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环磷酰胺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卵巢上皮癌56例的疗效观察

卜照香;马莹;胡爱民;刘晓昱;钟琳琳

关键词:复发性卵巢上皮癌, 异环磷酰胺, 奈达铂, 化疗
摘要:目的:观察异环磷酰胺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56例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均采用异环磷酰胺和奈达铂的联合化疗方案(其中d1-3异环磷酰胺1.2/m2,d1奈达铂90mg/m2)每21d为1疗程,每2个疗程评价疗效。结果56例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经该方案治疗后,其中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27例,进展8例,稳定5例,总有效率76.8%,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无因化疗毒性而死亡病例。结论异环磷酰胺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有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对骨骼肌肿瘤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对骨骼肌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对骨骼肌肿瘤进行二维超声观察;彩色血流分析,根据其不同特征,对骨骼肌肿瘤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0例骨骼肌肿瘤患者,恶性组彩超诊断19例,病理诊断20例,诊断正确率90.5%。良性组彩超诊断准确率97%,其中血管瘤、黏液瘤彩超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彩超根据肿瘤组织声像图表现,血流分布情况,对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率高,但对其组织来源学诊断仍存在一定困难。

    作者:徐翔;曾清华;洪君;王炫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氟西汀对血透抑郁症患者炎症-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研究氟西汀对血透抑郁症患者炎症-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的影响。方法12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以问卷形式进行Beck抑郁量表测定,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非抑郁组34例;8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组,抑郁治疗组。氟西汀20mg/d治疗2个月前后患者炎症因子CRP,IL-6,TNF-α水平以及营养状况的评估(MNA评分),IMT(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检测;心脏改变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射血分数(LVEF)。结果2个月后抑郁治疗组CRP、TNF-α,IL-6明显下降(P<0.05);MMA评分明显提高(P<0.05);IMT有所改善,心脏病变好转(P<0.05)。结论氟西汀对血透抑郁症患者炎症-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明显改善。

    作者:蒋智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62例重症手足口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常见感染菌的种类,并分析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1月儿科PICU收治的符合VAP诊断标准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例资料共62例,对痰培养阳性报告的常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共检出15种64株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G-)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常见,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和绿脓假单胞菌。(2)共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17株,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15株,其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药敏结果显示,G-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耐药率高,显著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G+菌对青霉素、头孢唑啉、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明显高于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克林霉素;产ESBL菌对三代头孢完全耐药。结论(1)肺炎克雷伯菌仍是重症手足口病VAP的主要致病菌;(2)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逐年增加,值得警惕;(3)VAP耐药形势不容乐观,碳青霉素烯类、头霉素类、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可作为重症手足口病VAP的经验用药。

    作者:黄先红;胡冰;王贵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008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收诊8例“恐怖三联征”患者。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4例;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3例;1例行保守治疗,1例行桡骨头切除术,6例采取了手术内固定治疗,以3mm钛空心拉力螺钉或1mm K或微型钢板针分别固定冠突和桡骨小头,并缝合修复肘内外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前臂旋前位石膏外固定3周,开始旋转和屈伸康复训练。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6例手术治疗的患者经3个月-3年随访,骨折愈合,肘关节稳定,无疼痛。肘关节屈伸幅度平均120°,前臂旋转幅度平均110°,3例随访1年以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4例,良2例,一般1例(行桡骨头切除术),差1例(保守治疗),有肘关节不稳定和疼痛。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造成关节严重不稳定,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尽可能恢复肘关节骨性解剖结构、修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并辅以外支架固定,避免单纯行桡骨小头切除术;术后早期(3周内)功能锻炼,才能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

    作者:武志洪;刘长铁;单人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期尿路结石的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妊娠期尿路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8例妊娠合并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27.5岁,平均孕28周,早期妊娠(<12周)4例,中期妊娠(12-28周)16例,晚期妊娠(>28周)8例;所有患者均有腰腹痛,给予解痉、止痛、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对其中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采用输尿管镜留置Fs进口双J管,3例行输尿管镜下插入钬激光光纤击碎结石,逆行置入F5双J管。结果19例(67.85%)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产后随访复查B超示结石排出。6例(21.43%)行置管术者于产后复查B超,其中1例结石排出;2例结石残留,于产后3-6个月内行微创手术取出结石。3例(10.71%)行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光纤击碎结石术,术后留置双J管2-4周后拔除。28例均顺利度过妊娠期和围产期,分娩出正常胎儿。结论妊娠期尿路结石应保守治疗为主,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应用微创手术也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詹超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变化的动态观察及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本组22例患者治疗后肿瘤病灶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平均退缩率为(35.89±10.08)%,平均日退缩率为(1.52±0.77)%;治疗后1例部分消退、12例微小消退、9例稳定,消退率为59.09%;5例患者在治疗第2、3周时出现体积增大情况;常规分割加大分割放疗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常规分割放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平均退缩率和平均日退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V-CBCT能够客观评价肿瘤消退情况,放疗过程中患者肿瘤体积消退情况存在较大异质性,治疗后多为部分缓解或稳定。

