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2例报告

孙捷;陈厚仰;管湘霞

关键词: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IHH), 男性不育, 报告
摘要: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IHH)是指病因不明的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引起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或促性腺激素的缺乏,不能刺激靶性腺发育而导致第二性征发率异常。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咳嗽、发热及腹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皮疹、胃肠道反应及局部疼痛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仲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美容修复前牙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IPS E-max press 铸瓷全冠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对21例患者75颗牙进行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修复,修复后3、6、12个月复诊,对修复体的颜色、形态及有无继发龋等进行临床检查。结果96.0%的修复体颜色与邻牙匹配,97.3%的修复体形态完整,100%的无继发龋,98.7%的边缘适合;96.0%以上的修复体达到A级。结论前牙 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熊汗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机体创伤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机体创伤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3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以往期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1d、3d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止痛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1dCRP、IL-6、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dCRP、IL-6、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仅CRP仍高于术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dCRP、IL-6、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仍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d实验组患者CRP、IL-6、L-8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3d实验组患者IL-6、L-8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临床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方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阿伦磷酸钠对去势大鼠股骨区域骨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伦磷酸钠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区域性骨密度(BMD)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40只6.5个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阿伦磷酸钠A组7mg/(kg·2周)、阿伦磷酸钠B组7mg/(kg·1周)。每周记录大鼠体重变化。治疗12周后,收集左侧股骨检测BMD和力学性能。结果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体重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的总BMD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阿伦磷酸钠A组与B组总BMD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股骨近端BMD,阿伦磷酸钠A组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股骨干和股骨远端BMD,阿伦磷酸钠B组高于A组(均为P<0.05)。模型组的皮质骨厚度、大载荷、屈服载荷、刚度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1)。阿伦磷酸钠A组和B组皮质骨厚度(均为P<0.05)、大载荷(均为P<0.05)、屈服载荷(均为P<0.01)、刚度(均为P<0.05)高于模型组。阿伦磷酸钠A组和B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去势大鼠均存在股骨不同区域BMD和力学性能下降,阿伦磷酸钠A组和B组均可提高股骨BMD和力学性能,阿伦磷酸钠B组对提高股骨干和股骨远端BMD优于A组。

    作者:汤志利;席君;魏秋实;欧阳建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6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组(支架组),对这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支架组患者术后短暂性脑缺血9.38%,缺血性卒中12.5%、死亡发生率较药物治疗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支架组不同年龄者及是否存在高血压者可影响疗效(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治疗效果会受患者年龄、高血压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应给予关注。

    作者:张永成;陈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3例颅内动脉瘤施行控制性降压及脑保护等措施,预防术中脑动脉瘤破裂及术后脑血管痉挛,并比较诱导期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麻醉及降压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要达到平稳,术中施行控制性降压避免或减少了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围手术期的脑保护可以降低术后动脉痉挛和脑梗死发生率。

    作者:李艳;黄萍英;聂继英;黄映;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达克罗宁胶浆涂抹气管导管前端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气管导管前端涂抹达克罗宁胶浆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气管内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ASA分类Ⅰ-Ⅱ级,随机分为气管导管前端涂抹达克罗宁胶浆组(D组)和石蜡油组(S组),每组60例。常规诱导后,用相同方法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拔管前5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5min(T3)、拔管后10min(T4)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并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期呛咳、躁动发生的情况。结果 D组在T2时点的MAP和HR显著低于S组(P<0.05)。D组患者术后苏醒期的躁动评分也显著低于S组(P<0.05)。结论达克罗宁胶浆可有效抑制围苏醒期导管反应,有利于维持麻醉苏醒期患者血流力学的稳定,可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彭洪;李谨;袁婉秋;巫志国;张文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局部封闭与推拿相结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评价局部封闭与推拿相结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9月我院就诊的98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坚持每天进行上肢部位的推拿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75.5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的局部注射治疗,局部封闭治疗与推拿相结合,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杨明;荣国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T2WI压水序列增强扫描对脑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脑膜转移瘤的T2WI压水序列增强扫描特征。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活检病理或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脑膜转移瘤15例,对其临床资料及SE序列平扫、T1WI和T2WI压水增强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增强扫描检出所有病例,其中常规平扫检出8例,T2WI压水序列增强扫描显示脑膜转移瘤病灶范围、大小、数目更清楚、直观,没有强化血管干扰。结论 T2WI压水序列增强扫描诊断脑膜转移瘤具有优势。

    作者:汪连保;汪卫星;邱贵仁;张文俊;孙昱;吕志隆;许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52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2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4.29%。患者年龄≥60岁、手术时间≥150min、术中输血、术前有其他内科合并症及ASA分级Ⅲ-Ⅳ级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内科合并症及术前ASA分级、手术时间及术中输血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理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培美曲塞二钠D-异构体的测定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培美曲塞二钠的D-异构体。方法采用手性柱对其D-异构体进行分离测定。结果培美曲塞二钠和其D-异构体峰的分离度好;专属性强;D-异构体的检测限为0.266ng,定量限为0.82ng;中间精密度高;在0.05-1.0μg/ml的浓度范围内D-异构体溶液浓度与主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D-异构体的回收率为100.2%(n=9),RSD=0.3%;耐用性好。结论培美曲塞二钠D-异构体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培美曲塞二钠D-异构体的定量分析,可作为质量控制的手段。

