芬复合异丙酚麻醉进行比较。结果两种麻醉均能满足老年人在肠镜治疗中的需要,麻醉效果好;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无明显区别,但右美滴鼻,舒芬复合依托咪酯乳剂麻醉组比舒芬复合异丙酚麻醉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更适合老年人使用。术后并发症两组麻醉均未发生。结论右美滴鼻、舒芬复合依托咪酯乳剂麻醉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下治疗结肠多发息肉麻醉效果好,医生与患者满意度高,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清醒快,尤其适用于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老年患者。
作者:肖兰芳;柳欢;吴锦荣;周力克;吴文朝;温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传统肝脏CT影像诊断主要根据形态学及密度的改变,已不能满足目前的临床工作需要。肝脏血流动力学在各种病理情况下将发生变化,正确认识和评价肝脏病理情况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CT 灌注成像[1](CTP,CT perfusion imaging)作为评价器官、组织血流灌注情况的一种非介入性功能成像,在肝脏及其疾病的诊断中较传统CT影像学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就CTP在肝脏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川红(综述);魏江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降压疗效及改善心功能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8月我院接收治疗的14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美托洛尔组和联合组3组,贝那普利组41例患者采用单用贝那普利治疗,美托洛尔组41例患者单用美托洛尔治疗,联合组40例患者则联合贝那普利、美托洛尔治疗,均持续治疗6月后比较3组患者的血压及心功能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6月后的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6min运动试验上贝那普利组和美托洛尔组患者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不仅具有较为理想的降压效果,而且对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也有着显著疗效,可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长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30眼,A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B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间术前、术后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l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羊齿状物试验(TFT),评估手术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Schirmerl试验:A组和B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UT:A组和B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前1d、术后2周、术后4周数值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周B组BUT较A组改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 TFT:A组和B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泪膜稳定性较术前均有改善;两者相互比较,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改善无明显差异,但3个月后前者对泪膜改善更佳。
作者:胡军华;廖洪斐;易敬林;甘莆英;黄琴;王耀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术中保留肛门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35例低位直肠癌利用腹腔镜技术保留肛门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2例行低位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结果35例低位直肠癌利用腹腔镜技术成功保留肛门,无中转开腹及行人造肛门;腹腔镜组术中的失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死亡病例发生。随访2-36个月未发现切口种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只要把握好手术适应症,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完成乙状结肠与直肠或肛管端端吻合的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袁华照;孙振华;李春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三联损伤(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和内侧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9年10月-2014年6月,对21例膝关节三联损伤患者采用一期关节镜下手术,取腘绳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止点重建或缝合修复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一期缝合或修整损伤的内侧半月板。结果术后均获随访6-30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0.4±15.8)术后末次随访为(84.5±12.8),有显著改善。患者在0°和20°应力测试时稳定性均完全恢复。结论膝关节三联损伤可以一期在关节镜下完成重建及修复,早期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
作者:何建华;谢水华;王小鹏;丁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期,有不少作者向本刊编辑部反映,有中介和个人以本刊名义在各医疗机构活动,向医务人员发出征稿信息,并以快速发表、保证发表为由收取高额费用。为此本刊郑重申明,本刊没有授权任何中介和个人征稿和收费;本刊对所有来稿一视同仁,均按规定审查,只有符合本刊用稿要求的稿件,本刊才会发出录用通知书,给予发表。本刊目前使用唯一的投稿渠道是:登陆www.jxma.org,点击“江西医药--在线投稿”,进入“作者中心”,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首次登陆需要注册获取用户名和密码),然后按提示操作,终上传文稿即可。作者投稿务必通过正规渠道,不要轻易相信任何投稿“捷径”和承诺。在此,我们也警告冒用本刊名义征稿的中介和人个,对你们的侵权行为,本刊一经查实,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江西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的血压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产后6个月的血压状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1例患者产后6个月出现高血压,占9.72%。高龄、孕期体质量超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SBP和DBP均增高的孕期血压增高类型是高血压遗留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孕期体质量超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程度、SBP和DBP均增高的孕期血压增高类型是患者产后高血压遗留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尽早进行临床的干预。
作者:程文莉;陆小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芦黄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部分机制。方法3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10只)、芦黄颗粒组(10只);正常对照组饲普通标准饲料,模型对照组、芦黄颗粒组先导管球囊损伤兔左侧颈总动脉然后喂饲高脂饲料;同时芦黄颗粒组每天灌胃芦黄颗粒液3ml/kg,而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水。实验满12周后停药禁食12h,耳缘静脉取血10ml用于做血脂、Hs-CRP检查;用10%乌拉坦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分离颈总动脉,观察大体在左总动脉血管节段斑块病变情况;剪取尽可能长的颈总动脉血管节段均石蜡包埋,做连续切片,油红O染色。油红o染色后,标本平铺,使用数码相机拍照,用专业图像分析软件IPP 6.0测定颈动脉面积、粥样斑块面积,以及板块面积占颈动脉面积的百分比。左颈总动脉斑块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组织Hs-CRP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血脂,血清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血清及斑块组织Hs-CRP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模型对照组、芦黄颗粒组血清及斑块组织hs-C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芦黄颗粒组血清及斑块组织hs-CRP含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肉眼可见正常对照组内膜光滑,无斑块明显形成;模型对照组血管表面粗糙,内膜面散在不规则表明隆突斑块,颜色为瓷白色;芦黄颗粒组血管内膜隆突斑块减少,颜色浅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芦黄颗粒组斑块面积比无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芦黄颗粒组斑块面积比小,P<0.05。结论芦黄颗粒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参与机制可能为调脂,抗炎症反应。