    作者:吴修洪;谢盛堂;赖小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宫旁插植放疗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宫旁插植放疗技术应用对IIb、IIIb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和近期、远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60例IIb、IIIb期宫颈癌患者,其中IIb期41例、IIIb期19例,随机分成宫旁插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宫旁插植组行盆腔外照射和腔内后装放疗联合宫旁插植放疗。对照组行盆腔外照射和单纯腔内后装放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局控率、1年、3年、5年生存率和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都按计划完成了治疗,宫旁插植组和对照组的局控率分别为96.7%、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5年的生存率宫旁插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宫旁插植组和对照组1、3、5年的直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旁插植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的局控率和生存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张群贵;丁金泉;余瑛;黄春兰;李为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和治疗

    目的:总结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术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2003年至2013年MPCNL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患者32例,其中男27例,女5例,平均年龄42岁。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和对症治疗。结果34例患者大部分经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少数经双腔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缝扎和电凝止血。血尿消失,无1例死亡。结论 MPCNL术后出血,主要为损伤穿刺通道肾脏段的血管,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能控制出血,少数经双腔气囊导尿管压迫也能止血。小部分为损伤穿刺通道的肌肉段血管,缝扎和电凝能止血。

    作者:曾晓春;沈思瑶;简小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戒毒所内对吸毒人群进行艾滋病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评价在戒毒所进行艾滋病咨询及心理干预对吸毒人群戒毒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面对面询问方式,对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干预前后调查。结果261名吸毒者接受了干预前问卷调查,其中132例自愿参与咨询、接受心理干预,并做了干预后调查。干预后吸毒人群对艾滋病防治、性传播疾病、自愿咨询检测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自愿咨询检测利用率、性病就诊行为好转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戒毒所开展咨询与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吸毒人群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改变相关危险行为,在戒毒所对吸毒人群开展艾滋病咨询与心理干预是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有效途径。

    作者:廖清华;龚俊平;王艳华;胡强;胡国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38例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疗效。方法38例经病理证实为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Ⅲ级18例,Ⅳ级20例。 A组: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Ⅲ级9例,Ⅳ级11例),给予放疗肿瘤剂量(DT)60Gy,并于DT20Gy后行同步替莫唑胺化疗,28d为1个周期,于放疗开始后4-6个月内完成4-6周期的化疗。 B组:给予术后单纯放疗肿瘤剂量(DT)60Gy(Ⅲ级9例,Ⅳ级9例)。结果高分级脑胶质瘤患者总的中位生存期(MST)为17.1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32%、52.63%、13.16%。 B组与A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0个月、19.8个月,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33.33%、11.11%;A组为85.00%、70.00%、15.00%,近期缓解率A组明显优于B组,2年生存率有显著统计学(P<0.05),但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A组常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经对症处理后迅速缓解,副反应可以耐受。结论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较单纯放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胡正清;俞根;兆明;汪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小剂量甲状腺素和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参数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剂量甲状腺素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胡禄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脂质沉积性肌病神经电生理及肌肉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神经电生理及肌肉病理特点,旨为LSM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LSM确诊的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及肌肉病理。结果肌电图表现正常占21.4%;神经源性损害占57.1%;源性损害占14.3%;既有神经源性又有为肌源性损害占7.1%;检测72条神经纤维表现为波幅下降占55.6%%,表现为传导速度和或潜伏期延长占27.8%,F波异常7.1%。肌肉病理表现为大量含有筛孔样空泡的肌纤维并脂质沉积。结论 LSM肌电图表现并非如肌炎及其他类型肌病以肌源性损害多见,而多表现为正常或神经源性损害,临床容易误诊,肌肉活检可明确诊断。

    作者:黄刚;胡凡;高幼奇;张昆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职业用声者嗓音障碍指数分析

    目的探讨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评估职业用声者嗓音障碍程度的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60例有声带增生性病变和60例无声带增生性病变的职业用声者进行VHI调查,VHI调查包括功能(F)、生理(P)、情感(E)3个范畴,记录三方面得分及总分(TVH)分值,与每日说话时间、病程和有无用力发声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有声带增生病变组VHI的F、P、E、TVH平均值分别为(9.41±7.21)、(18.25±8.86)、(8.42±7.92)、(35.32±21.18)分,无声带增生病变组VHI的F、P、E、TVH平均值分别为(4.57±2.62)、(7.86±3.91)、(3.97±3.77)、(15.83±9.32)分,正常组的VHI的F、P、E、TVH平均值分别为(0.65±0.83)、(0.92±0.82)、0、(1.47±1.42)分。有声带增生病变组和无声带增生病变组的VHI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声带增生病变组VHI平均值均高于无声带增生病变组(P<0.05)。有声带增生病变组VHI均与每日说话时间、病程和用力发声行为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434、0.462、0.402,P均<0.05)。无声带增生病变组VHI均与每日说话时间存在相关性(r=0.413,P<0.05),与病程及用力发声行为无相关性(r分别为0.132和0.213,P>0.05)。结论对职业用声者进行VHI评估有利于其认识自身嗓音的状态,每日说话时间过长可加重职业用声者的嗓音障碍程度。