    作者:周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4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组,每组23例。替吉奥胶囊组:替吉奥用法:每天80mg/m2,2次/d,4周一疗程,停药2周,6周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 FOLFOX组: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d1;四氢叶酸200mg/m2,静脉滴注,d1-5,5-氟尿嘧啶500mg/m2持续静脉泵入12h,d1-5,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替吉奥胶囊组:CR 1例,PR 9例,SD 8例,PD 4例,总有效率45.5%;FOLFOX组:CR 0例,PR 7例,SD 8例,PD 7例,总有效率3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3,P=0.353)。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1.82%、6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1,P=0.296)。替吉奥组消化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均低于FOLFOX组(P<0.05),替吉奥组与FOLFOX组Ⅲ°-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和2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7,P=0.039)。结论替吉奥治疗老年人晚期的胃癌较常规化疗更安全方便。

    作者:叶建明;王春丽;郭海亮;黄莉;王祥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接诊的11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两组,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术后妊娠、痛经缓解及月经恢复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发现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术后妊娠率、痛经缓解率及月经恢复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惠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江西省西湖区肠癌早诊早治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评估南昌市西湖区肠癌早诊早治项目实施效果。方法对南昌市西湖区年龄40-74岁的目标人群采用问卷调查和粪便潜血试验( FOBT)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结果2011-2012年度,西湖区实际初筛数共计40884例,初筛阳性率12.81%。诊断性筛查人数1975例,完成率98.75%;发现肠癌病例数51例,检出率2.58%,其中早期病例数48例,早诊率94.12%;经内镜和病理诊断证实,其中非腺瘤性良性病变356例(18.03%),非进展期腺瘤78例(3.95%),进展期腺瘤45例(2.28%),早期癌和中晚期癌各3例(均占0.15%)。结论开展肠癌早诊早治项目,对于提高患者早诊与早治率,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杰;朱丽萍;罗玲燕;李艾;颜玮;吉路;陈轶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江西省武宁县2010-2011年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了解武宁县居民2010-2011年的死因构成。方法分析武宁县2010-2011年人群死因,并与2004-2005年比较。结果2010-2011年主要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占死亡构成91.38%。与2004-2005年相比,循环系统、肿瘤死亡率分别升高67.49%、14.86%;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分别降低20.63%、31.17%,;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下降54.08%,艾滋病新增为前三位死因。结论扩大农村公共卫生项目服务范畴,将循环系统、肿瘤、伤害、呼吸系统四类疾病纳入统一管理,继续重视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控制,减少非自然死亡,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潘盛林;段红政;韦秀清;崔凤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增生症128例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生症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8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的超声图像特征,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128例中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增生82.8%,子宫内膜息肉14.1%,子宫内膜癌3.1%。结论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症的诊断率较高,结合病理检查可以减少漏诊和误诊,为临床提供有利的治疗依据。

    作者:王永平;胡玉兰;肖立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发酵虫草菌粉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发酵虫草菌粉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虫草组,采用40%四氯化碳(CCl4)每周2次皮下注射6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经灌胃给药6周后,在麻醉状态下采血,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虫草组肝脏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谷丙转氨酶(ALT)降低和白蛋白(ALB)升高作用明显(P<0.05),同时非常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指标、MMP-1及TIMP-1(P<0.01)。结论发酵虫草菌粉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且与升高MMP-1及降低TIMP-1有关。

    作者:傅缨;熊耀斌;资晓飞;俞红;李维旭;杨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目的:总结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50例。结果50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完全及大部分栓塞48例,部分栓塞2例;病人术后随访造影动脉瘤未显影,并未见与支架辅助栓塞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江顺福;曹铭华;吴明超;毛元潮;曹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丙泊酚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肺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丙泊酚和锌原卟啉同样经过尾静脉给药。将Wistar大鼠随机分入实验对照组(C组)、脂多糖组(L组)、脂多糖+丙泊酚组(LP组)和锌原卟啉组(LZ组)。给药前及开始后第3、6和12h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实验结束后观察肺湿/干重(W/D)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肺损伤轻重程度评分,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含量。结果实验前各组PaO2无明显差异,注射LPS后L组PaO2持续下降,和C组相比其PaO2显著降低(P<0.05)。实验结束后L组和C组相比其W/D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及HO-1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LP组和L组相比W/D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PaO2和HO-1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LZ组加入锌原卟啉后明显抑制丙泊酚以上保护作用。结论丙泊酚具有肺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其通过增加HO-1表达作用相关。

    作者:王曾庚;杨春丽;聂祥碧;郭经华;杨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3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3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方法以及产科结局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52例行单纯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评价比较两组预后。结果63例中经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52例,其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49例,同时并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因肌瘤生长部位特殊行单纯剖宫产术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值、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妊娠并子宫肌瘤,可根据肌瘤大小、生长部位等条件选择相应的分娩方式,对符合条件者在行剖宫产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梁璐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