作者:张古老;谢东明;阳贻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U型棒加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将我院治疗的5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U型棒加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伤椎Cobb角矫正率、椎体滑移矫正率),两组患者术后腰椎JOA评分情况,脊髓功能评分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伤椎Cobb角矫正率、椎体塌陷矫正率与对照组相当,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腰椎JOA评分为(26.1±2.4)分,而对照组患者的腰椎JOA 评分为(18.9±1.9)分,两组患者的腰椎 JOA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 ;7607,P=0.0000)。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治疗前试验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评级与对照组相当,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愈合良好,术后无神经缺损并发症出现,无U型棒及椎弓根钉松脱、断裂并发症出现,滑脱节愈合良好。结论 U型棒加双侧椎弓根钉联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李康;赵隆队;赖子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在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04例慢性心衰失代偿期的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F、LVEDD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2/5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3/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慢性心衰失代偿期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安全可靠,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黄朝发;张榕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活动性矫治器治疗早期牙齿反的临床疗效,为矫治前牙反提供有效办法。方法对60例牙齿反患儿采用佩戴活动性矫治器的方法进行早期治疗,分别比较这60例患儿治疗前后X线投影测量结果,判断治疗效果。结果60例牙齿反患儿中,矫治时间为2-9个月,其中10例矫治时间2-3个月,37例矫治时间3-7个月,13例矫治时间7-9个月,平均矫治时间(5.8±2.7)个月,所有研究患儿均按照医师要求完成治疗周期;对60例患儿的SNA角、颌凸角、SNB角、ANB角、U1-SN、SN-UIN、CV值治疗前后X线测量显示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儿在治疗后结束后1年进行复查,发现有4例儿童复发,均与年龄偏大、存在前牙反的家族史或不良的口腔习惯未破除等原因有密切关系,复发率为6.67%。结论活动性矫治器治疗早期牙齿反具有明显的正畸效果,但同时应该注意对儿童不良习惯的纠正以保持治疗效果。
作者:许云;范华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方案对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收治我院骨科120例Ⅱ-Ⅳ级肩胛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90例,女3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5岁。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肩胛外缘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功能评定、肌力评定及术后致残情况。结果肩胛骨骨折采用肩胛外缘入路的治疗效果优于选择后入路的治疗方法,致残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能够解决临床分型的几类肩胛骨骨折类型,是一种相当比较安全、可靠的手术入路方案。
作者:李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并总结救治体会。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接收诊治的100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结扎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选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后,平均手术时间(41.1±6.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68.3±12.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0.3±60.2)ml,明显少于对照组(520.2±150.5)ml,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此外,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4.3±1.7)d,较对照组(7.6±2.4)d也明显缩短,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有效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手术时间短,微创,住院周期短,成功率高。
作者:黄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大面积体表病灶切除后常选用自体全厚皮片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效果佳,但供区往往瘢痕明显。为探讨一种减少供皮区损伤的途径,自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们利用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刃厚头皮复合移植修复此类皮肤缺损18例患者共20例次,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发春;徐萍;叶斌;李舸;邹立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肿大淋巴结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探讨超声对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4例淋巴结肿大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肿大淋巴结的形态,纵横比较、内部回声、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的频谱特征。结果良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之间L/S值、血流峰值、血流阻力指数有显著差异(P<0.05),恶性淋巴结血流分布较丰富,血流峰值速度和阻力指数也高于良性组。以2作为L/S的阈值来判断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其敏感性90.2%(46/51),特异性88.4%(38/43)。结论超声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肿大淋巴结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万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肾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使用奥林巴斯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处理的105例肾结石患者,单纯肾盂结石13例,单纯肾盏结石19例(单纯肾下盏结石8例),肾盂肾盏多发性结石62例,孤立肾肾结石5例(肾盂肾盏多发结石2例),双肾结石8例;术中先行输尿管硬镜镜检留置斑马导丝,在导丝引导下放置F12/14 COOK单腔输尿管通道鞘后经外鞘置入软镜进入肾盂,首先镜下观察肾盂及上中下各盏并定位结石,选用200μm钬激光光纤,功率选择在0.6-1J/10-15Hz碎石。结果本组105例患者,双肾结石8例,共113例次,术中93次成功放置输尿管通道鞘,另20例因输尿管狭窄等因素无法放置输尿管鞘,9例直接插入输尿管软镜至肾盂,11例因输尿管狭窄放置F7双J管扩张1-2周后二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成功。输尿管通道鞘一期放置成功率82.3%(93/113),一期进镜成功率90.2%(102/113),二期进境成功率100%(11/11),寻找结石成功率95.6%(108/113),结石排净率92.0%(104/113)。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视野清晰、微创安全、几乎可以达到所有肾内集合系统所有位置,结合钬激光适合治疗各类直径<2cm肾结石,碎石成功率高,结石排净率高,手术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文圣;颜小平;万滨;高加胜;杨少鸿;李志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分为吉西他滨+顺铂(GP组)18例与吉西他滨+替吉奥(GS组)24例。GP组: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d,顺铂30mg/d,第4-6d,每3周重复;GS组: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d,替吉奥根据体表面积,予80-120mg/d,口服,第1-14d,每3周重复。结果 GS组和GP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37.3%和33.3%(P>0.05)。 GS组和GP组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9.2%和83.3%(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29.2%和22.2%(P>0.0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5.5个月和4.5个月(P<0.05),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8.8个月和8.15个月(P>0.05)。两种方案毒副反应:GP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GS组(83.3%vs 45.8%,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或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安全有效,在延长生存期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璐;熊超;曾灵芝;段训凰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