    作者:钟润兰;王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

    目的:探讨改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32例行改良MVD治疗的三叉神经痛(T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疗效、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找到责任血管,动脉性压迫占96.87%;术后3例疼痛明显减轻,24例术后疼痛逐步缓解,5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4.37%;术后感面部麻木者4例,口周疱疹者6例;短暂性恶心症状10例,其中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伴呕吐或头晕,均经处理后症状基本消失;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各1例;皮下积液l例,经抽吸后加压包扎治愈。结论改良MVD是治疗TN是佳方案,有助于提高疗效和减少术后复发及并发症。

    作者:章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H型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关系。方法收集247例高血压患者,依据各项指标的不同测定值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对照组)及H型高血压组;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MS诊断为标准,检出两组患者中的MS患病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对MS患病率的影响及两组患者中各代谢异常与MS患病率的关系。结果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MS患病率明显高于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各异常代谢组分的患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包括H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MS及MS各异常代谢组分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合并MS患病率增高,应采取积极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张宝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低张充气64排VCT在胃癌术前TM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低张充气64排容积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9例胃癌病例。所有病例均行低张充气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重建(MPR、CPR、CTVE等),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64排VCT对胃癌T、N、M分期判断的总准确率分别为79.6%(39/49)、75.5%(37/49)、93.9%(46/49)。本研究组中VCT术前分期经与病理结果对照显示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64排VCT对胃癌TNM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对评估胃癌的手术方案及临床治疗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熊萍香;李征军;杨武;杨井岗;袁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床边盲插鼻肠管在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后组颅神经损伤重症患者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及经盲插鼻肠管行幽门后喂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并发后颅神经损伤的患者,比较采取床旁留置鼻胃管(A组:17例)和床旁盲插留置鼻肠管(B组:15例)的返流误吸、院内获得性肺炎(HAP)、腹胀、腹泻的发生率。结果床旁盲插鼻肠管18例患者,经床旁X线腹部摄片明确导管位置,15例置管成功,成功率83.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Glasgow评分无差异。与A组比较,B组留置鼻肠管患者返流误吸(6.7%)、院内获得性肺炎(13.3%)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留置鼻胃管患者(分别是29.4%、35.2%)(P<0.05),而两组患者腹胀、腹泻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采用床旁留置鼻胃肠管安全有效,能降低反流误吸率和HAP发生。

    作者:江榕;陈霞;江婷;汤睿;刘洪所;熊琴;徐思怡;陈华美;钱克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细菌学检验对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Ⅱb期患者中行腔内放疗且放疗后并发局部感染的258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指导下采取个性化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凭借医师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周期以及盆腔炎、宫腔积液和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细菌学检验基础上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宫颈癌腔内放疗合并局部感染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郎梅春;王冰;李秋华;黎明;桑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急性脑出血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急性脑出血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出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15例。 A组贺斯10ml/kg,B组贺斯15ml/kg,C组贺斯20ml/kg,D组为对照组,采用平衡液15ml/kg输液治疗。测定指标:血球压积、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变率时)、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记录生命体征、尿量及出血量。结果4组患者输液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球压积均明显增高,通过输液治疗后均有所降低,而以C组治疗效果为显著。6%羟乙基淀粉能降低延长APTT时间,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临床输注中分子羟乙基淀20ml/kg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同时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周志东;邓洪量;徐国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全麻用于脑瘫小儿周围神经缩窄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TCI)全麻用于脑瘫小儿周围神经缩窄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周围神经缩窄术的脑瘫小儿,ASAⅠ或Ⅱ级,年龄3-10岁,男16例,女8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TCI组(T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恒速泵注组(C组),每组12例。 T组TCI血浆浓度丙泊酚3-5μg/ml、瑞芬太尼1-2ng/ml快速诱导,术中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TCI维持;C组常规静脉快速诱导,术中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恒速泵注维持。术中观察并记录入手术室时(T0),诱导后(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切皮即刻(T3),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无创血压(SBP和DBP),围手术期和术后出现不良事件(术中低血压、低体温、术后气道阻塞、喉痉挛、躁动、苏醒延迟)及发生概率。结果与T组比较,C组患儿在T2时,SBP和DBP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0、T1、T3、T4时刻,两组患儿HR、SBP、DBP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C组患儿围手术期和术后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TCI全麻用于脑瘫小儿周围神经缩窄术,效果优于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恒速泵注,安全有效,苏醒快,并发症少。

    作者:朱晶;张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